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亮,樊先平,趙海紅
(1.重慶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2.重慶市建筑材料與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1122)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現(xiàn)代化建筑向高層和超高層方向發(fā)展,對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大[1],C100高強混凝土已經(jīng)在國內(nèi)諸多重大工程中得到應用,其部分應用情況如表1所示。泵送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質(zhì)量高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但C100高強混凝土拌合物自身粘度大,與泵管之間的摩擦大,泵送相對困難,在超高層混凝土泵送過程中,對泵機和泵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對其可泵性進行評價,防止堵管、爆管現(xiàn)象的發(fā)生。傳統(tǒng)的可泵性評價方法很多,普通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擴展度作為評價指標即可滿足要求,但對于C100高強混凝土,還應該采取能夠表征混凝土粘度的評價方法,例如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時間的測定,在實際工程中,宜綜合采用多項指標進行可泵性評價。
對于普通混凝土,攪拌站通常利用坍落度、擴展度來評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2],該方法操作簡單快捷,適用于混凝土出廠檢測和現(xiàn)場驗收,國內(nèi)外都在使用該方法。不同工程的泵送高度和泵送距離不同,對新拌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也不一樣。新拌混凝土應具有合適的坍落度和擴展度,其數(shù)值過小,混凝土流動性差,混凝土在泵管中流動的阻力大,容易發(fā)生堵管;其數(shù)值過大,混凝土流動性增加,但是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在泵送過程中離析。當坍落度小于180 mm時,高強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較,兩者擴展度隨坍落度變化的規(guī)律相似。但當坍落度超過200 mm時,即使將兩者的坍落度值控制在相同范圍,高強混凝土的擴展度相對要小一些。因此,宜采用坍落度和擴展度來綜合評價高強混凝土的可泵性。
對于C100高強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擴展度來評價其可泵性時,所測數(shù)值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因為C100高強混凝土粘度很大,在相同坍落度、擴展度的情況下,不同配比之間的粘度差別很大。筆者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分別采用摻粉煤灰、微珠的配合比進行C100高強混凝土配制,通過調(diào)節(jié)外加劑摻量使兩種配合比的坍落度、擴展度大致相當(如圖1~2所示),測得坍落度260 mm左右、擴展度600 mm左右,但兩者的粘度相差很大,摻粉煤灰配合比的粘度相對大些,混凝土出機后能夠流淌開,但人工拌合時粘度很大,用鐵鏟將其鏟至半空,混凝土成塊狀下落。而摻微珠的配合比,混凝土在半空呈線形連續(xù)流下。在坍落度試驗提筒時就能明顯感受到C100高強混凝土對筒壁的摩擦力很大,因此,坍落度、擴展度試驗的測試結(jié)果不能全面反映C100高強混凝土的可泵性。
圖1 微珠配合比工作性能
圖2 粉煤灰配合比工作性能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試驗模擬了混凝土在泵管中的流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C100高強混凝土的粘度。在實際操作時,通過測試混凝土拌合物在倒置坍落度筒中完全流出的時間,來反映其粘度,混凝土拌合物與筒壁的摩擦越大,其流動速度越慢,流出時間越長,其粘度就越大。該方法模擬了混凝土拌合物在泵管中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做到準確計時,適用于C100高強混凝土的可泵性評價。
當采用坍落度、擴展度和倒筒時間綜合評價高強混凝土的可泵性時,行業(yè)標準《高強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T 281—2012)中對泵送高強混凝土的要求為:坍落度≥220 mm,擴展度≥500 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時間>5 s且<20 s。路來軍等人研究了高強混凝土的泵送區(qū)間,可泵送區(qū)間受泵送距離、泵壓等因素的影響,需針對一定的泵送距離和泵機種類建立相應的泵送區(qū)間。筆者收集工程應用[3]中C100高強混凝土的可泵性指標,將其整理后繪制成等值線圖,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坍落度在210~270 mm,擴展度在600~670 mm,倒筒時間在6~20 s時,C100高強混凝土均可以滿足泵送要求。面積最大區(qū)域?qū)雇矔r間在8~11 s,坍落度在230~260 mm,擴展度在620~660 mm,因此,C100高強混凝土的測試指標在該區(qū)間內(nèi)時,更容易滿足泵送要求。
