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明,劉浩,鄭海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化橘紅CitriGrandisExocarpium即化州橘紅,是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的或柚Citrus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1]。前者習稱“毛橘紅”,后者習稱“光七爪”“光五爪”[2]或“光橘紅”。其主要種植于丘陵地帶,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具有散寒、利氣、消痰的功能[3]。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化橘紅被列入新冠肺炎診療組方用藥[4]。2016年4月,化橘紅入選廣東嶺南中藥材第一批立法保護品種,被評為為“中國四大南藥”和“十大廣藥”之一[5]。目前藥典把“毛橘紅”和“光橘紅”均稱為化橘紅,毛橘紅屬于道地藥材,光橘紅不是道地藥材,所以現(xiàn)有關(guān)于化橘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橘紅[6-8],而對光橘紅的研究較少?;蓁趾丸植粚儆谕环N植物,其揮發(fā)性成分可能存在差異。
頂空固相微萃取(HS-SPME)[9-10]可以避免復雜繁瑣的提取過程,GC-MS[11]可快速準確的檢測目標物(毛橘紅和光橘紅)的揮發(fā)性成分,為化橘紅的研究利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GCMS-QP2010 Ultra氣相-質(zhì)譜儀;手動固相微萃取裝置、萃取纖維頭50/30μm DVB/CAR/PDMS、10mL頂空瓶;A11基本型分析研磨機。
毛橘紅和光橘紅購自化州市正源堂化橘紅實業(yè)有限公司,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的和柚Citrus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干果;切成片再粉碎,過80目篩,備用。
將兩種0.5g粉末狀樣品裝于頂空瓶中,密封,80℃,平衡30min,將萃取纖維頭(50/30μm DVB/CAR/PDMS)插入瓶中,萃取30min,取出立即插入GC-MS進樣口中,解吸附,分離,鑒定。
石英毛細管柱(Rxi-5Sil MS,30m,0.25mm,0.25μm);99.999%高純度氦氣作為流動相;流速為1.0mL/min;進樣方式為不分流,進樣時間設(shè)為1min;進樣口溫度和接口溫度均為250℃;程序升溫:50℃保持1min,3℃/min升到150℃保持1min,5℃/min升到200℃,保持0min,10℃/min升到250℃保持5min,總程序時間55.33min。溶劑延遲時間為2min,電離源:EI;離子源溫度:220℃;掃描范圍:m/z 35~500,質(zhì)譜記錄時間:2.5~55.0min。
使用NIST.17標準譜庫檢索得到的質(zhì)譜數(shù)據(jù),結(jié)合標準質(zhì)譜圖和相關(guān)文獻報道鑒別相應(yīng)的化學成分。
取樣品,按2.1項下方法進行固相微萃取,按2.2項下GC-MS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圖譜(圖1)。并采用峰面積歸一化法進行分析,得出各化學成分在揮發(fā)性組分中的相對質(zhì)量分數(shù),結(jié)果見表1。
圖1 總離子流圖(1為毛橘紅,2為光橘紅)
表1 揮發(fā)性成分
續(xù)表1
本實驗通過HS-SPME-GC-MS對兩種化橘紅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快速鑒別。光橘紅鑒定出52種揮發(fā)性成分(表1),占總揮發(fā)性成分的87.15%。其中含量較高(5%以上)的是D-檸檬烯(10.28%)、β-石竹烯(8.47%)、大牛兒烯D(6.11%)、β-杜松烯(5.62%)。毛橘紅鑒定出55種揮發(fā)性成分(表1),占總揮發(fā)性成分的90.15%。其中含量較高(5%)的是反式-橙花叔醇(10.61%)、大牛兒烯D(9.34%)、γ-摩勒烯(6.42%)、β-杜松烯(5.73%)。圖1和表1的結(jié)果提示兩種化橘紅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大體相似,但兩者屬于不同的植物果實,揮發(fā)性物質(zhì)還是存在差異,相較于光橘紅,毛橘紅有異大香葉烯-D、4(15),5,10(14)-大根香葉三烯-1-醇等10種揮發(fā)性物質(zhì)獨有的,光橘紅也有D-樟腦、芳樟醇等7種揮發(fā)性物質(zhì)是獨有的。
采用HS-SPME-GC-MS技術(shù)可以避免繁雜的提取過程,快速準確分析兩種化橘紅的揮發(fā)性成分,為化橘紅的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