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60)
雖然近年來我國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領域取得一定成果,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fā)現,相關問題仍較為常見,問題主要體現在預留預埋、BIM 技術應用等方面。為盡可能推動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涉及大量預留預埋內容,如給排水、電氣相關的預留預埋,前者主要負責預留給排水施工的孔洞或套管,后者主要負責導管的預留預埋。給排水預留預埋技術創(chuàng)新需要淘汰鋼管焊接方式并避免后期施工對混凝土的破壞,因此可引入成品套管進行預留預埋,具體的預加工需嚴格結合施工規(guī)范和工藝圖紙,預留套管質量可得到保證;電氣預留預埋技術創(chuàng)新需要規(guī)避導管轉彎尺寸、過路盒相關問題,因此本文建議引入不同口徑彈簧彎管,同時通過烤管的方式進行處理,保證彎曲的管不會出現裂縫、變形、起皺等問題。如存在較長的配管長度,過線盒需要基于施工設計要求針對性設置。焊接管線過程需要嚴格遵循工藝要求,并在完成焊接后進行焊渣收集和焊接質量檢查,如需要在地面下或墻壁內埋入管線,需保證管線埋入深度的合理性,避免裂縫問題出現。對于通過沉降縫或伸縮縫的管線,施工質量需要嚴格控制,進而平整牢固安裝過渡箱和過渡盒[1]。
給排水施工屬于建筑水電安裝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給排水技術開展的創(chuàng)新探索可聚焦真空排水、疊壓供水、無負壓供水等技術。真空排水技術適合用于容易堵塞的排水管道環(huán)境,具備明顯優(yōu)于普通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速度,這種技術在給排水施工中的應用需要得到重視;疊壓供水技術適用于高層建筑,能夠解決供水壓力不足問題,施工過程需要聚焦中間轉輸水箱與管道泵的科學設置,供水穩(wěn)定性及節(jié)能問題也需要充分考慮;無負壓供水技術在能源節(jié)約方面表現突出,該技術應用過程需要將供水管網直接連接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這一過程中供水系統(tǒng)的全封閉極為關鍵,直接影響施工效果[2]。
BIM 技術近年來廣泛用于我國各類建設工程,建筑工程的給排水施工同樣可以應用該技術,具體應用主要體現在施工管理、碰撞檢測、管線布局、施工控制、管線安裝規(guī)劃等方面,進而為具體的安裝施工提供充足依據。在基于BIM 技術的水電安裝施工中,需結合BIM 技術完成的深度、定制設計,針對性開展安裝施工,這一過程中的安裝施工模擬極為關鍵,結合全面收集的工程資料和針對性建設的BIM 模型,即可保證安裝施工有序推進。結合相關調研可以發(fā)現,基于BIM 技術的建筑水電安裝可實現施工圖紙問題的提前發(fā)現、管線綜合優(yōu)化排布、管道工廠化預制加工、泵房各閥門組及管道的優(yōu)化配置,其他新工藝的應用也能夠通過BIM 技術的模擬更好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但這一過程需要高度重視BIM 技術的科學應用,相關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BIM 技術與其他水電安裝技術的結合屬于其中的關鍵[3]。
為更好實現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還應關注以下3 個方面策略。
(1)預防堵塞和滲透問題。在建筑水電安裝施工開始前,需要重點審核設計圖紙的整體結構和坡度矛盾情況,如發(fā)現矛盾需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管道位置坡度不均勻出現于建筑施工前期,必須在發(fā)現后及時調整,不得倒坡。為避免堵塞和滲透問題在給排水管道安裝中出現,需要嚴格控制管道配件及材料的質量,采購管道配件和采購的過程也需要聚焦合格證書檢查和進場檢驗。在安裝給排水管道的過程中,管道口需要堵住,避免開口管道掉入污染物,同時徹底清除管道內雜物,輔以通水方法,保證管道安裝前的暢通。如管道不通情況出現,需要對堵塞位置進行檢查并開展針對性疏通處理[4]。
(2)電氣安裝創(chuàng)新。為實現建筑電氣安裝創(chuàng)新,安裝過程需要聚焦地線組織安裝,并以接跨地線為管線配電連接重點,不得采用焊接方式。安裝過程不得在配線箱外殼焊接接地線,同時單獨鋪設接地線,不得混合鏈接其他導線。避雷帶在建筑中的連接需要保證表面平整,規(guī)避虛焊問題,焊接過程中的殘渣也需要快速處理。
