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困境與改進策略
      ——以云南石林彝族摔跤為例

      2022-08-18 08:17:34李延超
      體育研究與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公共服務渠道公眾

      李延超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空間和歷史發(fā)展限制,西部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成本較高,地方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財政保障能力不足,即使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本土民族體育,基本公共服務也得不到充分保障,難以滿足公眾的基本需求。既影響了少數(shù)民族群眾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也嚴重制約著區(qū)域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民族體育是各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民族體育的保護和發(fā)展事關整個民族地區(qū)全體公眾的共同需要,而提高民族地區(qū)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質(zhì)量與效率,關鍵是建立以需求表達機制為基礎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2]。基于此,筆者通過個案分析,透視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現(xiàn)狀,找出其運行中存在的困境及其根源,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1 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機理與核心要素

      1.1 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機理

      需求表達機制是指賦予表達主體合法的話語權,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充分表達自身的需求信息,促使需求表達接收者給予有效回應,使一定范圍內(nèi)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得以實現(xiàn)的過程及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3]。一個完整的需求表達機制從運行流程上包括信息了解、訴求表達和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具體運行機理如下:需求主體由于心理上欠缺而產(chǎn)生了公共服務的需求。在了解和掌握公共服務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向政府及相關組織表達需求,政府及相關組織對這些需求信息進行識別和評估,遵循合理性、可行性等原則,進行公共服務供給決策,優(yōu)先滿足最重要、最迫切的合理需求。隨著這一需求的滿足,需求表達主體會產(chǎn)生新的需求,并開始完成新的需求表達過程。

      1.2 需求表達機制運行的核心要素

      需求表達機制的基本要義,就是保證消費者的服務需求和意見能夠順利表達,從而將消費者的服務需求和意見及時反饋給生產(chǎn)者和安排者,從而實現(xiàn)消費者參與公共服務的決策過程[4]。因此,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的前提是政府賦予表達主體合法的話語權,關鍵是需求表達主體的主動參與意識,保障是需求表達渠道的通暢和有效率,目標是政府及相關組織及時回應并滿足公眾的需求。因此,完善的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1)公眾主動表達需求的意愿;

      (2)暢通的需求表達渠道和表達主體合法的話語權;

      (3)政府及相關組織及時回應和處理公眾表達的需求。

      2 石林彝族摔跤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

      在石林彝族諸多的體育項目中,摔跤是他們的最愛。彝族有句諺語:“請客沒有酒不行,快樂離不開摔跤”。每逢節(jié)假日舉行盛大的摔跤比賽是當?shù)匮匾u了千百年、最負盛名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也是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方面提供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為了調(diào)查石林彝族摔跤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的現(xiàn)狀,2019年國慶節(jié)期間,筆者在石林選取了50名彝族同胞進行訪談調(diào)查。其中20名來自縣城、30名來自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查對象為摔跤非遺傳承人、運動員、教練員,退休教師、村民小組的組長、文藝骨干和普通農(nóng)民等;訪談采取了分層抽樣的形式;樣本選取盡量爭取涉及面廣、具有普遍性、主要圍繞上述需求表達機制三個核心因素展開;具體內(nèi)容包括對項目的認同、需求內(nèi)容、表達渠道、政府回應情況和未來建議等。

      2.1 摔跤的項目認同情況

      項目認同是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的前提,同時供給的落地和實現(xiàn)也需要具體的項目內(nèi)容來支撐。在石林,摔跤不僅僅是體育項目,更是重要的娛樂和生活內(nèi)容,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體現(xiàn)了彝族人樂現(xiàn)、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tài)。彝族自稱為老虎的子孫,喜歡打斗是他們的本性,是一個崇尚武勇的族群[5]。在訪談調(diào)查的50人中,96%的彝族同胞認為摔跤是他們最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項目,能夠代表他們的民族品性和民族性格。他們對摔跤的歷史和文化如數(shù)家珍,尤其對過去曾有過的輝煌留戀不止。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90年代初,石林縣已經(jīng)向外輸送了100多名優(yōu)秀運動員,包括9名運動健將和1名國際級運動健將,因而石林縣1990年被國家體委授予“摔跤之鄉(xiāng)”[6]。在石林“跤王”是對彝族摔跤高手的最高褒揚,也成為區(qū)別與其他彝族支系的標志之一。

