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整潔、易用性高的桌面電腦,一體機已越來越多地活躍在商用領(lǐng)域,但多年來在家用領(lǐng)域卻鮮有爆款產(chǎn)品。直到前兩年,聯(lián)想YOGA 27一體機登場,攜出色的4K超清屏、強悍的銳龍H處理器,強大的連接性和舒適的體驗,以及低廉的價格,迅速躥紅,成為家用電腦市場的熱門和熱議產(chǎn)品。
而進入2022年,搭載銳龍6000H平臺的YOGA 27價格走高,很多消費者感嘆,“這唯一的好產(chǎn)品也快買不起了!”但實際上,如今還有一款好選擇,它的起價更低,賣點也相當豐富。它,就是聯(lián)想小新Pro 27——目前看來,它似乎也是市面上唯一能叫板YOGA 27的一體神機!
27英寸100%sRGB色域2560×1440分辨率100Hz高刷低藍光可俯仰
i7 12700H(6+8/20,3.5GHz/4.7GHz)
雙通道2×16GB DDR5 4800
Iris Xe集顯+Arc A370M獨顯
1TB PCIe SSD
千兆有線+英特爾AX201 WiFi6無線+藍牙
5Gbps USB大口
電源鍵、一線連/一體機模式切換鍵
電源接口、3.5mm復(fù)合音頻接口、HDMI視頻輸入口、RJ-45網(wǎng)線口、HDMI2.0視頻輸出口、USB2.0一線連鍵鼠共享口、10Gbps USB大口、10Gbps USB Type-C口、USB Type-C一線連接口
標配無線鍵鼠,機身頂置隱藏式2.5K攝像頭、2×5W JBL揚聲器
內(nèi)置230W電源適配器,方型電源接口
同樣是“極具競爭力”的一體機,小新Pro 27與YOGA 27有個非常大的區(qū)別就是屏幕的選擇。YOGA 27一直采用4K屏,而小新Pro 27采用的是2560×1440分辨率的100Hz高刷屏。前者在分辨率上規(guī)格更高,更加適合圖像編輯、視頻編輯,以及其他設(shè)計類應(yīng)用。而后者則偏向于“年輕化”,在同為“高清”的基礎(chǔ)上,兼顧了“視覺流暢性”(很多日常應(yīng)用,如網(wǎng)頁、文檔的滾屏會更流暢)和一定的娛樂特性。
如果讓我“站隊”,我會站2.5K高刷屏,因為它不僅是兼顧了視覺流暢性并具備一定的娛樂特性,更重要的是,它無須像27英寸4K屏那樣要進行顯示放大才能看清圖標和文字(不然文字會太小,看起來很吃力),2.5K分辨率27英寸,100%標準顯示就能確保文字、圖標和各種應(yīng)用界面清晰可見,且不會有顯示放大帶來的界面字體模糊問題(注意,這個問題如今出現(xiàn)概率已大幅降低,但依然有個別應(yīng)用匹配得不好)。
還有一點,兩款一體機雖都是高性能標壓處理器平臺,但主打款型都是集顯配置(畢竟價格更便宜),4K分辨率在進行游戲娛樂時,硬件壓力更大,相對來說2.5K分辨率是折中的好選擇。
而正如前面說的,屏幕選擇的不同,也就帶來了應(yīng)用形態(tài)的不同——小新Pro 27的娛樂特性更強,更適合年輕人選擇。
有硬件常識的讀者應(yīng)該已經(jīng)看出來了:YOGA 27是AMD獨占機型,2022年款更為明顯,不僅處理器,連獨顯都是AMD的;而小新Pro 27則是英特爾獨占機型,采用的是第12代酷睿H,獨顯款搭載的是英特爾最新的Arc(銳炫)獨顯A370M。
那么,小新Pro 27上的第12代酷睿H是啥水平呢?三個字:相當猛!