圖3 C100高強混凝土可泵性指標等值線圖
采用壓力泌水試驗測試新拌混凝土的黏聚性,比普通的泌水試驗更符合實際情況。在泵送過程中,水是傳遞泵送壓力的介質(zhì),壓力泌水試驗可以針對性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受壓穩(wěn)定性,以相對泌水率Bp[Bp=(V10/V140)×100%]來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
有學者認為,V10排出的是拌合物易泌出的水,V140后的水存在于混凝土拌合物空隙中,處于較穩(wěn)定狀態(tài)。張晏清等[4]的實驗表明,當V140小于80 mL時,泵壓隨其降低而增大;當80 mL≤V140<110 mL時,泵壓與V140無關;高層泵送時,當V140>110 mL時,泵壓不穩(wěn)定;當V140>130 mL時,容易造成堵管,泵送混凝土的V140取值為40~110 mL較為合適。實踐證明,采用坍落度、擴展度試驗并結(jié)合壓力泌水試驗可以反映低強度等級新拌混凝土的可泵性。
但對于C100高強混凝土,其水膠比本就很低,用水量可低至120 kg/m3,拌合物自身粘度大,壓力泌水值小,不同配合比之間的測試結(jié)果差異小,該方法很難判斷C100高強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相關試驗表明,即使測得壓力泌水值相同,混凝土和易性也存在一定差別,因此,該方法的測試結(jié)果僅可作為輔助性參考指標。
模擬泵送試驗又稱盤管試驗,是為確保工程混凝土泵送順利進行而開展的試驗[5]。高層建筑中廣泛用到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過程中工作性能損失嚴重就很容易堵管,常用的評價方法無法反映真實情況。采用模擬泵送試驗評價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具有全面、直觀的特點,但該方法規(guī)模大、成本高,難以作為常規(guī)實驗推廣使用。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國內(nèi)首個C130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模擬泵送試驗[6],該試驗泵送高度880 m,泵管直徑125 mm,泵送阻力大、難度大,需要更加嚴格地檢驗和控制高強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針對使用C100高強混凝土的大型重點工程,在缺乏高強混凝土泵送經(jīng)驗和技術的情況下,可采用盤管試驗進行正式施工前的預演,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與泵送相關的問題,保證后續(xù)泵送施工順利進行。
與上述評價混凝土拌合物可泵性的方法相比,流變儀測試方法能直接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流變參數(shù),國內(nèi)外的學者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認為可用賓漢姆模型對應的流變參數(shù)來描述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7]。屈服應力τ和塑性黏度μ是兩個重要的流變參數(shù),反映的是混凝土拌合物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特點,流變參數(shù)將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定量地描述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能。徐俊[8]通過仿真試驗發(fā)現(xiàn),混凝土塑性黏度增大,泵送壓力損失隨之增大,在固定輸送距離的情況下,對輸送泵出口壓力要求越高。不同廠家、規(guī)格的流變儀,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但是,只有相同規(guī)格的流變儀的測試結(jié)果具有可比性。有學者認為,將新拌混凝土、新拌混凝土與泵管間潤滑層的流變學特性結(jié)合起來研究分析,才能更好地評價新拌混凝土的可泵性。該方法目前更偏向于理論研究,實際工程中很少用到。
單一的評價指標是混凝土泵送性能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建議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泵送性能綜合評價。對于使用C100高強混凝土的工程,建議采取坍落度、擴展度和倒筒時間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評價其可泵性,倒筒時間范圍為8~11 s,坍落度范圍為230~260 mm,擴展度范圍為620~660 mm。對于使用C100高強混凝土的大型重點工程,在缺乏泵送經(jīng)驗時可采取盤管試驗進行模擬泵送,來確保后續(xù)泵送施工的正常進行。
[ID:01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