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振君 周 園
廣東省恵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內(nèi)四科,廣東惠州 516211
乳腺癌是臨床多發(fā)性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隨著女性生活方式改變、生存壓力增加,臨床乳腺癌發(fā)病率顯著升高。目前,臨床對于乳腺癌采取放療、化療及外科手術等,對于無轉移患者,其生存率普遍較高。據(jù)有關文獻顯示,無轉移乳腺癌患者,接受積極治療后5年生存率>80%。而一旦發(fā)生腫瘤遠端轉移,患者生存率會受到嚴重影響。其中以肺部轉移最為常見,對肺功能造成破壞,引起咳血、呼吸困難、胸悶等,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當前,醫(yī)學界對于乳腺癌肺轉移尚無針對性治療方案,加之外科手術切除存在極大的爭議性。因此,臨床對于乳腺癌肺部轉移仍主張以非手術治療方式為主,如靶向治療、放化療等。多西紫杉醇作為新一線抗癌藥物,其抗癌活性更高、抗瘤譜更廣,且微管結合親和力更高,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關于乳腺癌肺部轉移方面作用價值報道甚少。本研究即納入72 例乳腺癌肺部轉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探討卡鉑聯(lián)合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治療的價值。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恵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2 例乳腺癌肺部轉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摸球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6 例。研究組中,年齡30~66 歲,平均(48.14±4.02)歲;Ⅱ期18 例,Ⅲ期12 例,Ⅳ期6 例。對照組中,年齡28~67歲,平均(47.65±4.88)歲;Ⅱ期20 例,Ⅲ期11 例,Ⅳ期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患者臨床資料完整、隨訪資料完整;②入選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乳腺癌,并發(fā)生肺部轉移;③納入對象年齡≥18 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器質(zhì)性疾?。虎谘合到y(tǒng)疾病患者;③有放化療禁忌證;④其他部位原發(fā)腫瘤與轉移灶。
兩組患者均行12 導聯(lián)心電圖、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基礎檢查。注意前三次于化療前對患者進行心電檢查,第四次后于治療后檢查。
對照組患者采取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治療。將175 mg/m紫杉醇(南京綠葉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21040509,規(guī)格:30 mg)與500 ml 生理鹽水混合,采取靜脈輸注,用藥時間3 h。用藥前30 min 可口服50 mg苯海拉明(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12211,規(guī)格:20 mg。)等預防過敏反應。同時靜脈滴注卡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H0256B01,規(guī)格:0.1 g),首次用藥50 mg/m,其后逐漸增加劑量,不超過100 mg/次。1 次/d,治療21 d 為1 個周期。
研究組使用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治療??ㄣK用藥與對照組相同,靜脈滴注75 mg/m多西紫杉醇(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批號E2103011,規(guī)格:40 mg),1 次/d,治療21 d 為1 個周期。用藥前30 min 可口服50 mg 苯海拉明等預防過敏反應。
兩組患者均治療4 個周期,觀察療效。
①依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療效標準進行評價,分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治療后患者腫瘤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完成治療后,腫瘤體積縮小1/2 以上;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治療后,患者腫瘤體積增大不超過1/4 或縮小低于1/2;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出現(xiàn)新的病灶,或腫瘤體積增大1/4 以上。并計算疾病治療客觀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與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O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DCR=(CR+PR+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對患者進行隨訪調(diào)查,記錄患者生存率。③記錄治療期間,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包括肝功能損害、腹瀉、惡心嘔吐、手足綜合征、白細胞減少等。
研究組患者ORR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DC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隨訪至2021年9月31日,研究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0.5(2,17)個月,總生存率為80.56%(29/36);對照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0(1.5,16)個月,總生存率為77.78%(28/36)。兩組的總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0.084,P>0.05)。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損害、腹瀉、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手足綜合征、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n(%)]
乳腺癌是臨床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疾病,其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規(guī)律性,目前對其病因尚不完全清除。肺部轉移在乳腺癌患者中較為常見,癌灶一旦發(fā)生轉移,會造成患者肺部生理組織破壞,引起一系列嚴重癥狀,對患者生存質(zhì)量造成影響;同時極大的縮短患者生存期,是造成患者治療效果較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僅局限于肺轉移患者,因不可接受手術、治療方式選擇有限,使患者生存率極差。
癌灶轉移是一個病情惡化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腫瘤細胞從原發(fā)灶分離,形成循環(huán)腫瘤細胞,通過血管壁滲出進入實質(zhì),并最終在遠端臟器進行著床,產(chǎn)生轉移菌落。當下,臨床對于乳腺癌肺轉移已有一些治療措施,如靶向治療、內(nèi)分泌治療、細胞毒化療等,但不同方法療效差異巨大,且藥物毒副作用較高,對患者生存率影響并不明顯。因此,臨床中相比于非轉移腫瘤疾病,對于轉移腫瘤患者的治療,應當從其分子機制上開展更為具有針對性、有效的治療干預。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ORR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提示在卡鉑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多西紫杉醇用藥,可提高患者近期治療效果。經(jīng)分析,卡鉑是臨床常用化療藥物,被用于各種轉移性、原發(fā)性癌灶治療;其屬于非特異性、周期性藥物,作用機制是以單鏈內(nèi)聯(lián)結構與DNA 交叉結合,引起腫瘤細胞DNA 復制障礙,尤其是在細胞的DNA 合成器、有絲分裂期效果更為顯著。多西紫杉醇作為一種新型抗癌藥物,其作用效果顯著強于紫杉醇,其通過對細胞維管束裝置誘導,使細胞生長阻滯,發(fā)揮抗癌作用,同時該藥物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以上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起到良好協(xié)同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足綜合征、白細胞減少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紫杉醇相比,采用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治療,其藥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唤?jīng)分析多西紫杉醇作為紫杉醇衍生物,相比于紫杉醇,其具有更為穩(wěn)定的微管作用,與更強效的水溶性,患者用藥后造成的藥物副作用更小。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訪末期兩組患者總生存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種治療方案對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并無明顯差異,進一步證實兩種方法維持治療效果相當。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癌發(fā)生肺轉移患者,使用鉑類化療藥物的基礎上,聯(lián)合多西紫杉醇用藥安全性更高,藥物毒副作用更小,且患者近期療效較為理想,可作為臨床一線推薦方案。但值得考慮的是,兩種方法對于患者近期生存率影響并不明顯;對此,可能因本研究隨訪時間較短有關,對患者遠期生存率是否有改善作用仍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