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家庭農場融資賦能機制的演化博弈研究
      ——基于電商供應鏈金融視角

      2022-08-09 02:11:12唐德祥何佩霖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22年8期
      關鍵詞:信用社訂單農場

      唐德祥,何佩霖

      (重慶理工大學 經濟金融學院,重慶 400054)

      一、引言

      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①《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加快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把農業(yè)規(guī)模經營戶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農場”。作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fā)展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是促進農業(yè)農村高質量發(fā)展和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的有生力量,在保障國家糧食供給安全、構建現(xiàn)代農業(yè)經營體系、推動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與傳統(tǒng)小農戶不同,家庭農場是適度規(guī)模經營主體,在購置農機、土地租賃、地塊整理、購買農資、臨時雇工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資金。然而,家庭農場具有經營風險高、生產周期長、抵押物缺乏等特征,較難從涉農金融機構獲得信貸支持。與此同時,因為存在金融產品不夠豐富、借貸手續(xù)較多、風險分散體系不健全等問題,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農村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也難以滿足家庭農場的資金需求。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了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數字金融為解決家庭農場融資難、融資貴的現(xiàn)實問題提供了新機遇。在此背景下,憑借數字化、低成本、高效率等優(yōu)勢,電子商務為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徐鵬等,2018)[1]提供了創(chuàng)新思路。涉農電商平臺運用大數據、區(qū)塊鏈等技術,能夠推動農產品供應鏈金融與電子商務進一步融合,有助于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破解融資難題,促使其良性發(fā)展。因此,本文將電商平臺植入到農產品供應鏈金融中,深入研究其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賦能機制,對于拓展“電商平臺+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形態(tài)和完善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綜合合作關系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文獻述評

      家庭農場是一種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農業(yè)經營形式(張琛等,2017)[2]。我國家庭農場主要是指以集約生產和家庭經營為主體特征,并將農業(yè)收入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王馨和陳穎,2019)[3]?!吨袊彝マr場發(fā)展報告(2018 年)》顯示:貸款難是家庭農場生產經營面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成因主要是抵押物缺乏、融資風險高、融資渠道單一等(農業(yè)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2018)[4]。金融機構貸款擔保體系不完善以及金融服務有效供給的減少也進一步抑制了家庭農場的迅速發(fā)展(王吉鵬等,2018;姚麗娟和馬躍進,2022)[5-6]。因此,創(chuàng)新融資模式對發(fā)展壯大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戎愛萍,2020)[7]。

      通過梳理文獻,國內外學者對電商平臺助力農業(yè)經營主體融資賦能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關于電商平臺助力農業(yè)經營主體融資的可行性研究。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涉足金融領域,我國農產品供應鏈金融也與電商平臺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包括銀行、電商平臺、涉農企業(yè)等多個主體參與的線上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新業(yè)務形態(tài)(徐鵬等,2021)[8]。電商平臺利用歷史交易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構建數字化信用評價體系,對與其有訂單關系的農戶提供融資業(yè)務(Francis 等,2017;許玉韞和張龍耀,2020)[9-10]。作為核心企業(yè),電商平臺還能有效掌握企業(yè)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多維信息,并通過物聯(lián)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金融機構進行共享,實現(xiàn)信息的互聯(lián)互通,從而降低金融機構與融資企業(y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風險(于輝等,2017;李志鵬等,2019)[11-12]。

      關于電商平臺助力農業(yè)經營主體融資的模式研究。電商平臺助力模式有基于電商平臺獨立開展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劉迅等(2014)[13]在分析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模式的構成要素和基本架構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電商平臺的信用型和預付型的融資模式;楊磊(2015)[14]提出了基于B2B、B2C 電商平臺的存貨質押型融資模式。電商平臺助力模式還有基于電商平臺與銀行合作開展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史金召和郭菊娥,2015)[15],李更(2014)[16]總結分析了基于B2C 電商平臺的三種銀行供應鏈金融模式;雷蕾和史金召(2014)[17]梳理了基于B2B 電商平臺的銀行供應鏈金融模式,并對模式的演進過程和風險管理進行了研究。

