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
蘇軾一生,究竟買過建過多少處房子?蘇軾生活中的這一重大問題,恐怕為很多史學家與蘇軾的傳記作家們所忽略了,因為直到目前為止,尚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問世。這不能不說是蘇軾研究方面的一件憾事。
要說蘇軾與房子的故事,蘇氏父子三人第一次進京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個時候,汴河上的楊柳才剛剛吐絮,婀娜的枝條恰如春天里的細雨一樣在濕潤的空中搖曳。正是一個故事多發(fā)的季節(jié)。
深沉寡言的蘇洵帶著蘇軾、蘇轍,為謀取功名,在某個初春的三月來到了汴京。汴京寬闊的大街上,兄弟二人左顧而右盼,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還有這么繁華的城市。在一處幽深的巷子里,那個花蝴蝶般的妓女朝蘇洵招了招手,蘇洵的臉立即漲成了豬肝色。他看了兩個兒子一眼,對這座城市剎那間充滿了無名的恐懼。
照蘇洵的意思,在汴京租一處房子住下算了,等謀取了功名,說不準都是要外放的。蘇軾不同意。蘇軾說:“租房子哪如買房子!”蘇軾又說:“租的房子永遠是人家的,買的房子才是自家的?!?/p>
蘇轍也附和哥哥,他說:“我們應該買一處房子。”
于是,他們就有了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在儀秋門附近,房前房后遍栽高大的榆樹和槐樹。房子的后面,是一處占地約半畝的小花園,園內(nèi)的花兒已開始含苞吐蕾,有早熟的蝴蝶在花蕾上扇動翅膀。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達,蘇洵被任命為校書郎,在京城任職。蘇轍只有辭去外補職務,陪同父親住在汴京,這是宋朝的規(guī)矩,無需贅言。
蘇軾卻去了鳳翔府,出任簽書判官,不得不告別剛剛?cè)胱〉姆孔印LK軾的這一西行,在他以后人生的旅途中,或許埋下了某種暗示。
以后的若干年,蘇軾輾轉(zhuǎn)于鳳翔、杭州、徐州等地方任上,居住的都是官舍。年輕的蘇軾,一心想建立功業(yè),還沒有出現(xiàn)過為自己造房筑屋的念頭。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在這里,他開始筑建他一生中最有田園風味的“雪堂”。
這一年的冬天,黃州陰霾的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雪稍霽,蘇軾就開始在黃州東門外東坡故營地筑造房屋。房屋建好,蘇軾給它取名雪堂。
蘇軾在雪堂的四壁畫上了森林、河流及漁夫垂釣的景致。雪堂的石階下有一座小橋跨溝而過,除了下雨天,這條水溝都是干涸的。溝里常有野兔出沒。在雪堂的東邊,蘇軾栽了一棵柳樹,每天早晨,枝頭有黃雀梳理著羽毛。蘇軾雇人在柳樹下打了一眼土井,井水清澈,除了汲水做飯,蘇軾還用這井里的水澆花、洗衣服。繞過柳樹,走下山坡,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里栽著幾棵高大的桑樹,桑椹成熟時,小孩子吃得滿嘴紅紫。
雪堂后邊,是一個小土崗,遍栽青翠的毛竹,蔭翳蔽日,蘇軾搬一把躺椅,就在這下邊乘涼,間或打上一個小盹,立即就有蝴蝶飛來,在他眉毛上翩翩起舞。
這一段時間,蘇軾喜歡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在田間耕作時,他將《歸去來兮辭》中的句子打亂,然后重新組合起來,配上當?shù)孛窀栊≌{(diào),教家人吟唱。他用竹枝敲擊著牛角,敲出了優(yōu)美的旋律。
一幅多么美妙的田園圖??!
然而,這種生活不久被打破。朝廷一張詔書,蘇軾由黃州遷任汝州。
是夜,蘇軾站在雪堂的院子里,遙望滿天星辰,長久地沉默不語。
蘇軾九月抵達金陵,和王安石在一起數(shù)日,飽覽了秦淮河兩岸的美景。他懷戀雪堂,想在這兒再置一處房子。
他想,朝廷這樣把他調(diào)來調(diào)去,每到一地都得尋找房屋,很是操勞,不如趁早找一個養(yǎng)老的去處。
消息傳出,儀真的太守邀請?zhí)K軾,讓他把養(yǎng)老的房子建在儀真。儀真靠近金陵,有著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
湖州太守滕元發(fā)是蘇軾的好朋友,他親自上門,迎接蘇軾去湖州小住,并勸他在山清水秀的宜興買上一塊田地,還出主意,讓他上表朝廷,說一家老小需要靠種田謀生,申請朝廷允許他把家安在宜興。
恰巧,滕元發(fā)有一個親戚,在宜興城外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處田地,每年可產(chǎn)八百擔大米,蘇家可以憑此衣食無憂了。
蘇軾有點動心,托人賣掉了他父親當年在汴京買下的那處住宅,籌了銀兩,用來購買田產(chǎn)。
一天清晨,蘇軾去看那片田地。船在荊溪里行走,兩岸繁樹濃陰,恍如仙境。想到將來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頤養(yǎng)天年,蘇軾幾乎陶醉了。
那果然是一片肥沃異常的土地,可以說旱澇都能保住一個好的收成。
蘇軾站在那片田地上,開始謀劃起來,哪兒種水稻,哪兒種桑樹,哪兒種柑橘,等等。他手舞足蹈,像一個小孩子。
蘇軾把這片地買了下來,又寫信給滕元發(fā),說已決定在荊溪邊買上一處房子,然后把家小接來,要長期定居于此了。
過幾天,房子找到了,這是一棟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樸而精巧。
幾經(jīng)說合,原房主人同意五十萬錢出手,蘇軾掏干凈所有口袋,才算湊齊這筆錢。買下房子,蘇軾掐著手指頭定了個黃道吉日,準備在那一天搬進新房子里去。
離搬進新房子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天晚上,有著很好的月亮,蘇軾與朋友邵民瞻在月下散步,邵氏就是這所房子的說合者。他們偶然進了一個村子,聽到一個老婦人在一間茅舍里很傷心地痛哭。蘇軾聽得心酸,就推門進去問個究竟。
老婦人說:“我有一套房子,世代相傳好幾百年了,可我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賣掉了房子,把我攆到這間茅屋里來了??吹矫骰位蔚脑铝?,想起祖宅,很是心酸?!?/p>
蘇軾一問之下,暗自吃驚。老婦人所說的房子正是自己剛買下的那所。
蘇軾彎下腰安慰那位老婦人說:“你不用傷心了,我就是買你房子的人,現(xiàn)在我就把房子還給你?!?/p>
蘇軾掏出買房的字據(jù),當著老婦人的面撕掉了。
蘇軾帶著家眷要離開宜興了。小船在荊溪里穿行,兩岸有怪鳥驚起。小兒子問蘇軾:“父親,我們的房子呢?”蘇軾站在船頭,抬目望向遠處。
遠處一片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