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帥 柳傳澤 馬建軍 董琳瑞 常青青 梁可可 楊大偉 李曉歡 范詠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65歲以上人群發(fā)病率高達1.7%[1],除臨床表現(xiàn)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高等運動癥狀外,還常同時伴有嗅覺減退、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癥狀、睡眠障礙和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非運動癥狀[2]。以尿頻、尿急、夜尿增多和尿失禁為表現(xiàn)的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ctive bladder,OAB)是PD患者常見的一種非運動癥狀,容易被臨床醫(yī)生忽視。排尿行為增多可增加患者發(fā)生跌倒和骨折的風險[3],夜尿增多干擾患者睡眠質(zhì)量,同時可誘發(fā)或加重患者焦慮、抑郁心境,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4]。目前國內(nèi)外有關OAB癥狀對PD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很少,且對PD患者OAB發(fā)生率的研究存在爭議。本研究采用膀胱過度活動調(diào)查問卷(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評估136例PD患者OAB發(fā)生情況,并探討其對PD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1.1 對象連續(xù)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PD患者136例,男女比例為1∶1,年齡43~81歲,平均(63.60±9.15)歲;病程1~15年,中位數(shù)3年,四分位數(shù)間距為4年;起病年齡40~80歲,平均(59.34±9.20)歲;受教育年限0~15,中位數(shù)8年,四分位數(shù)間距為6年;平均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劑量(levodopa equivalent daily dose,LEDD)為(363.47±146.95)mg。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帕金森病診斷標準(2016 版)[5];(2)OAB癥狀未經(jīng)??浦委煛E懦龢藴剩?1)藥物、毒物、外傷、感染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和帕金森疊加綜合征;(2)曾行顱內(nèi)手術或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3)腦血管病、腦部腫瘤、腦炎、脊髓病變、糖尿病、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及腎臟病變等可能導致排尿功能障礙的疾病;(4)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語言障礙、構音障礙等不能配合完成調(diào)查者。本研究經(jīng)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一般資料采集:由1~2名經(jīng)過專業(yè)量表培訓的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采集受試者一般資料、神經(jīng)系統(tǒng)查體和相關量表評估,所有量表均一次性完成評估。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起病年齡、受教育年限、服用抗PD藥物的情況,并計算LEDD[6]。
1.2.2OAB評估:采用OABSS量表[7]評估PD患者尿路癥狀。該量表有4個項目,患者需要根據(jù)最近1周的排尿情況進行回答。白天小便次數(shù)的得分范圍為0~2分,夜間小便次數(shù)的得分范圍為0~3分,尿急情況的得分范圍為0~5分,急迫性尿失禁的得分范圍為0~5分,任何一個癥狀評分≥1分即認為存在該癥狀。當尿急癥狀評分≥2分,且OABSS總得分≥3分,即可診斷為OAB。
1.2.3運動癥狀和疾病嚴重程度評估:采用國際運動障礙協(xié)會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第三部分(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Ⅲ)評估患者的運動癥狀;采用Hoehn-Yahr(H-Y)分級評估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共分1~5級[8]。
1.2.4生活質(zhì)量評估:采用PD生活質(zhì)量量表-39(39-item-Parkinson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9]評估患者生活質(zhì)量。該量表分8個類別共39項,分別為運動能力(10項)、日常生活(6項)、情感體驗(6項)、羞恥感(4項)、社會支持(3項)、認知(4項)、交流(3項)及軀體不適(4項),得分越高則代表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差。