      關于電商平臺助力農業(yè)經營主體融資的賦能機制研究。該類成果主要是對電商供應鏈金融個案的運行機制和風險控制進行分析。常玉棟(2019)[18]以京東商城為例分析了“互聯(lián)網平臺+產業(yè)鏈整合”的融資機制,王剛貞和江光輝(2017)[19]深入研究了“農業(yè)價值鏈+‘三農’服務商”的互聯(lián)網金融運行機制,彭路(2015)[20]、徐鵬(2016)[21]則著重分析了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中的風險防范問題。

      現(xiàn)有成果對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但仍有以下不足:第一,現(xiàn)有成果主要聚焦在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運營模式的設計上,而對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賦能機制研究較少;第二,現(xiàn)有成果主要對個體實踐案例進行了定性分析,而缺乏深入的定量研究;第三,在少有的定量研究中,現(xiàn)有成果僅考慮金融機構、農業(yè)經營主體、電商平臺三個主體中的兩方博弈關系,而對涉及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的三方博弈關系的研究較為匱乏。因此,本文從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構成要素入手,構建“電商平臺—家庭農場—農村信用社”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研究家庭農場融資賦能機制,以破解家庭農場的融資困境,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fā)展。

      三、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賦能機制

      (一)電商供應鏈金融賦能家庭農場融資的機制設計

      首先,構建農產品供應鏈金融體系。該體系以電商平臺為核心主體,依托農業(yè)生產資料和農產品供銷的業(yè)務關系,使得電商平臺與眾多家庭農場形成農產品供應鏈。在綜合分析家庭農場生產經營信息后,電商平臺為其向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提供擔保。在此基礎上,農村信用社以電子訂單作為質押對象為家庭農場提供金融服務,從而充分發(fā)揮家庭農場的生產作用、電商平臺的供銷作用和農村信用社的信用作用,實現(xiàn)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

      其次,解決家庭農場與農村信用社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電商平臺利用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建立家庭農場的信息數據庫,并通過互聯(lián)網與農村信用社實現(xiàn)信息的共享,從而有效解決農村信用社與家庭農場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再次,降低農村信用社貸款業(yè)務違約風險。農村信用社與電商平臺通過合作,能夠實時掌握家庭農場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從而實現(xiàn)對家庭農場農產品交易的全程追蹤,據此聯(lián)合制定針對家庭農場違約的懲罰措施,以有效降低農村信用社開展貸款業(yè)務的違約風險。

      以上電商供應鏈金融賦能家庭農場融資的機制設計,可以實現(xiàn)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各參與主體的協(xié)同發(fā)展。

      一是家庭農場融資難問題得到緩解,促進其經營效率和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二是電商平臺在助力家庭農場銷售農產品和獲得貸款的同時,拓展了平臺的業(yè)務范圍和利潤空間;

      三是農村信用社為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服務,能夠更好地服務“三農”和落實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同時擴大了經營范圍。

      (二)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流程

      電商平臺是聯(lián)結家庭農場與消費者的交易服務平臺;消費者作為電子訂單的買方,以農產品公示價格在電商平臺下單,并支付一定比例的預付金;家庭農場根據電子訂單確定農產品生產規(guī)模,然后向農村信用社提出貸款申請。在此過程中,電商平臺一方面作為農產品銷售渠道向家庭農場收取入駐費、傭金,另一方面作為融資擔保者向家庭農場收取擔保費。家庭農場利用電子訂單質押和電商平臺擔保向農村信用社提出貸款申請。基于電商平臺擁有的家庭農場銷售數據和技術優(yōu)勢,農村信用社采取委托授信的模式(即支付給電商平臺審核、服務等費用,全權委托電商平臺對家庭農場的電子信用信息、電子訂單真?zhèn)魏彤a品質量優(yōu)劣進行審核),依據電商平臺的審核結果及其信用等級決定質押率,然后發(fā)放貸款。電子訂單實現(xiàn)后,消費者在收到農產品時將余下貨款直接劃至農村信用社開設的專項還款賬戶。農村信用社提取本金和利息之后,將剩余貨款劃撥給家庭農場。

