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彬(北京)
窮困潦倒,半僧、半俗、半仙的日子過得頗為凄苦。
一生朋友也不多,雖得韓愈、張籍等人賞識,但依然未能獲得重用。
寫詩上煉字、煉詞、煉句、煉意達到了入魔的境界,人生軌跡和大唐另一個詩人孟郊頗為相似,兩人更是互相引為知己。
其詩風在其死后卻獲得了超高的人氣和影響力。用聞一多先生《唐詩雜論》中的話說:“賈島畢竟不是晚唐五代時期的賈島,而是唐以后各時代共同的賈島?!?/p>
唐代宗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一戶農(nóng)家院里,一對年逾三旬的夫婦望著懷里哇哇啼哭的男嬰,也忍不住一聲嘆息,這個啼哭的男嬰不是別人,正是賈島。
相比于很多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達官貴人來說,賈島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民家的孩子。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賈島也是如此,小小年紀不僅能夠幫助父母做家務活,而且非常聰明伶俐,隨著父母四處漂泊的賈島雖然連續(xù)幾年參加當時的鄉(xiāng)試,無奈當時科舉制度的黑暗,連續(xù)四年參加了科舉考試的賈島皆名落孫山,他有一首叫《冬夜》的詩:“羈旅復經(jīng)冬,瓢空盎亦空。淚流寒枕上,跡絕舊山中。凌結浮萍水,雪和衰柳風。曙光雞未報,嘹唳兩三鴻。”記錄的就是四處漂泊的情形。
這一天,心情郁悶的賈島漫無目的地走到今天北京房山區(qū)石樓鎮(zhèn)大次洛村,恰逢當時云蓋寺主持,在和主持一番長談之后,賈島決定出家,并給自己取法號無本,寓意自己。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賈島借助當僧人的便利開始和主持一道云游四海,增長見識。有主持的引薦,再加上賈島自己樂于學習,于是出家不幾年的賈島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已經(jīng)在全國各地的寺廟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并結識了不少能夠在一起吟詩作賦的詩友,其中留下了詩篇的則有長孫霞、李溟等。《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寂寞吾廬貧,同來二閣人。所論唯野事,招作住云鄰。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許豈堯臣?!?/p>
也是在某一次到山中尋訪一位隱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尋隱者不遇》更是一時之間被傳為佳作:“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唐憲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年逾三十的賈島云游到河南,彼時韓愈任河南縣令時,賈島結識了盛名在外的韓愈。第二年,韓愈奉調(diào)入京為職方員外郎,賈島隨之也來到長安,并結識了年長自己三十歲的孟郊和張籍等人,從此進入“韓孟詩派”,與韓、孟等詩人時常來往,彼此唱和,好不愜意。
關于推敲的故事,“推敲”的典故,就是由賈島的詩句“僧敲(推)月下門”而來的。
話說落葉滿長安的秋季,一個年輕的和尚又一次因為榜上無名而黯然傷神,你在心里也在問自己,這浪跡天涯的苦行僧生活何時結束?
