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明旭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高溫儲罐介質的設計溫度在90~250℃之間,一般用于儲存重質油品如渣油、蠟油、瀝青等。常溫儲罐一般采用環(huán)墻式基礎,環(huán)墻內部自上而下分別為瀝青砂絕緣層、砂墊層、填料層。GB 50473-2008《鋼制儲罐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當儲罐內儲存介質的最高溫度高于90℃時,與罐底接觸的基礎表面應采取隔熱措施[1]。目前采用較多的方法,是在罐底板與瀝青砂絕緣層之間設置隔熱層,隔熱材料一般選用燒結磚(耐火磚或紅磚),有的隔熱層還設置了通風結構[2]。賀敏等人[3]對未設置通風道的滿鋪燒結磚隔熱層進行了溫度場計算,有研究者對設計溫度超過250℃的熔鹽儲罐的基礎溫度場進行了數(shù)值研究[4-6],但目前尚無規(guī)范的標準及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基礎隔熱層的傳熱模型,對石油化工大型高溫儲罐基礎隔熱層的設計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基于以下幾點假定,對未設置通風道的儲罐基礎傳熱模型進行簡化:
1)儲罐內部介質的溫度均勻恒定,可忽略內部介質傳熱;2)罐底板溫度與介質溫度相同,且罐底板的溫度分布均勻;3)儲罐的基礎環(huán)墻內,各層填料內部的溫度分布均勻;4)考慮到基礎環(huán)墻內各層填料的合計厚度與罐直徑相比要小很多,從罐底板至罐基礎底,各層材料僅在垂直于罐底板的方向進行傳熱,可以忽略其他方向的散熱。
高溫儲罐基礎的各層材料溫度,可按照多層平壁一維穩(wěn)態(tài)導熱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Q為傳熱量,W;q為熱流密度,W·m-2;A為傳熱面積,m2;δi為材料的厚度,m;λi為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W·(m·℃)-1;ti、ti+1為第i層材料兩側的溫度,℃。
以某儲罐為例,罐容20000m3(直徑Φ=38m),儲存溫度110℃,采用筏板基礎,埋深地下1m,隔熱層采用3 層紅磚滿鋪。自上而下,基礎各層材料的厚度及導熱系數(shù)見表1。
表1 儲罐基礎各層材料的參數(shù)
假定基礎底面的土壤溫度為20℃,按照式(1)計算得到各層材料的頂部溫度(表1),其中瀝青砂層的頂部溫度為89℃(<90℃),滿足規(guī)范要求。當儲罐內部介質的溫度更高時,僅增加隔熱層的厚度,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降溫效果,如長期傳熱,會引起瀝青砂絕緣層軟化,此時需要在隔熱層中間設置通風結構,以達到散熱降溫的目的。
常見的通風道的隔熱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紅磚平鋪、紅磚平鋪留出通風道、紅磚錯縫平鋪壓蓋。通風道可提高散熱效果,帶走罐底的一部分傳熱量。參考HG/T 20643-2012《化工設備基礎設計規(guī)定》的附錄D 中對冷箱基礎熱工計算的假定,按照近似的平壁穩(wěn)定熱傳導方法,對自然通風下通風道的傳熱進行計算[7]。
自然通風下,外部風速形成的動壓,使通風道內產(chǎn)生一定的風速。風壓ΔP及通風道的阻力損失ΔPm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k為空氣動力系數(shù);vw、vn為室外、通風道內的空氣風速,m·s-1;ρw為空氣密度,kg·m-3;f為通風道內空氣摩擦阻力系數(shù);l為通風道長,m;D為通風道當量直徑,m。