      在以上流程中,只要家庭農場遵守電子訂單約定,采取“合作”策略,農村信用社就不會面臨信用風險。而一旦家庭農場出現(xiàn)違約,在到期日直接將訂單農產品銷往其他市場,消費者將會拒絕將貨款打入其在農村信用社所建立的專項賬戶,從而導致農村信用社面臨信用風險敞口,此時家庭農場如果不主動還款,農村信用社就會遭受貸款本金及利息損失。為了降低農村信用社的損失,電商平臺和政府會向其提供風險補償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其風險敞口得到緩釋,從而激發(fā)農村信用社放貸積極性。在該賦能機制驅動下,最終會形成家庭農場“合作”、電商平臺“擔保”、農村信用社“貸款”的三方博弈均衡。

      根據上述分析,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流程如圖1所示:

      ①家庭農場和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注冊成為會員;

      ②家庭農場和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開展真實交易,生成電子訂單并進行電子簽章;

      ③家庭農場向農村信用社在線申請授信,農村信用社在線進行授信;

      ④電商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家庭農場的生產情況、信用情況、歷史交易記錄以及電子訂單真實性進行審核,然后將審核結果傳送給農村信用社;

      ⑤農村信用社依據審核結果來確定家庭農場的信用等級,并將貸款打入其專項賬戶;

      ⑥專項賬戶向家庭農場發(fā)放貸款;

      ⑦家庭農場收到貸款后購買生產資料組織生產,然后通過電商平臺將農產品交付給消費者;

      ⑧消費者收到農產品后,向專項賬戶支付貨款;

      ⑨專項賬戶向農村信用社支付貸款本金和利息;

      ⑩專項賬戶將扣除相應本金和利息后的剩余貨款劃撥給家庭農場。

      圖1 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流程

      四、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演化博弈分析

      (一)博弈主體及模型假設

      電商平臺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演化博弈主體包含家庭農場、電商平臺和農村信用社三個參與主體(吳潔等,2019)[22],其策略選擇分別為(合作,不合作)(擔保、不擔保)(貸款,不貸款)。

      假設1:家庭農場的行為策略集為F(x),家庭農場選擇“合作”策略(家庭農場在電子訂單合同到期時將農產品交付給電商平臺銷售)的概率為x(x∈[0,1]);選擇“不合作”策略(電子訂單合同到期時,家庭農場不向電商平臺交付農產品,選擇其他渠道進行銷售)的概率為1-x。電商平臺的行為策略集為F(y),電商平臺選擇“擔?!辈呗裕娚唐脚_通過旗下的擔保公司為家庭農場的融資提供擔保,擔保費率依據家庭農場的信用狀況進行調整)的概率為y(y∈[0,1]);選擇“不擔保”策略的概率為1-y,當電商平臺不擔保時,其他金融機構不會對家庭農場提供融資安排,此時家庭農場難以進行正常生產。農村信用社的策略集為F(z),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的概率為z(z∈[0,1]),若家庭農場在獲得貸款后不履行電子訂單合同且不對農村信用社主動還款時,此時農村信用社會得到電商平臺和政府提供的違約金和風險補償金;選擇“不貸款”策略的概率為1-z,此時農村信用社將等額的貸款資金投資于其他渠道獲得正常收益。

      假設2:由于農業(yè)經營風險較大,加之大多數農產品的生產周期小于1年,因此假定貸款周期為1年。

      假設3:暫不考慮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和消費者收到貨物后不支付貨款的非正常風險。

      (二)模型參數設置

      基于以上假設,并結合現(xiàn)實情況,博弈模型的相關參數設置如下。

      P:市場價格。P1表示家庭農場在電商平臺出售農產品的價格;P2表示家庭農場通過其他渠道出售農產品的價格(P1<P2)。

      Q:表示家庭農場依據電子訂單所確定的農產品生產數量。

      A:表示電商平臺收取家庭農場的入駐費用。

      R:表示電商平臺從每筆電子訂單中收取的傭金費率。

      N:N1、N2表示電商平臺分別選擇“擔保”和“不擔?!辈呗詴r,農村信用社選擇“不貸款”策略時,利用選擇“貸款”策略能提供的同等額度貸款在進行其他投資時所獲得的正常收益。