(3)提升安裝人員素質。近年來我國建筑業(yè)發(fā)展迅速,建筑工程對水電安裝人才的需求持續(xù)提升,這種人才需求不單單涉及傳統(tǒng)的技術人才,同時包括同時具備BIM 技術與水電安裝節(jié)能的復合人才,為實現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這類人才的培養(yǎng)極為關鍵,同時需要設法提升水電安裝人員的綜合素質。具體實踐應定期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強化安裝人員訓練,保證安裝人員能夠更深入掌握技術要求并能夠科學應用BIM技術提供的各類資料,水電安裝施工的質量、效率及安全可由此得到保障,事故發(fā)生率也能夠更好控制。
此外,還需要聚焦管理體系完善和獎懲制度健全,進而更好調動水電安裝施工人員的積極性,輔以高水平的監(jiān)督,即可為創(chuàng)新提供更有力支持。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作為研究對象。案例工程的水電安裝涉及給排水系統(tǒng)、消防噴淋系統(tǒng)、電氣照明系統(tǒng)、空調水系統(tǒng)、火災報警系統(tǒng)、動力配電系統(tǒng)、通風空調系統(tǒng)、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考慮到工程存在管線復雜、質量要求高、合同工期緊、凈空要求高、安裝工程系統(tǒng)多、各專業(yè)圖紙統(tǒng)籌協(xié)調缺失、管線安裝可利用空間小等特點,為應對較高的是協(xié)調和管線排布難度,案例工程引入BIM 技術進行水電安裝施工,案例工程的水電安裝得以按期高質量完成,因此該工程的水電安裝施工具備較高借鑒價值。
2.2.1 成立BIM 小組
為保證BIM 技術較好服務于水電安裝,案例工程針對性建立了BIM 小組,小組由8 人組成,細分為建模組和應用組,前者由4 名BIM 專業(yè)人員組成,負責編制BIM 實施目標、工作計劃并搭建BIM 模型,后者由3 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組成,負責BIM 模型的可實施性與合理性檢查,保證水電安裝中BIM 技術的指導作用如期發(fā)揮[5]。
2.2.2 模型搭建
在搭建BIM 模型的過程中,需要首先完成案例工程建筑及結構模型的搭建,具體使用軟件Revit,由建模組成員共同完成,其中結構模型和建筑模型搭建分別由兩名專業(yè)人員負責。建模前需保證使用的圖紙通過會審,確保不存在相關問題,避免反復修改模型等情況出現?;谕瓿纱罱ǖ慕ㄖ敖Y構模型,需進一步搭建機電模型,需分專業(yè)開展模型搭建,通過在BIM 交互平臺中導入各專業(yè)模型,即可開展針對性的拼接處理,這需要應用Navisworks 軟件。
2.2.3 技術應用重點
在BIM 技術的具體應用中,主要應用重點包括以下兩個方面:①碰撞檢測。完成BIM 模型搭建后,碰撞檢測需要在拼接模型的過程進行,以此獲取碰撞報告。結合報告可以發(fā)現,案例工程碰撞點共計16010 個,主要在裙樓、地下室等存在復雜管線處,BIM 小組基于報告對管線排布進行優(yōu)化,所有調整均在施工前完成,變更的碰撞點在設計、監(jiān)理、業(yè)主同意后實施;②檢查和控制樓層凈空高度?;贐IM 模擬,可確定存在無法滿足業(yè)主要求的部分區(qū)域凈空高度,如地下車庫在完成噴淋、消防管道安裝后進存在2m 的凈空高度,低于要求的2.2m,因此BIM 小組基于軟件優(yōu)化排布各專業(yè)管線,通過對通風管道截面的優(yōu)化,在減小管道高度并增加寬度后,最終得到2.25m 的凈空高度,滿足使用需要。
2.2.4 三維可視化
通過碰撞檢測、凈高檢查、動態(tài)漫游,案例工程很多設計問題得以暴露,包括管線交叉碰撞與重疊、安裝空間不足等,因此BIM 小組在水電安裝前認真分析圖紙,實現了對相關問題的調整和優(yōu)化。在管線的綜合排布方面,充分考慮管道材質、壓力、直徑、坡度、支架形式,同時綜合考慮橋架、風管、消防噴淋管各專業(yè),主要使用綜合支吊架,進而實現美觀與空間節(jié)約的兼顧,后續(xù)的檢修操作也能夠同時獲得便利?;谀P驼{整后的檢查工作,即可最終輸出管線三維剖面圖和綜合平面圖,實現水電安裝的三維可視化,進而開展直觀形象的技術交底,特殊節(jié)點和關鍵部位和基于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進行可視化視頻交底。
2.2.5 預制加工通風管道
