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戈特曼
美國《紐約時報》9月19日文章,原題:烏克蘭的—個大問題顯而易見:玻璃前幾天,幾名女性在一幢被轟炸過的建筑前將自己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就在她們一邊聊天一邊在一輛食品車旁排隊等待時,一股刺骨的寒風(fēng)圍著血們打轉(zhuǎn)。一人問道:“你何時能拿到你的玻璃?”另一人說:“不清楚,昨晚真的很冷?!钡谌齻€人說:“玻璃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到?”
這正是烏克蘭的一個大問題:許多窗戶在爆炸中破碎。無數(shù)處于火線中的房屋可能未被直接擊中,但其所有的窗戶都被震碎,而冬天正在飛快來臨。
不久前的一周,烏克蘭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的氣溫從80華氏度(約合26.6攝氏度)幾乎降至冰點。毫無疑問,烏克蘭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是盡快讓受損房屋做好越冬準(zhǔn)備,而這正是玻璃的用途。
如今,玻璃的各種替代品在烏克蘭無處不在,但都存在明顯缺陷。膠合板或許能蓋住墻上的洞,但它導(dǎo)致內(nèi)部空間黑暗,這會令人感覺壓抑。許多人都在使用破爛的桌布或塑料薄膜,但它們密封不嚴(yán),迫使人們在夜間蜷縮在三層毛毯下。
甚至在俄烏沖突之前,烏克蘭就存在玻璃短缺的問題。烏克蘭最大的玻璃廠之一位于東部頓巴斯地區(qū),該廠在幾年前被轟炸并關(guān)閉。因此,如今烏克蘭使用的玻璃幾乎都是進口產(chǎn)品,許多來自價格昂貴的歐洲市場。
此外,還有更多問題。要制造玻璃,就必須融化沙子,而融化沙子需要大量能源。隨著全球能源價格飆升,玻璃價格也扶搖直上,一塊玻璃的價格升至原來的兩倍、三倍甚至四倍都不足為奇。這使許多人即使感到寒冷也不可能修復(fù)窗戶。而隨著沖突仍激烈進行,每天都有更多窗戶被震碎。
在戰(zhàn)爭期間窗戶總是不翼而飛。如果一枚炸彈足夠強大,沖擊波將會粉碎遠(yuǎn)離爆炸點的玻璃,形成可能致命的碎片。
在切爾尼戈夫,法國民間援助組織ACTED正在幫助許多當(dāng)?shù)厝酥Ц缎薮百M用,目的是讓人們?yōu)槎熳鰷?zhǔn)備。該項目主管之一奧珀曼表示,烏克蘭的冬天很嚴(yán)酷,也很漫長,幾乎長達(dá)半年,寒冷天氣從10月中旬一直畛至來年3月中旬,氣溫會驟降至零下10華氏度(零下20多攝氏度)。
在人口約20萬人的切爾尼戈夫,表象可能具有欺騙性。該市巨大的鵝卵石廣場對面是鱗次櫛比的美麗古建筑,還能看到人們在公園里慢跑,就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一樣"但隨后人們就能注意到許多窗戶被木板封住或不見蹤影。在市長辦公室,一些破碎的窗戶上仍覆蓋著膠合板。市長阿特羅申科說:“我們面臨著更大的問題,我們不能讓孩子們在公寓里被凍僵。”
在烏克蘭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當(dāng)?shù)馗吖倬S塔利?金說,他需要修復(fù)5萬平方米的窗戶。在烏克蘭全國范圍內(nèi),約14萬幢住宅建筑被毀,4400萬平方米住房受損。聯(lián)合國表示,數(shù)以百萬計的烏克蘭人生活在“不適合在刀冬中提供足夠保護”的房屋內(nèi)。
在切爾尼戈夫,退休建筑師茲哈拉正在數(shù)他所在的9層建筑中的破碎窗戶,他發(fā)現(xiàn)共有496扇。他擔(dān)心,如果冬天來臨前不修好這些窗.戶,這幢樓中的水管就將結(jié)冰,到時住在那里的人們將會很艱難。(作者杰弗里?戈特曼,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