      D:表示家庭農場通過入駐電商平臺所形成的“品牌效應”而獲得的隱形收益(如口碑、流量等),違約時其隱形收益為零。

      α:表示家庭農場對農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機構守信的概率。

      K:K1表示在違約時,家庭農場支付給電商平臺的基于電子訂單質押貸款金額的違約金比率;K2表示當電商平臺選擇“擔?!辈呗詴r,如果家庭農場違約且不主動對農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機構還款時,電商平臺支付給農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基于電子訂單質押金額的損失賠付金比率;K3表示家庭農場不主動對農村信用社還款時,政府支付給農村信用社的基于電子訂單質押金額的風險補償費比率。

      T:質押率。T1表示當電商平臺提供擔保時,農村信用社根據家庭農場信用等級確定的質押率;T2表示電商平臺不提供擔保時,農村信用社根據家庭農場信用等級確定的質押率;T3表示其他金融機構根據家庭農場信用等級確定的質押率(T1>T2>T3)。

      λ:λ1、λ2表示當農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機構分別提供貸款時,電商平臺向家庭農場收取的擔保費率(λ1<λ2)。

      r:利率。r1表示在電商平臺提供擔保的情況下,農村信用社為家庭農場發(fā)放貸款的利率;r2表示當電商平臺不提供擔保時,農村信用社為家庭農場發(fā)放貸款的利率;r3表示其他金融機構為家庭農場發(fā)放貸款的利率(r1>r2>r3)。

      C:其他成本。C1表示家庭農場購買生產資料的單位成本;C2表示電商平臺正常運營所支付的員工工資、技術更新、平臺維護等費用;C3表示農村信用社支付給電商平臺因審核家庭農場相關信息所產生的費用;C4表示農村信用社不通過電商平臺對家庭農場相關信息進行審核所產生的費用(C3<C4);C5表示家庭農場不通過電商平臺而通過其他渠道銷售農產品的單位成本。

      (三)博弈支付矩陣的構建

      根據以上模型假設和參數設置,構建家庭農場、電商平臺、農村信用社三個行為主體的博弈支付矩陣,如表1所示。

      (四)復制動態(tài)方程的構建及求解

      EA1和EA2分別是家庭農場選擇“合作”和“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為家庭農場的總體期望收益,則:

      聯(lián)立式(1)—式(3)可得家庭農場的復制動態(tài)方程:

      表1 家庭農場、電商平臺、農村信用社的三方博弈支付矩陣

      (五)演化穩(wěn)定策略均衡點求解

      由dx/dt=0,dy/dt=0 和dz/dt=0 可知,演化博弈動態(tài)過程的均衡點為:E1(0,0,0),E2(1,0,0),E3(1,1,0),E4(1,0,1),E5(0,1,0),E6(0,1,1),E7(0,0,1),E8(1,1,1),E9(x*,y*,z*)。

      (六)演化穩(wěn)定策略均衡點分析

      在非對稱博弈中,混合策略均衡一定不是演化穩(wěn)定均衡,因此只需要討論純策略均衡的漸近穩(wěn)定性即可(Klaus,2003)[23]。以上均衡點中E9為混合策略點,所以不需要考慮它的均衡穩(wěn)定情況,只需要分析E1—E8的穩(wěn)定性即可。均衡點的穩(wěn)定性可以通過分析系統(tǒng)的Jacobi矩陣得出(Friedman,1991)[24]。根據李雅普諾夫第一法則,在多群體演化博弈的動態(tài)系統(tǒng)中,若策略達到漸進穩(wěn)定,則其對應的Jacobi 矩陣特征值必小于0。為此,將E1—E8均衡點帶入特征值,得到如表2所示的特征值。

      如果E8(1,1,1)點是漸進穩(wěn)定點,則有D+P1Q-P2Q+C5Q-2P1QT1+K1P1QT1+2P1QT1α-P1QT1r1+P1QT1αr1>0、C3+P1QT1λ1>0、P1QT1r1-N1-C3>0,而其他均衡點的穩(wěn)定性根據現(xiàn)有條件無法確定,需進一步通過數值仿真分析判斷該融資機制均衡點的穩(wěn)定性,以及相關重要參數對演化結果產生的影響。

      五、數值仿真及現(xiàn)實討論

      通過Matlab 工具對演化過程進行仿真分析,此處以家庭農場生產蘋果為例。結合現(xiàn)實情況,該分析相關參數數值設定如下。P1為6.5 元/斤,P2為6.8元/斤,Q 為4 萬公斤,A 為2 萬元,R 為5%,N1為1 萬元,N2為0.8 萬元,D 為0.5 萬元,K1為25%,K2為25%,K3為25%,T1為75%,T2為70%,T3為60%,λ1為2%,λ2為3%,r1為6%,r2為8%,r3為10%,C1為2.2元/斤,C2為2萬元,C3為1.1萬元,C4為1.2萬元,C5為2.8元/斤,α為0.65。

