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琳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過于在意他人看法,別人一句話就在心里想半天;總是糾結,浪費時間又牽扯精力;容易自我攻擊,經歷失敗就自我貶低……最近,“精神內耗有多累”上了熱搜。很多人認為,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反內耗”體質。但也有人認為,絕對反內耗并不可取,要防止的是過度精神內耗。
正在成長中的你,對于如何面對“內耗”,如何“反內耗”,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體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指導
這道作文題契合時代,能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調節(jié)。在“內卷”時代的高強度競爭下,“精神內耗”的現象很常見,諸如當別人不回自己信息,就開始往壞處想:難道我哪句話說錯了?再比如,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是不是覺得我很傻……巨大的壓力就像一只怪獸,如影隨形。
如何面對“內耗”,如何“反內耗”?首先要深入挖掘造成“精神內耗”的原因,比如過度自我關注,低自尊或高敏感,人際關系中的猜疑妒忌討好,多種利益和情緒互相沖突等等。如果“精神內耗”長期存在,得不到疏導,會引起抑郁、精神萎靡等多種身心疾患。因此,要進行自我壓力的釋放。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思考:1.增加心理資源儲備;2.用果斷填充猶豫空間;3.降低對自己的期待;4.學會從從外界獲得能量;5.克服低自尊,自我接納。
例文
精神原野中的呼吸
湖南省長沙市南雅中學? 朱佳豪
社會生活中的我們,不可能作為孤島獨善其身。作為擁有意識的人類,我們總是會過分在意他人看法,抑或是習慣拖延與自我否定??傊皟群摹本腿缰x一般寄生在我們精神的原野中,肆無忌憚地搶占本該屬于我們的鮮活氧氣。
在長時間精神內耗狀態(tài)下的我,總會感到陰暗的世界中遍布荊棘,它們試圖與我為敵。一間昏暗的密室層層把守,將我煩悶不安的內心關押在內,我消耗了大把的光陰在這里掙扎。所幸,經過一次又一次沉思,我最終直面這不盡如人意的生活與成績,直面焦慮難熬的時間,打破了緊關的鐵門。我來到精神的原野中與自己對話,終于發(fā)現“內耗”是一件多么費時費心卻無用的工程。
而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擁有“反內耗”體質的人,他們總是擁有更高的效率,對待事物更加專注,從而更加高效地達成目標。他們擺脫了“內耗”這個無窮盡的黑洞,瀟灑地渲染自己的生活?!皯n慮未來于事無補,誰也無法預料未來?!?0歲高齡仍未退休的心理科醫(yī)生中村恒子奶奶,在《人間值得》一書里如是說,給這個“內耗病”橫行的時代,開出了一劑真誠的良藥。
為什么我們總是感到焦慮與疲憊?在這個被精英文化主宰的社會里,“平庸”是一個十惡不赦的貶義詞,無人敢承認自己的無知和無能為力,生怕招來笑話。而恒子奶奶面對繁重的工作、不幸的婚姻、黯淡的前景,不去想太遠,只是盡全力做好眼前的事。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執(zhí)念。她的別樣活法,給我們帶來了某種精神沖擊,也給那些被主流價值觀裹挾的疲憊靈魂提供了一個得以喘息和示弱的空間。
在我看來,面對內耗并反內耗的秘訣,便是在精神原野中直面內心。不同于內耗中自顧自的焦慮,直面內心是真正走進一片曠野,尋找心靈的結疤,溯流而上以真正探尋內心,突破內耗。走進精神的原野,大口地呼吸,在一張一弛中整理自己的思緒,找到內耗的起點。擺脫了精神蛀蟲,與自己和解后,我們將找到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后一步步積極行動。我們會逐漸驚喜地發(fā)現,憂慮在不知不覺中煙消云散。
躺在純凈的精神原野上,我們可以深入地進行自我分析與對話,更好地錘煉理性、果斷、鈍感力等品質,不再過度在意他人看法,卸下“內耗”這層沉重的鎖甲,從而真正做到反內耗。
面對內耗,在精神原野上找尋本真的自己,感受精神自由的愉快吧!
評點:作者將“精神內耗”比喻成如蛀蟲,把精神世界比喻成原野,內耗“寄生”在我們精神的原野中,肆無忌憚地搶占本該屬于我們的鮮活氧氣。緊接著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中村恒子奶奶的故事,闡述了“內耗”給人帶來的痛苦和反“內耗”的辦法。最后呼吁,在精神原野上找尋本真的自己,感受精神自由的愉快。全文用比喻貫穿,說理形象,語言生動,情感真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議論文。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