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文
編者按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是由湯淺政明執(zhí)導(dǎo)、Science SARU負責(zé)制作的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名熱愛沖浪的少女向水雛子偶然間認識了一位消防員港,在一次火災(zāi)救援中,雛子被從天而降的港所救,兩人由此展開一場刻骨銘心又甜蜜無比的戀愛??上н@對看似命中注定的戀人,卻不幸遭遇生死別離。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用看似平淡的筆調(diào)描述痛失所愛的滋味,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xiàn)不舍愛人的心情,也告訴我們:生命是一項隨時都可以終止的契約,而愛卻是跨越時空,超越生死的。影片最后用一場廢墟中的大火將整個故事推向高潮,也隱喻了背后的內(nèi)涵——雛子終于從對他人的依賴,對往日的追憶中走了出來,向著未來的人生旅程踏出了堅實的一步??赐赀@部影片,只愿每位消防員都能在每次任務(wù)中平安歸來,也愿每個人在自己的愛情中都能乘風(fēng)破浪,收獲幸福。
(欄目編輯:言 西)
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我們常用分離來書寫愛情,用死亡來反思生命,用想象來對抗卑微的人生,用奇跡來撫平現(xiàn)實的傷害。
日本動畫界“鬼才”導(dǎo)演湯淺政明的動畫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包含了所有這些元素。這部電影2019年參加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一舉摘得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同年12月在中國大陸公映,掀起了一波“圣誕檔”觀影熱潮。
電影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被稱作動畫版的“人鬼情未了”。除了沖浪“什么也不會”的女主向水雛子,和“什么都會”、正義感強烈的消防員雛罌粟港,結(jié)緣于一場火災(zāi),在港救出雛子后,兩人墜入愛河。但美好的事物可能注定不會長久,港在一次沖浪時,為了救人而犧牲,雛子從此陷入痛苦的回憶,再也無法直視大海和沖浪,直到她發(fā)現(xiàn),只要唱起那首兩人常一起唱的歌,港就會出現(xiàn)在水中……
故事唯美,情感細膩,動畫富于視覺沖擊力:湛藍得仿佛透明的大海,如火般熾烈的山花,香氣撲面的手沖咖啡,充滿力量與動感的風(fēng)卷海浪……每一幀,都不著痕跡地成為這個愛情故事的絕佳注解,又無聲無息地宣示著湯淺政明的個人色彩。
是的,如此富于韻律和生命力的畫風(fēng),是屬于湯淺政明的,這位被宮崎駿贊為“百年一遇的天才動畫人”的導(dǎo)演,作品有著獨樹一幟的魅力。他筆下的動畫不追求唯美,線條質(zhì)樸、流暢,有如生命本身般自然流淌,偶有瞬間律動、剎那芳華,也轉(zhuǎn)瞬即逝。是以,湯淺政明的動畫,適合表現(xiàn)運動與對抗,甜甜的愛情非他所長,亦非他經(jīng)常涉足的領(lǐng)域。而這個表面上以愛情為主題的故事,也不止講述愛情。
——到底講述了什么呢?
講述如何表現(xiàn)愛情。正如每滴水都將融入大海,湯淺政明式的愛情也融在生活中,體現(xiàn)于每一處細節(jié)里。雛子與港之間,從未說過一句“我愛你”,舉手投足卻都是愛的模樣。他們彼此鼓勵、互相欣賞,都想給對方最好的,又恰到好處地保持著分寸。他們的愛情,在一盤“完美”的蛋包飯中、在一杯香醇的咖啡里、在琳瑯滿目的花束間、在紛飛潔白的飄雪里,更在翻涌的浪花上、在夕陽下平靜的海面上。這份愛,壯闊如海,亦平靜如海。湯淺政明用最富動感的線條表現(xiàn)最隱忍的情愫,正因為此,生命內(nèi)在的動能隱而未發(fā),完整而妥帖地傳遞到觀眾心中。
也講述生命本身。與生命相比,愛情只是甜美而短暫的章節(jié),生命中那些沉浮、因果、善惡、悲歡,也會投映于愛情。又因為愛情是生命的“小高潮”,一切都會在愛情里集中呈現(xiàn)。湯淺政明對此予以符號式表達,將無法言說的意蘊滲透其中,這些畫面超越了對白和情節(jié),故而觀眾所感受到的,也遠超過一個故事。
最令人難忘的,是江豚,它的形象貫穿影片始終。憨態(tài)可掬的江豚,畫在雛子的沖浪板上,掛在港的汽車擋風(fēng)玻璃前。雛子將它作為送給港的生日禮物,后來,港的一縷幽魂就寄于這個巨大的玩偶里。江豚串起了一段因果,港去世后,雛子發(fā)現(xiàn):港就是自己兒時救起的那名溺水少年,那一次,港記住了雛子沖浪板上的江豚,從此許下愿望,日后要成為助人之人,因此成為了一名消防員。江豚被稱作“微笑天使”,是善良的化身,喜歡乘浪起伏、迎風(fēng)出水。而命運的神秘性和主人公的夢想,都寄托于這個符號,它串起了因果,揭開了秘密。冥冥之中,雛子與港的人生早已互為因果,他們不僅是一對愛人,更是彼此的引導(dǎo)者、成就者。江豚的出現(xiàn),深化了愛情與生命的關(guān)聯(lián),讓愛超越了分離,生命超越了死亡。
最令人觸動的,是片中那些對抗性元素。如,水與火,生與死。水火不相容,卻在片中交替出現(xiàn)、“平分秋色”。雛子是沖浪愛好者,向往大海,屬于她的符號是“水”,港是消防員,主要工作之一是火災(zāi)救援,屬于他的符號是“火”;港因為“水”記住了雛子,雛子因為火災(zāi)與港相遇,二人都成為彼此的英雄。然而,世事無常,一場生死后,水火互換。港“留在”水中,只能在雛子召喚時顯現(xiàn);雛子發(fā)現(xiàn)大樓火災(zāi)真相后,為了阻止悲劇,以身涉險、奔赴大火……
對抗與轉(zhuǎn)化,是生命內(nèi)在的律動,湯淺政明詮釋人生,也像他所擅長的動感畫風(fēng),極致節(jié)奏一樣,充滿了力量,故事的結(jié)構(gòu)正在這力的推動下趨向圓滿。水與火的轉(zhuǎn)化,沖破了生死隔閡,讓主人公的生命獲得前所未有的統(tǒng)一,生命的意義也因此前所未有地清晰。港去世后,每當(dāng)雛子唱起那首心底的歌,便漸漸找到了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所奔赴的海浪由此擴展成為人生巨浪。終于,這位港心目中的沖浪“英雄”做好了準備,去對面對人生的大海,這對生死相隔的戀人,共乘海浪之上,死生契闊。
奇妙而靈動,是奇跡產(chǎn)生的土壤,整部動畫片都閃動著奇思妙想,又那樣無跡可求。我們從中看到了奇跡,于是相信;看到了愛情與夢想,于是幸福。故事中,有死亡和分離,帶著淡淡的憂傷,我們卻并未落淚,似乎所有的悲傷都被奇跡撫平,讓一朵朵閃著光的海浪,激越在我們的心間。于是,共同乘浪的,不僅是雛子與港,還有銀幕前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