由ΔP=ΔPm,可計算得到通風道的風速。根據(jù)已知條件,D=0.06m,查得ρw=1.205kg·m-3,l取通風道平均長度19m,vw取該項目最小月平均風速2.7m·s-1,考慮通風道兩端風載體型系數(shù),k取1.3。當前式中的f和vn均為未知,可先假定通風道內部的空氣流動屬于臨界區(qū)(2000 <Re<4000),則f的經(jīng)驗公式如下[8]:
式中:Re為通風道內部空氣的雷諾數(shù);v為空氣運動黏度,m2·s-1,取15×10-6。
利用式(4)、式(5),可求得f與vn的關系式,代入式(2)、式(3),可分別求得f=0.038,vn=0.886,此時Re=3545,介于2000~4000 之間,屬于臨界區(qū),符合假設。
可用式(6)、式(7)計算空氣與通風道表面的放熱系數(shù)α[9]:
式中,α為空氣與通風道表面的放熱系數(shù),W·(m·℃)-1;St 為斯坦登(Stanton)數(shù);Pr 為普朗特(Prandtl)數(shù);cp為空氣比定壓熱容,J·(kg·K)-1。
查得Pr=0.7,cp=1005,將已求得的f=0.038、vn=0.886 代入,可得α=6.5。
對于設置了通風道隔熱層的基礎,散熱分為2部分,一部分熱量經(jīng)通風道傳向大氣,一部分熱量經(jīng)基礎的各層材料傳向土壤。各層材料溫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Q為總散熱量,W;Q1為通風道向大氣的對流散熱量,W;Q2為隔熱層向下部的傳導散熱量,W;A為罐基礎截面積,m2;A1為通風道表面積,m2;α為空氣與通風道表面的放熱系數(shù),W·(m·℃)-1;δi為材料的厚度,m;λi為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W·(m·℃)-1;t0,t1,t2,tn+1為基礎各部位溫度,℃。
根據(jù)已知條件,A1=0.8A,α=6.5,假 定tn+1=20℃,t0=20℃,按公式(8)~(11),當儲罐介質溫度t1=110℃時,計算可得t2=65℃,t3=60℃,隔熱層底部溫度t4=57℃(<90℃),滿足規(guī)范要求。當儲罐介質溫度t1=200℃時,其他與上述條件相同,計算可得t2=109℃,t3=100℃,隔熱層底部溫度t4=94℃(>90℃),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將隔熱層改為四皮磚鋪設,中間兩皮垂直設置通風道,計算可得t2=84℃,t3=70℃,隔熱層底部溫度t4=63℃(<90℃),滿足規(guī)范要求??梢钥闯觯魺釋有韪鶕?jù)不同的介質溫度進行相應的設計,通風道的面積越大,間距越小,降溫效果越好,但設計時應驗算隔熱材料的強度是否滿足要求。
本文按照近似的平壁穩(wěn)定熱傳導方法,對自然通風下通風道的傳熱進行了計算。但通風道截面的尺寸較小,屬于狹長通道,在實際的散熱過程中,通風道內的平均溫度高于室外溫度,夏季時通風道內的溫度還會更高,從而影響散熱效果。若施工過程中不注意清理雜物造成通風道堵塞,也會影響散熱效果。這些均屬于散熱的不利因素,設計過程中應適當考慮。
目前,國內的石油化工高溫儲罐基礎,多采用設置通風道的燒結磚砌體進行隔熱層的設計,降低溫度的同時會導致熱量散失,為保證工藝要求,需消耗更多的能量來維持介質溫度。從低碳節(jié)能的角度考慮,取消通風道,采用導熱系數(shù)更低的材料進行隔熱降溫設計,就能大大減少能量消耗,降低經(jīng)濟成本。按照表1 的基礎參數(shù),將隔熱層替換為導熱系數(shù)更低的材料,從絕熱角度進行設計,在不同的介質溫度下,隔熱層厚度的計算結果見表2。表2 中的計算結果僅供參考,此外還可以增加隔熱材料的厚度,使溫度降得更多,從而提高隔熱效果,降低能耗。
