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元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wèi)T了船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
我上小學(xué)三年級音樂老師教我們唱這首歌時,我很驕傲地告訴同學(xué)們:“這是寫的我家門前那條大洪河呢!”同學(xué)們信以為真,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
這首歌當(dāng)然不是專寫我家門前的河流,但歌中景物,確實和我老家田家河壩的風(fēng)光一模一樣。田家河壩沿河兩岸,是肥沃的良田,每當(dāng)水稻揚花吐穗的時節(jié),那稻花的清香便撲面而來,到了秋天,艷陽高照,秋風(fēng)送爽,金燦燦的稻田里,仿佛黃金鋪就。大洪河上,則是一片繁忙,船只川流不息:送公糧的、運煤的、賣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去袁家鎮(zhèn)趕場的大姑娘、小媳婦,打扮得花花綠綠的,坐在船上。起風(fēng)的時候,有的船上掛起白帆,七八個艄公劃著大槳,那鏗鏘有力的號子聲,響徹大河兩岸。
袁家鎮(zhèn)離我家只有三里地。大人們趕場從不耽誤勞動,上午收工后,需要去街上買鹽、扯布、賣雞蛋的,一個小時就能把事情辦妥。因而出生在田家河壩的男娃子俏得很。他們長相不管有多難看,娶的媳婦卻一個比一個漂亮。誰家女子要是嫁到田家河壩,就等于從糠籮篼跳進了米籮篼。那些山里女子,不但不要男方一份彩禮,反而從娘家抬來許多嫁妝。當(dāng)?shù)卦鱾髦@樣一句話:寧要河壩一塊田,不要娘家一座山。是的,我們從不缺飯吃。吃魚也方便。許多人家都有一條打魚船,想吃魚就提上網(wǎng)子往河邊走一趟,不一會工夫,那魚簍子里便裝滿了鯉魚、鯽魚、翹殼、烏魚等。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而今,那個號稱魚米之鄉(xiāng)的田家河壩,已變得十分蕭條了。那些住在山上的人家,去外面打工掙了錢,早在鎮(zhèn)上和城里買了房,誰還羨慕你那“一塊田”呢?岸上蕭條,水上也蕭條,河里再也見不到船只了。那鏗鏘有力、韻味無窮的號子聲也從此銷聲匿跡了。我們村原來有一百五十多口人,許多年輕人在縣城、重慶、成都等地買了房,把全家搬走,老老少少就只剩下了十來個,種田的只有三戶人家:六十五歲的周國光,七十歲的張友生,還有一個是村上出了名的“地牯?!薄耸龤q的貴田老漢。
前面兩家只種一兩畝田,夠一年吃就行了,但貴田老漢的心厚得很,種了七八畝。本來他還想多種幾畝,可兒子兒媳堅決不同意,氣不過就把老爹種水稻的一塊三畝多田用來打荒了。因為這事,他和兒子兒媳鬧了幾天別扭。他種莊稼真是種上了癮,要是哪天不去地里干點活,就病懨懨地沒精神,手腳腫脹,挺難受。有人便嘲笑他是條“地牯?!泵?,一天只曉得在土里刨食。村上還有幾個比他歲數(shù)小的老漢,早已不種田,兒女們每月給生活費,無所事事,便經(jīng)常聚在一塊搓麻將,或是坐在院壩里吹牛聊天曬太陽,日子過得很悠閑。
一天上午,貴田老漢又扛著鋤到地里干活去。幾個老漢看見了,便熱情地拉他進屋搓麻將。
貴田說:“我不會哦!”
壽昌說:“不會我們教您噻!”
貴田說:“我不喜歡這東西嘛!”
“不喜歡搓麻將,那就陪我們擺龍門陣嘛!”光慶說著熱情地給貴田遞了根煙。
于是貴田老漢就坐下來陪他們擺龍門陣。
壽昌說:“貴田哥,我們這里就數(shù)您年紀(jì)大了,您見多識廣,給我們講個故事嘛!”
貴田說:“我哪里見多識廣哩?一輩子就只曉得種莊稼?!?/p>
光慶說:“那就講個種莊稼的事嘛!貴田哥,您是幾歲開始學(xué)干活的呢?”
