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50%吡蚜酮WG對水稻褐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2022-08-15 11:57:02陳麗君顧晟驊甘惠譁宓寶馬尚遠龔瑋雯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22年4期
      關鍵詞:吡蚜飛虱若蟲

      陳麗君 顧晟驊 甘惠譁 宓寶 馬尚遠 龔瑋雯

      (上海市嘉定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 201800)

      褐飛虱(Nilaparvta lugens)屬半翅目飛虱科(Hemiptera: Delphacidae),與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相比,其體型大、取食量多,是水稻生產(chǎn)上的重要害蟲之一[1],它不僅直接刺吸植株汁液,為害水稻,還能傳播病毒,嚴重影響水稻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2]。2020年上海市嘉定區(qū)水稻褐飛虱大爆發(fā),表現(xiàn)為遷入時間早、持續(xù)時間長、發(fā)生量大,給褐飛虱的化學防治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目前,褐飛虱田間種群對常用的新煙堿類與啶甲亞胺類殺蟲劑產(chǎn)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3]。為了響應水稻綠色生產(chǎn)的要求,嘉定區(qū)在水稻生產(chǎn)中后期主要使用吡蚜酮等低毒殺蟲劑防治褐飛虱。為了驗證吡蚜酮殺蟲劑在褐飛虱爆發(fā)時的防效,確保水稻綠色認證工作順利開展,筆者開展了不同用量和不同劑型吡蚜酮對水稻褐飛虱的田間防治效果比較試驗?,F(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上海嘉定區(qū)良種繁育基地進行, 試驗地前茬為休閑田。供試水稻品種為“南粳46”,栽培方式為耕翻、機插秧,于2020年5月14日播種,6月9日移栽。試驗實施時水稻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長勢良好,每667 m2種植密度為23.75萬株;田間褐飛虱平均每667 m2蟲量為28.6萬頭,其中若蟲26.1萬頭、成蟲2.4萬頭,另有少量白背飛虱,無灰飛虱。試驗防除對象為褐飛虱。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具體試驗設計和藥劑信息見表1。其中,60%烯啶蟲胺WP、50%吡蚜酮WP為對照藥劑,處理(5)為清水對照。

      表1 試驗處理設計及藥劑信息

      1.3 試驗實施

      試驗于2020年8月28日上午5:00—7:00進行,施藥器械為豐樂16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每667 m2兌水30 kg,按照試驗設計進行噴霧施藥,施藥時每667 m2添加巴斯夫公司生產(chǎn)的23%醚菌·氟環(huán)唑SC 40 mL和富美實公司生產(chǎn)的20%氯蟲苯甲酰胺SC 10 mL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和稻縱卷葉螟。試驗實施前,于7月20日每667 m2施用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50%吡蚜酮WP 10 g防治白背飛虱,除此之外未使用過其他藥劑防治稻飛虱,其他農(nóng)事操作按常規(guī)進行。

      1.4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施藥時(8月28日),陰天,施藥后6 h開始下雨,降雨量為46.6 mm,當天平均溫度為25.6 ℃,最高溫度為31.0 ℃,最低溫度24.0 ℃。施藥后第2天、第6天有小雨,降雨量分別為37.4 mm、1.2 mm,其余時間以晴天為主,施藥后7 d的日平均溫度為28.0 ℃,日平均最高溫度為31.7 ℃,日平均最低溫度為27.3 ℃。

      1.5 調(diào)查內(nèi)容與方法

      目測觀察各藥劑對水稻生長有無藥害發(fā)生,若有,則記錄藥害類型和藥害程度。

      分別于施藥前和施藥后3、7、14、21 d,采用平行跳躍取樣法進行取樣調(diào)查,每處理重復3次,每重復取3拍(每拍面積為0.1 m2),記錄各考查點褐飛虱的成蟲和若蟲數(shù)量,計算防效。防治效果=[1-(對照區(qū)施藥前蟲量×處理區(qū)施藥后蟲量)÷(對照區(qū)施藥后蟲量×處理區(qū)施藥前蟲量)]×100%。

      1.6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各處理區(qū)的防效采用Abbott校正公式計算;并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按p=0.05標準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處理(1)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從施藥后7 d開始,處理(1)對若蟲的防效呈明顯下降趨勢,施藥后3、7、14、21 d的防效分別為82.6%、27.7%、36.6%、30.3%。50%吡蚜酮WG施藥量增加后,其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效達到優(yōu)秀水平,施藥后3、7、14、21 d,處理(2)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效分別為90.5%、49.1%、72.8%、96.7%,均較處理(1)的防效有明顯提高。與對照藥劑處理(4)相比,施藥后3 d,處理(2)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效提高了25.4%,差異達顯著水平;施藥后21 d,處理(2)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效僅提高5.0%,差異不顯著。與對照藥劑處理(3)相比,施藥后7 d,處理(2)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效降低38.4%,差異達顯著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處理(3)的防效明顯下降;施藥后21 d,處理(2)對褐飛虱若蟲的防效顯著高于處理(3)。

