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棉花脫葉催熟劑藥液理化性質(zhì)的變化及對植保無人飛機噴施效果的影響

      2022-08-10 01:55:34竇澤晨方治豪杜睿韓小強王國賓劉亞朋溫明愷別克寶哈德力拜克
      農(nóng)藥學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噻苯敵草脫葉

      竇澤晨,方治豪,杜睿,韓小強*,,王國賓,劉亞朋,溫明愷,別克寶?哈德力拜克

      (1.石河子大學農(nóng)學院/新疆綠洲農(nóng)業(yè)病蟲害治理與植保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2.山東理工大學農(nóng)業(yè)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采用植保無人飛機(unmannedaerialvehicles,UAV)進行噴施作業(yè),不僅能提高農(nóng)藥在靶標作物上的沉積量,還能解決采用地面施藥器械作業(yè)時對作物造成機械損傷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農(nóng)藥噴施效率和農(nóng)藥利用率[1-2]。目前,UAV 施藥已在小麥[3]、水稻[4]、玉米[5]、茶葉[6]、柑橘[7]和棉花[8]等作物上廣泛應用。新疆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為重要的優(yōu)質(zhì)棉生產(chǎn)基地,為了提高棉花的機械采收效率和質(zhì)量,新疆棉區(qū)常使用脫葉劑混配催熟劑進行棉花的脫葉與催熟,使棉花葉片提前脫落和集中吐絮,以便于機械采收[9]。自2016年國家航空植??萍紕?chuàng)新聯(lián)盟組織多家UAV、脫葉劑、助劑生產(chǎn)企業(yè)和科研院所在新疆石河子市聯(lián)合開展了UAV 噴施棉花脫葉催熟劑示范研究以來[10],UAV 已成為新疆植棉農(nóng)戶噴施脫葉催熟劑的首選[11]。據(jù)統(tǒng)計,2020年參與新疆棉花脫葉催熟劑噴灑的UAV 超過1.1萬架,噴灑面積超過500萬公頃次[12]。

      新疆棉區(qū)使用的棉花脫葉劑以噻苯隆單劑或其與敵草隆的復配制劑為主[13]。噻苯隆屬于雜環(huán)芳香脲類化合物,會影響棉花脫落酸、生長素和乙烯三者之間的平衡,促進棉花葉柄離層的形成,使棉花葉片提前脫落,減少采收時的碎葉雜質(zhì)[14]。除草劑敵草隆與噻苯隆復配,能夠加快棉花葉片焦枯,提高低溫條件下的脫葉效果[13]。農(nóng)藥劑型對農(nóng)藥生物活性的發(fā)揮具有重要影響,同種原藥加工成不同劑型,其藥效也存在一定差異[15-16]。目前我國登記的棉花脫葉劑制劑產(chǎn)品超過90 種,不同的制劑產(chǎn)品在有效成分含量、助劑種類和加工工藝上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使用后的效果差異較大,嚴重影響棉花的機械采收效率和皮棉質(zhì)量[13]。

      農(nóng)藥藥液的科學配制是其發(fā)揮藥效的前提,特別是混配使用的藥液要確保藥液具有穩(wěn)定的化學和物理性質(zhì)。噻苯隆是弱堿性化合物,乙烯利是強酸性化合物,二者混合后如不及時使用會加速藥液中噻苯隆的降解,影響棉花的脫葉效果。然而,在實際生產(chǎn)中,棉農(nóng)及UAV 施藥人員為了省時省事,通常會將脫葉催熟劑藥液提前配制好后再帶到田間施用,導致施用后棉田的脫葉吐絮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棉花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關于UAV 噴施棉花脫葉催熟劑的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UAV 噴施棉花脫葉催熟劑的可行性、作業(yè)參數(shù)優(yōu)化、脫葉劑和助劑篩選等方面[17-23],對于適配UAV 噴施的脫葉劑劑型及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理化性質(zhì)方面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基于當前眾多的脫葉劑產(chǎn)品和UAV 施藥技術,開展了棉花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配制時間對其理化性質(zhì)和作業(yè)效果影響的研究,以期為UAV 噴施棉花脫葉劑的選擇和脫葉催熟劑藥液的科學配制及使用提供理論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儀器與植保無人飛機

