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訪美國吉爾博阿:全球最古老的化石森林之一

      2022-09-16 06:36:24金文馳
      化石 2022年3期
      關鍵詞:水壩紐約州樹干

      金文馳

      在2019年以前,全球最古老的化石森林發(fā)現于吉爾博阿(Gilboa)距今約3.8億年的泥盆紀地層。人們在這里發(fā)現了眾多“樹干”,不少還處于直立狀態(tài),一些“樹干”基部的直徑約1米?!皹涓伞敝源蛞?,是因為它們并不是種子植物,而是蕨類。但粗大的“樹干”、高度超過8米的身軀,讓它們擔得起“森林”二字。

      吉爾博阿位于美國紐約州的卡茨基爾(Catskill)山區(qū),名義上是一個鎮(zhèn),但地廣人稀,幾乎全是鄉(xiāng)村景象。別看它不起眼,卻是享譽全球的化石產地。2019年,古生物學家發(fā)表了距吉爾博阿不遠的開羅(Cairo)化石森林,它的年代比吉爾博阿化石森林早至少200萬年。這樣一來,吉爾博阿便成為全球已知第二古老的化石森林產地。我早就聽聞吉爾博阿的大名,2021年9月終于有幸探訪,了卻了一樁心愿。

      初見“樹干”化石

      9月中旬的一個周六,暑氣依舊沒有消散。吉爾博阿一帶雖為多云天氣,但最高氣溫仍攀上了30℃。吉爾博阿位于紐約州中東部的斯科哈里縣境內,這里地處卡茨基爾山區(qū)腹地。小鎮(zhèn)距紐約市車程約250千米,驅車約需3個半小時。

      進入卡茨基爾山區(qū)后,大片綠色呼嘯而來,看不出什么秋意,雙向兩車道的公路上很少見到其他車輛。公路經過幾個蕭索的小鎮(zhèn),如游龍般在茂林、農田、草場和牧場間蜿蜒。印象最深的是路旁一棟獨立的、曾經一定很氣派的酒吧。酒吧早已人去樓空,門窗破損,酒吧前面一排整齊的樹木直沖天際,更烘托出荒涼的意境。這里和繁華動感的紐約市真是兩個世界。

      不知不覺間,我便進入了吉爾博阿地界。這一小鎮(zhèn)總面積超過150平方千米,但人口不到1300人(2016年估值)。一般來說,美國小鎮(zhèn)有一條建筑比較集中的區(qū)域或街道。但吉爾博阿實在太小,連這樣的地方都沒有,GPS突兀地把我?guī)У搅艘黄輬雠缘募獱柌┌⒉┪镳^。一棟白色的一層小屋,便是博物館的全部,估計也就兩三間教室那么大。這一免費博物館的規(guī)模是“鄉(xiāng)鎮(zhèn)級”的,但這里的不少化石卻是“世界級”的。

      今天正好趕上博物館承辦的“心理博覽會”。博物館外設有一些看相算命之類的小攤鋪,它們和這一帶閉塞的氛圍一起,發(fā)酵出頗有些奇幻的氣息。我無意參與其中,直奔化石而去。還沒走進博物館,便在門口看到了露天陳列的三五塊“樹干”化石。

      這些“樹干”高80厘米左右,它們其實是植物體地上部分的基部。上部細,下部粗,下部直徑最大者近1米?!皹涓伞北砻孢€帶有深褐、土黃和灰白等色。這些“樹干”內部被砂巖填充,形成“鑄?!?。據近旁的一塊金屬銘牌介紹,2010年,人們在重建吉爾博阿水壩時發(fā)現了這些“樹干”。它們由紐約市環(huán)境保護部捐贈,為著名的吉爾博阿化石森林的一部分,生活在距今約3.8億年前的泥盆紀中期。銘牌的第一行則寫明了“樹干”的身份:始籽蕨(Eospermatopteris)。

