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
- 吡蚜酮在馬鈴薯中的殘留與膳食風險評估
權關鍵詞馬鈴薯;吡蚜酮;殘留;膳食風險評估;水分散粒劑2015年,我國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馬鈴薯已成為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截至2018年,其播種面積達475.8萬hm2,年產(chǎn)量達1798.4萬t。然而,馬鈴薯生長過程中易受蚜蟲、蠐螬、馬鈴薯甲蟲Leptinotarsa decern.lineata、馬鈴薯瓢蟲等害蟲為害。其中,蚜蟲全國年均發(fā)生面積約60.6萬hm2,占蟲害發(fā)生總面積的23.3%;馬鈴薯甲蟲及馬鈴薯瓢蟲在局部地區(qū)發(fā)生較重。而且,我國馬鈴薯單
植物保護 2023年6期2023-12-28
- 70%吡蚜·呋蟲胺WG防治水稻稻飛虱藥效試驗簡報
公司生產(chǎn)的70%吡蚜·呋蟲胺WG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適宜施用量和持效期,筆者于2021年在靖江市以常規(guī)藥劑25%吡蚜酮SC、60%烯啶蟲胺WP為對照藥劑,開展了不同藥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比較試驗?,F(xiàn)將相關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在靖江市靖城街道東南村一農(nóng)戶水稻田內(nèi)進行,試驗田土壤為淤泥土,pH為7.8,肥力中等。供試水稻品種為“南粳5055”,栽培方式為機插栽培,于6月5日移栽,每667 m2種植約1.8萬穴,水稻長勢中等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22年4期2022-08-15
- 吡蚜酮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熱力學行為研究
558000)吡蚜酮是由美國諾華公司開發(fā)的一種新型的吡啶類殺蟲劑[1]。其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蚜蟲、粉虱和飛虱)具有顯著的選擇性防治效果,研究表明,吡蚜酮會選擇性地干擾刺吸式口器害蟲進食行為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使其停止進食并因饑餓而死亡[2-3]。吡蚜酮作為高毒有機磷農(nóng)藥的替代品,以其高效、低毒、高選擇性、環(huán)保等特點,近年在我國病蟲害防治中得到廣泛應用[4-5]。近年關于吡蚜酮的吸附行為及殘留動態(tài)研究已有報道[6-8],但目前,關于吡蚜酮在土壤環(huán)境中的吸附-解吸
廣州化工 2022年12期2022-07-13
- 吡蚜酮復配藥劑對稻飛虱控制效果及蜘蛛安全性研究
防治上禁用,因此吡蚜酮成為防治稻飛虱的首選藥劑[10]。吡蚜酮對多種作物上的飛虱、葉蟬、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治效果顯著,具有高效、廣譜、內(nèi)吸性和環(huán)境相容性好等特點[11]。然而,大量實驗表明,頻繁且大面積使用吡蚜酮,會導致部分地區(qū)稻飛虱對吡蚜酮產(chǎn)生中等抗性,進一步使得吡蚜酮用藥量逐年增加,抗性風險不斷增大[12-13]。20世紀90年代以來,復配藥劑在水稻生產(chǎn)中控制稻飛虱發(fā)揮重要的作用[14]。新煙堿類殺蟲劑中以噻蟲嗪、噻蟲胺、呋蟲胺、烯啶蟲胺、噻蟲啉等
農(nóng)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07-09
- 60%呋蟲·吡蚜酮WG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60%呋蟲·吡蚜酮WG是當前金華市防治稻飛虱的主要推廣藥劑之一。為進一步明確該藥劑防治稻飛虱的使用劑量、防治效果、防治間隔期以及對水稻生長的安全性,筆者于2021年在蘭溪市永昌街道姜塢底村進行了使用60%呋蟲·吡蚜酮WG防治稻飛虱的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該藥劑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F(xiàn)將相關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在浙江省蘭溪市永昌街道姜塢底村進行,試驗地面積約為667 m2,土質(zhì)為沙壤土,土壤pH為6.8,有機質(zhì)含量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22年3期2022-06-11
- 吡蚜酮對金銀花蚜蟲防效和殘留安全性探究
藥殘留試驗,探究吡蚜酮(吡啶類)對金銀花蚜蟲防治效果及殘留安全性影響,以期為科學使用吡蚜酮防治金銀花蚜蟲提供理論依據(jù)。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供試昆蟲:蚜蟲(江蘇:桃粉蚜;江西:芹菜蚜;四川:中華忍冬圓尾蚜;)供試藥劑: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20%吡蟲啉可溶液劑;乙腈(色譜純;HPLC級);甲酸。供試品種:田間藥效試驗,巨花1號(江蘇)、大毛花(江西)、白銀花(四川);殘留試驗,大毛花(江蘇)、魯峪一號(河南)、山東四季(湖北)、百花1號(山東)。1
農(nóng)藥科學與管理 2022年1期2022-03-29
- 烯啶·吡蚜酮等4種殺蟲劑對單季稻稻飛虱主害代的防控效果
);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北京燕化永樂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蘇州)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2 處理設計分別進行四(2)代白背飛虱和六(4)代褐飛虱防治試驗。2組試驗均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面積111 m2,重復3次。均勻噴霧,用藥液量750 kg·hm-2。防治四(2)代白背飛虱的藥劑和用量:20%呋蟲胺水溶性粒劑450 g·hm-2;80%烯啶·吡蚜酮水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21年9期2021-09-15
- 2014—2018 年吡蚜酮對瀏陽第六(4)代褐飛虱防治效果監(jiān)測
被農(nóng)戶廣泛使用。吡蚜酮是目前防治褐飛虱時應用較多的單劑,在我國水稻主要種植區(qū)域均有大面積使用[6-7]。學者們通過稻莖浸漬法,監(jiān)測了褐飛虱對常見化學藥劑的敏感性[8-9],但是廣大農(nóng)戶關注的是常見藥劑商品推薦劑量下的實際防治效果。因此,筆者擬通過罩籠噴藥試驗,監(jiān)測2014—2018 年吡蚜酮推薦劑量對瀏陽第六(4)代田間褐飛虱的防治效果,為指導田間科學用藥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1.1.1 供試昆蟲 供試褐飛虱2~3 齡若蟲采自湖南省瀏陽市
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年12期2021-01-29