談到種莊稼的事,貴田老漢立刻來了精神,自豪地說:“我八歲就跟父親學(xué)栽秧了,那時你還沒出世呢!”
“嗬喲喲!”六十七歲的遠房侄兒國安十分驚訝,“貴田叔八歲就學(xué)干活了呀?現(xiàn)在算來您已經(jīng)種了七十多年的莊稼了?!?/p>
“那還有假?你看我這把老骨頭,再種幾年莊稼也不會有啥毛病嘛。”
壽昌說:“貴田哥,您家?guī)讉€糧倉都裝滿了稻谷,少說也夠吃三四年吧?”
“可不是,”六十七歲的何青老漢勸貴田,“您看您家兒子志明,早就去城里享福了,您咋不去城里和兒子一塊過呢?”
貴田道:“耍起不習(xí)慣嘛!”
壽昌道:“不習(xí)慣就學(xué)噻!開始我也不習(xí)慣,過段時間就習(xí)慣了?,F(xiàn)在你叫我去種莊稼,反倒還不習(xí)慣呢?!?/p>
“是呀,貴田叔,現(xiàn)在種糧食又不值錢。您辛辛苦苦種一季稻谷,結(jié)果只賣塊把錢一斤。你看那街上的蘿卜、白菜還要賣兩三塊錢一斤呢!再說了,田家河壩的米沒有以前吃起香了?,F(xiàn)在我們都是買東北大米吃呢!”侄兒國安說。
誰知國安一席話不經(jīng)意傷了貴田老漢種田的感情。他狠狠地痛斥侄兒:“國安,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真是‘人不宜好,狗不宜飽’!日子過好了就忘本哩!荒年的時候,你才五六歲,家里沒糧吃,就吃觀音土。早晨屙不出屎來,你蹲在茅坑喊爹叫娘地哭。我過路看見了,在地上撿了根小竹棍從你屁眼里一點一點往外掏,這事你難道忘記了?還有你夜里餓得睡不著覺,哭著鬧著要吃羹,你娘哪有?你就把床上的鋪草一把一把扯來扔在地上。聽見你哭得很可憐,我在隔壁屋里還悄悄為你抺了兩場眼淚,你曉得不?現(xiàn)在肚兒脹飽了就忘本了?真是個好了瘡疤忘了疼的狗東西!”
國安被貴田老漢痛罵一頓后,滿臉羞紅,低垂著頭,十分尷尬。見狀,壽昌打圓場道:“貴田哥,俗話說,‘揭人莫揭短,打人莫打臉’。國安也是六十幾的人了,您讓他老臉往哪擱?再說了,現(xiàn)在黨和政府不是號召我們要向前看嗎?您咋老提過去的事呢?”
“提又咋哩?”貴田老漢很不服氣,“我是教他不要過上好日子就忘本哩!你們一個個都向錢(前)看,那今后還有誰來種莊稼?壽昌,你也是七十幾的人了,聽你父親說過嘛,新中國成立前,我們田家河壩有二十多戶人,家家都種大地主魯百維的田,三七分租。也就是一石谷地主得七斗,佃戶得三斗。要是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交了地主的租子就所剩無幾了。到了寒冬臘月,許多人家沒糧吃,便拖兒帶女地走出去討口要飯了?,F(xiàn)在政策好了,農(nóng)民種田政府不但不收租,反而還給種田的人家每畝補助幾十百把元錢呢!你們說,種田有啥不好?嗯?!”
在下筆寫文前最好能寫個簡單的提綱,巧妙安排好文章的結(jié)構(gòu)。多數(shù)可以寫成總分總或總分的結(jié)構(gòu)。文章事件的敘述要有頭有尾,情節(jié)、章節(jié)的安排要有層次。如作文《那段溫暖的日子》,先有一個總的點題開頭,再選擇幾個生活中溫暖的片段,最后再次點題,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
貴田老漢雖然表面是在教訓(xùn)侄兒國安,但有些話也分明是說給壽昌和光慶老漢聽的。他們自然是站到國安一邊。于是壽昌略帶譏諷的口氣說道:“貴田哥不是喜歡種莊稼嗎?我那幾塊責(zé)任田您也拿去種了嘛!我也不收您租子,好嗎?”