      始籽蕨隸屬蕨類植物中的枝蕨類(Cladoxylopsida),這一類植物已全部滅絕。蕨類屬維管植物,具有維管組織,這些組織一來是植物體內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通道,二來也有助于提高結構強度,難怪不少維管植物能長得很高大。眼前幾乎所有“樹干”表面都具有縱向、近平行的條紋,這些是維管束;一些“樹干”表面局部還能看到不定根的痕跡。由于是“鑄?!?,“樹干”上部的斷面上看不出內部結構。

      就在這些單獨的“樹干”旁、靠近博物館的一側,有一塊厚度超過半米的石塊。石塊表面較平整,其上嵌有一圓盤,圓盤直徑約60厘米。其實這一圓盤是一始籽蕨“樹干”的底部,它中部微微隆起,四周較矮,除幾處小的破損外,保存甚好。一條條維管束從圓盤中部向四周輻射開去,有時一條鏈一分為二,呈二歧分支狀。

      吉爾博阿博物館外景

      博物館招牌

      始籽蕨“樹干”的底部

      航拍吉爾博阿水壩

      “樹干”的主人長得像桫欏?

      要想了解這些“樹干”的前世今生,一個好去處便是眼前這座免費的博物館。館中展出了不少關于吉爾博阿水壩的照片,這和“樹干”有什么關系呢?

      為了保證紐約市的飲用水供應,紐約州建了多個水庫,其中位置最北的便是吉爾博阿水壩后的斯科哈里水庫。這一水庫是攔截斯科哈里溪形成的,最大容積約6700萬立方米,供水量約占紐約市日均總飲用水量的15%。吉爾博阿水壩為混凝土壩,壩高55米。在來博物館的路上我已經從水壩旁經過,只是沒有注意到它而已。我把無人機升上高空,便把水壩的全貌看清楚了:壩體頗長,壩體右側留有一道缺口,這是泄洪道,庫水傾瀉而下,形成一道白簾。水壩后的水庫在青山間蜿蜒,看不到頭。博物館中有一張水壩建設時期的照片,壩后是一串密集的房屋,那是以前的吉爾博阿鎮(zhèn)中心,水庫蓄水后,這座小鎮(zhèn)便沉入水中。

      吉爾博阿水壩最初是在1919到1927年建設的。就是在這一時期,人們在水壩工地上發(fā)現了幾十個“樹干”,它們的大小和形態(tài)和我們剛在博物館外見到的如出一轍,其中不少還保持著直立狀態(tài)。雖然早在19世紀70年代,人們便在吉爾博阿一帶發(fā)現了這樣的“樹干”,但讓吉爾博阿一炮而紅,從此在古生物學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的還是建設水壩時發(fā)現的這一批。

      這些“樹干”生活在泥盆紀中期,博物館墻上的兩張簡圖介紹了當時吉爾博阿的環(huán)境。當時的北美洲還位于赤道附近,而吉爾博阿地處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qū),環(huán)境終年溫暖,它的西側是熱帶海洋,東側則有山脈。

      讓這些“樹干”走進學術視野的是一位名叫溫妮弗雷德·戈德林(Winifred Goldring,1888-1971)的古生物學家。她出生在紐約州,1939年,她被任命為紐約州古生物學家,她因此成為美國首位擔任州古生物學家的女性。1924年,戈德林把吉爾博阿的“樹干”以“始籽蕨”一名發(fā)表。曾經,人們認為這種植物高9-12米,復葉和蕨類植物葉片相似,頗大。始籽蕨曾被看作是最古老的種子蕨,它們的種子著生在枝葉末端。別看名字中帶有“蕨”,種子蕨并不是蕨類,而是一類已滅絕的裸子植物。但1935年發(fā)表的一篇論文卻指出,通過檢視所謂的始籽蕨“種子”,發(fā)現它們竟含有孢子,這才把始籽蕨和種子蕨撇清了關系。

