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君, 李 虎, 惠林沖, 袁于舒, 朱秀秀, 馬宗新, 徐 茜
(1.淮北師范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安徽 淮北235000; 2.連云港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江蘇 連云港222000;3.阜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安徽 阜陽236065)
甜瓜(CucumismeloL.)為葫蘆科甜瓜屬植物,是世界性園藝作物,在國內(nèi)外大量種植。甜瓜屬于十大水果型蔬菜,果實中含有蛋白質(zhì)、維生素、鈣、磷、鐵等營養(yǎng)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且可入藥[1-3]。甜瓜種子占甜瓜質(zhì)量的2%~15%,除少量留于育種,其他大部分被丟棄,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甜瓜種子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是人腦發(fā)育所必需的重要營養(yǎng)素。磷脂可以增強腦細胞活性,滋養(yǎng)腦神經(jīng),并促進智力發(fā)育[4]。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證組織細胞正常運行,酯化膽固醇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是合成人體內(nèi)某些激素的前體物質(zhì),可以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提高腦細胞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發(fā)展能力等[5-8]。甜瓜種子油具有潛在商業(yè)價值,可用于制造代黃油、糕餅松脆油和用作烹飪油[9]。本文以50個品種甜瓜種子為試驗材料,對其表型性狀進行測定,然后用索氏抽提法測定含油率,氣相色譜法測定種子油脂肪酸組成,并對種子表型性狀、含油率及種子油脂肪酸組成相關(guān)性進行分析,以期為甜瓜種子油的品質(zhì)評價、溯源和質(zhì)量控制提供參考,對甜瓜種子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
林蜜25號、林甜30號、世甜一號、野生馬泡瓜、包瓜、豐蜜1號、白銀蜜2號、MW、23、HM6、15、黃河蜜6號、超甜小麥酥、卡拉庫賽、渠溝、白羊角脆、脆世界、8號、一窩蜂、璇順八F1、大果美甜F1、白啄瓜、金帝、三友金香、金美2號F1、省工108、榜樣、新密30號、羊角酥、萬丑、常見小綠瓜、98、八棱脆、爽口1、爽口花龍、黃色瓜、冰糖子×M16、花皮×M18、M15、M7×包瓜、白銀蜜2號×M12、WQ、M1、付全、M4(雄×雌)、早花密、M5、舟山黃金瓜、黃馬泡瓜、綠馬泡瓜共50個品種的甜瓜種子。
乙醇、甲苯、氫氧化鉀、甲醇、石油醚(沸程30~60 ℃)、氯化鈉、乙酸乙酯、三氯化硼,均為分析純。
CZR109型榨油機,臺式分光測色儀,Agilent 7820 氣相色譜儀。
甜瓜種子表型性狀測定由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進行,含油率及種子油脂肪酸組成在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遺傳育種實驗室進行。籽粒的長、寬、周長、千粒質(zhì)量及表面積等利用紐邁科技的種子自動數(shù)粒分析系統(tǒng)測定。籽粒亮度(L*)、紅度(a*)和黃度(b*)利用臺式分光測色儀測定,其中:L* 值范圍為 0~100,代表從黑到白,純黑為 0,純白為 100;a* 和b*為色度指數(shù),a*值越大表示紅度越高或綠色越淡,b* 值越大表示黃度越大。含油率利用索氏抽提儀采用殘余法測定[10],脂肪酸組成參照GB 5009.168—2016測定。各指標重復測定3次取平均值。
50個品種甜瓜種子的表型性狀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50個品種甜瓜種子的表型性狀測定結(jié)果
續(xù)表1
從表1可以看出:50個品種甜瓜種子表面積最大的是MW(59.815 mm2),最小的是野生馬泡瓜(7.333 mm2);千粒質(zhì)量最大的是MW(118.000 g),最小的是綠馬泡瓜(5.349 g);周長最大的是新密30號(33.896 mm),最小的是野生馬泡瓜(11.204 mm);長最大的是新密30號(13.823 mm),最小的是野生馬泡瓜(4.380 mm);寬最大的是MW(6.836 mm),最小的是野生馬泡瓜(2.179 mm);亮度最大的是M15(67.00),最小的是MW(19.30);紅度最大的是早花密(11.83),最小的是MW(-1.01);黃度最大的是HM6(33.75),最小的是MW(8.64)。MW的種子表面積、寬、千粒質(zhì)量均最大。