“我也有幾塊田正荒著呢,要不,貴田哥干脆一塊拿去種好了。政府補助的錢我也不要,您自己去領(lǐng)就是了?!惫鈶c慷慨大方地對貴田道。
貴田老漢聽出壽昌、光慶說話帶刺,回應(yīng)道:“我是你們家喂的牛呀?你們一個個都當(dāng)老爺去,讓我來給你們當(dāng)牛做馬種莊稼,是不是?你們都曉得耍起安逸、舒服。我只擔(dān)心今后沒人種莊稼了,吃個球呀?”從來不罵人的貴田老漢忍不住罵了句臟話。
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幾個老漢沉吟了片刻后,壽昌說:“貴田哥正忙著呢,哪有時間陪我們擺龍門陣喲?您去地里忙活去,別耽擱了您活路!”
于是大伙不歡而散。
貴田老漢悻悻地從屋里走出來,扛著鋤向地里走去……
“地牯?!笔俏覀兝霞覍ΤD晟L在地里的一種小蟲子的叫法,書上叫什么,我不知道。它整天在地里刨土覓食,從不休息。叫人“地牯?!保葞Оx,也有貶義。就看說話時的背景了,比如剛才壽昌說貴田老漢是條“地牯牛”就帶有貶義。
貴田老漢來到了自家的苞谷地。夏至剛過去第二天,地里的苞谷已經(jīng)披上了紅紅的纓須。還有一個月就能收獲了。今年的苞谷比往年長得好。貴田老漢伸手在粗壯的苞谷棒子上拃了兩拃,整整有一尺長哩!
這塊叫“黃金寶”的土地,貴田老漢整整種了六十年,對它有著兒女般深厚的感情。那是一九六二年,中國的農(nóng)民剛剛度過了三年困難時期,按照當(dāng)時政策,除了大集體的土地外,每人還能分到一分自留地,由社員自由種植蔬菜瓜果和其他農(nóng)作物。貴田老漢便把這塊地經(jīng)營得十分精致,一年四季從不讓它閑著。他留了兩分地種蔬菜瓜果,剩下的五分地便種上了苞谷、小麥。
今天他是給苞谷薅最后一遍草。中午時分,貴田老漢便薅完了地里的雜草。炎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貴田老漢臉上冒汗了。為了趕時間,一上午他都沒休息。于是他找了個地坎邊坐下來抽支煙,歇口氣。
望見地里的苞谷,貴田老漢算了算賬,一年單是苞谷、小麥就要產(chǎn)四五百斤。這塊地對他們一家真是功不可沒。大集體的時候,當(dāng)生產(chǎn)隊分的糧食接不上茬時,就全靠這塊地的苞谷小麥來接濟。
休息了片刻,貴田老漢又來到旁邊的蔬菜地。夏季,地里正種著絲瓜、南瓜、豇豆、茄子、黃瓜、海椒和西紅柿等??蓜e小瞧了這兩分地!每年種的蔬菜瓜果,貴田老漢全家都吃不贏,剩下的擔(dān)到街上賣去,一年還能掙下一筆錢呢!兒子兒媳搬進城去住以后,仍繼續(xù)吃老爹種的菜。聽說孫兒一家也喜歡吃。尤其是孫媳婦麗芬,從小在城里長大,她特喜歡吃爺爺種的菠菜、冬寒菜和西紅柿等,貴田老漢很高興。因此這塊地種的蔬菜,主要是送給城里兒孫兩家吃。每隔十天半月,便由兒子志明回老家背一趟。
貴田老漢種菜,從不用化肥,他家有豬有牛,自家肥還用不完呢!現(xiàn)在城里各大超市買的蔬菜都是用化肥生產(chǎn)的。
此刻,地里的南瓜和絲瓜的藤蔓已經(jīng)爬上瓜架了。那金黃色的南瓜花和粉白色的絲瓜花開得是那么嬌艷迷人?,F(xiàn)在還不是結(jié)瓜的季節(jié),倒是那黃瓜和四季豆已經(jīng)成熟了。于是貴田老漢摘了兩條黃瓜、三把四季豆帶回家去讓貴婆婆做菜吃。