      表2 純策略均衡點Jacobi矩陣的特征值

      (一)數值仿真

      1.不同初始概率值對應的演化結果

      三方主體概率的初始值分別取(0.05,0.05,0.05)、(0.5,0.5,0.5)、(0.8,0.8,0.8)時,演化博弈三方主體演化過程的三維散點圖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初始概率的變化會對最終演化結果產生重要影響;當初始概率值逐漸增大時,演化結果會逐漸趨向于(1,1,1),且隨著初始概率值的增大,演化結果會越快趨向于(1,1,1)。在融資過程中,對于家庭農場而言,一方面會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而帶來收益,另一方面也會受到電商供應鏈金融的違約金機制約束,所以家庭農場演化的最終結果是選擇“合作”策略;電商平臺作為農產品銷售平臺,能夠獲得入駐費用、傭金等收入,而且在選擇擔保的情況下,還能獲得農村信用社的服務費,所以電商平臺演化的最終結果是選擇“擔?!辈呗?;在風險共擔機制下,只有當初始概率值非常小時,農村信用社演化的最終結果才會選擇“不貸款”策略,而在其他概率情況下,農村信用社演化的最終結果是選擇“貸款”策略。因此,下文在概率初始值?。?.05,0.05,0.05)的情形下,考察重要參數變化對三方主體演化到均衡結果的影響。

      圖2 不同初始概率值的演化過程三維散點圖

      2.電子訂單產量變化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電子訂單產量變化會同時影響到家庭農場、農村信用社的策略選擇。由圖3(a)、圖3(b)、圖3(c)可知,隨著電子訂單產量的增加,家庭農場演化到“合作”策略的速度將小幅加快,農村信用社會從“不貸款”策略逐漸向“貸款”策略逼近。電子訂單產量越大,家庭農場入駐電商平臺所獲得的收益越大,因此演化到“合作”策略的時間就會減少。同時,電子訂單產量增加,也會使農村信用社放貸收益增加,加之有電商平臺違約金和政府風險補償金的“兜底”,農村信用社也會從“不貸款”策略逐漸向“貸款”策略趨近。

      3.家庭農場貸款質押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由圖4 可知,當電商平臺選擇“不擔?!辈呗詴r,農村信用社放貸缺乏保障,即使質押率大幅提高,農村信用社也不會選擇“貸款”策略,所以質押率對演化結果沒有影響。由圖5(a)、圖5(b)、圖5(c)可知,當電商平臺選擇“擔?!辈呗詴r,農村信用社放貸保障性提高,質押率提高會使農村信用社從每筆貸款中獲得更高收益,使得農村信用社由最初的“不貸款”策略向“貸款”策略進行演化,質押率的提高對演化結果產生了顯著影響。

      圖3 電子訂單產量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圖4 電商平臺不擔保時質押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圖5 電商平臺擔保時質押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4.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由圖6(a)、圖6(b)、圖6(c)可知,當電商平臺選擇“擔?!辈呗詴r,隨著貸款利率的提高,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的演化速度會越來越快。由圖7 可知,當電商平臺選擇“不擔保”策略時,由于缺乏擔保保障,利率提高也不會促使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

      由圖6、圖7 可知,家庭農場的演化策略幾乎沒有受到貸款利率的影響。這是因為家庭農場入駐電商平臺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即使需要承擔更高的融資成本,家庭農場也會遵守電子訂單合約,選擇“合作”策略。

      圖6 電商平臺擔保時利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圖7 電商平臺不擔保時利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5.政府風險補償費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由圖8(a)、圖8(b)、圖8(c)可知,政府對貸款損失補償比例的提升會讓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的概率有小幅提高,但效果并不明顯。政府風險補償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村信用社所面臨的信用風險,但是農村信用社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主體,考慮到農村信用社貸款規(guī)模較大時,政府風險補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政府風險補償費率的變化對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的影響不夠顯著。

