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珠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特種郵票“石林喀斯特”單枚(左上)、“荔波喀斯特”單枚(右上)、“武隆喀斯特”單枚(左下)、“桂林喀斯特”單枚(右下)
在我國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中,南方喀斯特以壯麗雄偉的地表勝景、神秘多姿的地下奇觀,生動詮釋出自然之偉力、天地之大美。
云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廣西桂林喀斯特、貴州施秉喀斯特、重慶金佛山喀斯特、廣西環(huán)江喀斯特,是共同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的7個喀斯特片區(qū)。近期,中國郵政發(fā)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特種郵票一套7枚,逐一呈現(xiàn)7個喀斯特片區(qū)的壯闊景觀,展現(xiàn)我國自然遺產的雄奇秀麗。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化學溶蝕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形態(tài),散落分布在我國各地。在廣西、云南、貴州等地,秀奇壯美的喀斯特地貌呈現(xiàn)出尤為絢麗多彩的極致景觀。
“海已枯,石未爛?!痹谠颇鲜±ッ魇惺忠妥遄灾慰h,數(shù)億年前的汪洋澤國如今已經演變?yōu)閹r石森林。滄海桑田,水滴石穿。地殼運動的抬升作用、地下水與地表水的溶蝕作用,將沉積在這里的巖層打磨成聳立如林的石林地貌形態(tài)。“石林喀斯特”郵票畫面抓住石林地貌巖石“林立”特征,濃墨繪出“主峰”、淡筆勾勒全景,雄奇險秀、挺拔陡峭的石林形象躍然紙上。
貴州省荔波縣,巖峰如錐如塔。地處貴州高原和廣西盆地過渡地帶,荔波喀斯特地貌石錐矗立、河流深潛、植被多樣,形成了“水在石上淌,樹在石上長”的水上森林奇景。在這里,森林和喀斯特地貌緊密融合而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獨特,自然雕就的石山峰叢、瀑布溪流、幽深洞穴間,植物郁郁蔥蔥。“荔波喀斯特”郵票畫面上,百歲古木屹立水中、綠色植被茂密繁盛,著名景點七孔古橋架在山水明凈、飛瀑直下的靜謐巖叢間,全球罕見的喀斯特森林景觀如在眼前。
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3座氣勢磅礴的天然石拱橋,構成了位于重慶市武隆區(qū)的亞洲最大天生橋群。由自然偉力造就的天生三橋、峭壁環(huán)繞的后坪沖蝕型天坑、美輪美奐的芙蓉洞洞穴3個獨立喀斯特系統(tǒng)組合而成的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觀別具風格。橋洞幽深、山石陡峭,“武隆喀斯特”郵票畫面的繪畫技法與地貌特征和諧相融,以藝術變形呈現(xiàn)出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
“桂林喀斯特”郵票畫面展現(xiàn)的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巖溶山水地貌,是峰林和峰叢喀斯特景觀的典型代表。這里層巒疊翠、平原如席,無論峰林面積之廣,還是石峰形態(tài)之美、密度之大,皆堪稱舉世無雙。畫面上,山水秀麗、石峰俊逸、原野寧靜,仿佛將凝練的桂林山水畫卷濃縮在方寸之間。
貴州省施秉縣的喀斯特地貌,被喀斯特研究者視為“世界上最美的白云巖喀斯特”?!笆┍λ固亍编]票畫面著重呈現(xiàn)山形“四面削成,獨出于云霄之半”的云臺山景觀。云臺山,是填補我國南方喀斯特發(fā)育演化中白云巖類型空白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石柱孤峰聳立、山巔如臺,四周云霧繚繞,畫面融合地貌奇觀和自然天象,壯美之中有飄逸,沉靜之中有超然。
“金佛山喀斯特”郵票畫面呈現(xiàn)出重慶市南川區(qū)的古夷平面、臺原地貌。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頂上,發(fā)育出巨大的高海拔地下河洞穴系統(tǒng);頂部平緩的臺原周邊,兩級陡崖巍峨壯觀。地貌天長地久演變,漸有植物生發(fā)、動物進化,金佛山喀斯特便有了多彩的地表景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郵票畫面上,綠植繁花覆蓋陡峭山體,被譽為“世界臺原喀斯特地貌之典范”的金佛山喀斯特,出現(xiàn)了獨樹一幟的迷人景色。
石山連綿,一望無際。廣西河池市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擁有全球喀斯特地貌區(qū)幸存連片面積最大、完好性最佳、原始性最強的喀斯特森林?!碍h(huán)江喀斯特”郵票畫面上,錐形石林地貌特色鮮明,山巒此起彼伏,清晰呈現(xiàn)從高原喀斯特向低山丘陵喀斯特過渡的演化過程,展示出和諧統(tǒng)一的獨特美感。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特種郵票“施秉喀斯特”單枚(上)、“金佛山喀斯特”單枚(中)、“環(huán)江喀斯特”單枚(下)
由中國藝術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楊文清設計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特種郵票,采用易于刻畫細節(jié)的水彩畫法,使畫面葆有油畫般的厚重感,構圖飽滿、色彩豐富。在印制過程中,為充分展現(xiàn)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雄奇壯闊,這套郵票使用六色高網線工藝,高度還原畫稿風格。
中國集郵有限公司同步發(fā)行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極限明信片、《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郵票珍藏冊、《大美河山 華夏遺珍》世界自然遺產票幣珍藏冊等系列郵品,同樣在傳統(tǒng)印刷基礎上優(yōu)化升級,用現(xiàn)代科技彰顯出自然遺產喀斯特的奇秀雄偉。
一套7枚《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極限明信片,以四色印刷為鋪墊,疊加珠光油墨,散發(fā)出柔和珠光。珠光涂層的物理反光效果不僅提升了圖像整體亮度,而且使畫面細節(jié)更加清晰,更能直觀展現(xiàn)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瑰麗壯美。
大開本簡裝形式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郵票珍藏冊,封面、內頁和插套全部選用純白色、帶有特殊紋理的特種紙印制裝裱而成,郵冊畫面呈現(xiàn)出與郵票一脈相承的水彩效果。封面上的7處喀斯特地貌圖案,特別使用紅色熒光油墨,配合鏤空工藝插套,使畫面更加立體、圖案更加凸顯;紫外燈照射下,油墨熒光發(fā)散,畫面上的喀斯特地貌愈加神秘絢爛。
精裝卡書形式的《大美河山 華夏遺珍》世界自然遺產票幣珍藏冊,封面和插套以藍色、綠色、青色為主色調,主圖均采用桂林山水畫面,通過廣為人知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圖案,展現(xiàn)我國大好河山的壯偉綺麗。
逆向UV,是珍藏冊采用的一項特殊工藝。這種工藝的運用,使印刷品表面同時出現(xiàn)高光澤和啞光區(qū)域,別致的印刷反差效果極大增強了畫面的現(xiàn)代科技感、立體感和神秘感。
(中國集郵有限公司周凱、郝鐵軍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