一天,兒子志明又從城里回老家摘菜了。吃畢午飯,志明又勸父親道:今年這季莊稼收獲后,就不要再種了,明年二位老人還是搬進城去和他們一塊兒住。但貴田老漢就是不愿去城里住,一是擔(dān)心自己種的七八畝田被打荒;二是去城里住解手不習(xí)慣。想起去年進城給兒子做生鬧下的笑話,至今還讓他很尷尬。去年,志明滿六十,孫兒海濤在縣城最豪華的大酒店包了二十桌酒席。吃畢晚飯,貴田老兩口就住兒子家里。第二天早上,貴田老漢去廁所解便,衛(wèi)生間里沒有茅坑,只有一個坐式抽水馬桶,他猶豫了片刻,才將屁股落在馬桶上。在農(nóng)村蹲了幾十年茅坑的他,不習(xí)慣坐著排便。過了一刻鐘,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排出一點大便來。又坐了半小時,想解卻解不出來,干脆憋著不解了。找紙擦屁股,廁所里卻沒有衛(wèi)生紙,說道,家里什么高檔家具電氣都買得起,咋個揩屁股的草紙都舍不得買呢?貴田老漢叫了兒子兩聲。志明推開門問父親有么子事。貴田道:“你老子要揩屁股,咋個沒紙哩?”
“爹,現(xiàn)在城里人解手已經(jīng)不時興用紙哩!”
“城里人不是很講衛(wèi)生嗎?咋個解手不用紙呢?”
“爹,用紙已經(jīng)落后啰,也不文明啰?!?/p>
“放屁!”貴田老漢生氣道,“不揩屁股反倒還文明了不是?”
“爹,您不懂,這是電動智能抽水馬桶,解便后用熱水沖洗就行了,方便得很。”
貴田老漢心里道:用水沖洗那不把褲子屁股打濕呀?是哪個發(fā)明的這東西?不是要把人教懶嗎?
志明卻一個勁地夸獎用智能馬桶的種種好處,還要親自教父親學(xué)會使用。貴田老漢不想學(xué),固執(zhí)地向兒子要兩張衛(wèi)生紙。志明拿他沒辦法,只好去飯桌上扯了幾張餐巾紙給父親用。貴田老漢從廁所出來,就鬧著要回鄉(xiāng)下去。兒子不解,說:“爹,這次好不容易把您請進城來,您就不能多住幾天嗎?海濤也說了,過兩天他還要親自來接您和奶奶去他家看一看呢!海濤在縣城的高檔小區(qū)買了棟花園小洋房,單是裝修就花了一百多萬。漂亮得很!”
聽兒子這樣說,貴田老漢更加緊張了。是的,這次住兒子家就讓他很不習(xí)慣。出門進屋要換鞋,沙發(fā)也不能隨便坐。要是去了孫子家,自己的手腳可能更不知往哪兒放。于是貴田老漢借口說農(nóng)村活路忙,要回鄉(xiāng)下干活去。志明知道父親的脾氣倔,再勸也無用,只好找海濤朋友的車把父母送回鄉(xiāng)下去。
說心里話,貴田老漢還是很喜歡孫兒海濤的。他從小就聰明懂事,對父母和爺爺奶奶很孝順。另外海濤讀書成績也好,高中畢業(yè)時便考上了西北某林學(xué)院。大學(xué)畢業(yè)后又回到本縣林業(yè)局工作。五年后從林業(yè)局辭了職,和幾個年輕人成立了“城鎮(zhèn)環(huán)保綠化總公司”。他們對社會的發(fā)展和市場的需求很有前瞻性:如舊城的改造、廣場興建和小區(qū)的綠化等,正需要大量的花草樹木。他們便租了兩百畝土地專門培植各種名貴樹木和奇花異草?,F(xiàn)在大見成效,真是小樹成林,花木扶疏。每天有不少客戶向他們購買花草樹木,生意是一天比一天紅火。
時令又來到了小暑,地里的苞谷還有半個來月就成熟了。這個時候,地頭和田里也基本沒啥活路干了。但貴田老漢是個閑不住的人,他每天仍然要扛著鋤去苞谷地和稻田里看一看。
傍晚時分,貴田老漢又來到了自家的稻田邊。此刻,正是水稻揚花吐穂的時節(jié),燕子穿花似的在稻田的上空捕食著昆蟲,不時從空中傳來幾聲喳喳的叫聲。那長長的谷穗正齊刷刷地指向天空。再過十來天,稻谷灌漿以后,它們又將沉甸甸地垂下頭來。貴田老漢坐在田埂上,望著眼前這片長勢喜人的水稻,心花怒放。今年又是個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好年辰呵!這三畝二分稻田,少說也能收獲四千來斤稻谷吧!