      圖8 政府風險補償費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6.家庭農場守信概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家庭農場守信概率變化會同時影響到家庭農場和農村信用社的策略選擇。由圖9(a)、圖9(b)、圖9(c)可知,隨著家庭農場對農村信用社守信概率的提高,其演化到“合作”策略的時間將小幅縮小,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的概率將顯著提高。農村信用社所面臨的風險與家庭農場的自主還款概率呈反向關系。家庭農場守信概率越大,農村信用社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敞口就越小,農村信用社就越傾向于選擇“貸款”策略。家庭農場守信概率越大,其誠信意識越強,違約的可能性越小,家庭農場演化到“合作”策略的速度將加快。

      7.其他渠道銷售成本變化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由如圖10(a)、圖10(b)、圖10(c)可知,當其他銷售渠道成本逐漸降低時,家庭農場的策略不會發(fā)生顯著變化,但當其他銷售渠道成本低于某一個臨界點時,家庭農場會從“合作”策略演化為“不合作”策略。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電商供應鏈金融的穩(wěn)定性能夠有效防范家庭農場生產、銷售和融資的不確定性,基于未來發(fā)展考慮,當其他銷售渠道成本高于某一個臨界點時,家庭農場總會選擇“合作”策略。

      圖9 守信概率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圖10 其他渠道銷售成本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二)現(xiàn)實討論

      為了進一步說明由家庭農場、電商平臺、農村信用社構建的融資賦能機制的現(xiàn)實應用性,此處以某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例,深入分析其助力家庭農場融資的賦能機制。

      1.從參與主體來看

      該模式包括以下三個參與主體,與前面融資機制所涉及的參與主體十分契合。

      (1)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在模式運行中處于核心管理的位置,發(fā)揮著三方面作用:一是整合數據(包括對接農產品需求訂單數據以及收集和整理家庭農場的生產情況、土地面積等生產信息數據);二是為合作的涉農金融機構提供信用良好的家庭農場“白名單”;三是對雙方的履約情況進行監(jiān)督。

      (2)家庭農場。按照訂單要求負責具體的種植或養(yǎng)殖生產經營。

      (3)涉農金融機構。為供應鏈各主體提供融資、結算、賬戶管理等金融服務。

      2.從機制設計來看

      (1)針對家庭農場與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合作”與“不合作”策略問題。一方面,訂單農業(yè)的“雙保險”(涉農金融機構提供的低息授信貸款和“保底價+市場浮動價”的訂單收購方式),降低了家庭農場的市場風險,提高了家庭農場與平臺合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監(jiān)督以及涉農金融機構與平臺約定的違約措施(如涉農金融機構將違約的家庭農場納入信用“黑名單”、平臺對其收取違約金等方式),降低了家庭農場違約概率,解決了“訂單農業(yè)”中存在的履約難問題。

      (2)針對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擔?!焙汀安粨!辈呗詥栴}。在扶農助農政策支持下,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與多個政府部門通力合作,打通了獲取家庭農場各類真實數據的通道,為擔保提供了數據支持。同時,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擁有的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也為擔保提供了技術支撐。因此,該平臺會積極打造涵蓋農業(yè)自然資源、生產經營為一體的數據資源庫,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服務。

      (3)針對涉農金融機構的“貸款”和“不貸款”策略問題。在建立合作關系條件下,涉農金融機構能夠使用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家庭農場相關數據,有效解決農村普惠金融數據來源難問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對稱而引發(fā)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同時,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擔保”有利于信用違約風險進一步降低,促使涉農金融機構加大各類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力度,為家庭農場提供更豐富的金融服務。

      根據以上融資機制,某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實際運行模式如圖11所示:

      ①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實行以銷定產的運營模式,平臺精準對接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yè)、銷售企業(yè),獲取農產品需求訂單;

      ②獲得訂單后,平臺以“保底價+市場浮動價”的方式將訂單分配給在其平臺注冊的家庭農場;

      ③平臺向建立合作關系的涉農金融機構提供家庭農場的信用等級名單;

      ④涉農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進行綜合評估后,通過訂單質押方式給家庭農場貸款;

      ⑤家庭農場組織農產品生產,生產結束后向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提供標準化的農產品,從而履行合約;

      ⑥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向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和銷售企業(yè)交付農產品;