      吉爾博阿水壩建設時期照片,攝于1925年10月1日

      在紐約州立博物館中,戈德林曾專門為始籽蕨設計了一個全景展窗。通過歷史照片可以看出,這一全景展窗的前景有一左一右兩座山巖,一道瀑水從左側的山巖上潺潺流下,山巖上高低錯落地鑲嵌著來自吉爾博阿的“樹干”。展窗的背景畫中可以看到始籽蕨的復原圖:“樹干”基部膨大,纖細而不分支的“樹干”直立生長,“樹干”頂端著生著多枚羽狀復葉,看起來和現生的桫欏頗為相似。

      紐約州立博物館中的始籽蕨全景展窗歷史照片

      威科夫女士于2005年所繪的展現始籽蕨和生境的畫

      瓦蒂薩

      將思緒拉回當下,只見吉爾博阿博物館的墻上,有一幅一層樓高的彩畫。一些較大的植物化石被陳列在畫面前方,畫面兩側還各有一個化石展柜,它們眾星拱月般簇擁著這一彩畫。這幅畫是博物館館長克里斯汀·威科夫(Kristen Wyckoff)女士于2005年所繪。威科夫是吉爾博阿當地人,對化石很感興趣。在這幅畫中,始籽蕨仍然被畫得如桫欏一般。畫面遠景是高聳在云海之上的雪山,將視線收近,只見一清淺的海灣旁,稀疏生長著始籽蕨。一尾鰭鱗魚(Cheirolepis)遨游淺底,一條真掌鰭魚(Eusthenopteron)正躍躍欲試地往岸上爬,半個身軀都露出了水面(有觀點認為該屬完全生活在水中)。好一幅泥盆紀時期魚類和蕨類植物稱霸世界的場景!

      新發(fā)現,新模樣

      就在彩畫旁的展柜中,有一名為瓦蒂薩(Wattieza)的枝蕨類化石。一較粗的枝條末端一下子分裂為至少5個小枝,形態(tài)上宛如一被壓扁的雞爪,但大小和我們的手腕和手掌相近。1968年,比利時古植物學家弗朗索瓦·斯托克曼斯(Fran?ois Stockmans)根據產于比利時的化石,發(fā)表了新種Wattieza givetiana,并建立了瓦蒂薩這一新屬。產于吉爾博阿及鄰近地區(qū)的瓦蒂薩也屬這一種。2000年,一種產于委內瑞拉的瓦蒂薩新種也被發(fā)表了。至此,瓦蒂薩的分布地至少包括了美國紐約州、比利時和委內瑞拉。瓦蒂薩具有枝條,但沒有葉片,和其他枝蕨類一樣,它們也靠孢子繁殖。

      在2005年前,人們都沒有發(fā)現地上部分較完整的始籽蕨化石(這一發(fā)現于2007年在《自然》發(fā)表)。換句話說,在此之前,人們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將始籽蕨的“樹干”和枝葉化石對應起來,很大程度上僅能靠推測來復原樹冠的形態(tài)。但這一完整的化石發(fā)現讓古植物學家頗為驚訝,因為始籽蕨的“樹干”上端,密集生長著瓦蒂薩的枝條。原來兩者竟是同一種植物的不同部位!

      博物館的另一堵墻上,圖文并茂地介紹了2005年的這一重大發(fā)現。化石發(fā)現地位于小鎮(zhèn)康斯維爾(Conesville)的一個采石場中,古植物學家已在這里發(fā)現了種類較豐富的植物化石。采石場隸屬紐約州環(huán)境保護部,位于吉爾博阿以東約13千米處。2004和2005年夏,紐約州立博物館的古生物收藏經理琳達·范阿勒·赫尼克(Linda Van Aller Hernick)和古生物收藏技術員弗蘭克·曼諾里尼(Frank Mannolini)在這一采石場中尋找植物化石,他們發(fā)現了一棵長約8.5米的始籽蕨植株,“樹干”和“樹冠”俱全。從一張照片中可以看出“樹形”修長,“樹干”上沒有分支。另一張?zhí)貙懻掌瑒t顯示出“樹冠”由多個枝條構成,這些枝條是產生孢子的能育葉,它們形態(tài)立體,如同毛刷?!皹涔凇毕路降摹皹涓伞鄙嫌胁簧贆M向“葉痕”,這應該是能育葉脫落后留下的。據推測,始籽蕨具有相當可觀的生物量,它們是當時重要的陸地碳匯之一。

