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直屬機關幼兒園 黃小丹
繪本圖文并茂,蘊含敘事性、哲理性與趣味性一體的特點,是一種獨特的圖書形式。繪本所呈現(xiàn)的文字、畫面、故事、人物、情節(jié)等內(nèi)容,經(jīng)過深入挖掘后會呈現(xiàn)出更多的教育要素、教育價值。因此,我結(jié)合家庭教育實踐,將體驗式游戲運用到親子繪本閱讀中,指導家長積極挖掘繪本所蘊含的教育要素、教育價值,進而設計生動的繪本游戲;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豐富閱讀體驗,啟發(fā)引導、深化幼兒的理解和感悟,拓展繪本閱讀的外延和功效,提高親子閱讀質(zhì)量。
體驗式游戲理念源自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創(chuàng)設情境來呈現(xiàn)、再現(xiàn)或還原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能在親身經(jīng)歷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構(gòu)建知識、提高能力、產(chǎn)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方式。引申到親子閱讀,體驗式游戲則是教師指導家長通過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核心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符合幼兒興趣點、遵循幼兒學習特點和學習方式的繪本閱讀方式,打破局限于繪本畫面自身的閱讀方式,將閱讀拓展到生活中、情境中,激發(fā)幼兒對繪本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繪本傳遞的價值和想表達的內(nèi)容,從而獲得更多的感受和成長。
魯迅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薄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有39處提到“游戲”。福祿貝爾認為:“游戲是人的這一階段上最純潔的精神產(chǎn)物,游戲給人以歡樂、自由、滿足,內(nèi)部和外部的平靜,同周圍世界的和平相處?!庇螒蛟谟變旱耐晟钪杏兄豢苫蛉钡牡匚唬欢绾尾拍茉O計生動好玩的體驗式游戲、發(fā)揮繪本的最大功效呢?下面我以《好餓的毛毛蟲》為例,挖掘這個簡單又富有童趣的繪本蘊含很多的教育要素,根據(jù)該繪本內(nèi)容、情節(jié)設計親子游戲(如表1)。
表1.“好餓的毛毛蟲”親子游戲
在體驗式游戲中,幼兒可以親身體驗、經(jīng)歷,因此他們有真實的感受可以表達。很多時候,繪本所傳遞的教育理念,幼兒在體驗后會有感而發(fā)。有的幼兒會主動說,不能亂吃東西、不能吃太多,不然肚子會痛的;有的幼兒說,原來毛毛蟲在繭里那么辛苦都是值得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變成美麗的蝴蝶;有的幼兒說,毛毛蟲很聰明,知道食物吃多了,要多吃點蔬菜來消化,最后很飽了,就不吃了……幼兒體驗后獲得的感受是最真實的、最深刻的,因此幼兒表達也變得積極了,也更加愿意和家長玩游戲。小小的繪本可以玩出許多花樣,并能在游戲中促進親子關系。
體驗具有過程性、親歷性和不可傳授性的特點,是充滿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繪本則通過故事、畫面等傳達一定的理念、見解、價值觀,這些思想、理念、價值不是灌輸給幼兒的,不是說教式的、口號式的,是需要幼兒在體驗后、實踐后才可以獲得的。這些經(jīng)過體驗后獲得的感悟,會逐漸內(nèi)化成幼兒的自覺行為。