- 11%阿維·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飛虱的當家藥劑是吡蚜酮,其已經(jīng)連續(xù)使用11 a。與開始推廣吡蚜酮的2008 年比較,目前吡蚜酮不僅使用劑量提高了1.0~1.5 倍,而且防治效果下降了10~20 個百分點。三氟苯嘧啶是原美國杜邦公司研究生產(chǎn)的新型高效低毒農(nóng)藥[3],其對稻飛虱的防效較好[4]。為了推廣更加有效地綠色防控技術,切實控制稻飛虱的危害,筆者于2019 年進行了11%阿維·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飛虱的田間藥效試驗。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田的選擇試驗在益陽市赫山區(qū)蘭溪鎮(zhèn)蘇家湖村進行,試
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年9期2020-11-24
- 不同殺蟲劑防治稻飛虱藥效試驗
上的主要害蟲,而吡蚜酮、烯啶蟲胺是江蘇省鹽城市防治稻飛虱的主要化學藥劑,且已使用多年,隨著稻飛虱抗藥性的產(chǎn)生,吡蚜酮對稻飛虱的防效越來越差。因此,為篩選出防治稻飛虱的高效、安全藥劑,筆者對市場上幾種常用的殺蟲劑和美國杜邦公司新研發(fā)推廣的煙堿型殺蟲劑(10%三氟苯嘧啶SC),進行了防治稻飛虱的田間藥效比較試驗,旨在為稻飛虱的綜合防治提供參考依據(jù)?,F(xiàn)將相關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概況試驗于2019年在江蘇省農(nóng)墾農(nóng)業(yè)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20年4期2020-08-19
- 50%吡蚜酮·呋蟲胺WDG防治稻飛虱效果簡報
爛稈倒伏。50%吡蚜酮·呋蟲胺WDG是興農(nóng)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種新型復配殺蟲劑,具有防治效果好、不易產(chǎn)生藥害等優(yōu)點。為探索該藥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筆者于2019年開展了50%吡蚜酮·呋蟲胺WDG的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該藥劑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試驗藥劑為50%吡蚜酮·呋蟲胺水分散粒劑[WDG,興農(nóng)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對照藥劑為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WP,上海銳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20%呋蟲胺懸浮劑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20年4期2020-08-19
- 10%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飛虱田間試驗田間藥效試驗
(飛防)+25%吡蚜酮SC(飛防)和10%三氟苯嘧啶SC(常規(guī))+25%吡蚜酮SC(常規(guī))藥劑防治效果良好,在藥后7d,防效分別達到96.48%、95.92%。藥后20d,防效分別達到97.72%、96.65%。10%三氟苯嘧啶SC可以用來防治稻飛虱。關鍵詞: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稻飛虱;田間防效稻飛虱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本文就10%三氟苯嘧啶SC防治稻飛虱開展藥效試驗,旨在為三氟苯嘧啶SC防治稻飛虱提供依據(jù)。一、材料與方法(一)供試藥劑試驗藥
農(nóng)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7期2020-08-10
- 吡蚜酮、丁醚脲QuECheRs 方法的優(yōu)化分析
000經(jīng)查文獻,吡蚜酮的分子結(jié)構(gòu)的平面化程度比較高(含有環(huán)狀平面結(jié)構(gòu)),凈化過程中具有平面層狀結(jié)構(gòu)的GCB 對平面化合物具有吸附作用,凈化劑中含有GCB 對吡蚜酮有吸附作用,進而造成加標回收不理想,因此設計實驗方案時,應做凈化劑是否含GCB 的比對;丁醚脲易水解、見光易分解,會生成丁醚脲-酰胺、丁醚脲- 脲和丁醚脲-甲酰胺3 種分解產(chǎn)物,在預實驗中加入丁醚脲的降解產(chǎn)物丁醚脲- 脲和丁醚脲-甲酰胺離子進行監(jiān)測,在ADD 中都發(fā)現(xiàn)丁醚脲- 脲和丁醚脲-甲酰胺的
商品與質(zhì)量 2020年18期2020-07-27
-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的開發(fā)
肥230012)吡蚜酮最早由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 年開發(fā),該產(chǎn)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防治效果,對害蟲具有觸殺作用,同時還有內(nèi)吸活性。吡蚜酮可以有效防治蚜蟲科、飛虱科、粉虱科、葉蟬科等多種害蟲,如甘藍蚜、棉蚜、麥蚜、桃蚜、小綠斑葉蟬、褐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甘薯粉虱及溫室粉虱等,適用范圍有蔬菜、小麥、水稻、棉花和果樹等。吡蚜酮具有優(yōu)異的阻斷昆蟲傳毒功能。目前對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針阻塞機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這種不可逆的“停食
安徽化工 2020年1期2020-03-07
- 75%呋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復配劑防治桃蚜效果試驗
用75%呋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復配劑進行防治桃蚜的田間藥效試驗,以探明該產(chǎn)品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結(jié)果表明,75%呋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不同濃度處理防治桃蚜,防效明顯高于對照藥劑2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的。因此,當桃蚜發(fā)生量較輕時,稀釋5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在桃蚜大量嚴重發(fā)生時,適當加大藥液濃度,使用3000~3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關鍵詞:桃蚜;75%呋蟲胺·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復配劑;防治中圖分類號 S4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9年19期2019-12-02
- 7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等防治稻飛虱效果研究
