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娃
透過冰山理論,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表達和互動。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小慧和小銘明顯感覺到了夫妻關(guān)系和親子關(guān)系的好轉(zhuǎn),兩個人還一起制定了更符合這個家庭的新家規(guī),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然而,生活處處是挑戰(zhàn)。盡管按照一些步驟和方法把當下的具體問題解決了,但總感覺有一些更深層的問題沒有觸碰到,或者觸碰到了也無法及時處理。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也為了讓家庭更和諧,小慧開始試著更加深入地了解薩提亞理論。很快,她就被“內(nèi)在冰山”吸引,這樣一套簡單易行的系統(tǒng)理論居然可以把一個人的內(nèi)在梳理得這么清晰。而這樣的體會還要從掃地機器人說起。
買還是不買的分歧
小慧覺得打掃衛(wèi)生太辛苦了,想要買個掃地機器人減壓。因為婚前說好了家里的開銷都由小銘承擔,所以小慧就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
小慧:老公,我想買個掃地機器人,已經(jīng)想好買哪一種了,也不貴,購買的相關(guān)信息發(fā)你微信了,你下單吧!
說完后,小慧習慣性地反思了下自己有沒有關(guān)注到溝通的3個元素:有說出自己的想法—想買個掃地機器人;有為小銘著想—也不貴; 購買的信息也給到他了。
小銘:你看我們家這么小的地方,掃一掃拖一拖就行了,買掃地機器人花錢又占地方,我覺得沒這個必要。
小慧:有了掃地機器人,我可以省些力氣,家里也能更整潔些。
小銘:我還是覺得沒必要!花錢又占地方!
小慧:那如果我自己出錢呢?
小銘:不是誰出錢的問題。廚房里那么一大堆用具,你總共用了幾次?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食材,有多少被放到過期了?我是覺得,你每次跟同事團購東西壓根不考慮實用性,買回來不是擱置就是占地方,掃地機器人也是打算團購吧?
小慧:這次不是,是我自己想買。我就是想著掃地拖地太累了,又清掃不干凈,買個機器人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好?
小銘:我就是不同意!
小慧很失望也很難過,自己不過是想要買個掃地機器人,為什么小銘就是不同意,甚至還翻出那些舊賬來懟自己?雖然他說的都是事實,自己也的確很喜歡和同事一起團購,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共同話題啊。以前自己是討好的溝通形態(tài),為了和同事聯(lián)結(jié),不管需不需要都會加入團購。可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成長了,學會了一致性溝通,每次都會有選擇地加入。
不過,對于小銘的反對,小慧已經(jīng)不會像以前那樣一言不合就開吵了,而是更想探索自己的難過究竟是怎么回事。
害怕被拒絕,其實是渴望被認可
小慧知道內(nèi)在冰山是個自我梳理的好工具,她依循著內(nèi)在冰山的層次—行動(故事內(nèi)容)、應對模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自問自答,一層一層地寫下來。
行動(故事內(nèi)容):發(fā)生了什么事?我想買掃地機器人,小銘不同意。
應對模式:你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你的溝通模式是什么?我跟小銘說了我的需求,他還是不同意。在溝通過程,我有關(guān)注到自我、對方、情境,算是傾向于一致性溝通。
感受:他的不同意讓你有什么感受?對于他的不同意,我感到難受。
感受的感受:關(guān)于你的難受你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對于我自己的難受,我感到焦慮。
觀點:這個焦慮是怎么來的?你對于焦慮有什么想法?理智上我知道小銘說得很有道理,但難受也很真實。感到難受后,又責怪自己,是不是有公主???好像什么事情都要按照我的期待來,沒按自己的期待來就會焦慮不安。
期待:在這件事情上,你對小銘有什么期待?期待小銘可以贊同我買掃地機器人!在這件事情上,你對自己有什么期待?我期待自己可以把家里的環(huán)境維持得整齊清潔!