在繪本《我的花裙子》中,教師引導家長制作了透明的裙子框,讓家長帶著孩子去戶外、小區(qū)、公園尋找不同的花裙子。當幼兒尋找到自己認為有特色的景物,就把裙子透明框套上去,裙子一下子變成了花裙子、綠裙子,當對著天空、湖水時,裙子馬上就變藍了……在不斷的探索比較中,幼兒理解了為什么裙子會變色,也感受了這種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的過程。這種游戲過程比單純讀繪本有趣多了,而且幼兒在單純的書面閱讀中很難理解這種體驗和探索發(fā)現(xiàn)的神奇。
我們可以根據(jù)繪本故事情節(jié)以及特點設計具有實踐性的游戲活動,可以是親子小調(diào)查、小體驗的形式,豐富幼兒對繪本的認識。在閱讀繪本《一個黑黑、黑黑的故事》后,家長和幼兒可以把家里的燈都關掉后,讓幼兒用自己的其他感官去觸摸和感受身邊的墻、家具、物品等,在黑暗中探索如何走路、保護自己等;感受黑夜并不是都是不好的,黑夜的天空里才可以看到星星;有了夜晚的休息,第二天太陽升起來,我們才會更加精神抖擻……這些都是通過實踐體驗后,幼兒才會有的感受。在黑暗的空間中,家長和幼兒還可以玩有趣的光影游戲。結(jié)合生活實踐探索,幼兒正確認識了黑黑的感覺,也緩解了對黑暗的恐懼,這比簡單的勸導要有效得多。
體驗式游戲注重通過一定情境或活動進行體驗并感悟,它是立足兒童本位的,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是一種比較自由寬松的教育形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學習的自主性、參與的積極性。在體驗式游戲中,教師會轉(zhuǎn)變成為一個指導者,而不是權(quán)威的灌輸者。
在閱讀繪本《逃家小兔》時,由于增加了游戲,繪本更加深入幼兒的內(nèi)心,使得幼兒們理解了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情感。在A家庭的親子閱讀中,媽媽將繪本故事一頁頁讀出來,幼兒好像復讀機,重復媽媽的話語,過程乏味無趣。經(jīng)過指導后,我們將體驗式游戲的理念貫穿始終,根據(jù)畫面設計了不同的游戲——讓客廳變成一條河,小兔子變成了小魚,兔媽媽拿來蘿卜釣魚竿來釣小魚;幼兒有時趴著、有時站著,造型各異,都保持不動,等待兔媽媽來找;兔子變成了一朵朵可愛的小花,兔媽媽化身園丁來澆水;兔媽媽變成了一棵大樹,小兔子變成了小鳥,飛到樹媽媽的身邊……好玩的游戲、有趣的互動,幼兒的學習就這樣發(fā)生著,潤物無聲。同一個繪本,不同的設計,產(chǎn)生的效果大相徑庭。
繪本是傳遞一定價值觀的兒童圖書。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抽象思維決定了他們難以理解抽象的東西和一些價值觀內(nèi)容。家長經(jīng)常會對幼兒進行說教如:“你要有禮貌,你要關心別人,你要尊重別人”,但是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孩子是不理解的。
《黑猩猩的面包店》主要傳遞的核心價值觀是不要以貌取人。但對于黑猩猩的內(nèi)心經(jīng)歷,幼兒是很難想象的,他們不懂為什么不要以貌取人。為了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我們引導家長利用家里柜子、餐桌創(chuàng)設了面包店場景,利用黏土等制作不同的面包,還找來了繪本中不同角色用的圍巾、圍裙、籃子等,讓幼兒和家人一起玩起了買賣面包的情境性游戲。幼兒和家人扮演著黑猩猩和不同的動物,在不斷的對話和游戲中,幼兒熟悉了整個故事,也在銷售面包中親身感受了有些小動物的歧視和區(qū)別對待。我們組織了家庭討論:為什么大家都害怕我,我有那么可怕嗎?我雖然樣子長得丑,但是我也喜歡大家和我做朋友,當別人對你不好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在多次的演繹中,幼兒感同身受,逐漸理解了不可以貌取人的做法。
一本好的繪本,它的內(nèi)容應該是多元的,傳遞作者的思想或理念。兒童有一百種語言,繪本也有一百種閱讀和表征的方式。在體驗式繪本游戲中,幼兒可以領略到繪本更多的教育價值。同時在不同的繪本游戲中,體驗式游戲讓親子閱讀質(zhì)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促進了親子關系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