案例工程的通風管道包括空調風管、防排煙風管,選擇鍍鋅鐵皮進行風管的制作加工,風管存在45000m2的展開面積,制作和安裝存在較大工程量。如風管制作在工程現場進行,受較低的現場機械化程度影響,施工效率無法得到保障,同時加工過程的噪音較大,風管加工制作質量及施工進度難以保證。在BIM 技術支持下,案例工程轉化風管模型為裝配圖紙,進而在加工廠進行預制加工。機械化流水線加工可按照編號進行風管組裝。在預制加工下,風管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鍍鋅板材損耗及人工消耗得以大幅下降,風管制作質量提升及成本節(jié)約也同時實現,案例工程的通風管道施工質量和效率得到較好保障。
2.2.6 預先組裝閥門組和管道
案例工程的消防水泵房存在閥門多、層高低、管線復雜等特點,如在施工現場進行測量、下料、安裝,施工誤差將難以控制,施工效率也會受到影響。案例工程引入BIM 技術優(yōu)化布置閥門組和管道,基于施工模擬視頻和預制裝配圖,施工人員能夠預先組裝閥門組和管道,同時開展的吊裝施工基于手拉葫蘆分段、分組實現,施工速度、安全、質量由此得以兼顧,閥門、水泵的安裝精度也得以大幅提升。
在案例工程的BIM 技術應用中,水電安裝施工得以實現從二維向三維的轉換,依托BIM 技術軟件及模型提供的詳實施工數據,水電安裝施工質量得到保障,精細化的水電安裝施工管理也得以實現,BIM 技術應用的具體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4 個方面。
(1)三維模擬施工。通過對水電安裝施工的三維模擬,施工圖紙存在的問題得以準確、提前獲取,施工圖紙問題對人工、材料、工期、成本帶來的負面影響得到有效控制。在案例工程的水電安裝施工中,施工全過程未出現返工情況,水電安裝施工成本有效節(jié)約,工期也得到較好保證。
(2)管線優(yōu)化排布。通過優(yōu)化排布水電管線,各專業(yè)管道翻彎得到有效控制,管件使用數量也得以同時降低,這在成本節(jié)約、施工難度控制方面表現突出。對于專業(yè)管線,BIM 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統(tǒng)籌考慮的綜合排布,更加緊湊、合理的專業(yè)管線排布得以實現,由此引入的綜合支吊架在空間節(jié)約和成本節(jié)省方面表現突出,同時具備較高美觀性。
(3)預制化風管加工。在基于BIM 技術的工廠化的通風管道預制加工下,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風管制作的材料損耗和人工消耗顯著降低,進而實現工期壓縮和成本節(jié)約。
(4)優(yōu)化布置閥門組及管道。水泵房的閥門組及管道在BIM 技術支持下實現優(yōu)化布置,分段裝配圖得以基于模塊生成,案例工程開展的預先組裝吊裝也取得預期成果,這種BIM 技術應用使得設備實現更高精度安裝,使得工程質量得到保障。
結合案例工程基于BIM 技術的水電安裝探索,可明確以下經驗。
(1)使用成本。BIM 技術在水電安裝中的應用對外部資源需求較高,這使得BIM 技術存在較高的使用成本費用,因此必須設法強化相關人才的儲備和培養(yǎng),降低使用成本,才能夠保證BIM 技術在建筑水電安裝領域充分發(fā)揮自身價值。
(2)較高專業(yè)性。BIM 技術存在較高專業(yè)性,而由于缺乏同時掌握水電安裝和BIM 技術的復合人才,這使得BIM 技術無法在建筑水電安裝的全過程得到有效應用,因此需要設法強化相關培訓,聚焦復合人才培養(yǎng)。
(3)技術應用效果不佳。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fā)現,BIM 技術在部分建筑水電安裝工程中的應用未取得預期效果,這是部分管理人員未能認識到該技術的重要性,對BIM 技術存在抵觸心理的情況也較為常見,這一現狀必須設法改變,更好將BIM 技術引入水電安裝。
綜上所述,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存在較高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三維可視化、預制加工通風管道、預先組裝閥門組和管道等內容,則直觀展示了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路徑。為更好推動建筑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還應引入全過程管理理念,智能化水電安裝探索也需要引起業(yè)內人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