結(jié)果表明,7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57%噻蟲·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對水稻田褐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較長,對水稻生長安全。建議防治褐飛虱在卵孵至1齡若蟲盛期施藥,防治灰飛虱、白背飛虱在低齡若蟲盛期施藥,用藥量為7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150~195g/hm2、57%噻蟲·吡蚜酮水分散粒劑75g/hm2交替輪換使用。關鍵詞:稻飛虱;7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57%噻蟲·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效果中圖分類號 S481文獻標識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9年15期2019-09-11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測定茶產(chǎn)品中吡蚜酮
質(zhì)譜測定茶產(chǎn)品中吡蚜酮余煥1,2,周利1*,林琴1,2,楊潔1,2,孫荷芝1,伍旭東3,王新茹1,張新忠1,陳宗懋1,羅逢健1*1.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8;2.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3. 普洱市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綜合檢測中心,云南 普洱 665099建立了Cleanert PCX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UPLC-MS/MS)測定干茶、抹茶和速溶茶粉中吡蚜酮殘留量的分析方法。干
茶葉科學 2019年4期2019-08-21
-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測定大鼠組織中的吡蚜酮
117000)吡蚜酮屬于吡啶類或三嗪酮類殺蟲劑,是全新的非殺生性殺蟲劑。關于吡蚜酮在農(nóng)作物中的殘留量測定已有很多報道,如,馮義志等[1]研究了吡蚜酮在小麥中的含量測定方法;徐金麗等[2]研究了吡蚜酮在煙草中的含量測定方法;劉建華、吳亞堅等[3-4]研究了吡蚜酮不同劑型的含量測定方法;齊暢等[5]研究了果蔬中吡蚜酮的測定方法。目前,尚未見吡蚜酮在大鼠組織等生物樣品中測定方法的報道。本研究擬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HPLC-MS/MS)測定大鼠組織中的
質(zhì)譜學報 2019年3期2019-06-10
- 褐飛虱防治藥劑效果比較試驗
明,80%烯啶·吡蚜酮WG、25%呋蟲胺OD、25%吡蚜酮SC對褐飛虱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藥效期較長。建議防治褐飛虱在卵孵至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防治藥劑選擇80%烯啶·吡蚜酮WG150g/hm2、25%呋蟲胺OD480mL/hm2、25%吡蚜酮SC450mL/hm2交替輪換使用。關鍵詞:褐飛虱;防治效果;80%烯啶·吡蚜酮WG;25%呋蟲胺OD;25%吡蚜酮SC中圖分類號 S435.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8-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9年8期2019-05-28
- 6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簡報
措施,烯啶蟲胺和吡蚜酮等藥劑在稻飛虱防治上已連續(xù)使用多年,近幾年這兩種藥劑單用對稻飛虱的防效有所下降,而6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是烯啶蟲胺和吡蚜酮的復配藥劑,為驗證該藥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適宜劑量和持效期,筆者特開展相關田間藥效試驗,以期今后為該藥劑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jù)?,F(xiàn)將相關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概況試驗于2018年設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川沙新鎮(zhèn)新浜村進行。供試水稻品種為“青香軟粳”,于5月18日播種,6月8日移栽,栽培方式為機插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19年2期2019-05-11
- 噻蟲胺與吡蚜酮復配對稻飛虱的控制效應和稻田天敵安全性分析
而在水稻上禁用,吡蚜酮已成為防治稻飛虱的主要殺蟲劑,在水稻生產(chǎ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1-12]。但是,由于連續(xù)多年多次大面積使用,稻飛虱對吡蚜酮的敏感度也逐漸下降,部分地區(qū)稻飛虱已對吡蚜酮產(chǎn)生中等抗性,導致用藥量逐年增加[13-16]。噻蟲胺(Clothianidin)是由拜耳公司和日本Takeda武田公司共同開發(fā)的具有噻唑環(huán)的第二代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廣譜殺蟲活性,其使用方法靈活,既可用于莖葉處理,也可用于土壤種子處理[17]。通過室內(nèi)毒力測定的方法,稻飛
農(nóng)學學報 2019年2期2019-02-21
- 25%噻蟲·吡蚜酮對稻飛虱的防效研究
驗證25%噻蟲·吡蚜酮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特進行相關試驗。結(jié)果表明,25%噻蟲·吡蚜酮90 g/hm2在稻飛虱2~3齡若蟲盛期用藥的防治效果較佳,在施藥后5、10、20、30 d,25%噻蟲·吡蚜酮90 g/hm2與25%噻蟲·吡蚜酮60 g/hm2、25%吡蚜酮45 g/hm2、25%噻蟲嗪45 g/hm2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由此表明,噻蟲·吡蚜酮對水稻稻飛虱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可加以推廣使用。關鍵詞 ? ?稻飛虱;25%噻蟲·吡蚜酮;防效中圖分類號 ?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9年23期2019-01-14
- 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棉花蚜蟲藥效
途徑之一。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就是由烯啶蟲胺與吡蚜酮按一定比例進行復配而成,集烯啶蟲胺的速效性與吡蚜酮的持效性于一身,具有強烈的內(nèi)吸傳導作用,對刺吸式口器害蟲有較強的毒殺效果[2-5]。于2018年進行了該藥劑防治棉花蚜蟲的田間藥效試驗,明確其對棉花蚜蟲的防治效果,為該藥劑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藥劑1.1.1 試驗藥劑。80%(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北京燕化永樂農(nóng)藥有限公司,市售)。1.1.2 對照藥
中國棉花 2018年9期2018-10-08
