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藍色起源、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出席了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賈維茨中心舉辦的慈善活動。本次活動由佳士德舉辦,共籌集1.26億美元,拍賣所得的資金也占收益的一部分。
其中,有一項拍賣物是由藍色起源公司捐贈的“新謝潑德”號太空艙中的一個座位,中標者是對沖基金Citadel公司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肯·格里芬,由該公司首席技術官烏梅什·薩勃拉曼尼亞代表出價,并以800萬美元的價格成功地贏得拍賣。據(jù)悉,此次飛行任務或將在2023年的上半年完成。
雖然贏得了拍賣,但是肯·格里芬表示,他將不會乘坐這架飛機,而將此次機會轉贈給紐約市公立學校的兩名老師。轉贈程序將由羅賓漢基金會負責,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公立學校的老師將被選中,也不清楚最終的選擇程序。
之所以為兩位公立學校的老師提供太空旅行的座位,是為了表彰他們推進公共教育的付出。老師是對學生的未來會產生重大影響的群體,如果他們能夠擁有這種獨特的經(jīng)歷,這會給他們以及他們所教的學生帶來深遠的影響。
本次活動捐贈的資金主要包括貝索斯家族基金會的1000萬美元、776基金會的2500萬美元和紐約市捐贈的5000萬美元。
負責捐贈程序的羅賓漢基金會是一家大型扶貧機構,三十多年來,它一直將消除紐約市的貧困作為其工作的主要目標,承諾將所獲得的捐款全部投放給所資助的項目。
該基金會創(chuàng)始人保羅·都鐸·瓊斯希望投資到公益上的每一分錢都能用到實處,他認為:“做公益和做企業(yè)相同,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顆火熱的心,更需要專業(yè)技能和實業(yè)化的管理?!?/p>
藍色起源是一個商業(yè)太空公司,由杰夫·貝索斯于2000年創(chuàng)立,并投入了數(shù)百萬美元用于火箭技術的研發(fā),“新謝潑德”號火箭則是該公司旗下的一款火箭。該火箭命名的由來主要為紀念美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艾倫·謝潑德?;鸺黧w分為火箭助推器和頂部太空艙兩個部分,都能夠重復利用。
2021年4月14日,“新謝潑德”號火箭被發(fā)射至地球亞軌道,成功完成了對能夠將人類送到太空邊緣再返回的太空艙以及火箭助推器可重復使用等方面的測試。
2021年6月,一位“神秘買家”通過拍賣的方式,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新謝潑德”號太空艙里的一個座位。不過,在最后關頭,他將座位讓給了18歲的荷蘭少年奧利弗·戴門。
2021年7月20日,“新謝潑德”號火箭首次完成4人載人飛行任務,除了杰夫·貝索斯與其兄弟馬克·貝索斯,還有當年“水星13女杰”其中之一沃利·芬克和奧利弗·戴門。這次載人旅行除了實際飛行時間以外,還包括兩天的培訓時間以及在德克薩斯州沙漠宇航村的住宿。
太空飛行需要進入地球軌道,因此,不僅飛行速度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飛行7900米,飛行高度也要與入軌高度相同,超過100千米才算進入太空。但亞軌道處于地球表面20千米~100千米的范圍內,并不屬于航空航天范疇。所以,亞軌道飛行也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旅行。
但亞軌道飛行作為人類進入太空的前站,的確擁有不容忽視的科研價值和商業(yè)價值。隨著亞軌道飛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普通人實現(xiàn)太空旅行的夢想也將越來越簡單。貝索斯表示,將會逐漸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讓普通人也能負擔得起。
“新謝潑德”號在執(zhí)行亞軌道飛行的過程中,首先利用火箭發(fā)動機進行垂直發(fā)射,火箭經(jīng)過加速,時速會超過3200公里,等到達了亞軌道之后,太空艙就會與火箭完成分離。發(fā)射9分鐘后,太空艙重新進入地球的大氣層,并借助降落傘在西德克薩斯州沙漠完成降落;而火箭箭體則在發(fā)射完成7分鐘以后,借助發(fā)動機的反推作用力和相應的著陸裝置完成垂直著陸。
從時間上看,這種飛行通常只持續(xù)十幾分鐘,乘客可以透過窗戶看到一些太空景象,并獲得幾分鐘的失重體驗。為保障乘客安全,太空艙還配備有逃逸救生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