      2.2 摔跤的公共服務需求

      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內(nèi)容是指為滿足健身、觀賞、娛樂、參與、生活所需要的民族體育公共服務的數(shù)量、質(zhì)量、結構、內(nèi)容等需求信息。在調(diào)查訪問中提出了“您認為最迫切需要的關于民族摔跤的公共服務是哪些”這樣一個問題時,選擇項包括(1)供觀賞和參與的民族摔跤賽事活動的定期舉辦;(2)民族摔跤知識和技能的培訓;(3)支持民族摔跤的組織建設并提供服務;(4)民族摔跤項目進學校;(5)民族摔跤運動場的建設、器材與設施的提供;(6)民族摔跤宣傳工作的網(wǎng)絡建設;(7)民族摔跤的立法保護和政策支持等。對于各個問題的回答最多可以選擇三項,調(diào)查結果如下。

      圖1顯示,民族摔跤公共服務活動的需求內(nèi)容依次為(1)供觀賞和參與的民族摔跤賽事活動的定期舉辦86%;(2)民族摔跤知識和技能的培訓66%;(3)支持民族摔跤的組織建設并提供服務64%;(4)民族摔跤項目進學校53%;(5)民族摔跤運動場的建設、器材與設施的提供74%;(6)民族摔跤宣傳工作的網(wǎng)絡建設36%;(7)民族摔跤的立法保護和政策支持58%;(8)民族摔跤信息資源的政府行政性服務提供等25%??梢?,供觀賞和參與的民族摔跤賽事活動的定期舉辦排在了第一位,可以看出彝族同胞對于這個方面最為關注。賽事和活動作為民族體育活動的標志,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而民族摔跤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排在了第二位,說明過去民族體育的培訓多是師傅帶徒弟的形式,逐步轉變?yōu)楝F(xiàn)在更需要政府來組織和提供。82%的被訪群眾有民族摔跤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需求,但目前政府能提供的技能服務還達不到25%,脫節(jié)率達到57%。

      圖1 民族摔跤公共服務的需求內(nèi)容

      2.3 摔跤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的渠道

      根據(jù)上述公眾迫切需要的民族體育公共服務內(nèi)容,做進一步的深度訪談,了解公共服務需求是通過哪些渠道來表達的。其中有:(1)向當?shù)氐恼賳T或是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反映;(2)通過媒體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愿望;(3)通過打政府電話來表達;(4)通過網(wǎng)絡、微信、微博、論壇等來表達需求;(5)不愿意表達,發(fā)發(fā)牢騷,表達了也沒作用等五項內(nèi)容。每個項目只能選一個。

      由圖2可以看出:(1)向政府官員或人大代表反映的占10%;(2)通過媒體來表達自己需求愿望的占13%;(3)通過打電話表達的占10%;(4)通過網(wǎng)絡、微信、微博、論壇等來表達需求的占13%;(5)不愿意表達的占54%。意外的是,不愿意表達排在了第一位,說明不少公眾對于自己的權力行使,包括公共服務的需求表達,采取了冷漠的態(tài)度。而通過網(wǎng)絡、微信、微博和論壇等方式表達公共服務需求排在了第二位,是因為網(wǎng)絡的自由度和輕松使得這一手段迅速提升,所以在這里可以暢所欲言,表達他們的真實感受。盡管石林民族地區(qū)尚不發(fā)達,但網(wǎng)絡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導致了表達方式的變化。通過媒體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排在了第三位。這種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當前民族文化復興越來越吸引了媒體的關注度,尤其是在火把節(jié)、密枝節(jié)時,摔跤活動成為媒體關注和追逐的焦點。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媒體在社會輿論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并且已經(jīng)成為一股強有力的力量,引導著大眾輿論。通過大眾媒體的宣傳力量,可以對決策者施加壓力,進而影響公共服務供給決策的走向。還有,向當?shù)毓賳T或是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等反映,排在了第四位,可見常規(guī)的體制化利益表達渠道,民族同胞是最不愿意選擇的。雖然我國的民主意識不斷提高,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人大代表制度、信訪制度、政務公開制度等民意表達渠道向廣大公眾開放,但是這些表達渠道程序復雜,并不能真正為公眾所用,再加上存在著政府工作人員敷衍等現(xiàn)象,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導致人們常常忽視了體制內(nèi)的正規(guī)利益表達渠道。

      圖2 公眾表達公共需求的各種渠道

      2.4 政府沒有回應或回應不及時的原因

      根據(jù)上述公眾迫切需要的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進一步了解他們認為政府沒有回應、回應無力和渠道不通暢的原因,其中有:(1)政府不屑回應;(2)政府沒能力回應;(3)政府部門間的相互推諉等3項內(nèi)容,每個項目只能選一個。通過調(diào)查,結論如圖3所示。