      甲醇(色譜純,美國 Thermo Fisher 公司);噻苯隆 (thidiazuron) 標準品(純度97%,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

      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Centrifuge 5424 R 離心機,德國艾本德股份公司;BLT-001 接觸角測量儀,天津博萊特儀器設備有限公司;BSA124S 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NK5500 手持氣象站,美國尼爾森-凱勒曼公司。

      供試UAV 為大疆T20,深圳市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旋翼直徑 838.2 mm,藥箱容積 20 L,長 × 寬 × 高為 2 509 mm × 2 213 mm × 732 mm (機臂展開,槳葉展開),共有 6 個旋翼以及 8 個SX11001VS噴頭。UAV 作業(yè)參數(shù)由智能手持終端輸入,采用載波相位差分技術進行飛行精準定位。試驗時UAV的噴液量設置為 22.5 L/hm2,噴幅為 5 m,飛行速度為 5 m/s,飛行高度為2.9 m (距地面),兩次施藥時棉花的株高平均為 77.4 cm。

      1.2 試驗方法

      1.2.1 脫葉催熟劑藥液配制 將 4 種劑型脫葉劑和40% 乙烯利水劑(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 按表1 中的劑量和22.5 L/hm2的用水量,分別配制成 500 mL 藥液(含脫葉劑、助劑和乙烯利),充分振蕩混勻即得待測溶液。分別于配制后 0、0.5、1、3、6、12、24 h 進行指標測定和噴霧,每次使用前藥液需混勻。

      表1 脫葉催熟劑藥液的組成Table 1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cotton harvest aid solutions

      1.2.2 供試棉花葉片制備 取新鮮的棉花蕾上部葉片(新陸早 64 號,采自石河子大學農(nóng)學院實驗站棉田),制備成 2 cm × 2 cm(避開葉脈、病斑等)的棉花葉片樣品,用冰盒保存?zhèn)溆谩T谌~片與冰之間放置防水紙以防止棉花葉片凍傷或潤濕。

      1.2.3 脫葉催熟藥液理化性質(zhì)測定

      1.2.3.1 懸浮率測定 將250 mL 待測藥液轉移至具塞量筒中,靜置,取底部 25 mL,按式(1)計算懸浮率 (ω),%。每處理重復3 次[24]。

      式中:m1為藥液中有效成分的質(zhì)量,g;m2為量簡底部25 mL 懸浮液中有效成分的質(zhì)量,g;10/9 為換算系數(shù)。

      1.2.3.2 持留量測定 取棉花葉片樣品,其質(zhì)量記為m0,g;將其垂直放入供試脫葉催熟劑藥液中5 s,取出后垂直懸置,讓液滴自然滑落直至無液滴下落時,再次稱其質(zhì)量,記為m3,g。按公式(2)計算棉花葉片樣品的最大穩(wěn)定持留量 (Rm),每個處理重復 3 次[25]。

      1.2.3.3 接觸角測定 取棉花葉片樣品,粘在載玻片上,平放于接觸角測量儀的樣品臺上。用微量進樣器吸取待測藥液 5 μL,滴加在葉面上,拍攝20 s 時葉面上的液滴,通過量角法計算液滴在棉花葉片上的接觸角。

      1.2.3.4 噻苯隆含量測定 吸取 20 μL 待測藥液,用色譜純甲醇定容至 10 mL。充分振蕩后吸取1 mL,于4 ℃、10 000 r/min 條件下離心 3 min,取上清液過 0.22 μm 水系濾膜,濾液用于高效液相色譜檢測,重復3 次。

      色譜條件:安捷倫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 (150 mm × 4.6 mm,5 μm);柱溫 25 ℃;進樣量 20.0 μL;流動相為V(甲醇) :V(水) = 65 :35;流量 0.8 mL/min。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噻苯隆的保留時間約為 3.545 min。