-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研究進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的藥效試驗,結(jié)果表明,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是防治稻飛虱理想的長效性藥劑,其施藥簡易方便,防效高,持效期長,且對稻田天敵安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50g/hm2藥后14d防效達91.46%,與50%吡蚜酮可濕性劑(飛能)150g/h㎡的防效相當,且對水稻生長安全。關鍵詞: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水稻稻飛虱;防效試驗中圖分類號 S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8年5期2018-06-30
- 幾種藥劑和配方對水稻褐飛虱的防效
褐飛虱的主導藥劑吡蚜酮及其復配制劑在連續(xù)使用多年后,已明顯感覺其防效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急需尋找褐飛虱防治的替代藥劑和配方。基于此,2012—2017年開展了幾種藥劑和配方對褐飛虱田間控害效果的研究。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2012年供試藥劑為吡蚜酮50%水分散粒劑(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氟啶蟲胺腈24%懸浮劑(美國陶氏益農(nóng)公司產(chǎn)品并提供);哌蟲啶10%懸浮劑(江蘇克勝集團有限公司)。供試品種為中浙優(yōu)8號(雜交秈稻,5月15日播種,6月2日機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年6期2018-06-25
- 72%吡蚜·異丙威水分散粒劑防治稻飛虱藥效試驗簡報
年來,重點推廣的吡蚜酮、烯啶蟲胺等新藥劑在稻飛虱的防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長期重復使用極易使稻飛虱產(chǎn)生抗藥性。吡蚜酮與異丙威復配的新藥劑72%吡蚜·異丙威水分散粒劑(WG)對防治稻飛虱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長等特點,不僅可彌補單劑速效性差、持效期短的不足,還能避免和減緩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2]。因此,為驗證江蘇省蘇科農(nóng)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72%吡蚜·異丙威WG對稻飛虱的防效、持效期、適宜劑量、安全性等,為該藥劑的大面積推廣示范提供科學依據(jù),特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18年3期2018-06-22
- 20%吡蚜·噻蟲胺懸浮劑防治水稻稻飛虱效果試驗
要:為探明20%吡蚜·噻蟲胺懸浮劑對稻飛虱的田間防效以及對水稻的安全性,了解該藥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使用劑量及其使用技術,2015年在安徽省涇縣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旨在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試驗結(jié)果表明:20%吡蚜·噻蟲胺懸浮劑是防治水稻稻飛虱的良好藥劑,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長等特點,且對水稻安全,持效期在1個月左右,可在生產(chǎn)上大面積推廣使用,推薦劑量為60~90g·a·i/hm2,施藥適期應掌握在稻飛虱低齡若蟲發(fā)生盛期,按每hm2用藥量兌水67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8年2期2018-06-21
- 6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效果研究
楊婷摘要:6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水稻稻飛虱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相比其他藥劑用量少,見效快,對環(huán)境友好,可代替市場上防治水稻稻飛虱藥劑進行使用。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關鍵詞:6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水稻稻飛虱;防治效果稻飛虱[rice planthopper]屬同翅目飛虱科,全國各地普遍發(fā)生,水稻區(qū)域每年發(fā)生3-8代。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灰飛虱三種。其中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為害較重,早稻前期以白背飛虱為主,后期以褐飛虱為主;中晚稻以褐
神州·中旬刊 2018年5期2018-06-07
- 烯啶蟲胺和吡蚜酮復配劑對桑薊馬的田間防效及對家蠶的安全性
遏制[2~3]。吡蚜酮和烯啶蟲胺是近年來新開發(fā)的吡啶雜環(huán)類和煙堿類殺蟲劑,對桑薊馬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對家蠶的毒性較低,在桑葉上的殘毒期較短,吡蚜酮和樂果混配對桑薊馬具有顯著的增效作用[4~7]。楊華[8]研究發(fā)現(xiàn)烯啶蟲胺和吡蚜酮復配劑防治溫室煙粉虱的增效作用明顯,農(nóng)藥生產(chǎn)企業(yè)也開發(fā)了烯啶蟲胺和吡蚜酮的復配劑,登記防治對象為稻飛虱、蚜蟲。我們選取了市售烯啶蟲胺單劑、吡蚜酮單劑、烯啶蟲胺和吡蚜酮復配農(nóng)藥,于2017年秋季開展了對桑薊馬的田間防效和對家蠶的毒
蠶桑通報 2018年1期2018-04-26
- 0.5%吡蚜酮·殺蟲雙緩釋粒的HPLC分析
330045)吡蚜酮(pymetrozine)是一種具有內(nèi)吸和觸殺活性的吡啶雜環(huán)類殺蟲劑,主要用于飛虱和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的防治[1];殺蟲雙(bisultap)是一種具有胃毒、觸殺及內(nèi)吸活性的沙蠶毒素類殺蟲劑,主要用于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治[2]。由吡蚜酮與殺蟲雙復配加工的緩釋粒在稻田施用1次,可控制水稻整個生育期的主要害蟲。目前,吡蚜酮和殺蟲雙單劑的分析方法較多[3-7],而對該復配制劑中有效成分同時進行分析的方法尚未見報道。本文建立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8年1期2018-03-01
- 25%吡蚜酮懸浮劑防治水稻稻飛虱藥效研究
要 本文以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異丙威乳油作為對照藥劑,研究了25%吡蚜酮懸浮劑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結(jié)果表明,25%吡蚜酮懸浮劑對水稻稻飛虱防治效果較好,其中藥后2 d,25%吡蚜酮懸浮劑300 mL/hm2的總體校正防效為81.6%,顯著優(yōu)于對照藥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0 g/hm2的防效,與對照藥劑20%異丙威乳油2 250 mL/hm2的防效相當;而藥后7、14、21 d,其總體校正防效也分別達到了89.5%、91.6%、80.9%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年21期2017-11-21