      圖3 政府的各種回應方式所占比例

      由圖3可以看出:(1)政府不屑回應的占70%;(2)政府沒能力回應的占19%;(3)政府欠缺誠意和主動性的占11%。

      2.5 完善需求表達機制的建議

      根據(jù)政府沒回應或回應不及時的現(xiàn)狀,進一步了解他們認為政府應該完善需求回應機制的建議。(1)政府應降低姿態(tài),主動接受公眾意見,并及時回應;(2)渠道要拓寬,成立一個保證有效溝通的組織;(3)公眾要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公共參與意識等3項內(nèi)容。每個項目只能選一個。通過調(diào)查得出的結論如圖所示。

      由圖4可以看出:(1)政府應降低姿態(tài),主動接受公眾意見,并及時回應占56%;(2)渠道要拓寬,成立一個保證有效溝通的組織為24%;(3)公眾要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公共參與意識為20%。

      圖4 公眾對政府各種改進建議所占比例圖

      綜上可見,彝族同胞關于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現(xiàn)狀所呈現(xiàn)的特點與規(guī)律與我國民族體育公共服務發(fā)展的整體現(xiàn)狀相符合。總的來看,公眾對于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服務需求是比較強烈的,需求內(nèi)容也是比較豐富的。即使有少數(shù)人愿意放棄想法,但更多的還是對政府、對未來寄予希望。他們希望這些需求能夠表達出被政府所知曉,并希望這些需求表達能夠真正影響政府的公共服務供給決策。

      3 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運行的困境

      通過對石林彝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情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對照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邏輯和關鍵要素,尤其從摔跤公共服務需求的整個制度體系來看,需求表達機制尚不完善,受訪中不少政府工作人員坦陳,群眾意見的表達對政府決策影響不顯著。很少有政府工作人員在事關民族體育的公共服務事項實施前會主動征求公眾意見,同時公眾也不會主動向政府工作部門表達自己對公共服務的建議。因此,公眾參與沒有成為政府公共服務決策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政府決策基本不會考慮公眾意見,需求表達機制在運行實踐中障礙重重。

      3.1 表達主體困境

      民族體育公共服務是否符合公眾的實際需求,應該是衡量公共服務供給效果或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要使公共服務產(chǎn)品的供給決策充分反映消費者的偏好,就要完善公共服務需求的表達機制,建立一種能把公眾的需求偏好轉換為公共決策依據(jù)的民主機制。[7]具體的主體表達困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主體表達困境具體表現(xiàn)一覽表

      3.2 表達渠道困境

      在需求表達價值的運行中渠道是重要的中介,是溝通主體與客體的橋梁。渠道的單一、不通暢、不規(guī)范等因素造成了表達渠道的困境。具體的渠道困境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表達渠道困境具體表現(xiàn)一覽表

      3.3 表達客體困境

      客體在需求表達機制運行中作用具有反饋和導向作用,政府回應的及時就會鼓勵主體的下一次表達,當前困境在于職能、功能上存在問題,最終影響了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效果。具體的表達客體困境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表達客體困境具體表現(xiàn)一覽表

      4 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運行困境的根源

      4.1 需求表達主體“名不符實”:地位缺失、意識淡漠和能力不足

      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民族品性和性格、文化教育水平、宗教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了公眾需求表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運行的過程中,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主體意識、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重要的推動作用,有地位、有意識和有能力是對表達主體的基本衡量標準,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眾主體地位常常難以體現(xiàn)。經(jīng)濟收入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使得他們無地位、無意愿、無能力表達自己的需求。宗教性也是影響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宗教傳統(tǒng)對公眾的影響根深蒂固,不同的宗教文化有著獨特、嚴格的教義教規(guī),這在無形中影響著群眾的生活和溝通交流方式,在公共服務需求表達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表現(xiàn)出其特有的宗教文化色彩。另外,民族地區(qū)地廣人稀,區(qū)域差異顯著,從發(fā)音到語言,從文化傳承到生活習慣,地緣上的差異性表現(xiàn)在公眾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迥異的特征也會對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8]。

