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韓
蘑菇是一種超級營養(yǎng)食品,經常食用有多種保健功效。荷蘭《情感障礙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蘑菇還是一種有助精神健康的食品。經常吃蘑菇可以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yī)學院研究員賈布里爾·巴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相關數據展開了梳理分析。該研究涉及平均年齡45.5歲的24699名參試者。研究人員通過24小時飲食回顧問卷調查了參試者的蘑菇攝入情況,并通過健康問卷抑郁量表評估了參試者的抑郁情況。研究人員將社會人口統(tǒng)計學、主要危險因素、自我報告的疾病、藥物和其他飲食因素納入考慮范疇之后發(fā)現,食用蘑菇與較低抑郁概率之間存在顯著關聯(lián)。與吃蘑菇最少的參試者相比,經常吃蘑菇的參試者抑郁癥發(fā)病率降低31%。
研究人員分析指出,蘑菇中所含的維生素B12、神經生長因子、抗氧化劑和抗炎劑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能與減少焦慮抑郁有關。不同的蘑菇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蘑菇是氨基酸麥角新堿的最高膳食來源,而麥角新堿是一種人類無法合成的抗炎物質,該物質可降低氧化應激風險,進而有助于減輕抑郁癥癥狀;白色草菇富含可改善焦慮的礦物質鉀;猴頭菇等可能會刺激神經生長因子的合成。此外,蘑菇中的抗氧化劑有助于預防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等其他精神健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