- 40%烯啶·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確定40%烯啶·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的使用方法和適宜劑量,開展了田間藥效試驗。試驗結(jié)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60g/hm2對水稻稻飛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1~45d的防效為75.21%~99.01%,表現(xiàn)出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藥后1d即可發(fā)揮藥效,持效期高達45d以上;建議用量為180~360g/hm2,即12~24g/667m2,兌水50~60kg/667m2。關鍵詞:40%烯啶·吡蚜酮可濕性粉劑;稻飛虱;防治效果中圖分類號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7年20期2017-11-10
- 25%吡蚜酮懸浮劑對蚜蟲、蜜蜂的毒性試驗報告
9100)25%吡蚜酮懸浮劑對蚜蟲、蜜蜂的毒性試驗報告吳成偉1肖文祥2柳樹國3郭應成4孫志浦5(1.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鹽城 224000; 2.云南省保山市植保植檢站 678000;3.云南省騰沖市植保植檢站 679100; 4.云南省保山市煙草公司技術中心 678000;5.云南省騰沖市煙草分公司 679100)為驗證江蘇克勝集團生產(chǎn)的 25%吡蚜酮懸浮劑在大面積生產(chǎn)環(huán)境條件下對蚜蟲防效及對蜜蜂的毒性,為大面積生產(chǎn)應用推廣25%吡蚜酮懸浮劑提
湖北植保 2017年4期2017-08-31
- 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析◆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李玉霞(山西省應用化學研究所,山西省化肥農(nóng)藥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站,太原 030027)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以甲醇+水為流動相,使用HyPersilGOLD C18色譜柱和紫外檢測器,在檢測波長270 nm下,對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進行定量分析。結(jié)果表明:烯啶蟲胺和吡蚜酮的線性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9 3和0.999 5,標準偏差分別為0.08和0.11,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0.40%和0.18%,平均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7年3期2017-06-24
- 農(nóng)藥增效劑激健在吡蚜酮防治褐飛虱上的應用效果
農(nóng)藥增效劑激健在吡蚜酮防治褐飛虱上的應用效果狄 蕊1,吳水祥1,邱海萍2,張 震2,柴榮耀2*(1.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農(nóng)業(yè)局,浙江 寧波 315200; 2.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農(nóng)藥增效劑激健與吡蚜酮混用,進行田間褐飛虱防治效果試驗。試驗結(jié)果表明,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80 g·hm-2,加入63%激健27 g·hm-2,藥后2、5 d對褐飛虱的防治效果分別為53.5%、66.5%,加入63%激健40 g·hm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7年4期2017-05-11
- 3種藥劑防治水稻稻飛虱藥效試驗
藥劑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 (北京燕化永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噻蟲·吡蚜水分散粒劑(東莞瑞德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水分散粒劑[上海滬聯(lián)生物藥業(yè)(夏邑)股份有限公司]。1.3 試驗設計試驗共設4個處理,分別是: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8 g(每667 m2用量,下同),80%噻蟲·吡蚜水分散粒劑7 g,25%吡蚜酮水分散粒劑30 g;清水對照(CK)。每個處理4次重復,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個小區(qū)面積20 m2。小區(qū)間筑小田埂隔
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年11期2017-04-17
- 控制釋放農(nóng)藥顆粒劑吡蚜酮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總結(jié)
倏幸摘 要:1%吡蚜酮緩釋粒劑是貴州大學教育部綠色農(nóng)藥與農(nóng)業(yè)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研發(fā)的新型殺蟲劑,通過田間藥效試驗,探明其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為其推廣和使用提供田間應用技術及資料。關鍵詞:白背飛虱;新型殺蟲劑一、試驗條件1.試驗對象和作物。試驗對象為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褐色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等飛虱科害蟲。試驗作物為水稻,品種為宜香優(yōu)2115。2.環(huán)境條件。試驗田設在天柱縣高釀鎮(zhèn)高釀村新民壩,面積
農(nóng)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2017-03-27
- 30%吡蚜?異丙威可濕性粉劑對小麥蚜蟲的控制效果
結(jié)果表明,30%吡蚜·異丙威可濕性粉劑防治小麥蚜蟲具有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藥后1 d,30%吡蚜·異丙威可濕性粉劑3種劑量 150、300、450 g/hm2對小麥蚜蟲的防治效果為86.20%~98.62%,中高劑量的防治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藥劑吡蚜酮和吡蟲啉處理;藥后3 d,對小麥蚜蟲的防治效果為97.56%~100%,顯著優(yōu)于異丙威處理;藥后7 d,對小麥蚜蟲的防治效果為90.47%~100%,顯著優(yōu)于異丙威和吡蟲啉處理;藥后14 d,對小麥蚜蟲的防治效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8期2017-02-15
- 25%吡蚜酮磺酸鹽·呋蟲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研制及應用