      4.2 需求表達客體“政府理性”:利益驅(qū)使和能力受限

      在政府對民族體育公共服務的供應過程中,政府理性放大了它的局限性。詹姆斯·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以理性的“經(jīng)濟人”假設為基礎,指出政府內(nèi)部的官僚機構也屬于理性的經(jīng)濟人。政府官員“經(jīng)濟人”的利益取向,政府部門的決策者因個人偏好或政績需要而作出盲目決策。因為政府工作成員也是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經(jīng)濟人”,是多元利益主體之一?;谧陨碚兊榷喾N因素的考慮,政府工作人員會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難以充分、及時地滿足多樣化、差異化的公共服務需求。決策時以現(xiàn)有公共服務資源為基礎,考慮更多的是基于引進哪些項目,片面追求公共服務供給最優(yōu)化。地方政府決策忽略了公眾的真實需求,造成不少“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出現(xiàn)[9]。

      民族地區(qū)自然條件差,經(jīng)濟水平落后,地方財政支持經(jīng)濟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任務繁重,財政保障范圍越來越寬,項目地方配套越來越多,地方支出需求增長快于財力增長[10]。從需要層次理論的角度出發(fā),這些實際需求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層次性。民族地區(qū)民生型需求具體包括生存和生活兩個方面。政府首先考慮的是要解決面臨的生存問題,而后才會進一步考慮體育等文化型需求。

      4.3 需求表達渠道“程序失范”:程序復雜和互動不通暢

      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大是我國最基層、最能接近廣大人民群眾、最能反映民意的權力機關。但在石林,鄉(xiāng)鎮(zhèn)、人大的作用非常有限。代表大會盡管都是如期舉行,但往往是用老百姓的話說“走過場而已”“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這樣的工作方式必然會失去公眾的信任,無法真正代表民意。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和電子政府的推進,各級政府已設立了政府網(wǎng)站和主頁,向社會公眾公開非保密性的信息,以推進政府辦公的民主化和陽光化。但長期以來,公眾對政府工作如何運作卻知之甚少,無途徑可循,再加上受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使得普通群眾對政府政務工作越來越冷漠。在公眾看來,政府如何辦公是政府的事情,與老百姓無關,他們不想干預,也無權干預。常規(guī)的體制化利益表達渠道,民族同胞卻最不愿意選擇。雖然我國的民主制度不斷推進,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人大代表制度、信訪制度等民意表達渠道向廣大公眾開放,但是這些表達渠道程序復雜,并不能真正為公眾所用,導致人們常常忽視了體制內(nèi)的正規(guī)利益表達渠道。再加上政府沒有提供充分、恰當?shù)男枨蟊磉_渠道和途徑,造成了公眾對政府不信任,導致公眾對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的動機和意識不強烈,甚至表現(xiàn)出“沒意思”“不愿意玩”的情況,體現(xiàn)了漠視和與自己不相關的態(tài)度。

      其實,民族體育公共服務的運行困境根源在于政府的理性設計與公眾的感性選擇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涉及政府、公眾在民族體育公共服務表達中的角色定位問題,常常表現(xiàn)為政府在想方設法地供給,但公眾未必領情,甚至有時政府出力出工組織的活動還不如百姓自己組織的活動服務效果好。比如2018年元宵節(jié),縣級非遺傳承人“石林跤王”、圭山鎮(zhèn)小糯黑村的王春林自發(fā)籌集資金舉辦傳統(tǒng)摔跤活動,效果還不錯。

      5 我國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運行困境的改進策略

      公共服務最優(yōu)供給理論表明,要達到公共服務的最優(yōu)供給,就必須充分考慮消費者對公共服務的需求狀況。離開了對公共服務需求的考察,就無法達到公共服務的最優(yōu)供給[11]。其實,民族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不僅是一個市場決策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政治決策過程。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的成熟與否決定了民族體育相關決策的出臺和民族體育公共服務供給與管理的效率。根據(jù)上述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困境和根源,筆者提出以下改進策略。

      5.1 主體擁有話語權是前提

      “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工作方向”,石林文體局的一位領導LGP常常把這話掛在嘴邊。民族地區(qū)的干部會把民族工作看成第一位的工作,而且不少領導就是少數(shù)民族,他們能夠站在公眾的立場上為公眾考慮。民族體育的功能包括健身、娛樂、經(jīng)濟、社會整合等。民族體育的目標是弘揚少數(shù)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促進民族地區(qū)的“兩個文明”建設,增進各民族的團結友誼和身心健康。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和電子政府的推進,各級政府大多已設立自己的網(wǎng)站和主頁,向社會公眾公開非保密性的信息,以推進政府辦公的民主化和陽光化。