      ⑦各類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yè)將貨款打入與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立合作關系的涉農金融機構的專項賬戶;

      ⑧涉農金融機構扣除貸款和利息后將剩余資金劃撥至家庭農場賬戶。

      圖11 某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實際運行模式

      六、研究結論及對策建議

      基于電商供應鏈金融視角,本文構建了家庭農場、電商平臺、農村信用社之間的融資機制演化博弈模型,同時運用模擬仿真對其進行了穩(wěn)定性分析,并深入考察了達到(合作,擔保,貸款)均衡狀態(tài)的影響因素,由此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1)電商平臺入駐成本對家庭農場的策略選擇會產生顯著影響。

      (2)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家庭農場守信概率、電子訂單質押率是影響貸款發(fā)放的關鍵因素。

      (3)電子訂單銷售規(guī)模是農村信用社選擇“貸款”策略和家庭農場選擇“合作”策略的重要影響因素。

      基于此,本文得出以下對策建議。

      第一,降低電商平臺的準入門檻,積極探索“電商平臺+家庭農場”的發(fā)展模式。首先,電商平臺要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農產品線上銷售中的應用,實現(xiàn)降本增效。其次,電商平臺要完善獎懲機制。與信用資質良好、按期還款的家庭農場簽訂長期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并采取更加優(yōu)惠的政策(如降低入駐費、傭金和平臺推廣費等),而對違約的家庭農場采取列入黑名單或者提高保證金等約束措施。再次,電商平臺要充分收集和挖掘生產、銷售、消費等數據,構建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的信息共享機制,以更好滿足農產品市場供求對接,實現(xiàn)家庭農場智慧管理和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創(chuàng)新。

      第二,完善家庭農場金融服務體系,增強家庭農場信用意識。建議央行不斷優(yōu)化和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xiàn)等貨幣政策工具,鼓勵農村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為家庭農場量身定制專屬的信貸產品,滿足不同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對貸款額度、期限及用途等方面的需求。同時,為了營造良好的信用環(huán)境,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家庭農場的金融教育培訓力度,增強其信用意識。另外,還要建立科學風險預警機制,合理監(jiān)測家庭農場的資金使用和履約情況,加強貸前、貸中、貸后管理,強化農村信用風險防控。

      第三,科學推進信用評估體系建設,提高農村信用社放貸積極性。農村信用社可以嘗試在電商平臺設立農村金融創(chuàng)新服務版塊,與電商平臺積極合作開展信用評估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電子訂單質押物價值評估的操作流程和制度規(guī)則,合理界定電子信用的權利與義務,科學制定電子訂單質押率。同時,要健全農村信用社的激勵約束機制,通過目標考核激勵農村信用社發(fā)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降低家庭農場融資成本,更好服務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融資需求。

      第四,持續(xù)優(yōu)化電商平臺營商環(huán)境,助力家庭農場高質量發(fā)展。電商平臺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不斷豐富和提高線上農產品交易的品種和質量;另一方面要持續(xù)優(yōu)化線上銷售和線上支付環(huán)境,提高家庭農場與消費者在電商平臺進行交易的便捷性,擴大農產品電商銷售規(guī)模。同時,要完善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治理能力,充分保障參與主體合法權益。另外,還要充分利用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和物流配送體系,實現(xiàn)農產品銷售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助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猜你喜歡
      信用社訂單農場
      春節(jié)期間“訂單蔬菜”走俏
      農場假期
      英語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
      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
      新產品訂單紛至沓來
      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
      農場
      小太陽畫報(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最確切”的幸福觀感——我們的致富訂單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6
      一號農場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
      豐收的農場
      巴马| 长泰县| 潮州市| 扎鲁特旗| 菏泽市| 浏阳市| 富锦市| 平昌县| 霍山县| 额敏县| 胶南市| 武夷山市| 荥阳市| 崇明县| 肃南| 渝中区| 外汇| 开江县| 元阳县| 萝北县| 铜梁县| 山东| 苏尼特右旗| 将乐县| 和龙市| 黔江区| 江油市| 莒南县| 东乡县| 光山县| 从江县| 柳林县| 汉阴县| 和平县| 台东县| 永修县| 庄浪县| 盘锦市| 盐亭县| 新丰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