      噻苯隆標準曲線繪制:將 10 mg 噻苯隆標準品用甲醇溶解后,加入到 10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得到噻苯隆標準溶液。分別取 0.25、0.5、1、2、4 mL 標準溶液加入到1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得到噻苯隆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 2.5、5、10、20、40 mg/L 的系列標樣工作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17]。以y軸為峰面積,x軸為噻苯隆質(zhì)量濃度,繪制標準曲線。噻苯隆的標準曲線方程為y= 43.002x- 36.664,R2= 0.998 4。

      1.2.4 田間試驗 田間試驗于 2020 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北泉鎮(zhèn)三分場二連(E 85°58′48″,N 44°23′21″)進行。

      1.2.4.1 試驗地概況及施藥方法 試驗地連續(xù)多年種植棉花,品種為新陸早 64 號,機采棉種植模式,一膜 6 行,行間距為 66 cm + 10 cm,采用常規(guī)寬窄行棉花播種模式。播種日期為 2020 年 4 月28 日,第 1 次滴灌時間為 2020 年 5 月 1 日;棉花種植密度約為 19.2 萬株/hm2,全生育期均采用膜下滴灌。按照1.2.1 節(jié)的方法進行脫葉催熟劑藥液配制,共計 28 個處理,每個小區(qū)面積為 0.27 hm2,小區(qū)間設置 2 米的保護行。采用大疆T20 UAV 噴施藥液,每次施藥前將藥液攪拌均勻。第 1 次噴施作業(yè)于 2020 年 9 月 8 日進行,第2 次于 2020年 9 月 15 日進行,施藥期間無降水影響。

      1.2.4.2 霧滴沉積特征測定 在UAV 的噴幅范圍內(nèi)與航線垂直的方向取 7 個取樣點,每個處理設置 3 個重復,每個重復相距 20 m;使用訂書機將水敏紙固定在作業(yè)區(qū)域棉株冠層的上部。噴施結束后,待水敏紙表面沉積的霧滴自然干燥后,回收各處理小區(qū)中的水敏紙;用掃描儀掃描水敏紙后用ImageJ 截取,分析霧滴密度、覆蓋率和霧滴體積中徑。用霧滴的覆蓋率計算變異系數(shù),見式(3)和(4)。

      式中:S為方差;CV 為變異系數(shù);Xi為每張霧滴采集卡的霧滴信息(覆蓋率);為棉株不同部位霧滴信息(覆蓋率)的平均值;n為棉株不同部位霧滴采集卡的總數(shù)。

      1.2.4.3 脫葉吐絮率調(diào)查 施藥前在每個小區(qū)選3 個調(diào)查點(調(diào)查點的棉花長勢一致),每個調(diào)查點隨機調(diào)查 5 株棉花,并用紅毛線標記調(diào)查棉花的葉片數(shù)及吐絮情況。分別于施藥后 5、8、12、15 d進行調(diào)查,通過公式(5)和(6)計算脫葉率和吐絮率。