042)?25%吡蚜酮磺酸鹽·呋蟲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研制及應用陳格新,鞠光秀,許良忠(青島科技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山東青島266042)為開發(fā)防治水稻稻飛虱和小麥蚜蟲的藥劑,采用共毒系數(shù)法確定吡蚜酮磺酸鹽和呋蟲胺的最佳配比,篩選助劑體系獲得25%吡蚜酮磺酸鹽·呋蟲胺可分散油懸浮劑(OD)最優(yōu)配方,并考察制劑對水稻稻飛虱及小麥蚜蟲的田間藥效。最優(yōu)配方為:吡蚜酮磺酸鹽12.5%、呋蟲胺12.5%、農(nóng)乳601#8%、T-80 9%、SP SC-3 5%、改性土
農(nóng)學學報 2016年9期2016-10-18
-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桃蚜田間藥效試驗
摘要:利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桃蚜試驗,結(jié)果表明,速效性好,持效期達7天以上,建議使用濃度為180g/hm2。關鍵詞:桃蚜;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效果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的蚜蟲之一。桃蚜在我國各種植區(qū)均有發(fā)生,成、若蚜聚集在桃樹的幼嫩葉片、莖干等部位,以其口針刺吸取食植物汁液,影響桃樹的產(chǎn)量及桃子的品質(zhì)。近年來,吡蚜酮(Pymetrozine)作為一種全新的非殺生性殺蟲劑,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xiàn)
現(xiàn)代園藝 2016年13期2016-09-02
- 40%吡蚜酮·異丙威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探究應用40%吡蚜酮·異丙威可濕性粉劑防治稻飛虱的效果。通過將該藥劑不同劑量應用于水稻試驗田中,并與25%吡蚜酮和20%異丙威乳油及清水進行對照研究。試驗結(jié)果表明:40%吡蚜酮·異丙威240克/公頃、300克/公頃兩種劑量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確切,且具有較好地時效性和持續(xù)性,同時該藥還對防治稻葉蟬有一定的兼治作用。關鍵詞:40%吡蚜酮·異丙威;稻飛虱;防治;藥效中圖分類號: ?S435.112 ? ? ? ? ? ? ? ? ? ? ? ? ? ? ?文獻
吉林農(nóng)業(yè)·下半月 2016年1期2016-07-06
- 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稻飛虱藥效試驗
了解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特開展了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75g/hm2、105g/hm2處理防治稻飛虱,藥后7~14d有很好的防效,為89.93%~95.66%。表明該藥劑速效性好,持效期較長,安全性好,可以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關鍵詞: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稻飛虱;防治效果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1-0073-02為評價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6年11期2016-06-25
- 不同劑量50%吡蚜酮分散粒劑拌種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效研究
究不同劑量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拌種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綜合考慮價格等因素,正常年份推薦單季中秈稻使用50%吡蚜酮WG 拌種劑量為75g/100kg種子(有效成分),種子催芽至露白時按每100kg種子2 500mL用水量稀釋藥液拌種,能有效控制秧田期稻飛虱的為害。關鍵詞:稻飛虱;50%吡蚜酮WG;防效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7-0098-01稻飛虱是廣德縣水稻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常見種類有褐飛虱(N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6年17期2016-05-30
- 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桑樹薊馬藥效試驗報告
務中心)?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桑樹薊馬藥效試驗報告王軍1孫春來2吉華1周宏3(1海安縣蠶桑站226600;2海安縣植保站;3海安縣李堡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為了解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對桑樹薊馬的防治效果,通過對比試驗發(fā)現(xiàn),50%吡蚜酮WP 1 000倍處理3天后對桑薊馬防治效果達71.62%,與對照藥劑40%辛硫磷 EC 1 000倍處理效果相當,其速效性不及40%辛硫磷,但持效期長于40%辛硫磷。桑樹桑薊馬病蟲害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藥效試驗桑薊馬是一
江蘇蠶業(yè) 2015年4期2015-08-17
-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白背飛虱效果研究
用藥,探索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白背飛虱的防治效果,確定了最佳用藥劑量,為水稻白背飛虱的防治提供依據(jù)。1 試驗材料及方法1.1 供試材料1.1.1 供試藥劑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濟南海啟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江蘇安邦店化有限公司提供)。1.1.2 試驗對象和作物防治對象為水稻白背飛虱(Sogatell furcifera);水稻品種為中優(yōu)169。1.2 環(huán)境條件試驗田選擇在上翁哨吳壽武家責任田,海拔725m,試驗田面積
耕作與栽培 2015年1期2015-07-22
- 惡性競爭導致吡蚜酮價格下滑
吡蚜酮崛起始于2006年,由于吡蟲啉防治水稻褐飛虱效果急劇下降,江蘇省自2006年起全面暫停使用吡蟲啉,推廣吡蚜酮、烯啶蟲胺及其復配制劑防治稻飛虱,并將吡蚜酮與進口藥福戈、愛苗、阿克泰等產(chǎn)品組合,在控制水稻田主要病蟲危害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吡蚜酮在全國推廣是從2007年起開始的,經(jīng)過幾年的試驗示范及宣傳推廣,吡蚜酮成為國內(nèi)稻區(qū)防治稻飛虱的主打藥劑,并被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技推廣服務中心列為高毒農(nóng)藥替代產(chǎn)品、稻飛虱防治推薦品種。2011年,江蘇安邦“飛電”吡蚜酮產(chǎn)品成功中