然而,當(dāng)他抬頭向四周望去時,喜悅的心情一下子悲凉起來。是的,田家河壩本有上千畝良田,而今大多都打荒了。田里的紅花草、螃蟹草、牛毛氈、熟地草、荸薺草等長得十分茂盛,仿佛一片綠色的草海。貴田老漢心里怪不是滋味。老話說:土地是農(nóng)民的命根子。這寶貴的土地呀,咋個一下變得這樣爛賤呢?
早先,貴田老漢家一直是租種大地主魯百維的田。那時,他是多么渴望自家也有一塊田啊!后來土地改革,他家分到了八石二斗谷的田和三石糧食的土。貴田老漢記得,當(dāng)他從土改工作組同志手上接過“土地證”時,激動得淚流滿面,夜里一晚上都沒睡著覺。之后人民公社成立,農(nóng)民的土地又收歸了大集體。再后來,全國又搞起了土地聯(lián)產(chǎn)責(zé)任制,貴田家又分得了六畝五分田和三畝二分地。那時,農(nóng)民種莊稼的積極性真是十分高漲,比賽似的,莊稼一家比一家種得好。
然而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年輕人和中年人都去外面打工掙錢了,也在城里買房了。農(nóng)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此刻,貴田老漢感到很孤獨。他很想找村上幾個老漢聊天解悶,可是他們對種莊稼早已不感興趣。有天,貴田老漢去找還在種田的張友生和周國光聊天。誰知友生告訴他,這季莊稼收獲后,他也不種田了,要去城里和兒子一塊兒過。國光雖然不去城里住,但他告訴貴田,兒子兒媳也不讓他種田了,說今后吃的糧食小菜等由他們給錢買。這樣說來,村上就只有貴田老漢一個人種田了。他憂心忡忡地想:今后要是農(nóng)民都不種莊稼了,糧食從哪里來呢?有人勸他不要咸吃蘿卜淡操心,中國不是每年要向外國進口不少糧食嗎?貴田老漢卻鄙棄道:自己有田不種莊稼,靠買進口糧吃,人家老外不罵中國人是懶漢二流子呀?再說了,農(nóng)民又有多少錢去買進口糧吃呢?望著眼前這片荒蕪的田野,他的淚水忍不住流淌出來,最后哭出了聲……
突然,從背后傳來了一陣輕盈的腳步聲。貴田老漢回頭一望,只見一位五歲左右的小姑娘,嘴里一邊吃著棒棒糖,一邊好奇地向他走來。貴田老漢不想與她說話,便立刻掉過頭去。小姑娘卻來到跟前,叫了聲“爺爺”。貴田老漢只好抬起頭來看她一眼。看見老爺爺臉上的淚水,小姑娘驚訝道:“爺爺,你哭啦?”
貴田老漢趕忙抹去眼淚,支吾道:
“爺爺沒,沒哭,爺爺是高興哩!”
“爺爺和誰高興呀?”
“爺爺和——和莊稼高興哩!”
“爺爺,啥叫莊稼呀?”
“莊稼就是糧食噻!你看,這田里不就是長的莊稼嗎?”貴田老漢怕小姑娘不認(rèn)識,就用手指著田里的水稻說。
小姑娘看了看那片綠油油的水稻說:“不!爺爺,這不是莊稼,這是狗尾巴草?!?/p>
貴田老漢哭笑不得。是的,姑娘到底還小呵!她咋曉得啥叫莊稼呢?問道:“你是誰家的丫頭?跑這里來干啥?”