      式中:RDE為脫葉率;NBS為施藥前葉片數(shù);NAS為施藥后葉片數(shù)。

      式中:RBO為吐絮率;NOB為吐絮棉鈴數(shù);NTB為棉鈴總數(shù)。

      1.3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 軟件進行整理與分析,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在進行方差分析前,所有百分制數(shù)據(jù)通過反正弦進行轉化;其他數(shù)據(jù)進行l(wèi)og(x+ 1)轉化以穩(wěn)定變異性并滿足正態(tài)分布要求。數(shù)據(jù)轉化后采用Kolmogorov-Smirnov 方法檢驗正態(tài)性,采用Levene’s 檢驗方差齊性,采用Turkey 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脫葉催熟劑藥液放置時間對其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2.1.1 藥液放置時間對其懸浮率的影響 TTL 藥液體系剛配制好時(0 h)的懸浮率為95.5%,放置1 h 內(nèi)懸浮率的變化差異不顯著,隨放置時間的延長,TTL 藥液體系出現(xiàn)沉淀,懸浮率逐漸降低,24 h 時降至79.1% (圖1)。RTL 藥液體系配制后 0 h時懸浮率僅為78%,為 4 種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中最低;0.5 h 后出現(xiàn)明顯的絮狀物和沉淀,底部的沉淀及上部絮狀物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增加,24 h 時懸浮率降至56.3%。BL 藥液體系放置3 h 后溶液形成油性絮狀物和沉淀,且上部油性絮狀物和底部沉淀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多,24 h 時懸浮率降至77%。TT 藥液體系懸浮率隨放置時間延長不斷降低,24 h 時降至70.3%。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TTL 和BL 藥液體系在放置不同時間的懸浮率均較好,RTL 和TT 藥液體系的懸浮性較差??傮w來看,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的懸浮率在放置 1 h 后下降速率逐漸加快,且在 1~3 h 期間變化最為明顯。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報紙編輯工作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注重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升,實現(xiàn)新聞生產(chǎn)效率和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高。比如,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征集新聞素材,通過電子郵箱了解讀者的真實想法,對新聞進行跟蹤調(diào)查,實現(xiàn)報紙編輯與讀者的雙向互動,注重一手資源的獲取。信息技術的快捷性、安全性為報紙編輯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得報紙編輯工作的質(zhì)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圖1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其懸浮率的影響Fig. 1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the suspension rate of harvest aids

      2.1.2 藥液放置時間對其在棉花葉片上接觸角的影響 測定結果(圖2)表明:TTL 在棉花葉片上的初始接觸角為13.69°,放置 24 h 后增加到28.6°;RTL 的接觸角隨放置時間的延長緩慢增大,24 h時達到27.33°;BL 的接觸角波動較大,0.5 h 時最大(29.72°),1 h 時又降到最小值19.33°;TT 的接觸角是 4 種藥液體系中最低的,在 0~3 h 時接觸角均為0°,6 h 后增加到9.43°,24 h 時達最大值18.70°。整體來看,BL 的接觸角隨放置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增大,TTL 和RTL 則是在 0.5~1 h 內(nèi)增大速率較快,之后增速降低。值得注意的是,TT的接觸角在放置 3 h 內(nèi)均為0°,此后雖有所上升,但仍不超過20°,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鋪展效果。綜上所述,不同的藥液體系在棉花葉片上的接觸角隨放置時間的變化不同,但在放置 0.5 h 后對接觸角影響最大。

      圖2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其在棉花葉片上接觸角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the contact angles between harvest aids and cotton leaves

      2.1.3 藥液放置時間對其在棉花葉片上持留量的影響 如圖3 所示:TTL 藥液體系在棉花葉片上的初始持留量為 5.49 mg/cm2,放置 3 h 后下降到4.06 mg/cm2,24 h 后降至 2.53 mg/cm2;RTL 初始持留量是 4 種藥液體系中最低的,為4.24 mg/cm2,24 h 后降至 2.03 mg/cm2;BL 的初始持留量為4.61 mg/cm2,24 h 后降至 2.58 mg/cm2;TT 的初始持留量為 4.65 mg/cm2,0.5 h 后降至 3.74 mg/cm2,24 h 后的持留量最低,為1.83 mg/cm2。各藥液體系配制 0.5 h 后持留量的下降速率最快。

      圖3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其在棉花葉片上持留量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the retention of harvest aids on cotton leaves

      2.1.4 藥液放置時間對噻苯隆含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4 種脫葉催熟劑藥液放置 0 h 時噻苯隆的含量顯著低于理論含量,表明藥液儲存時噻苯隆可能發(fā)生了分解。RTL 和TT 藥液體系儲存時噻苯隆的分解率分別為34.65% 和27.10%,TTL 和BL 藥液體系儲存1 年后噻苯隆的分解率分別為5.56%和3.91%。藥液配制后放置 24 h,噻苯隆的分解率以TTL 最高(24.45%),TT 次之(16.50%),BL(14.47%)和RTL(11.63%)最低。4 種藥液體系中的噻苯隆含量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降低,在 0~1 h 內(nèi)下降速率較快。

