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人民日報》前社長和總編輯鄧拓之女、《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會長、登上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舞臺的“馬蘭花合唱團”的創(chuàng)建人鄧小嵐老人,在北京天壇醫(yī)院逝世,享年79歲。
筑夢馬蘭:用音樂啟迪心靈
2022年2月,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舞臺上,馬蘭村的孩子們身著虎頭服,用希臘語演唱《奧林匹克圣歌》,童聲響徹夜空,令人難以忘懷。
舞臺下,79歲的音樂老師鄧小嵐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馬蘭的孩子走向世界啦!”那一刻,鄧小嵐最想把這個消息說給父親聽。
鄧小嵐的父親鄧拓為原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這份誕生于崢嶸歲月的《晉察冀日報》是《人民日報》的前身。位于河北省阜平縣的馬蘭村是父親戰(zhàn)斗過的地方,也是鄧小嵐幼年生活過的地方,她深深熱愛著這片土地。
退休后,她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常?;氐今R蘭村,默默為村里做事?!拔以敢饣氐竭@個村子,不光是因為我父親曾經(jīng)在這里待過,更是因為我覺得這么一個有革命歷史感的村落不應(yīng)該被人遺棄。當(dāng)年村里的人為了革命付出了生命,應(yīng)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歷史,去幫助他們發(fā)展?!?003年清明節(jié),鄧小嵐回馬蘭村為烈士掃墓,馬蘭小學(xué)20多名小學(xué)生參加紀(jì)念儀式?;顒咏Y(jié)束后,鄧小嵐想跟孩子們一起唱支歌,但孩子們躲避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
“怎么能不會唱歌呢?沒有歌聲的童年是蒼白的?!?堅信音樂是打開心靈鑰匙的鄧小嵐,決定通過音樂幫馬蘭的孩子樹立信心,種下夢想的種子。
第二年,61歲的鄧小嵐號召自己的兄弟姐妹捐款4萬元,把4間破爛的小學(xué)教室翻蓋成7間校舍。她還從親朋、同事那里募集樂器,成為村里第一位全才音樂老師,教大家鋼琴、小提琴、手風(fēng)琴、吉他……從此,馬蘭小學(xué)的校園里,不僅有追逐,還有了琴聲和歌聲。
也是從2004年開始,鄧小嵐每年都把半年左右的時間放在馬蘭村,從北京到馬蘭村,自駕車需要4小時左右的時間。而在十幾年前通往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開通的時候,她早晨8點從北京出發(fā),一路換乘火車、大巴,抵達馬蘭村時往往已經(jīng)傍晚時分了。
這條路,鄧小嵐走了18年。
綠水青山間,建起“月亮舞臺”
2006年,鄧小嵐成立了馬蘭小樂隊,這便是“馬蘭花合唱團”的前身。從此,指甲縫帶泥的小黑手彈奏著西洋樂器,世界名曲回蕩在大山深處。
2008年10月,鄧小嵐帶領(lǐng)小樂隊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辦“馬蘭小樂隊小型音樂會”,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此后,他們的足跡延伸到湖南、浙江等地,也登上了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更大的舞臺。
2013年8月,70歲的鄧小嵐發(fā)起“馬蘭兒童音樂節(jié)”,成為彼時全國罕見的兒童音樂節(jié),舞臺就搭在馬蘭村幽靜的山谷中。
當(dāng)天,馬蘭小樂隊同清華藝術(shù)團樂隊等20多個演出團體同臺演出,在青山綠樹和潺潺流水間,孩子們空靈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3000多名觀眾掌聲如潮,讓這里變成了快樂的“音樂谷”。舞臺前的鄧小嵐手拄拐杖,笑得像個孩子。原來,在音樂節(jié)開始前一個月,她騎電動車查看舞臺搭建情況,不慎在路上滑倒,造成左腿小腿骨裂。養(yǎng)傷期間,她堅持每天用電話“指揮”音樂節(jié)籌備。“鄧?yán)蠋焺倧姡龔牟徽f自己辛苦。”村民孫秉芬說。
2015年,在學(xué)校旁的山坡上,鄧小嵐親自設(shè)計、自籌資金打造了一座浪漫的三層“音樂城堡”,圍欄上鑲嵌著鐵藝五線譜,陽光照在上面,音符灑落一地。
18年來,鄧小嵐培養(yǎng)了200多名學(xué)生,很多孩子上了高中、讀大學(xué),其中有10余人在大學(xué)里讀藝術(shù)專業(yè),畢業(yè)后從事藝術(shù)教育?!班?yán)蠋熣f,城里孩子有迪士尼樂園,有公主城堡,馬蘭的孩子也可以有?!瘪R蘭小樂隊的孫志雪,是馬蘭村第一個考取音樂專業(yè)的孩子。孫志雪說,在閉塞的小山村,“鄧?yán)蠋熛褚皇?,啟發(fā)和鼓勵我們,走出一條更精彩的人生路”。
【速寫文段】
“鐵貫山高高,胭脂河流水潺潺?!痹卩囆篂轳R蘭小學(xué)孩子們譜寫的歌詞中,流淌的是她行勝于言、默默奉獻的故事,也是革命后代紅色傳承、探索追夢的承諾,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孜孜不倦、不懈追求中國夢的縮影!
【適用話題】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你是一道光;童年;音樂,讓這一刻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