“爺爺,我是劉洪宇家的丫頭,家在重慶。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來這里看他們釣魚呢?!?/p>
貴田老漢便向河邊望去。只見公路邊??恐辶v小車,有十幾個大人果然在河邊釣魚。
過了片刻,貴田老漢回過頭來問小姑娘鄉(xiāng)下好耍嗎?小姑娘說好耍,比城里好耍多了!貴田老漢問,鄉(xiāng)下咋個好耍哩?小姑娘說,田里有野花、野草,還有蜜蜂、蝴蝶……貴田老漢本來還想和小姑娘談點啥,但聽她說田里有野花、野草,心里突然又有一種莫名的悲涼和憂傷,淚水差點又從他眼眶掉下來……
這時,一位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子站在不遠的帳篷邊呼叫女兒回去吃飯了。小姑娘告別老人后,蹦蹦跳跳地向她媽媽走去。
望著小姑娘的背影,一種說不出的復(fù)雜情緒又彌漫在貴田老漢心頭。是的,自從去年重慶到袁家鎮(zhèn)的公路修好后,重慶到袁家鎮(zhèn)只需半個小時。每天有不少重慶人來到河邊釣魚。大洪河的魚純屬野生,又沒人收錢,隨便釣。此外,釣罷魚后,有的人還要在鄉(xiāng)下住一夜,享受田園風(fēng)光的樂趣。他們便在昔日的稻田里撐起了幾個蒙古包似的小帳篷。傍晚時分,那裊裊的炊煙便飄蕩在黃昏的天空里。城市人真會享受生活呵!他們在城里日子過膩了,便來到鄉(xiāng)下釣魚玩。高樓大廈住夠了,就到鄉(xiāng)下住一夜。晚上,田野里又升起了一堆篝火,一群男人和女人便手拉手圍著火堆跳擺手舞,歌聲和歡笑聲也不絕于耳。貴田老漢不知道他們那是在開篝火晚會,只覺得是在糟蹋良田,暴殄天物!
國慶節(jié),孫兒海濤要帶父母和兒子媳婦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三天前,兒子志明就給貴婆婆打了電話,并說這次不用麻煩二位老人,中午準(zhǔn)備兩個小菜就行了,其他吃的均由他們從城里帶回來。貴婆婆覺得過意不去,還是給三歲的小曾孫昊兒炒了花生和紅苕果。
上午十時許,海濤開著寶馬回到了老家。下車后志明和媳婦便從后備廂里取出大包小包的東西來。除了雞鴨魚肉和海鮮外,還帶了一袋泰國大米和一桶金龍魚菜籽油。
取完東西,海濤又開著車去鎮(zhèn)上和同學(xué)朋友喝茶聊天去了。貴婆婆趕忙去樓上缸里給昊兒端來一盆炒花生和紅苕果。她抓一把炒花生給昊兒說:“幺幺乖!來,吃一把太婆婆的炒花生,可香哩!”昊兒正要伸手去接,孫媳婦麗芬卻用手擋了下說道:“奶奶,您留著自己吃吧!昊兒還小,牙齒嫩,嚼不動。我這里給他帶了許多吃的呢!”說著,麗芬拉開小挎包,里面有巧克力、小桃酥和阿爾卑斯糖果。她順便抓了一把巧克力給奶奶吃。貴婆婆說:“留著給昊兒吃嘛!這東西我還吃不慣呢?!币娦≡鴮O吃的零食比自己的高級多了,貴婆婆愧疚地把炒花生和紅苕果收了起來。之后便忙著擇洗籃子里的菠菜和冬寒菜,準(zhǔn)備中午吃。麗芬見籃子里的菠菜和冬寒菜又嫩又新鮮,就問道:“奶奶,您家小菜長得真好!是用化肥種的嘛?”