      5.2 主體意識建構成為核心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diào)整和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時代。空前的社會變革給社會發(fā)展進步帶來了巨大活力,其中一個突出特點是公眾政治參與意識逐步增強和訴求表達愿望不斷高漲。人們思想的多樣性、自主性、變化性和復雜性顯著加強,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愿望。民族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表達的主體建設,主要體現(xiàn)在培育基層公民社會,發(fā)展基層社會中介組織,加強社區(qū)建設和完善村民自治等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提高公眾的政治文化素質(zhì)和樹立現(xiàn)代公民意識兩個方面。前者使其對自身公共服務需求的認識和表達趨于理性化,后者有利于公眾對公共服務需求的真實表達。針對需求表達動機和意識不強烈的問題,當前在民族體育需求表達主體建設中一定要重視文化精英的存在和價值,尤其要培養(yǎng)民族體育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他們在民族體育需求表達的意識主動性、內(nèi)容專業(yè)性、效果示范性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5.3 互動渠道暢通是保障

      一般情況下,需求表達的效果與公眾的組織化程度成正比,組織化程度愈高,需求表達的效果愈好。培育公眾合作組織,通過對公眾組織力量、合作意識和談判能力的加強來提高公眾的組織化程度,并進一步催生和強化基層民主力量的發(fā)展,把分散和缺乏有機聯(lián)系的公眾組織起來,以此提升基層組織決策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加強民主監(jiān)督。同時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公眾參與形式,引導大眾媒體及時、準確地傳達政府信息,防止或減少信息扭曲、過濾現(xiàn)象的發(fā)生。加強公眾的網(wǎng)絡化參與,大力推行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通過企業(yè)參與等途徑,加快民族地區(qū)網(wǎng)絡設施建設,通過科普知識講座、宣傳教育等手段,逐步提高公眾使用網(wǎng)絡技術的能力,提高政府電子政務能力,并對公眾表達的需求予以及時反饋。

      政府回應的傳統(tǒng)手段主要是通過考察、上訪、媒體報道、投訴電話、意見箱和縣長專線等來聽取公眾的反映、了解社會需求滿足的狀況。面對積極而熱切的民意表達,政府必須加強匯聚民意機制的效能建設。網(wǎng)絡的高度開放性、互動性和即時性為政府提供了一個快捷、有效的反應載體,而網(wǎng)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技術手段的加入,則在政府和公民之間架起了一座廉價而又高效的電子橋梁。因此,在傳統(tǒng)的形式(投票、聽證、上訪等)基礎上,以大數(shù)據(jù)為依托,通過網(wǎng)絡評論、微博和微信等新方式來表達對基本公共服務的訴求。一方面,政府管理信息向公眾全面開放,增加了行政透明度,降低了公眾獲取政務信息的成本,可以低成本地完成需求的表達;另一方面,政府通過網(wǎng)絡可以高效率地收集公眾的意見,與公民和社會組織無障礙地直接交流,最真實地了解社會狀況,提高政府回應的反應能力,為政府的有效回復準備充足的條件。

      6 結語

      在我國現(xiàn)階段,民族地區(qū)伴隨著各種利益關系的調(diào)整,圍繞民族體育等民族文化需求表達的內(nèi)容和問題會越來越多。在民族體育的公共服務供給中,應根據(jù)需求表達機制的運行機理和核心要素,圍繞當前運行中存在的切實問題,有針對性地探索發(fā)展路徑。改變目前需求表達機制不暢的現(xiàn)狀,最大限度地引導主體的需求表達,及時收集并向政府反映公共服務需求信息,促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時能夠“照單下菜”,改善民族體育公共服務的供需結構,從而在政府、社會組織與公眾之間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渠道設置,相互推動和相互制約,共同推動民族體育公共服務的建設。

      猜你喜歡
      公共服務渠道公眾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32
      公共服務
      書業(yè)如何擁抱新渠道?
      出版人(2021年11期)2021-11-25 07:34:04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望奎县| 内江市| 凤阳县| 佛学| 城固县| 西华县| 克拉玛依市| 永和县| 济阳县| 三亚市| 庆城县| 房山区| 固镇县| 台山市| 海兴县| 宁河县| 思南县| 河东区| 长沙县| 百色市| 泸西县| 潼关县| 班戈县| 萍乡市| 莫力| 兰州市| 夏邑县| 台州市| 珠海市| 启东市| 准格尔旗| 土默特左旗| 江门市| 微博| 武宣县| 漳浦县| 上高县| 潮安县| 商都县| 丹江口市|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