Fn+Q切換到“野獸模式”,單考處理器,可穩(wěn)定輸出100W封裝功率,大核頻率4GHz左右,小核頻率3GHz左右,整機電表功耗175W。處理器的內(nèi)部溫度是比較高的,95℃~101℃,但一體機內(nèi)部溫度高無所謂啊,并不會像筆記本那樣導致C面溫度提升進而影響使用體驗。
大家可能會問:咦?聯(lián)想為什么會“讓溫度這么不好看”呢?我不打算為它辯解,但有兩個客觀事實得說:
●在考機時,整機的噪聲極低,“使用安靜”,依然是聯(lián)想的電腦秉承得比較好的特性;
●另外,小新Pro 27其實提供了一個“更猛的模式”——在BIOS中開啟風扇的“全速模式”(Full Speed),這時,處理器的考機功率可達穩(wěn)定的109W,與此同時,溫度會更低,高點93℃左右,大核頻率穩(wěn)定4.1GHz,小核頻率穩(wěn)定3.3GHz▼。
然而,開啟風扇全速模式也是有代價的,其風扇噪聲大幅提升,多多少少有些影響使用體驗。另外,整機電表功耗飆高到212W。
你可能會問:處理器封裝功率提升了10W,為什么整機功耗提升那么多?答案是:包括風扇在內(nèi)的其他組件的功率增加了21W。我們實際進行了測試,同樣的空負載下,關(guān)閉全速模式設(shè)置為野獸模式,整機功率頓時降低了21W。
因此,出于安靜和“節(jié)能增效”考慮,下面所有的應(yīng)用測試,我們都回到正常的使用形態(tài),也就是Fn+Q設(shè)置為“野獸模式”,不再采用風扇全速模式。
下面是性能測試。相信大家都很好奇:YOGA 27(70W功率釋放的R7 6800H)和小新Pro 27(100W功率釋放的i7 12700H),誰的性能更強呢?而答案毫無懸念,小新Pro 27的第12代酷睿H i7要猛不少。
CPU-Z的單核多核成績分別是762和8134分。
Cinebench R15/R20/R23的渲染基準得分為2940/7383/18833,而YOGA 27的R7 6800H得分為2358/5715/14702,的確有較大差距。其實先前我們就已通過測評證明:R7 6800H的CPU部分性能只能與滿功率的i5 12500H抗衡,與滿功率的i7 12700H有明確差距。這里再次證明一下,后面就不再比較了。
測試CPU日常應(yīng)用性能的CrossMark,小新Pro 27的這顆i7 12700H可拿下1765分,放在這里方便后續(xù)機型對比。
下面來個檢測CPU多核性能的最佳測試:Cinema 4D動畫渲染——這是真正考驗處理器中CPU部分持續(xù)性能輸出的應(yīng)用。不過這次我們引入了兩個版本,分別是老版本的R19和新版本的R26。
渲染一個汽車旋轉(zhuǎn)動畫中的2秒畫面,共計51幀,Cinema 4D R19版,總耗時15分21秒。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研究其他機型表現(xiàn)。簡單說就是:快得夸張!只有自家的滿功率款i9 12900H,以及核心數(shù)量更多的滿功率款酷睿HX i7/i9能超越它了。
同樣的負載,使用Cinema 4D R26版,由于渲染細節(jié)變少,所以耗時大幅縮短,只用了9分13秒就完成了全部渲染。之前很多人問我們i7 12700H和蘋果的M1 Pro處理器跑渲染誰厲害,這里也有了明確答案:M1 Pro耗時為11分27秒,比這顆100W的i7 12700H多耗時24%。
講完了處理器里面的“純CPU部分性能”,下面要請出Iris Xe集顯了。先給大家明確一個概念:小新Pro 27里面的這款I(lǐng)ris Xe集顯由于功率釋放充足,所以比筆記本尤其是“輕薄/輕便高能本”里的Iris Xe強不少。
這是集顯模式下(屏蔽了獨顯)單考Iris Xe的狀況,其功率近35W,比筆記本里面常見的22.5W要高許多。
且即便在雙負載考機時,Iris Xe集顯的功率釋放也保持了35W(處理器整體封裝功耗115W,其中CPU部分72W左右,Iris Xe集顯35W),正因為如此,它的性能表現(xiàn)在同類產(chǎn)品中算是“拔尖”的——筆記本中的96EU款I(lǐng)ris Xe跑Unigine Valley基準,最高55.3fps,而小新Pro 27里的這款96EU Iris Xe可跑到夸張的59.7fps,鶴立雞群。
而這顆“高功率輸出”的Iris Xe為我們帶來什么價值呢?答案是:有效地加速了各類專業(yè)應(yīng)用。
Pr有兩種應(yīng)用類型,其中一種是“無中生有”型,即用高清圖片組合成視頻,比如本案例,是用一堆食品的超清圖片制作一個帶轉(zhuǎn)場特效的宣傳視頻。相比“視頻素材的剪裁和組合”(也就是常見的視頻剪輯),這種方式更吃GPU資源。而在高功率Iris Xe的幫助下,總耗時竟然只要了49秒,這一成績是我們目前測試過的集顯平臺中最好的(含AMD和英特爾),甚至接近i5 12500H與RTX 3050的CUDA方案的效率了,非常厲害。
體現(xiàn)Ps和Lr照片特效處理、批處理性能的UL Procyon測試,得分過8000就已是相當高的分數(shù)了,而小新Pro 27得分高達8175分——注意,它也是利用Iris Xe進行加速的!
可能有讀者不解——測試機帶有英特爾Arc銳炫獨顯,為何我們先講Iris Xe集顯呢?