騎著毛驢的賈島孤獨的走著,昨日尋訪朋友得到的兩句詩文還在腦海里縈繞,他卻為到底是“推”還是“敲”犯了愁,沒想到?jīng)_撞了韓愈的“馬隊”。韓愈問過緣由之后哈哈一笑,不僅沒有責怪賈島,韓愈還幫助賈島落實“敲”字后,“遂與島并語笑,同入府署,共論詩道,數(shù)日不厭,因與島為布衣之交,故愈有贈二十八字,島因此名出寰?!?。雖說這個故事的真?zhèn)斡写甲C,但是唐末五代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說:“雖行坐寢食,吟詠不輟。??珞H張蓋,橫截天衢。時秋風正厲,黃葉可掃。島忽吟曰:‘落葉滿長安’。求聯(lián)句不可得。因之唐突大京兆劉棲楚,被系一夕而釋之。”王定保信誓旦旦地說,賈島騎驢逛街的地方是長安而不是洛陽,讓賈島沉浸在空靈狀態(tài)的詩句是“落葉滿長安”而不是“僧敲月下門”,被賈島所沖撞的京兆尹是劉棲楚而不是韓愈。其實我們推算韓愈做京兆尹的時間是公元823年,彼時的賈島已經(jīng)四十多歲,而孟郊也已經(jīng)死去十年左右,他又怎么和孟郊認識的呢?在這樣的兩則故事里,不管是葉落滿長安,還是僧敲月下門,其實我們都能看到一個這樣的賈島:為一詞一字而忘記身旁的一切,為一句好詩而寢食難安。
至于推敲的故事我更相信這是一個激勵后人的美好傳說。其詩則是真實存在——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原。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p>
對于賈島,韓愈也是贊賞有加的,有韓愈之詩為證:“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閑。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p>
宋朝文豪蘇東坡不吝美辭,把賈島和另一標桿性詩人孟郊概括為“郊寒島瘦”,極言其詩的瘦勁荒寂之美,豎起一面?zhèn)€性張揚的旗幟。
按說認識了韓愈、張籍等一大幫當時如日中天的官員之后,賈島的仕途應該是一帆風順,但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賈島在韓愈的賞識和舉薦之下,這個曾經(jīng)云游四海的僧人脫下了一身僧袍,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并多次參加當時的科舉考試制度,但累舉不中第。賈島自己也不避諱落第的事情,如他有詩《下第》:“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p>
還有《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托物言志,抒寫作者十年寒窗,磨煉才干的生涯和遠大的理想抱負。
上述詩篇充其量是發(fā)發(fā)牢騷,表達不滿,但是有一首詩卻最終讓賈島落下考場被逐的慘狀。在多次的未能及第之后,賈島寫下了《病蟬》“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黃雀并鳶鳥,俱懷害爾情?!币辉?,詩中將自己比作是想要振翅高飛而不得的病蟬,雖腹中凝有露華,卻被灰塵蒙蔽了雙眼,最后兩句直接點名了加害自己的兇手:“黃雀并鳶鳥,俱懷害爾情。”被當時的人認為是在言語攻擊公卿,“是時逐出關外,號為‘十惡’。議者以閬仙自認病蟬,是無摶風之分”(后蜀《鑒戒錄·賈忤旨》)最終賈島被逐出考場,再無應試資格。
開成二年(公元837年),賈島責授遂州長江縣主簿,三年后轉(zhuǎn)遷普州司倉參軍,后來于會昌三年(843年)在任上去世。
賈島把“推敲”演繹到了極致,他的詩是唐朝大地上開出的一組奇葩,是刪繁就簡后凝練的精華。他用一種近似于苦行僧的行為藝術把自己修煉成一卷唐詩。
寫作是一條朝圣的路,一如賈島年輕時的到處流浪一樣,靈魂的修行永遠在路上。生活的疾苦和科舉的不如意,并沒有荒蕪一顆寫詩的心,賈島在《戲贈友人》中寫道:“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每到除夕之夜,賈島必定會把一年所作詩歌拿出來放在幾案上,焚了香,拜上兩次,并灑酒在地禱告說:“這是我一年來的苦心啊?!比缓笈e懷痛飲放聲唱歌才罷休。
在歲月的長河里,賈島的詩經(jīng)住了時間和讀者的考驗與推敲。后世供奉膜拜者更是絡繹不絕,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在五律的創(chuàng)作方面,賈島更是有著卓越的成就,明代胡應麟曾稱之為“五言獨造”。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更有甚者,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
宋朝文豪蘇東坡更是不吝美辭,把賈島和另一標桿性詩人孟郊概括為“郊寒島瘦”,極言其詩的瘦勁荒寂之美,豎起一面?zhèn)€性張揚的旗幟。
一個敢嘲諷皇帝不懂詩的人,整個大唐,也就賈島一個。
當我嘗試打開一卷唐詩的卷軸時,人們卻說賈島又去推敲了。
在繁華的唐詩里,在云深不知處的地方,我想賈島一定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