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山西·白英
提起66 號公路,大家腦海中無一例外想到的是美國66號公路的場景,在這樣的公路上馳騁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實,在我國大西北的寧夏中衛(wèi),黃河與騰格里沙漠的交匯處,也藏著一條這樣的秘境公路,手牽黃河背倚大漠,一路風(fēng)光一路美景,被稱為“中衛(wèi)66號公路”。
進入中衛(wèi)地界,眼前豁然開朗。戈壁灘、公路和天空所構(gòu)成的畫面令人驚奇,上面是蔚藍的天,左右兩邊是戈壁,而中間就是我們所行駛的公路,色塊與線條交錯,仿佛大地創(chuàng)作的行為藝術(shù),簡潔又純粹。行到著名的沙坡頭,更讓人眼界大開,這真是黃土高原的一道奇觀,河流、戈壁、荒漠、綠洲、原野,多種水火不容卻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融為一體,依傍黃河穿越沙漠,不愧是被中外旅游專家譽為的“世界壟斷性旅游資源”。
一路暢行到古村
九九歸一 66號公路
寧夏中衛(wèi)“66 號公路”起點就在沙坡頭,這是一條中衛(wèi)通往北長灘古村落的普通鄉(xiāng)村公路,因為要通過起伏的山谷,在黃河邊穿行,因而擁有著中國大西北的獨特風(fēng)貌,隨著被越來越多的游人發(fā)現(xiàn),漸漸在網(wǎng)上走紅,成了著名的“網(wǎng)紅打卡地”。進入沙坡頭,就打開了“66號公路”的大門,綿延千里的騰格里大漠以其不可遏制的兇蠻滾滾南下,被波濤洶涌的黃河攔住去路,陡然隆起了200米左右的高大沙山,成就了聞名遐邇的“沙坡頭”。一面是騰格里沙漠的入口,一面又依靠著中華文明發(fā)源地的黃河,沙坡頭既有波瀾壯闊的氣勢,也有寧靜祥和的怡然。沙丘起伏,茫茫無際的奇景,九曲十八彎的滔滔黃河和人造綠色長城集于一地,南岸的香山山巒疊嶂,險峻挺拔,萬里長城蜿蜒山間,若隱若現(xiàn),無論平靜還是喧鬧,都成了游人眼中最絢麗的一景,正如唐朝大詩人王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描繪的景象,景觀奇特而意境悠遠!
沙坡頭景區(qū)段的道路是雙向8車道的柏油馬路,兩邊的路燈、綠化和設(shè)施非常氣派。然而駛出沙坡頭,到孟家灣岔路口拐上鄉(xiāng)間公路后,卻是另一番景象。路上噴繪有大大的“66號”路標(biāo),公路從山間開出,先是穿越黃河沿岸的黑山峽,與黃河并行,之后通過起伏的丘陵,筆直的道路向天邊延伸,一眼看不到盡頭,和美國西部著名的66號公路真有幾分相似。公路延伸進了山間,時而彎曲,時而直行,時而上坡,時而下坡,滿眼望去是無盡的黃土地以及一望無際的戈壁。這是一條令人心曠神怡的線路,駕著車,行駛在這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心情立馬好了起來。不一會兒,車沿著山路沖上了山頂,簡直太美了,因為一段U形的上下坡讓路面極具視覺沖擊力,蒼茫的山體、油畫般的山脊和高角度傾斜的公路格外般配。山頂建有觀景平臺,沿著木棧道漫步,可以看到66號公路兩旁暗紅色的山體,遠處的金色沙漠,有一種粗獷的荒涼之美。佇立山間,會覺得天地遼闊,而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細(xì)微如一粒黃沙。
“中衛(wèi)66 號公路”的盡頭,就是幽靜的北長灘古村。北長灘古村坐落于崇山峻嶺中的黃河峽谷北岸,因黃河沖積形成的灘涂地而得名。小村背倚大山,面朝黃河,依山而建的房屋高低錯落,富有立體感,步入其間猶如走進了歷史中的西北農(nóng)村,一戶戶人家古樸原始,目之所及皆為土黃,仿佛是呼應(yīng)滔滔流過的黃河。房屋院墻多用石塊堆砌而成,院落布局和房屋結(jié)構(gòu),仍保留了明清時代當(dāng)?shù)貍鹘y(tǒng)的“四梁八柱式”建筑風(fēng)格。如果不是有新式材料修成的村委會大院和不同色塊小屋組成的汽車自駕營地,真以為穿越到了過去。人去樓空的院落、路邊佇立的清代商鋪遺址、轉(zhuǎn)動不止的老水車,北長灘村每一處都是一段歷史,無言地訴說著古老的黃河文化。
北長灘村分為黃石漩、榆樹臺、下灘村和上灘村4個自然村,曾有50多戶人家。曾經(jīng)的北長灘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大山里,路沿上河灘邊,種莊稼的老農(nóng)、拾掇院子的老婦依然按著自己的方式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就像這黃河水,從白天流到夜晚,從春夏流到秋冬,一天天一年年,種田養(yǎng)殖,放羊砍柴,怡然自得。黃河兩岸連綿大山的長期阻隔,小村成了深閨秘境,直到2006年年底,這里的人才結(jié)束了點煤油燈的歷史。自從通了路,村里的年輕人陸續(xù)外出,或打工或做生意或上學(xué),常住人家已不足30戶。留在村中的都是故土難離的老人,他們守護著這一片土地,延續(xù)世代的靜謐。
羊皮筏子
黃河大水車
北岸長約四十里寬約三四十米的狹長地帶是村民們世代賴以生存的土地,黃河邊上,還有一架古老的水車在日夜不停地轉(zhuǎn)動,雖然提水灌溉的功能早就被現(xiàn)代化的水泵替代,但它似乎早已經(jīng)與黃河融為一體,訴說著這里的古老和曾經(jīng)的故事。
一路抵天際,兩畔連黃土。中衛(wèi)66號公路連接沙坡頭與北長灘村,穿梭在祁連山余脈之中,細(xì)長的公路將西北的粗獷和壯美相連,豪放中包含著自然的原始之美。修筑這條公路,原本旨在解決沿途村落與外界交流不便的問題,然而,沒想到的是,時至今日,它因其粗獷原始的西部公路風(fēng)景而受到游客的青睞,成為了“網(wǎng)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