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付冰冰
爺爺是鐵道兵、父親是坦克兵、自己是武警。半個多世紀以來,胡煥銀、胡明、胡澤斌祖孫三代在平凡歲月書寫著不凡報國情。不同的歲月,相同的信仰。95年來,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把報國放在首位,用青春續(xù)寫安瀾,以清澈的愛,守衛(wèi)可愛的中國。
1968年3月,胡煥銀懷揣一腔報國情踏上開往北方的列車,來到北京市8777部隊一營四連成為一名光榮的鐵道兵戰(zhàn)士。
1968年國際形勢嚴峻,中國處于內憂外患時期。偉大的中國人民以一貫的艱苦奮斗作風克服重重困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胡煥銀積極投入到新中國第一條地鐵的建設任務中。
在胡澤斌的記憶中,小時候的夏日,總有爺爺在藤椅上輕輕拂動著蒲扇,講著讓人百聽不膩的故事:“我們那時候修的可是新中國第一條地鐵,條件多難呀。外國人笑話我們,可是我們不服氣,終于讓地鐵在1969年10月1日順利通車,告訴你斌斌,爺爺那時候可是班長呢……”
每每談及入黨時刻,胡煥銀不免流露出激動的神色。是呀,中國共產黨,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是神圣的?!皞鋺?zhàn)珍寶島,爺爺和戰(zhàn)友們寫好了遺書,等待祖國的召喚??删纯蓯鄣闹袊娙?,每個人都有一封藏在心中的‘遺書’,時刻做好了為祖國獻身的準備。”胡澤斌說,爺爺心中有個信念:我們要愛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國家,絕不能讓別人看不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祖國的號召和爺爺的熏陶下,胡澤斌的父親也堅定地走上了為祖國奉獻的道路。1995年,胡明成為蘭州軍區(qū)坦克營84525部隊三連三排的一名戰(zhàn)士。
沙塵起,戰(zhàn)車響,熱血男兒守邊疆。極端作戰(zhàn)條件對坦克和戰(zhàn)士們要求很高,艱苦的環(huán)境磨煉邊疆戰(zhàn)士們的意志。“父親他們堅持中國軍人‘百煉成鋼’的精神,同自己較勁,同困難較勁,同敵人較勁?!?/p>
在胡明的記憶中,軍旅生涯還有一件令他終生難忘的事情——1997年香港回歸。就在回歸前夕,英國34艘軍艦闖入南海,進行所謂的“友好訪問”,意圖通過武力施壓來讓中國人屈服?!叭珖舷氯呵榧?,父親他們也寫好了請戰(zhàn)書。父親說:‘他們敢!現在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了,他們還想欺負我們?中國軍人不答應,中國人民不答應!’”
1997年7月1日零點整,激動人心的神圣時刻到來了:在億萬中國人民的注目下,在一級戰(zhàn)備和新中國百萬雄師的待命中,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收回了香港主權!
老前輩打江山功垂史冊,當代人衛(wèi)祖國繼往開來。在濃厚的愛國主義熏陶下,奉獻祖國、建設祖國的忠誠信仰,流淌在每個中國人民心中。
2020年9月,胡澤斌到軍營報到?!澳棠毯湍赣H的不舍,父親和爺爺眼神中流露的勸勉,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做一名時刻準備為祖國獻身的中國軍人。”
武警某支隊的兩年時光,胡澤斌先后擔負多項安保任務,讓他深知,和平年代對軍人的考驗也時刻存在。
“部隊這個大學堂讓我一腔報國志得以施展。我深知和平的不易,如祖國需要,請首戰(zhàn)用我。我們會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賡續(xù)奮斗,只愿祖國越來越好。”胡澤斌說。
95年披荊斬棘,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軍隊必將再次從勝利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