表2 不同材料隔熱層的計算厚度 /mm
關于高溫儲罐基礎的做法,美標(PIP STE03020)中指出,除非隔熱層的導熱系數(shù)遠低于土壤的導熱系數(shù),否則隔熱層不起作用;同時隔熱層還會引起濕氣駐留、罐底腐蝕、維護困難等問題。因此,美標中明確規(guī)定不允許采用罐底隔熱層,在設計時,考慮到高溫下材料強度的折減,建議做法如下[10]:
做法1:罐底板落于基礎環(huán)墻頂,環(huán)墻內自上而下為潔凈的干砂、不含氯化物的黏土襯砌及壓實的回填土。
做法2:罐底板落于鋼筋混凝土板上,罐直徑小于30 英尺(約9m)時,鋼筋混凝土板與環(huán)墻整體澆筑;罐直徑大于20 英尺(約6m)時,鋼筋混凝土板與環(huán)墻頂部脫開。
做法3:罐底板落于筏板基礎環(huán)墻頂,環(huán)墻內部用細顆粒碎石或砂充填。
設置瀝青砂絕緣層的目的,一是防止潮氣、砂石土填料層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及雜散電流腐蝕罐底板;二是在焊接罐底板時,高溫會使瀝青砂局部熔化而附著,從而對焊縫處的罐底板進行防腐保護;三是為了便于罐底的鋪設和安裝,保持罐基礎頂?shù)男螤詈突A錐面的坡度和平整度。實際使用效果的分析如下:
1)設置了隔熱層的儲罐基礎,瀝青砂絕緣層在隔熱層下部,并未與罐底板直接接觸,未起到保護罐底、方便鋪設的目的。
2)現(xiàn)行的GB/T 50934-2013《石油化工工程防滲技術規(guī)范》要求,儲罐基礎要防滲,環(huán)墻式儲罐基礎應設置HDPE 防滲膜,承臺式儲罐基礎應采用抗?jié)B混凝土,在承臺及承臺以上的環(huán)墻內表面,宜涂刷聚合物水泥等柔性防水涂料[11]。防滲層可以有效阻隔地下水,防止潮氣、土壤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及雜散電流腐蝕罐底板,因此瀝青砂絕緣層的作用減小。
3)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因儲罐內部介質的液位、壓力及溫度發(fā)生變化,瀝青砂層會出現(xiàn)開裂、粉化或軟化的問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潮氣透過裂縫進入罐底板和瀝青砂的縫隙,當溫度變低時,會有水分析出、凝聚,導致罐底板腐蝕[12]。
4)安裝了陰極保護的儲罐,瀝青砂絕緣層會阻礙陰極保護電流的流動,影響儲罐底板陰極的保護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綜合考慮隔熱層及防滲層的使用效果,認為瀝青砂絕緣層的防腐保護、便于安裝等作用已經(jīng)減小,在今后的儲罐基礎設計中,可以考慮取消設置瀝青砂絕緣層。
1)以石油化工的高溫儲罐為例,通過建立基礎溫度場簡化模型,利用一維穩(wěn)定傳熱理論,對不同溫度下的磚砌體隔熱層溫度分別進行了計算。結果表明,未設置通風道的磚砌體,僅靠熱傳導難以滿足較高溫度儲罐的隔熱要求;設置了通風道的磚砌體,可以向外界空氣散熱,達到了降溫目的。但設計時,應根據(jù)儲罐內不同的介質溫度,對通風道的構造進行相應調整,以滿足降溫要求。
2)考慮到低碳節(jié)能的要求,在設計時,建議采用導熱系數(shù)更低的材料,從絕熱角度進行隔熱層設計。
3)與美標的高溫儲罐基礎的做法進行了比較,可為國內石油化工高溫儲罐的基礎設計提供思路。
4)綜合考慮隔熱層及防滲層的使用效果,認為瀝青砂絕緣層的防腐保護、便于安裝等作用已經(jīng)減小,在今后的儲罐基礎設計中,可以考慮取消設置瀝青砂絕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