由表2可以看出,50個品種甜瓜種子千粒質(zhì)量的變異系數(shù)最大,為90.362%,籽粒表面積的變異系數(shù)較大(56.482%),亮度、紅度、黃度、長、寬、周長的變異系數(shù)較小。
表2 50個品種甜瓜種子的表型性狀分析
表3 50個品種甜瓜種子油的脂肪酸組成與種子含油率 %
續(xù)表3
由表3可以看出:50個甜瓜品種種子含油率最高的是林蜜25號(32.532%),最低的是WQ(17.915%);種子油中棕櫚酸含量最高的是WQ(13.281%),最低的是白銀蜜2號(7.537%);硬脂酸含量最高的是爽口1(9.862%),最低的是WQ(4.739%);亞油酸含量最高的是常見小綠瓜(75.011%),最低的是省工108(49.802%);油酸含量最高的是省工108(31.289%),最低的是M15(8.154%);亞麻酸含量最高的是林甜30號(0.468%),最低的是MW和M4(雄×雌),均為未檢出。
50個品種甜瓜種子油的脂肪酸組成與種子含油率分析見表4。
表4 50個品種甜瓜種子油的脂肪酸組成與種子含油率分析 %
從表4可以看出,50個品種甜瓜種子油脂肪酸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亞油酸,均值達到66.119%,其次是油酸、棕櫚酸、硬脂酸,含量最低的是亞麻酸,均值為0.218%。變異系數(shù)最大的為亞麻酸含量,為38.421%,亞油酸含量變異系數(shù)最小,為7.880%。
對50個品種甜瓜種子的表型性狀、含油率與種子油脂肪酸含量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見表5。
由表5可知,亞油酸含量與棕櫚酸、油酸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油酸含量與籽粒長、周長、表面積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與籽粒寬呈顯著正相關(guān)(p<0.05),與亮度呈顯著負相關(guān)(p<0.05)。含油率與紅度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與硬脂酸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千粒質(zhì)量與籽粒長、寬、周長、表面積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與紅度呈顯著負相關(guān)(p<0.05),與亮度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亮度與千粒質(zhì)量和籽粒表面積、周長、寬、長均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紅度與籽粒寬、千粒質(zhì)量呈顯著負相關(guān)(p<0.05),與黃度、含油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
表5 甜瓜種子表型性狀、含油率與種子油脂肪酸含量的相關(guān)性分析
對50個品種甜瓜種子進行了表型性狀、含油率與種子油脂肪酸含量測定,并對表型性狀、含油率與種子油脂肪酸含量進行了相關(guān)性分析。籽粒表面積最大的品種是MW(59.815 mm2),籽粒千粒質(zhì)量最大的是MW(118.000 g),籽粒周長最大的是新密30號(33.896 mm),籽粒長最大的是新密30號(13.823 mm),籽粒寬最大的是MW(6.836 mm),亮度最大的是M15(67.00),紅度最大的是早花密(11.83),黃度最大的是HM6(33.75)。種子含油率最高的品種是林蜜25號(32.532%),含油率高于30%的品種有林蜜25號、包瓜、15、超甜小麥酥、卡拉庫賽、脆世界、8號、省工108、羊角酥、爽口花龍、冰糖子×M16、花皮×M18、付全、早花密、舟山黃金瓜。種子油中脂肪酸含量最高的為亞油酸,其次是油酸、棕櫚酸、硬脂酸,亞麻酸含量最低。棕櫚酸含量最高的品種是WQ(13.281%),硬脂酸含量最高的是爽口1(9.862%),亞油酸含量最高的是常見小綠瓜(75.011%),油酸含量最高的是省工108(31.289%),亞麻酸含量最高的是林甜30號(0.468%)。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含油率與紅度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說明籽粒顏色越深,含油率越高。野生馬泡瓜、黃馬泡瓜和綠馬泡瓜的含油率較高,分別為27.481%、27.040%和26.378%,且皮薄,種子非常多。因此,馬泡瓜最適宜選育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