今日農(nóng)藥 2014年12期2015-03-30
- 吡蚜酮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吸附性能表征
121013)?吡蚜酮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吸附性能表征湯軼偉,高子媛,高靜紋,魏立巧,蘭建興,李 譯,高 雪,張德福,勵建榮*(渤海大學化學化工與食品安全學院,渤海大學食品研究院,遼寧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遼寧錦州 121013)以吡蚜酮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為功能單體,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為交聯(lián)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fā)劑,采用本體聚合法制備了吡蚜酮分子印跡聚合物。實驗優(yōu)化了模板分子與功能單體的摩爾比,通過吸附動力學和等溫吸附實驗對聚合物的吸附性能進行了表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5年5期2015-03-24
- 防治晚稻褐飛虱可選用的有效藥劑
果比較好的藥劑:吡蚜酮 ?市場上有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該藥具有很強的內(nèi)吸性,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作用方式獨特,對害蟲沒有直接擊倒活性,而是通過害蟲取食植物接觸藥劑后堵塞其口針,致使害蟲無法取食。該藥劑只對褐飛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有效。每667平方米(1畝)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5~30克,兌水45~50公斤噴霧,對田間褐飛虱有效控制期可長達20天左右。為提高速效性可與48%毒死蜱乳油或25%稻虱克星混用,有條件的用機動噴霧器噴霧處理,效果更佳。噻蟲啉
農(nóng)村百事通 2014年15期2015-02-13
- 25%吡蚜·噻蟲嗪可濕性粉劑防治大棚茄子煙粉虱效果試驗
我們開展了25%吡蚜·噻蟲嗪可濕性粉劑防治煙粉虱田間藥效試驗,以便明確該藥劑對蔬菜煙粉虱的防治效果,確定該藥劑防治煙粉虱的最佳使用劑量及對蔬菜的安全性,為該產(chǎn)品推廣應用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供試藥劑為25%吡蚜·噻蟲嗪WP,南京科維邦農(nóng)藥有限公司提供;25%吡蚜酮SC,江蘇豐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市售。1.2 試驗設計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25%吡蚜·噻蟲嗪WP 6g/667m2、9g/667m2和12g/667m2
上海蔬菜 2014年5期2014-11-29
-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水稻稻飛虱藥效試驗
要:為驗證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的效果及安全性,特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結(jié)果表明,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可有效防治水稻稻飛虱,且對水稻安全,使用劑量以有效成分60~75g/hm2為最佳。關鍵詞: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水稻稻飛虱中圖分類號S435.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4-71-01為驗證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的效果及安全性,明確其適宜的使用劑量和最佳使用時期,為農(nóng)藥推廣提供依據(jù),筆者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4年14期2014-09-19
- 吡蚜酮防治茶園假眼小綠葉蟬的效果
產(chǎn)的殺蟲劑50%吡蚜酮WG(快電)對茶樹主要害蟲假眼小綠葉蟬的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劑量,開展本試驗。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藥劑50%吡蚜酮WG(快電):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聯(lián)苯菊酯EC:江蘇東寶農(nóng)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吡蟲啉WP: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2 試驗設計試驗設50%吡蚜酮WG 5000倍、4000倍、3000倍,50%吡蚜酮WG 4000倍+10%聯(lián)苯菊酯EC 1500倍、10%吡蟲啉WP 1500倍和清水對照共6個處理
茶葉學報 2013年1期2013-12-21
- 白背飛虱遷入和遷出種群湖北荊門吡蚜酮抗性的最新監(jiān)測*
視對其進行研究,吡蚜酮是瑞士嘉基公司開發(fā)的新型吡啶類殺蟲劑,具有獨特的作用方式,不會對害蟲產(chǎn)生直接毒性,害蟲接觸到吡蚜酮就會產(chǎn)生口針阻塞效應,立即停止取食饑餓而死[1].我國春季稻飛虱的初始蟲源主要來自中南半島等東南亞國家,3-5月間隨東南氣流遷入我國南方稻區(qū)繁殖為害,在湖北省6月中旬至7月初白背飛虱遷入到華中稻區(qū)每年發(fā)生3~5代,一般年份以第5代為害較為嚴重,重發(fā)生年褐飛虱可形成第4-5代2個主害代[2]。而中南半島與我國褐飛虱遷入量關系最密切的是越南南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 2013年5期2013-09-15
- 深圳朗鈦研發(fā)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配方和助劑晁
司成功研制6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同時為農(nóng)藥企業(yè)提供25%、50%、60%、80%吡蚜酮系列水分散粒劑樣品和助劑。吡蚜酮,別名吡嗪酮,英文名稱:Pymetrozine,化學名:4,5-二氫-6-甲基-4-(3-吡啶亞甲基氨基)-1,2,4-3(2H)-酮。外觀:白色結(jié)晶粉末。熔點:234℃。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穩(wěn)定性:對光、熱穩(wěn)定,弱酸弱堿條件下穩(wěn)定。吡蚜酮屬于吡啶類或三嗪酮類殺蟲劑,是全新的非殺生性
山東農(nóng)藥信息 2013年7期2013-08-16
- 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白背飛虱效果明顯