      表2 脫葉催熟劑藥液放置時間對噻苯隆含量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storage time on the thidiazuron contents of harvest aids

      2.2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霧滴沉積的影響

      2.2.1 藥液放置時間對霧滴密度的影響 如圖4所示:TTL 藥液體系的霧滴密度隨著藥液放置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3 h 后降至13.6 個/cm2,24 h 后升至 21.2 個/cm2。RTL 藥液體系放置 3 h 后的霧滴密度為 14.7 個/cm2,24 h 后升至 20.4 個/cm2。BL 的霧滴密度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表現(xiàn)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3 h 后降至 11.9個/cm2,12 h 升高至 25.0 個/cm2,24 h 降低至17.8 個/cm2。TT 在放置 3 h 后霧滴密度降至 11.7個/cm2,24 h 后升至 24.0 個/cm2??傮w上,4 種藥液體系在放置 0~1 h 的霧滴密度變化不顯著,3 h后,霧滴密度有所下降,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霧滴密度不斷增加。除BL 藥液體系外,其他 3 種藥液體系在 24 h 后的霧滴密度均有所升高。

      圖4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霧滴密度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the droplet density of harvest aids sprayed by UAV

      2.2.2 藥液放置時間對霧滴體積中徑的影響 如圖5 所示,TTL 藥液體系的霧滴體積中徑 (VMD,Dv50) 隨放置時間的延長表現(xiàn)為先升高后降低,3 h后升至 735.50 μm,24 h 后降至 500.43 μm。RTL放置 3 h 后Dv50值為 751.00 μm,24 h 后降至596.92 μm。BL 放置3 h 后Dv50值升至 672.86 μm,24 h 降至 530.35 μm。TT 放置 3 h 后Dv50值升至651.57 μm,24 h 后降至 424.47 μm。整體來看,4 種藥液體系在放置 0~1 h 期間Dv50值變化不明顯,放置 3 h 后顯著增加,隨后不斷降低。

      圖5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霧滴Dv50 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Dv50 of harvest aids sprayed by UAV

      2.2.3 藥液放置時間對霧滴覆蓋率的影響 如圖6所示:TTL 與RTL 藥液體系的覆蓋率在前 6 h 內(nèi)變化不顯著,但 在24 h 內(nèi)整體表現(xiàn)為先下降后升高的趨勢。TTL 藥液體系放置 3 h 后覆蓋率降為最低值2.2%,12 h 升至3.4%。RTL 藥液體系放置 6 h 后覆蓋率降為最低值3.8%,24 h 后升至6.1%。BL 藥液體系放置 1~6 h 下降明顯,6 h 后覆蓋率降為最低值2.5%,12 h 后升至4.8%。TT藥液體系變化趨勢與BL 藥液體系相近,3 h 后覆蓋率降為最低值2.3%,12 h 后回升為3.1%。整體來看,4 種藥液體系在前 6 h 內(nèi)覆蓋率呈下降趨勢,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在 12 h 后有所回升。

      圖6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霧滴覆蓋率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the droplet coverage rate of harvest aids sprayed by UAV

      2.2.4 藥液放置時間對霧滴分布均勻性的影響

      圖7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霧滴分布均勻性的影響Fig. 7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n droplet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of harvest aids sprayed by UAV