      表2 不同處理防治褐飛虱若蟲的防效比較

      2.2 對褐飛虱成蟲的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處理(1)對褐飛虱成蟲的防效速效性較好、持效性較差,從施藥后14 d開始,處理(1)對褐飛虱成蟲的防效開始顯著下降。施藥后3、7、14、21 d,處理(1)對褐飛虱成蟲的防效分別為81.2%、71.2%、33.1%、15.6%。處理(2)對褐飛虱成蟲的防效達到優(yōu)秀水平,施藥后3、7、14、21 d,對褐飛虱成蟲的防效分別為83.8%、93.0%、91.8%、91.5%,與處理(1)相比,防效均有所提高,特別是施藥后14、21 d的防效,兩個處理間防效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對照藥劑處理(4)相比,施藥后3、7、14、21 d,處理(2)的防效分別提高21.7%、23.4%、20.4%、17.5%,但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與對照藥劑處理(3)相比,處理(2)對褐飛虱成蟲防治的速效性有所提高。

      表3 不同處理防治褐飛虱成蟲的防效比較

      2.3 對褐飛虱的總體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施藥后3、7、14、21 d,處理(1)對褐飛虱的總體防效分別為80.8%、35.6%、35.7%、31.5%,對褐飛虱的總體防效不佳,在施藥后7 d防效下降顯著,這可能與褐飛虱對吡蚜酮產(chǎn)生了一定的抗藥性、用藥量不足有關。施藥后3、7、14、21 d,處理(2)對褐飛虱的總體防效分別為86.3%、59.1%、74.9%、96.7%,對褐飛虱的總體防效優(yōu)良。與處理(1)相比,施藥后3、7、14、21 d,處理(2)的防效分別提高5.5%、23.5%、39.2%、65.2%,尤其是施藥后14 d、21 d,兩個處理間的防效差異達顯著水平。與對照藥劑處理(4)相比,施藥后3、7、14、21 d,處理(2)的總體防效分別增25.1%、減17.3%、增2.1%、增5.1%,但均無顯著性差異。與對照藥劑處理(3)相比,處理(2)施藥后7 d對褐飛虱總體防效降低23.9%,但其持效期更長,施藥后14、21 d的防效均顯著高于處理(3)。

      表4 不同處理對褐飛虱的總體防效比較

      2.4 安全性

      經(jīng)試驗期間觀察,各藥劑處理在試驗期間均對水稻生長和天敵生物無不良影響,各藥劑處理區(qū)的水稻也均未發(fā)生藥害現(xiàn)象,說明在本試驗用量下,各藥劑均對水稻生長安全。

      3 小 結

      試驗結果表明,每667 m2用50%吡蚜酮WG 20 g對水稻褐飛虱的總體防效優(yōu)良,施藥后21 d的總體防效為96.7%,在水稻褐飛虱大發(fā)生時期能有效控制褐飛虱為害;每667 m2用50%吡蚜酮WG 10 g與每667 m2用對照藥劑50%吡蚜酮WP 10 g相比,兩個處理施藥后7 d開始防效差異較大,這可能與藥劑的劑型、生產(chǎn)廠家以及田塊間褐飛虱遷入量不均有關。綜上,在水稻田間褐飛虱大爆發(fā)時,建議加大吡蚜酮用量,并添加烯啶蟲胺,以迅速壓低田間蟲量,從而達到良好的防控效果;具體施藥方法為每667 m2施用50%吡蚜酮WG 20 g,兌水30~45 kg,均勻噴霧施藥。

      猜你喜歡
      吡蚜飛虱若蟲
      元江燈下飛虱種群調(diào)查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鑒定褐飛虱屬3種飛虱
      基于輕量級SSD模型的夜間金蟬若蟲檢測
      11種殺蟲劑對透明疏廣蠟蟬3齡若蟲的毒力測定
      褐飛虱體內(nèi)共生菌多樣性研究進展
      昆蟲學報(2021年8期)2021-09-06 05:42:40
      三種稻田常見螯蜂對半翅目害蟲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昆蟲學報(2020年8期)2020-10-15 10:50:34
      控制釋放農(nóng)藥顆粒劑吡蚜酮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總結
      不同日齡懸鈴木葉片對懸鈴木方翅網(wǎng)蝽若蟲發(fā)育及存活率的影響
      田間常見8種有害蝽類若蟲齡期的區(qū)分
      植物保護(2015年4期)2015-11-28 07:28:28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白背飛虱效果研究
      耕作與栽培(2015年1期)2015-07-22 08:27:00
      固始县| 永仁县| 华容县| 芷江| 肃南| 修武县| 娄烦县| 东莞市| 随州市| 会同县| 双辽市| 冕宁县| 黔西| 台湾省| 县级市| 江陵县| 平邑县| 恭城| 和政县| 维西| 固始县| 武威市| 鄂托克前旗| 逊克县| 丁青县| 泉州市| 揭西县| 广州市| 十堰市| 涟源市| 莒南县| 定边县| 广河县| 田阳县| 卢龙县| 镇宁| 岳阳市| 古蔺县| 洪洞县| 汕尾市|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