      關于始籽蕨的新發(fā)現還不止這一個。由于洪水和結構老化等原因,吉爾博阿水壩在屹立了近一個世紀后,亟需修整,于是人們對水壩進行了重建。在2010年,古植物學家在水壩下游(當初發(fā)現“樹干”的地段)的河床上發(fā)現了數十個圓形坑洞,它們四周微微隆起,直徑各異。這每一個坑洞其實是一株始籽蕨留下的痕跡,而這一河床曾是它們所在的森林的地表,坑洞四周的隆起是部分殘留的根系。始籽蕨“樹干”基部的側面和底部密集著生著根系,近輻射狀排列,這些根系延伸到(古)土壤表層以下,“樹干”基部也因此看起來近圓錐形,宛如穿上了一條下擺頗大的連衣裙。

      據博物館中的文字介紹,大多數始籽蕨化石都沒有最外層的“樹皮”,這一部分可能在形成化石前已腐爛分解,我們在博物館門前看到的“樹干”其實是植株的“內核”。這些“樹干”包埋在砂巖(而非頁巖)中,暗示著當時它們生長的環(huán)境并不是沼澤。這些始籽蕨生長在沿海平原上,這里洪水較為頻繁。但始籽蕨憑借密集的根系,能在洪水中傲然挺立,且可能在洪水過后繼續(xù)生長。

      介紹2005年人們發(fā)現完整始籽蕨化石的圖文展示

      始籽蕨根系

      始籽蕨“樹干”基部化石

      四裂木

      古羊齒

      槳足廣翅鱟

      博物館館長威科夫女士根據新發(fā)現,為始籽蕨和它們的生境重新畫了一幅畫(見封底),這幅畫也展示在博物館中。將這幅畫和2005年的那幅畫進行對比,各中差異不禁讓人感嘆,讓我自然想到霸王龍從直立到近水平的姿態(tài)“轉變”。博物館展出新畫的同時,也保留了科學性稍遜的舊畫,直觀地展示了認知變化的過程。

      始籽蕨的伙伴們

      吉爾博阿的明星化石物種無疑是始籽蕨,但除此之外,古生物學家在這一帶還發(fā)現了不少其他植物和動物化石,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泥盆紀生態(tài)系統?!侗泵乐藁鷳B(tài)系統》(Fossil Ecosystems of North America)一書介紹了14個生態(tài)系統,吉爾博阿便是其中之一,從中不難看出它的重要地位。

      博物館的墻上,展出了一幅2010年河床上的植物化石分布圖。在一些始籽蕨的圓形“莖干”間,散布著細長的黑色“藤蔓”,它們或彎或直,粗細各異,難怪英文名意為“蛇樹”。這是四裂木(Tetraxylopteris),為前裸子植物中的一屬。前裸子植物已滅絕,它們具有形成層,因此有木質部和韌皮部,能長成樹木,和一些裸子植物相似;但前裸子植物仍靠孢子繁殖,沒有種子,這又和蕨類植物一樣。四裂木屬于1957年根據紐約州的化石建立,2005年,一個委內瑞拉的新種也被發(fā)表。據推測,和始籽蕨共生的四裂木的樹冠也集中生長在莖干上部,它們并不能像樹木般直立,而需倚靠在始籽蕨植株上,這些特征也被博物館館長威科夫女士繪在了新畫中。我在博物館中見到了一塊四裂木樹冠部分的化石,枝條雜亂,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出枝條多次羽狀分支的特點。