“不!我們家種菜從不用化肥,自家肥還用不完呢!家里有一頭水牛,一天要接一桶牛尿。還有我和老伴每天解的小便,比化肥還好呢!你看,這菠菜和冬寒菜都是用牛尿和人尿淋的?!?/p>
聽貴婆婆這一說,麗芬的胸口不由一陣陣惡心,她捂著嘴差點嘔了出來。天啦!原來我們吃的菠菜和冬寒菜是用牛尿和人尿種的呀!這不等于是自己在變相地吃牛尿和人尿呀?貴婆婆埋著頭一邊擇菜,一邊只顧說話,她并不知道麗芬的心理變化,又說道:地里菠菜和冬寒菜還多著呢!過幾天等志明回城時再給她家送些去。
吃午飯時,海濤從鎮(zhèn)上回到家里。桌上的飯菜十分豐富,有紅燒肥腸、鹵牛肉、板鴨、鱖魚和大龍蝦等。另外還有貴婆婆做的兩個小菜:一缽冬寒菜煮豆腐。一盆炒菠菜。麗芬見到那兩個小菜,想起奶奶擇菜時說的話,一種本能的生理反應(yīng)又讓她差點嘔出來,她捂著嘴道:今天有些感冒,心里難受,不想吃飯了。于是貴婆婆便叫麗芬去臥室躺一會,麗芬離開飯桌就向屋里走去。
然而,大魚大肉對于海濤和昊兒早就不稀奇了。父子倆爭著把桌上的兩個小菜吃了個精光。吃畢小菜,海濤風(fēng)趣地說,我腸子里已經(jīng)長滿了油,多吃點小菜刮刮油吧!見爺爺正在刨飯吃,便問道,爺爺,這泰國米咋樣?吃起來很香嘛!
貴田老漢直言道:“我沒吃出有多香,我看還不如自己種的米吃起香呢!”
“爹,您這是抬杠哩!海濤買的這泰國米,一百九十塊錢一袋。一斤米要花十九塊錢。我們種的米才賣兩塊多錢一斤,當(dāng)然是泰國米好吃嘛!”志明便替兒子抱不平。
“你爹沒口福!山豬兒吃不來細米糠。吃自己種的米,里面有汗水的香味。那漂洋過海運來的米有這味道嗎?”
志明見父親一根筋,認(rèn)死理,就不想與他爭論下去了。海濤笑了,說:“爺爺吃不慣外國米就算了。你們家?guī)讉€糧倉不是都裝滿了稻谷嗎?少說也夠吃三四年吧?我看爺爺就不要再種田了,好好地耍,好好地玩,爭取活到一百歲。到時我在縣城最豪華的大酒店給您包五十桌酒席做大生,好嗎?爺爺!”
“濤兒呀,你要想爺爺活百歲,那就趁我這把老骨頭還硬邦,讓爺爺再折騰幾年莊稼嘛!”
“爹,您脾氣咋個這樣犟呢?以前我勸您,您不聽,海濤勸您也不領(lǐng)情,您叫我們臉面往哪兒擱?您曉得不,現(xiàn)在有人在背后說閑話了,說海濤只對父母有孝心,把六十歲的爹媽接進城去享幸福,讓八十幾歲的爺爺奶奶留在鄉(xiāng)下種莊稼。您說,聽了這些話我們當(dāng)后人的心里好受嗎?”
貴田道:“人家愛咋說咋說,反正我耍起不習(xí)慣嘛!”
“志明呀,你爸是條‘地牯?!拿?,喜歡在土里刨食哩!你讓他貓在家里不做事,一天磨皮擦癢雞不是狗不是的,反倒容易生病呢!”貴婆婆開導(dǎo)兒子說。
海濤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道:“好嘛!奶奶,不過今后您要多照顧爺爺就是了。”然后稱下午三點有位客戶要請他喝咖啡談業(yè)務(wù)。他去臥室把媳婦麗芬叫了出來。貴婆婆便問她好些不?麗芬說躺了一會好多了。孫兒一家便坐進了車?yán)锶ァ?/p>
小車啟動時,麗芬抱著昊兒向爺爺奶奶和太奶奶做再見。貴婆婆也擺著手向他們說再見。想起麗芬到鄉(xiāng)下來一趟,一口水也沒喝上,貴婆婆心里覺得歉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