何光君 彭曉明吡蚜酮屬于吡啶雜環(huán)類殺蟲劑,具有觸殺作用和內(nèi)吸活性,對多種農(nóng)作物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xiàn)出較好的防治效果。為了解吡蚜酮對白背飛虱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2012年進行了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白背飛虱試驗,試驗結(jié)果良好。一、材料與方法1.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在敘永縣興隆鄉(xiāng)黃桷坪村1社,海拔420m。試驗田肥力水平均勻一致,中等肥力,砂質(zhì)土壤,pH值5.5,單季中稻,栽培規(guī)格0.35m×0.40m,灌溉條件較好。施藥時水稻生育期為分蘗拔節(jié)期,前期未用藥
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 2013年6期2013-06-30
- 新型復配藥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
供試材料80%吡蚜酮·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 (烯啶蟲胺20%、吡蚜酮60%,北京燕化永樂有限公司生產(chǎn));30%乙蟲·毒死蜱懸浮劑 (乙蟲腈2%、毒死蜱28%,浙江新農(nóng)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50%吡蚜酮·異丙威可濕性粉劑 (10%吡蚜酮、40%異丙威,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5%吡蚜酮·毒死蜱可濕性粉劑 (10%吡蚜酮、15%毒死蜱,浙江省上虞市銀邦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 (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供試作物為單季晚稻品種秀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年3期2012-01-19
- 不同藥劑防治晚稻稻飛虱效果比較
供試藥劑40%吡蚜酮WP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SC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烯啶蟲胺SPX連云港立本農(nóng)藥化工有限公司10%吡蟲啉WP 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1.2 供試作物品種:中9優(yōu)2881.3 試驗區(qū)條件試驗在蘄春縣橫車鎮(zhèn)蔡畈村 8組胡漢江家一塊晚稻田進行,面積1600m2,試驗田常年種植水稻,前茬作物為早稻,土壤類型為壤土,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偏上,供試晚稻于6月16日播種,7月21日移栽,密度1.65萬株/667m2,長勢較好
湖北植保 2011年5期2011-06-04
- 25%吡蚜酮WP等農(nóng)藥防治水稻褐飛虱效果試驗
4743)25%吡蚜酮WP等農(nóng)藥防治水稻褐飛虱效果試驗顏兵1胡錫國2(1.建湖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建湖224700;2.建湖縣寶塔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建湖224743)試驗結(jié)果表明,吡蚜酮對水稻褐飛虱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劑量25 g/667 m2為宜,持效期達30 d,對水稻安全。吡蚜酮;防治;水稻褐飛虱;效果近年來,水稻褐飛虱呈特大發(fā)生,褐飛虱在建湖縣發(fā)生日益嚴重,影響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10%吡蟲啉、25%撲虱靈已逐漸產(chǎn)生抗藥性,敵敵畏混
大麥與谷類科學 2011年1期2011-03-15
- 關于打擊侵權的嚴正聲明
司生產(chǎn)的“萬紫”吡蚜酮 25%可濕性粉劑、“雙寧”吡蚜酮25%可濕性粉劑自投放市場以來,廣大農(nóng)民朋友和經(jīng)銷商普遍反映良好。近來市場上出現(xiàn)少數(shù)不法分子損害我司“萬紫”吡蚜酮和“雙寧”吡蚜酮產(chǎn)品形象的違法行為,對此,我司嚴正聲明:我司未將吡蚜酮三證號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也未為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代生產(chǎn)吡蚜酮制劑。我司將協(xié)同工商、農(nóng)業(yè)、質(zhì)監(jiān)等執(zhí)法部分對不法分子的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以維護我司合法權益。在此敬請經(jīng)銷商和廣大農(nóng)民朋友認準我司的注冊商標“萬紫”或“雙寧
湖北植保 2010年2期2010-08-15
- 吡蚜酮防治稻飛虱技術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由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該藥具有很強的內(nèi)吸性,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作用方式獨特,對害蟲沒有直接擊倒活性,昆蟲一旦接觸到該藥劑,就能馬上堵塞昆蟲口針,使其停止取食,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該藥劑還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只對刺吸性口器昆蟲有效),對哺乳動物、鳥類、魚蝦、蜜蜂等都有很好的安全性。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對稻飛虱防效較為理想。在保證施藥質(zhì)量的情況下,每667平方米用30克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對田間稻飛虱發(fā)生可以控制20天左右。25
湖南農(nóng)業(yè) 2010年6期2010-04-08
- 25%吡蚜酮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
縮病的主要媒介。吡蚜酮是新型吡啶雜環(huán)類高效選擇性殺蟲劑,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防治效果。筆者進行了25%吡蚜酮WP防治稻飛虱的田間藥效試驗,以明確25%吡蚜酮WP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最佳用藥量及安全性。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藥劑25 %吡蚜酮WP(湖南昊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對照藥劑為25%噻蟲嗪(阿克泰)WG(先正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25%噻嗪酮WP(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1.2 試驗作物及防治對象試驗作物為大苗洗插一季晚稻,品種
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年5期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