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國良
假性近視,又稱暫時性近視,常見于兒童青少年。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的眼部并未發(fā)生病理性的改變,在睫狀肌痙攣解除后,視力恢復正常,若沒有給予及時的治療和干預,就可能轉變?yōu)檎嫘越昜1]。本文將對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防治兒童青少年假性近視中的臨床效果進行深入分析。
隨機選取2016年9月~2020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5000名兒童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和主體,按照“動態(tài)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00名患者。
對照組2500例,年齡9~17歲,平均年齡(12.5±1.3)歲,病程4~11個月,平均病程(7.8±1.1)月,其中男性患者有1265例,占比50.60%,女性患者有1235例,占比49.40%。
觀察組2500例,年齡8~16歲,平均年齡(12.3±1.2)歲,病程5~12個月,平均病程(7.6±1.0)月,其中男性患者有1260例,占比50.40%,女性患者有1240例,占比49.60%。
對比組間資料,p值>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0.0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治療?;颊咴谘鄄康?.0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晚上睡前使用,每次1滴即可,每天1次。
觀察組: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療?;颊咴谘鄄康螐头酵羞量ò返窝垡?,晚上睡前使用,每次1滴,滴1次后間隔5分鐘再滴1次,每天按照此步驟操作1次。
對比兩組患者的眼調節(jié)幅度、裸眼視力以及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
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5000例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眼調節(jié)幅度、裸眼視力的變化,并以T檢驗進行,計數(shù)資料采用%的形式表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以χ2檢驗進行,組間對比p<0.05即證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眼調節(jié)幅度、裸眼視力相差不大,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眼調節(jié)幅度低于對照組,裸眼視力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眼調節(jié)幅度、裸眼視力的對比(`x±s)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的對比【n(%)】
兒童青少年假性近視目前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如果假性近視沒有及時給予干預,很快會轉變?yōu)檎嫘越?,不僅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視覺健康,而且對其未來的生活質量和品質帶來很多困擾[2]。兒童青少年時期是防治假性近視的關鍵時期,對假性近視進行預防治療,可有效降低假性近視發(fā)生率,促進兒童青少年眼睛的健康發(fā)育。當然,假性近視是短暫的癥狀,臨床治療和干預需及時進行,否則由于視力模糊和糟糕的用眼習慣會加快青少年近視的增長速度[3]。
目前臨床上對于兒童青少年假性近視的治療多以藥物為主,臨床藥物種類繁多,以0.0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和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最為常見。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能夠迅速解除眼部的痙攣狀態(tài),以此減緩或終止兒童青少年近視[4],預防其眼軸延長,防止假性近視演變?yōu)檎嫘越暋4送?,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還能夠作為膽堿受體阻斷劑使用,對瞳孔括約肌興奮和睫狀肌興奮起到阻滯作用,起到擴大瞳孔、麻痹睫狀肌的作用[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眼調節(jié)幅度低于對照組,裸眼視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在兒童青少年假性近視當中采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