      2.3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脫葉吐絮效果的影響

      2.3.1 藥液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脫葉效果的影響

      如圖8 所示,TTL 藥液體系(圖8A)在施藥后3 d,放置 12 h 和 24 h 后脫葉率下降顯著,施藥后 7 d脫葉率均超過49%,其中 0.5 h 后的脫葉率達到最大值63.9%;施藥后 15 d,各放置時間藥液的脫葉率均超過了81%,其中 12 h 和 24 h 的脫葉率差異顯著。RTL 藥液體系(圖8B) 施藥后 3 d,0.5~6 h 間脫葉率差異不顯著,12 h 和 24 h 后脫葉率顯著降低,其中 0 h 的脫葉率為20.6%,24 h 的脫葉率僅為6.9%;施藥后 7 d,0 h 的脫葉率為58%,24 h 的脫葉率僅為32.5%;施藥后 15 d,0.5、1、3、6 h 的脫葉率差異不顯著,0 h 的脫葉率最高為94.6%。BL 藥液體系(圖8C)施藥后 3 d 的脫葉率隨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降低;施藥后 15 d,0 h 的脫葉率為93.7%,3、6、24 h 間脫葉率差異不顯著。TT 藥液體系(圖8D)施藥后 3 d 的脫葉率隨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降低,0~6 h 后的脫葉率差異不顯著;施藥后 7 d,脫葉率均超過48%,0.5 h的達到最大值61.2%,12 h 的脫葉率最小(47.5%);施藥后 15 d,脫葉率均超過84%,脫葉率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降低,0 h 和 0.5 h 脫葉率均超過95%,差異不顯著。整體來看,4 種藥液體系在各放置時間的脫葉率差異不大,均隨放置時間的延長脫葉率降低。0~1 h 內(nèi)脫葉速率下降得最快,脫葉率顯著降低。所以棉花脫葉催熟劑在配制完成后,于 1 h 內(nèi)施用對脫葉率的影響最小。

      圖8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脫葉效果的影響Fig. 8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f harvest aids on cotton defoliation rates sprayed by UAV

      2.3.2 藥液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吐絮效果的影響

      如圖9 所示,TTL 藥液體系(圖9A)施藥后 3 d各放置時間藥液的吐絮率均超過了50%,施藥后0、3、7 d 棉花的吐絮率均表現(xiàn)為0.5、3、6 h 低于0、1、12、24 h;施藥后 15 d,隨著棉花成熟導致差異不斷減小,吐絮率均超過85.4%。RTL藥液體系(圖9B)施藥后 0 d 和 3 d,除 6 h 時外,其余的吐絮率均無顯著差異,藥后 7 d 和 15 d各放置時間的差異均不顯著,施藥后 15 d 的吐絮率均超過79.3%。BL 藥液體系(圖9C)與TT 藥液體系(圖9D)施藥后 0、3、7、15 d 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吐絮率隨配制時間的延長變化不明顯,BL施藥后 15 d 的吐絮率均超過71.5%,TT 的則超過61.6%。整體來看,吐絮率與棉花本身的熟度密切相關,但在藥后 15 d 除 6 h 時的吐絮率低的處理以外,其余的棉花吐絮率均達80%以上。

      圖9 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放置時間對UAV 噴施吐絮效果的影響Fig. 9 Effect of storage times of harvest aids on cotton opening bolls rates sprayed by UAV

      3 結論與討論

      農(nóng)藥霧滴在作物葉片表面的接觸角大小是判斷農(nóng)藥藥液在植物葉表濕潤程度的指標[26],霧滴理化性質(zhì)和表面特征會直接影響農(nóng)藥在植物上的覆蓋率,從而影響農(nóng)藥的利用率和藥效[27]。提高藥液在作物表面的持留量可以提高農(nóng)藥的防治效果[25]。本研究表明:4 種棉花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的懸浮率均隨藥液放置時間的延長而不斷降低,其中540 g/L 噻苯 ? 敵草隆SC 和12%噻苯 ? 敵草隆OD 藥液體系的懸浮率較高,81%噻苯 ? 敵草隆WG 和68%噻苯 ? 敵草隆WP 藥液體系的懸浮率較低;各藥液體系放置 1 h 后懸浮率的下降速率逐漸加快。相同有效成分、不同劑型的脫葉催熟劑在棉花葉片上的持留量不同。68%噻苯 ? 敵草隆WP 與81%噻苯 ? 敵草隆WG 藥液體系較 540 g/L噻苯 ? 敵草隆SC 和12%噻苯 ? 敵草隆OD 的持留量低,藥液放置 0~1 h 時持留量的下降速率最快。田間試驗結果表明:4 種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的霧滴密度在放置 3 h 后有所下降,其中12%噻苯 ? 敵草隆OD 和68%噻苯 ? 敵草隆WP 下降差異顯著;Dv50值在放置 3 h 后增加顯著,隨后隨著時間的延長不斷降低;覆蓋率則先降低后升高,其中540 g/L 噻苯 ? 敵草隆SC 和68%噻苯 ? 敵草隆WP 藥液體系的覆蓋率在放置 3 h 時降至最低,81%噻苯 ? 敵草隆WG 和12%噻苯 ? 敵草隆OD藥液體系的覆蓋率在放置 6 h 時降至最低。