1.2.5其他量表評估:采用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評估患者睡眠質(zhì)量和日間嗜睡情況;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14-item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分別評估患者抑郁和焦慮癥狀,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評估患者認知功能,得分越低表示認知功能受損越嚴重(分界值:文盲<17分,小學<20分,中學及以上<24分,則認為存在認知功能減退)[1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采用Shapiro-Wilk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均數(shù)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OAB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采用Pearson相關性及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PD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因素。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OAB發(fā)生率136例PD患者中111例(81.6%)存在排尿功能障礙,其中以夜尿增多最常見(75.0%),其次是尿急(51.5%)、尿失禁(44.9%)、日間尿頻(22.1%)。根據(jù)患者是否存在OAB,將患者分為PD伴OAB組和PD未伴OAB組。PD伴OAB組共63例(46.3%),其中男32例,女31例;PD未伴OAB組共73例(53.7%),其中男36例,女性37例。男性OAB發(fā)生率為47.1%,女性為45.6%,不同性別間OAB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PD伴與未伴OAB組臨床資料比較PD伴OAB組患者年齡、起病年齡、H-Y分級、LEDD總劑量、UPDRS Ⅲ評分、HAMD-17評分、PSQI評分、ESS評分、PDQ-39總分及PDQ-39評分中的運動能力、情感體驗、羞恥感評分均高于PD未伴OAB組(均P<0.05),而兩組間性別構成、病程、受教育年限、HAMA-14評分等其余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2.3 OAB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2.3.1Pearson相關性分析:PD伴OAB組患者OABSS評分與病程、UPDRS Ⅲ評分、H-Y分級、LEDD總劑量、HAMA-14評分、HAMD-17評分、PSQI評分、ESS評分呈正相關,與MMSE評分呈負相關,與年齡、起病年齡、受教育年限不相關。結果見表2。
表2 PD伴OAB組患者OABSS評分與臨床特征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
2.3.2多元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以OABSS評分為因變量(OABSS評分3~7分為輕度,8~10分為中度,≥11分為重度,分別賦值1、2、3),以性別(男=1,女=0)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多元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病程、LEDD總劑量、UPDRS Ⅲ評分、HAMD-17評分、PSQI評分、ESS評分、MMSE評分均為混雜因素,H-Y分級、HAMA-14評分為OAB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即PD患者H-Y分級、HAMA-14評分越高,OAB癥狀越嚴重。結果見表3。
表3 PD患者OAB嚴重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元有序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2.4 PD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因素分析
2.4.1Pearson相關性分析:PDQ-39總分與年齡、病程、UPDRS Ⅲ評分、H-Y分級、LEDD總劑量、HAMA-14評分、HAMD-17評分、OABSS評分、PSQI評分、ESS評分呈正相關,與受教育年限、MMSE評分呈負相關。結果見表4。
表4 PD患者PDQ-39總分與臨床指標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
2.4.2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性別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以PDQ-39總分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最后納入回歸方程的自變量按影響系數(shù)從大到小依次為H-Y分級、ESS評分、OABSS評分、UPDRS Ⅲ評分、HAMD-17評分(表5)。整個模型的調(diào)整r2=0.792,表明H-Y分級、ESS評分、OABSS評分等5項因素可解釋PDQ-39評分79.2%的變異,可認為模型擬合效果較好。
表5 PD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因素的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OAB是PD一種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日間尿頻、夜尿增多、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PD患者發(fā)生OAB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既往研究表明[11-12],OAB的發(fā)生可能與PD患者黑質(zhì)致密部多巴胺神經(jīng)元變性、缺失引起D1-GABA直接通路破壞,進而導致基底節(jié)對排尿反射的抑制減弱有關。