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劉賢永
杭州市臨安區(qū)中醫(yī)院,浙江杭州 311300
結腸鏡檢查是發(fā)現(xiàn)大腸疾病最直觀且有效的手段之一,為大腸癌篩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高質量的腸道準備能明顯提高腺瘤、癌等腸道相關疾病的檢出率[2]。目前臨床上使用腸道準備藥物眾多,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溶液為等滲液,因其不影響腸道分泌及吸收功能,不會導致水電解質失衡,具有安全有效等優(yōu)點,常作為臨床上腸道準備的首推藥物[3]。有研究表明,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對于腸道清潔效果與劑量有關,高劑量清潔效果好,但是,由于需服用的量多,患者的依從性下降,以及不良反應增大,從而增加了患者對結腸鏡檢查的反感[4]。超聲穴位療法是利用超聲波作用于穴位,通過儀器代替針刺入皮膚,非侵入性且操作簡單,具有等同于針灸的效果。超聲穴位療法可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huán),增加胃腸道的蠕動,清除腸內積滯,最終達到排便效果[5-6]。本研究采用超聲穴位療法聯(lián)合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行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并與單純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的方法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前者在提高腸道清潔度、提高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批件號:Iazyyll20220418001?;颊呒凹覍僦橥?,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年齡18~65歲;大便成形,排便次數(shù)為每1~2 d 1次;符合結腸內鏡檢查適應證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楚,能按照要求配合,簽署腸鏡檢查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腸道感染、中毒性巨結腸、消化道梗阻、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和超聲治療有變態(tài)反應患者。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杭州市臨安區(qū)中醫(yī)院行結腸鏡檢查的符合納入標準的15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3組,每組50例。根據(jù)干預方法不同設為2 L組、2 L+超聲穴位療法組、3 L組。2 L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8.02±10.09)歲,體質量(62.03±9.36)kg;2 L+超聲穴位療法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7.39±10.36)歲,體質量(61.87±9.01)kg;3 L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47.12±9.96)歲,體質量(61.21±9.23)kg。三組之間性別、年齡、體質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所有接受檢查的患者做好腸道準備宣教工作,并于檢查前3 d開始進食低纖維食物,檢查當天禁食,將每袋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每袋含氯化鈉1.46 g、無水硫酸鈉5.68 g、氯化鉀0.74 g、碳酸氫鈉1.68 g、聚乙二醇4000 59 g)均以溫開水兌成1 L溶液,每小時服用1 L,于檢查前4~6 h開始服用,服用完至開始檢查時間不超過4 h。2 L組、3 L組檢查當天分別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溶液2 L、3 L,2 L+超聲穴位療法組檢查當天以同樣方法給予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溶液2 L服用,并于檢查前3 d開始行超聲穴位療法。超聲穴位療法:囑患者平臥于病床上,使用超聲治療儀置于臍周腹部,1次/d,每次20 min,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
1.3.1腸道清潔度評分
由一名高資歷內鏡醫(yī)生采用波士頓腸道準備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7]完成對患者的腸道清潔度評分。BBPS將結腸分為三個節(jié)段分別計分,左半結腸(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含脾區(qū)及肝區(qū))、右半結腸(升結腸、盲腸)。各節(jié)段分四級從差到好依次記為0、1、2、3分。0分:腸道見大量固體大便附著,且無法清除干凈,影響被覆蓋的腸黏膜觀察;1分:部分腸道黏膜被糞便及不透明液體覆蓋影響觀察,未覆蓋區(qū)尚能觀察清楚黏膜情況;2分:腸道內殘存少量糞便及不透明液體覆蓋區(qū)觀察不清;3分:腸道無糞便及不透明液體覆蓋,所有黏膜均能觀察清楚。三個節(jié)段評分完畢后計入總和,為0~9分,分數(shù)越高則腸道準備越好。如因檢查中發(fā)現(xiàn)腸道準備太差嚴重影響觀察而終止操作,未到達腸道區(qū)域記為0分。
1.3.2患者服藥情況及再次腸鏡檢查意愿
患者服藥情況及再次腸鏡檢查意愿評估由病房護士完成。服藥依從性根據(jù)(處方藥量-剩余藥量)/處方藥量×100%來計算,>75%為依從性良好。自行設計再次行腸鏡檢查意愿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服藥后的不良反應及是否愿意在下一次腸鏡檢查時再使用同樣的腸道準備方法,該問卷于術前30 min發(fā)放給患者填寫。
根據(jù)BBPS評分統(tǒng)計結果,各組之間兩兩比較,2 L+超聲穴位療法組及3 L組在各節(jié)段評分、總評分方面與2 L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L+超聲穴位療法組與3 L組在各節(jié)段評分及總評分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BBP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BBPS評分比較
經(jīng)比較,2 L組與2 L+超聲穴位療法組依從性良好的例數(shù)、再次愿行腸鏡檢查例數(shù)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惡心、腹部不適)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2 L組及2 L+超聲穴位療法組與3 L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再次行腸鏡檢查意愿比較 例(%)
本研究發(fā)現(xiàn),2 L+超聲穴位療法組與3 L組BB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腸道準備效果相當,且均比2 L組效果好。3 L組較2 L組腸道準備效果好,這是因為服用瀉藥劑量大,腸道排泄力增強的緣故。而2 L+超聲穴位療法組較2 L組效果好,考慮與超聲穴位療法作用于臍周腹部穴位,可促進腸道的蠕動,加速腸內容物排泄相關。從依從性上比較,2 L組及2 L+超聲穴位療法組較3 L組依從性好,因為少服用1 L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患者耐受度更好,超聲治療儀治療時不會對患者產(chǎn)生疼痛等不適,依從性同樣較好。超聲穴位療法是利用超聲波作用于穴位,具有等同于針灸的效果,通過機體神經(jīng)體液等調節(jié)來發(fā)揮治療效果,即“得氣”,在臍周部使用,可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huán),增加胃腸道的蠕動[5-6],從而達到排便效果。其聯(lián)合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行腸道準備,可以減少服用瀉藥的量,不僅使腸道準備得到良好的保障,還能使患者依從性提高,降低不良反應,患者愿意再次行腸鏡檢查的概率增加。從不良反應方面分析來看,2 L組及2 L+超聲穴位療法組不良反應明顯比3 L組少,這同樣是因為3 L組需要多服用1 L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患者所能耐受程度下降,胃腸道不能適應,因此出現(xiàn)不良反應較多。本研究結果提示,結腸鏡檢查前服用2 L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聯(lián)合超聲穴位療法不僅腸道清潔效果好,且出現(xiàn)不良反應少,患者依從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