文/王靜
5月1日 小鱷魚和小河馬為何不歡而散?
5月7日 飛鳥與鱷魚的血緣之謎。
6月3日 鱷魚家族的光輝歷史知多少?
6月10日 辟謠!鱷魚流淚不是因為演技高超,真相究竟為何?
7月10日 蛇小弟和小鱷魚的張嘴比賽,最終花落誰家?
10月1日 幼兒園秋游,小鱷魚竟攜帶一書包小石子,原因令人瞠目?!?/p>
被誤會的小鱷魚
5月1日那天,整個動物界都知道小鱷魚和小河馬吵架了。為什么呢?因為小
河馬讓小鱷魚像魚一樣吐泡泡。這可惹怒了小鱷魚,他叉著腰,氣呼呼地告訴河馬:“我不是魚!”并反問河馬:“你能像馬一樣跑嗎?”河馬一聽也很生氣,轉身就走,還不忘扭過頭來,氣呼呼地回懟小鱷魚:“我不是馬!”畫面看起來十分可笑,像極了兩個正在吵架的小孩子。再仔細一想,我們也總是會因為名字誤會一些動物的屬性,并不是名字里有什么就是什么呀,就像鱷魚不是魚,河馬也不是馬呀!繪本通過一個輕松的片段就提醒了我們這一認知上的誤區(qū),有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小鱷魚有一個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演員。他最想成為一名在空中飛行的雜技演員。他想象著自己長出了一對翅膀,站在高高的雜技塔上,手握吊桿,正準備飛下去,一躍成名。也許這種理想是一種“基因的呼喚”,誰能想得到鱷魚和鳥是親戚呢,只是他們沒有翅膀,不能像鳥兒那樣飛翔,也就很難成為雜技演員了。小鱷魚把這件事情記在了5月7日的日記里。
除了是鳥兒的親戚,小鱷魚的身世還有著更加久遠的故事——小鱷魚的祖先和恐龍們一起生活過。在鱷魚爺爺?shù)姆块g里掛滿了祖先們和各種恐龍的合影。可是,這些恐龍都消失滅絕了,鱷魚一族扛過了各種災難,仍然生活在地球上。這是鱷魚家族引以為豪的事情。同時,小鱷魚也從中領悟到“我肯定能找到合適自己的角色,至少能做好自己”的哲理。所以即便不能成為雜技演員或者小丑演員(為什么不能成為小丑演員,小鱷魚也記錄在了日記里,快去繪本里找找吧),那也至少可以演繹好自己的人生。小鱷魚就是這樣樂觀通達。
如此樂觀通達的小鱷魚也有哭的時候。6月10日這天,他看起來很傷心,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有很多蝴蝶來圍觀。小兔子看見了,以為小鱷魚在演戲,大家都以為他在演戲,所以西方有句諺語叫“鱷魚的眼淚”。小鱷魚終于在這天的日記里辟謠了。真相是,他既沒有傷心難過,也沒有在表演。而是他的淚腺就長在眼眶旁邊,流眼淚是為了把身體里多余的鹽排出去,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而那些蝴蝶圍過來其實是為了吃鹽。
流淚排鹽,聽起來就很神奇。而對于小鱷魚來說,張大嘴巴散熱更加有趣??倳袆游镆詾轺{魚張大嘴巴是要吃掉他們呢!在張大嘴巴這件事情上,小鱷魚和蛇小弟還進行了比賽,結果小鱷魚慘敗。因為蛇小弟的下顎有超級靈活的骨頭,能把嘴巴張得超級大,而小鱷魚沒有,這讓他感到有些遺憾,不過這并不影響張嘴散熱在小鱷魚心中的有趣程度。
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記載在小鱷魚的日記里,例如躲貓貓的秘密、一生中三千顆牙齒的事、獨特的游泳技能、吃石子的原因等等。本期《幼兒畫報》中《小鱷魚的日記》通過小鱷魚的自述,將有關鱷魚的科普知識編織成一個個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的小故事,結合清新生動的畫面呈現(xiàn)出來。
希望孩子們輕松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充分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小鱷魚那友好善良、樂觀開朗的性格品質以及為夢想堅持努力、充滿愛心的精神品質,精神世界在閱讀中得以熏陶。
親愛的家長們,看完以上解讀,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故事要跟我們分享呢?那就請將你們的故事發(fā)給欄目組吧。我們將會在下期欄目里分享給所有的家長,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欄目熱線:
0551-62608785
QQ:87689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