由于OAB癥狀極易受性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癥狀,女性生育次數(shù)過多、生育損傷、絕經(jīng)等引起的壓力性尿失禁,糖尿病、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頻、尿急癥狀等,因此本研究嚴格控制入組標準,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擾。本研究結果顯示,PD患者OAB的發(fā)生率為46.3%,夜尿增多是PD排尿功能障礙最常見的類型,發(fā)生率為75.0%,其次是尿急(51.5%)、尿失禁(44.9%)和日間尿頻(22.1%)。這與國內(nèi)研究報道[13-14]基本一致。國外一項調(diào)查研究顯示PD患者合并OAB發(fā)生率高達70.0%[15],明顯高于本研究顯示的46.3%,其原因可能與納入的人口學特征、研究方法、采用量表不同有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PD未伴OAB組比較,PD伴OAB組年齡更大,起病年齡更晚,而兩組在性別構成、受教育年限、病程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與既往研究結果相一致[13]。提示對于年齡大、起病晚的PD患者應多關注其尿路癥狀。此外,本研究結果亦顯示,PD伴OAB組較PD未伴OAB組H-Y分級、UPDRS Ⅲ評分更高,且H-Y分級是OAB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表明病情越重的PD患者發(fā)生OAB的風險越大,OAB癥狀越重。其機制可能為:隨著疾病進展,PD患者黑質(zhì)紋狀體中多巴胺逐漸耗竭,基底節(jié)對排尿反射的抑制減弱進而出現(xiàn)OAB相關癥狀[13]。本研究結果顯示,PD伴OAB組LEDD總劑量高于PD未伴OAB組,這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左旋多巴制劑進入腦內(nèi)在中樞脫羧成多巴胺,多巴胺可使腦橋排尿中樞興奮,引起膀胱過度活動而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失禁等癥狀[12,16]。
本研究發(fā)現(xiàn),OAB組患者抑郁癥狀更嚴重,這可能與伴OAB的患者有更強的羞恥感有關,提示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可能是OAB發(fā)生的一個危險因素[17]。與PD未伴OAB組比較,PD伴OAB組有較高的PSQI評分,提示伴OAB組PD患者有更嚴重的睡眠障礙。夜尿增多會干擾睡眠,影響患者睡眠質(zhì)量。有研究證實[18],改善夜尿癥狀可提高患者睡眠質(zhì)量,然而OAB與睡眠障礙發(fā)生的相關機制尚不清楚。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PD伴OAB組有較高的ESS評分,嚴重的日間嗜睡癥狀可能是對夜間睡眠不足的一種代償。
PD患者發(fā)生OAB是導致健康生活質(zhì)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PD伴OAB組患者PDQ-39總分更高,主要表現(xiàn)在運動能力、情感體驗和羞恥感三方面。有研究表明,OAB 患者存在明顯的心理障礙,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羞愧、厭煩等負面情緒[19-20],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夜尿增多和尿急是OAB最主要的兩個癥狀,伴OAB的PD患者夜尿增多,致使患者夜間頻繁起床,嚴重影響其睡眠質(zhì)量,休息不足使患者感到疲憊不堪、體力不足,進而影響運動功能。嚴重的OAB癥狀會給PD患者帶來更多的生活和社交活動的不便,為避免尿頻、尿急等困擾,患者可能采取限制液體攝入、避免參加社會交往和集體活動等應對策略[21-22]。因羞恥感而向他人隱瞞自己的病情,甚至拒絕就醫(yī),延誤病情。OAB患者因擔心性生活過程中尿液外滲及性生活疼痛,而產(chǎn)生恐懼和羞恥等不良情緒,減少甚至拒絕性生活[23],進而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情感體驗。因此,對伴發(fā)OAB的PD患者,應加強管理和健康教育,指導其正視OAB帶來的不適感,盡早接受正規(guī)治療,鼓勵患者參加社交活動,提高生活質(zhì)量[24]。
PD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非單一非運動癥狀[25]。同一患者常同時合并多種非運動癥狀,其與運動癥狀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加重因素,使患者生活質(zhì)量逐步下降。考慮到影響PD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因素較多,為排除多個因素之間的混雜干擾,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關性及逐步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影響PD生活質(zhì)量的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H-Y分級、ESS評分、OABSS評分、UPDRS Ⅲ評分、HAMD-17評分是影響PD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Choi等和Scaravilli等研究結果顯示認知功能、睡眠障礙也是PD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因素[26-27],而本研究MMSE評分、PQSI評分未納入回歸方程,這可能與納入人群標準、樣本數(shù)量、評估量表不同有關。
綜上所述,OAB是PD一種常見的非運動癥狀,發(fā)生率較高,可顯著影響PD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但長期以來臨床工作者和患者未對OAB給予充分重視,因此常常被忽視。只有全面、正確地評估OAB相關癥狀,給予早期干預,可最大限度地提高PD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