渴望:探索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你的深層渴望是什么嗎?我渴望被認同!期待小銘的贊同其實是渴望被認同,期待把家里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整理好也是渴望被認同,因為把家里整理好,我就會是個好太太、好媽媽。
自我:在這件事情上,你認為你的“自我”怎么樣?你覺得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自己沒自信才需要別人認同!
梳理內(nèi)在冰山后,小慧發(fā)現(xiàn)了自己“難受”的問題根源,源自內(nèi)在冰山“自我”這一層。由于自己的不自信,她才需要小銘的贊同與認可;需要把衛(wèi)生工作做好,因為這樣才是好太太好媽媽。
想到這里,小慧想起自己那么全力以赴地工作,也是為了得到領(lǐng)導的認可、同事的肯定,這不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外界的評價上嗎?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后,小慧決定在自我價值感上要多下些功夫,同時,她也對小銘的內(nèi)在冰山感到好奇。
糾結(jié)背后其實是對自在的渴望
小慧先把自己的冰山梳理情況告訴了小銘,小銘聽完很驚訝。
小銘:買掃地機器人這件事我只是認為沒必要,沒想到你探索出來竟然是自己“沒自信需要被認可”。其實當年之所以想要和你共度一生,就是因為你有很多優(yōu)點我很欣賞。
小慧:說說看我有哪些優(yōu)點?你欣賞我的什么?
小銘:善良、勤快、負責、顧家。
小慧:哈哈,你說的這些我也贊同!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的內(nèi)在冰山是怎么回事吧?
小銘:好呀!
小慧:我來問,你回答!內(nèi)在冰山有8個層次—行動(故事內(nèi)容)、應對模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我們可觀察的外顯行為有行動和應對模式,其他層次都發(fā)生在我們的內(nèi)在,需要探索與梳理這些冰山層次才可以清晰。
小慧: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銘:我不贊成家里買掃地機器人。
小慧:你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你的溝通模式是什么?
小銘:我就跟你說道理,說你浪費呀、沒空間……溝通模式是指責加超理智。
小慧:反對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小銘:生氣呀!這么簡單的道理你怎么都想不通!
聽到小銘說生氣,小慧很想跟他聊一聊為什么沒有表現(xiàn)出來,不過最后還是決定先完成冰山梳理。
小慧:關(guān)于你的生氣,有什么樣的感受?你接納自己的生氣嗎?
小銘:不太接納,對于自己的生氣感到羞愧!
小慧:這個羞愧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對于自己的生氣會感到羞愧?
小銘:覺得自己太小氣了,不就是個掃地機器人嘛,可話已經(jīng)說出口了,又不好再反悔。另外,你已經(jīng)很清楚地跟我說了你的需求,我還這么不體諒,唉。
小慧:在這件事情上你對我有什么期待?你對自己有什么期待?
小銘:我覺得你已經(jīng)做得夠好了,我倒是期待自己能夠態(tài)度更明確一點。在這件事情上,我自己充滿了矛盾,很內(nèi)耗。我期待自己能夠統(tǒng)一,這樣我自己也舒服些。
小慧:探索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你的深層渴望是什么嗎?
小銘:我渴望自己可以過得輕松些。其實,不只是掃地機器人這一件事,其他很多事情我也容易糾結(jié)。比如陪大寶做功課,一方面想關(guān)心大寶,一方面又不想管,最后就逃到手機世界里去了。這樣的糾結(jié)還挺難受的,想讓自己過得輕松點。
小慧:當你可以過得輕松又會怎樣?
小銘:可以過得很輕松的時候,我就會很自在。是的,自在,我渴望自在。
小慧:在這件事情上,你認為你的“自我”怎么樣?你覺得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小銘:就像剛剛說的糾結(jié)、矛盾!哎呀!我才發(fā)現(xiàn),糾結(jié)、矛盾居然影響自己這么多這么久??!
小慧:經(jīng)過你的冰山梳理,我也更理解你了,并不是我認為的那樣,你是在“無情”地否定我的需求。
小銘:如果沒有經(jīng)過冰山梳理,我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這個冰山內(nèi)在系統(tǒng)可太實用了!
小慧: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意見不一樣,我們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和對彼此的理解!
小銘: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