      我在博物館中還看到了另一種前裸子植物:古羊齒(Archaeopteris)的化石。這一小博物館藏品有限,一些展出的化石是借展的,這一古羊齒化石便是從一對夫妻那里借來的。它的年代距今約3.6億年,是人們在一水庫隧道的施工現場(位于紐約州特拉華縣境內)發(fā)現的。這是博物館中少有的能看出明顯葉片形態(tài)的化石:二回羽狀,看起來和蕨類植物葉片很相似。小葉片位于同一平面,每一小葉片魚尾狀,末端分為多個分支。

      古羊齒屬于1871年建立,最初被認為是蕨類植物。1911年,古植物學家根據硅化木標本,發(fā)表了另一個新屬。直到1960年,人們才發(fā)現兩屬其實是同一屬,這和始籽蕨的發(fā)現故事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古羊齒屬廣布全球,人們在南非發(fā)現了一種古羊齒(A.notosaria),據推測,它們生前應該生活在南極圈之內。這一屬植物為喬木,可長到24米高,直徑可超過1.5米。據推測,這一屬植物偏愛河岸等土壤水分含量較高的生境。直到2005年發(fā)現完整的始籽蕨化石前,古羊齒被不少古植物學家看作是全球年代最古老的完整樹木化石。

      此外,我還見到一喬木狀石松植物的莖干壓印化石。這類植物在晚古生代植物中很引人注目,它們是最早演化出喬木等性狀的維管植物類群之一。這一莖干直徑約10厘米,可以看到一個個幾乎平行排列的葉座。

      除植物化石外,博物館中也少不了動物化石,三葉蟲、海百合、珊瑚、魚鱗片等揭開了泥盆紀海洋動物世界的一角。這里要特別一提的是槳足廣翅鱟(Eurypterus remipes)。這一化石種發(fā)表于1825年,也是廣翅鱟屬的模式種。這一屬約有15種,生活在志留紀,其中最常見的正是槳足廣翅鱟,在美國和加拿大都能發(fā)現它的化石。在紐約州西部的布法羅附近,人們發(fā)現了數量眾多的槳足廣翅鱟化石。1983年,槳足廣翅鱟成為紐約州的州化石。眼前這一槳足廣翅鱟化石產于加拿大,體長不到20厘米。大多數廣翅鱟屬成員的體長13到23厘米,個頭大的可達60厘米左右。稍有些遺憾的是,一道凌厲的切縫斜著穿過化石的頭部,將這一個體分割開來。化石上的幾對步足清晰可見,最后一對特化為槳狀,讓槳足廣翅鱟可以在水中遨游。

      喬木狀石松植物

      作別博物館后,便踏上歸途。經過吉爾博阿水壩時,我特意在路邊停車眺望。很大程度上說,正是這座水壩的修建和重建,讓人們有機會發(fā)現并了解這片獨具特色的化石森林。在這里停留也算是紀念吧!

      猜你喜歡
      水壩紐約州樹干
      為什么樹干不是方的?
      軍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16
      Review of Advances in Engine Efficiency and After-Treatment Technologies
      內燃機工程(2021年5期)2021-10-19 09:06:26
      形形色色的水壩
      筑水壩
      紐約州“審判陪審員手冊”
      美國 紐約 1200公里最長小道,不準開車
      看世界(2017年4期)2017-02-24 18:56:06
      為什么要在樹干上刷白漿
      為什么要在樹干上刷白漿
      世界上壯觀的水壩(下)
      為什么要在樹干上刷一層白漿
      高唐县| 康马县| 上犹县| 高雄市| 莒南县| 珲春市| 金阳县| 来安县| 玉树县| 吉林省| 油尖旺区| 郧西县| 博爱县| 兴国县| 潜江市| 西丰县| 沁水县| 大姚县| 南陵县| 石棉县| 图木舒克市| 南昌市| 永定县| 界首市| 安溪县| 北辰区| 江川县| 易门县| 繁昌县| 桐梓县| 正阳县| 原平市| 惠水县| 通州市| 雷州市| 华容县| 鹤山市| 富蕴县| 扎囊县| 武穴市|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