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發(fā)濤 劉晶晶 鐘洋 任華東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油茶品質優(yōu)良更高的要求,并且需求量也隨之加大,所以積極種植油茶不僅可以推動一些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有效的建立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平衡,同時對建設和諧社會也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油茶;品質產量;技術措施
引言:油茶樹屬于我國南方山區(qū)經濟樹種,其提煉出的茶油為人們可食用高品質食用油,提高油茶品質與產量也是促進林農經濟收益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國油茶品質與產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各項品種改良、枝葉修剪、病蟲害等技術,然后在加上合理的管理,促進油茶健康生產,進而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一、提高油茶產量與品質的相關技術措施
(一)品種改良
經過我國相關專家的不斷研究,持續(xù)對油茶樹品種進行改良,目前選種的良種為我國林科院亞林科所培養(yǎng)最新一批優(yōu)質高產的油茶品種,劇相關數據統(tǒng)計,其年產油量約近60公斤/667平方米,遠遠高出常規(guī)品種的產油量。同時,我國仍對現代農業(yè)培育技術持續(xù)研究中,并且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高產的油茶品種,例如亞林1、贛林6等品種,都有著較高的產油量。
(二)水肥管理
油茶樹種植可以有效改善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所以鼓勵林農積極種植油茶具有時代意義。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結合合理的水肥管理技術,嚴重控制各個施肥過程,確保油茶可以健康生長;具體的水肥管理如下,在種植的前兩年,需要對每株油茶施加50克尿素肥料,在第三年時,帶油茶開花結果后,需要對每株油茶施加50-100克尿素肥料、100-150克磷肥、100克鉀肥等。葉面肥的施加情況要按照春梢萌發(fā)與果實的實際生長情況而定。并且還要每年對油茶噴施3次豐產素A,其每株噴施用量為250克左右,三次的噴施時間分別在出梢萌發(fā)時期、果實膨大時期、開花初期;同時每年也要對油茶噴施2次豐產素B,噴施用量在每株250克左右,其噴施時間分別在5月與6月進行,在噴施這些藥物時也要注意噴灑多菌靈,提高油茶樹自身抵抗力[1]。
在油茶栽植后7-8月時,為避免出現七月干球、八月干油的情況,需要在油茶樹種植區(qū)域修建蓄水池,然后制定合理的澆灌方案,防治干球干油的現象發(fā)生;這時也要對油茶樹種植區(qū)域進行割草覆蓋,以防陽光照射,造成水分大量蒸發(fā),而改變土壤的通透性。
(三)整形修剪
油茶樹的定形多以圓頭形和開心形為主,這種修剪方式促進油茶樹健康生長,修剪也是有時間限制,所以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修剪,修剪可以去除油茶細弱枝、病蟲枝等,這也是對油茶樹一種良好的維護方式。
1. 修剪原則
修剪原則要按照以下三點內容進行;第一,修剪時間應在12月至下一年2月,修剪時也要注意應在樹液流動前,摘收茶果后;第二,要按照通風、枝葉分布均勻、透光度進行修剪細弱枝、病蟲枝、生長不良枝、下角枝等,切記保留健壯枝、向外擴張枝等健康枝干;第三,油茶樹結果樹枝修剪應對弱的枝干枝葉要加重力度修剪,健康強健的枝干或者枝葉要著輕修剪,進而促進其強壯部位健康生產,這種修剪方式也可促進油茶平衡生長[2]。
2. 修剪步驟
修剪油茶樹時,應由下向上進行修剪、由剪冠內修剪至剪冠外,同時也要注意作業(yè)平衡,上下透光,避免修剪過度。
(四)林糧間作
林糧間作主要作用為加深活土層,促進土壤熟化,提升土壤的綜合肥力,從而改善油茶樹種植環(huán)境,提高油茶產量。間作也需要合理的種植條件,例如其種植區(qū)域需地勢平坦、油茶樹間種植密度適中,陽光可充分照射等條件,同時間作農作物也要具有抗旱、早熟、枝莖枝干矮小等特點,比如生姜、花生、綠豆等,種植這些間作農作物時要因地制宜,合理種植,不能影響油茶樹健康生長。
二、提高油茶產量與品質的重點
提高油茶產量的重點措施包括病蟲害防治與油茶果實采收和種子處理,這兩項管理工作也是保證油茶品質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按照下述內容展開工作,提高油茶產量;
(一)病蟲害防治
油茶樹的病蟲害有很多種,但主要病害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將這幾種類型病蟲害嚴格預防,即可有效避免油茶產量與品質不受影響;在預防病蟲害過程中也運用了現代預防技術,將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控。第一種病害,油茶尸蠖;該蟲害主要傷害油茶樹葉,一年一代,可以利用人工滅蛹技術,清除蛾卵;對于一些2-3齡幼蟲,則需噴灑相關藥劑進行滅蟲毒殺。第二種病害,油茶刺綿蚧;其主要吸取油茶樹枝葉為生,一年一代,清除方案第一步需進行人工進行修剪枝葉,約在4-5月進行,然后將修剪后的枝葉集中燒毀,在5-6月要選擇合理藥物進行噴殺,進一步控制該病蟲害的發(fā)展[3]。第三種病蟲害,油茶炭疽病;當發(fā)生該病害時,會導致油茶的花蕾,枝葉、果實等紛紛掉落,嚴重影響油茶產量以及品質,其發(fā)生時間一般多在4-11月之間,歷時較長在7-9月時為發(fā)病高峰期,并且蔓延速度極快,若控制不合理,則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其進行防治,首先要清除一切病原,然后在發(fā)病高發(fā)期,采用合理的藥物進行控制,噴灑頻率因實際情況而定。第四種病害,油茶軟腐病;當發(fā)生此病害時,會引起油茶大量枝葉脫落和落果現象發(fā)生,一般會在3月末發(fā)生,在4-5月之間為迅速蔓延期,6-8月為發(fā)病高峰期,這時應該選擇合理的噴施技術與藥物,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防治病害繼續(xù)蔓延。
(二)油茶果實采收與種子處理
果實的采收是最為關鍵的一步,這也是決定油茶產量的最要環(huán)節(jié),所以要嚴格遵守采摘原則與一些相關技術的合理運用。果實采收過程中,采摘時間不易過早或者過晚,需按照采摘規(guī)劃進行,然后配合一些采摘技術,保證果實的質量。種子處理對后續(xù)油茶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作用,所以也要對其處理加以重視,采摘后的果實需在曬場晾曬至7-10天為宜,晾曬結束后將菜籽捻出,然后將菜籽晾曬10-20天左右,在經過質量驗收后,進行封裝運送榨油加工處,最后封裝銷售。
結束語:綜上所述,油茶在現代社會中的需求量較高,為提高油茶的品質與產量,對其栽植、良種選擇、病蟲害防治、施肥營養(yǎng)管理、枝葉修剪都進行了嚴格的管理,并且油茶產量與這些技術的有效實施有著直接關系,所以合理管控對油茶健康生長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吳華,楊猛,袁叢軍,等.油茶產量與品質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yè)科學,2020,48(10):102-106.
[2]張應中,徐煲鏵,王明懷,等.高州油茶果實生長性狀與品質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J].林業(yè)與環(huán)境科學,2020,36(1):47-52.
[3]李芳.提高油茶產量的生產經營措施研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0(11):196-197.
第一標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2019YFD10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