      降低復配制劑有效成分的分解率是復配農(nóng)藥制劑研究的核心,制劑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zhì)、劑型、pH 值、溶劑、助劑和填料等都對有效成分的穩(wěn)定性有著影響[28]。本研究表明, 81%噻苯 ?敵草隆WG 和68%噻苯 ? 敵草隆WP 脫葉劑在儲存時噻苯隆的分解率較高,而540 g/L 噻苯 ? 敵草隆SC 和12%噻苯 ? 敵草隆OD 儲存時噻苯隆的分解率較低。這表明脫葉劑產(chǎn)品的劑型及加工工藝對有效成分的穩(wěn)定性有顯著的影響。藥液配制后放置 24 h,藥液中噻苯隆的分解率以540 g/L 噻苯 ? 敵草隆 SC 藥液體系最高,81%噻苯 ? 敵草隆WG 藥液體系的最低。整體來看,4 種棉花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中噻苯隆的含量在放置 0~1 h 內(nèi)的下降速率較快,超過 1 h 就會對脫葉率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12 h 后的影響最大。

      當前棉花脫葉劑登記產(chǎn)品數(shù)量大、劑型種類少、產(chǎn)品質(zhì)量存在較大差異,脫葉劑的正確選擇、科學配制和施用直接影響到了棉花脫葉催熟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脫葉催熟劑藥液應在藥液配制好 1 h 內(nèi)完成噴施作業(yè),以避免因藥液理化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導致脫葉催熟效果的降低。結合本研究中UAV 噴施棉花脫葉催熟劑的問題,探究不同脫葉催熟劑藥液體系理化性質(zhì)對棉花脫葉效果的影響,開發(fā)適合UAV 噴施作業(yè)的脫葉劑劑型,將是未來的研究重點。

      猜你喜歡
      噻苯敵草脫葉
      除草劑敵草快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剪切擊打混合式艾草脫葉機構的設計
      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種‘中糖2號’的選育
      更 正
      中國棉花(2021年5期)2021-01-02 02:37:52
      敵草快對馬鈴薯催枯的應用研究
      敵草快航空施藥技術對水稻催熟干燥的應用研究
      南疆植棉區(qū)機采棉中后期管理及機采應注意的問題
      棉花科學(2017年6期)2018-01-03 00:04:12
      噻苯隆、金滿田、鈣佳美
      噻苯隆與赤霉素在駿棗上配合使用效果初報
      噻苯·敵草隆懸浮劑棉田脫葉效果調(diào)查
      泰州市| 广平县| 原平市| 玛纳斯县| 土默特左旗| 自贡市| 泉州市| 榆社县| 丰顺县| 修水县| 家居| 凌云县| 明溪县| 洛川县| 陆丰市| 冷水江市| 木里| 宁安市| 昌邑市| 新田县| 西青区| 梧州市| 隆尧县| 南雄市| 赣榆县| 芦山县| 苏尼特右旗| 中宁县| 左云县| 遂溪县| 永平县| 柳州市| 大理市| 乌鲁木齐县| 定边县| 开江县| 华池县| 吉林省| 友谊县| 揭东县|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