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強教授是復旦大學實驗動物科學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獲教育部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和上海市科技“領軍人物”稱號,擔任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神經(jīng)毒素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實驗動物學會副理事長。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專項,科技部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科技專項”、干細胞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重大項目“腦計劃”等多項課題。
丁玉強實驗室(https://dinglab.fudan.edu.cn/)主要利用小鼠模型研究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的細胞分子機制,以及神經(jīng)精神疾?。ㄈ缫钟艉途穹至寻Y)的致病機制。該團隊現(xiàn)有科研人員4人,研究生7人(博士5人,碩士2人)。近5 年來,在Mol Psychiatry、Cell Death Differ、Schizophr Bull、Cell Rep、Cell Death Dis、Development、Cereb Cortex、Transl Psychiatry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32篇,丁玉強教授入選2014—2020年愛思維爾出版集團發(fā)布的中國神經(jīng)科學高引用學者榜單。
丁玉強實驗室依托于復旦大學實驗動物科學部(http://labanimal.fudan.edu.cn/)。復旦大學實驗動物科學部的前身是1953 年成立的上海第一醫(yī)學院動物供應室,復旦大學和上海醫(yī)科大學兩校合并后,改名為實驗動物科學部,為學校直屬二級單位。實驗動物科學部是集實驗動物學教學科研、實驗動物飼養(yǎng)和動物實驗技術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單位。下設教學科研、實驗動物飼養(yǎng)、動物實驗技術服務平臺、用戶服務等部門?,F(xiàn)有教職工22 人,各部門聘用職工近40人。實驗動物科學部現(xiàn)有正高級職稱2 人、副高級職稱4 人,有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5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6人。
實驗動物科學部擁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實驗動物設施,開展SPF級實驗動物飼養(yǎng)及技術服務。2018 年完成在美國NIH 的注冊更新,有利于學校進行國際合作研究。學校自2018 年起對楓林校區(qū)實驗動物設施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規(guī)劃飼養(yǎng)容量可達到3.5 萬籠位。同期還配套建設有高水平的動物實驗服務平臺,包括動物凈化保種、實驗動物質(zhì)量控制、生化血液檢測、基因操作、小動物行為檢測和小動物影像平臺。
——動物凈化保種平臺:進行大鼠和小鼠的生物凈化工作以及小鼠品系資源的保存工作,包括胚胎冷凍/復蘇以及精子冷凍/復蘇。
——實驗動物質(zhì)量控制平臺:對預入駐及已飼養(yǎng)于屏障設施內(nèi)實驗動物的微生物學質(zhì)量,予以嚴格監(jiān)測和定期確認,保障屏障設施中的實驗動物微生物控制符合國家標準。在滿足實驗動物相關法規(guī)要求的同時,確保實驗動物從業(yè)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健康得到生物安全保護。
——生化血液檢測平臺:包括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根據(jù)用戶提供的血清或血液樣本,檢測26項生化指標或26項血液分析指標。
——基因操作平臺:設于SPF級實驗動物屏障設施內(nèi),接收研究人員提供的轉基因質(zhì)粒DNA或RNA等外源物質(zhì),通過操作小鼠胚胎,包括卵子、受精卵或囊胚等階段,利用經(jīng)典原核顯微注射或囊胚顯微注射技術,幫助研究人員建立基因修飾小鼠模型,以協(xié)助研究人員更好地進行疾病發(fā)生機制、確定治療方案等多方位的動物在體科學研究。
(基因操作平臺工作)
——小動物行為檢測平臺:包括全自動強迫游泳系統(tǒng)、跑步機、小動物行為跟蹤系統(tǒng)、全自動曠場系統(tǒng)、全自動立體定位微注射系統(tǒng)、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統(tǒng)、位置偏愛系統(tǒng)、恐懼記憶系統(tǒng)、震驚反射系統(tǒng)、Sable八通道代謝籠、小動物超聲發(fā)放檢測、全自動T迷宮、小鼠轉棒式疲勞儀、聽覺生理工作站、電子觸覺測量儀、冷熱板儀等先進行為學測試儀器設備,可全方位檢測小動物的行為學表型。
——小動物影像平臺:該平臺是活體動物水平的新型研究平臺,是開展轉化醫(yī)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包含三維光學小動物成像系統(tǒng)、Micro-CT、小動物超聲、輻照儀等設備。
近年來,復旦大學實驗動物科學部不斷拓展動物實驗服務的種類,提升服務能力。上述平臺由具有博士學位的技術專家負責運行,為教學和科研提供重要的服務支撐。在滿足校內(nèi)需要的同時,也提供對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