答案是:Arc A370M雖能提升個別應(yīng)用的效能,但總體上,能順利調(diào)用它,且起到“正面作用”的應(yīng)用還不算多,驅(qū)動的完善還要假以時日。另外,這款A(yù)rc A370M的功率輸出也不算高,和Iris Xe并未拉出差距。
右圖是i7 12700H的Iris Xe集顯和Arc A370M獨顯的規(guī)格對比。
目前我們觀測到的“能正常調(diào)用,且能起到正面作用的常見應(yīng)用”有兩個,第一是Pr的視頻剪輯,第二個網(wǎng)游《英雄聯(lián)盟》。
Pr最常見應(yīng)用就是視頻剪輯,這方面,Arc獨顯應(yīng)該與Adobe合作進行了優(yōu)化。采用OpenCL方案,Pr可同時調(diào)用Iris Xe和A370M兩顆GPU的資源,總體耗時23秒完成導出,比部分i5 12500H+RTX 3050平臺采用CUDA方案還快。若屏蔽獨顯僅使用Iris Xe集顯加速,耗時為27秒。
《英雄聯(lián)盟》大亂斗模式,2.5K分辨率最高畫質(zhì),后期大團戰(zhàn)階段特效滿天飛,這時使用Arc A370M獨顯幀速可達84fps~110fps;而“人少跑路階段”,幀速可高達185fps+。若是Iris Xe,對應(yīng)幀速分別是75fps~105fps,以及145fps。雖然都流暢,但A370M的幀速的確更高一些。
和很多大屏一體機僅能簡單地當作筆記本或其他小型電腦的“外接顯示器”不同,小新Pro 27可以像YOGA 27一樣,提供完善的“一線連”功能,而這,也是它的第三個核心競爭力。
比如,一根Type-C線連接筆記本和小新Pro 27,就能在擴展筆記本圖像的同時,為筆記本提供45W的反向充電(只是,在第12代酷睿和銳龍6000系這一波,45W功率似乎有些“不夠看”了。當然,滿足一般性的網(wǎng)頁瀏覽、辦公、多媒體娛樂是沒問題的)。
與此同時,筆記本的音頻輸出會自動切換到小新Pro 27,這可是2×5W的JBL揚聲器系統(tǒng)!而小新Pro 27還提供了方便的鍵鼠共享接口,將標配的無線鍵鼠USB Key插接在機身后背這個USB2.0接口上,當處于一線連模式時,小新Pro 27的鍵鼠也能同時控制筆記本電腦——怎么樣,相當方便吧^__^。
※不過要注意:若要連接Type-C高速設(shè)備,比如Type-C擴展塢,或插接SSD移動硬盤,一定要連在右側(cè)第二個10Gbps的USB Type-C口上,不能連在“一線連Type-C口”上,因為這個Type-C口的帶寬絕大部分給了視頻,數(shù)據(jù)傳輸帶寬很低,傳輸速度只有40MB/s了。
用戶要享受一線連的種種便利,只需按一下“一線連模式切換按鈕”。注意,一線連也適用于平板、游戲主機等設(shè)備。
細節(jié)見真章,我們說小新Pro 27是絕對值得購買的“一體神機”,不僅因為它有三個大的賣點,還因為該機的細節(jié)也考慮得很周到。下面說三處細節(jié):
很多筆記本和臺式機用戶都抱怨接口布局不合理,影響使用,操作不易??梢?,接口布局這事兒,要設(shè)計好并不簡單——它不僅是“哪種接口放哪里”的位置問題,還有內(nèi)部走線、供電等一堆設(shè)計問題。要做到各方面合理是頗需實力的。
小新Pro 27的接口布局就相當合理。先說機身左右側(cè):機身左側(cè)僅一個5Gbps USB大口,插接U盤和移動硬盤皆可,不存在“選擇問題”;機身右側(cè)后部就兩個按鈕,大圓凹陷按鈕是電源鍵,小個頭凸起是一線連切換按鍵,根本不用看,僅憑觸感差異就能判斷。
所有“粗線纜接口”和“固定連接接口”則置于機身后部,不干擾用戶視線,保持桌面的整潔。而這些接口中,相對來說,一線連接口和高速Type-C數(shù)據(jù)口是較常用的,它們都位于右側(cè)(對用戶來說就是背部的左側(cè)),用戶的手從機身左側(cè)繞后就能快速摸到,并能通過觸感確認。
總之,使用小新Pro 27時,絕大部分接口和機身按鍵,用戶都能“盲操”,不用扭身去看,也不用把機器翻過來視覺確認,不會出錯——的確在設(shè)計上相當考究。
小新Pro 27提供了一個最大分辨率2592×1944(4:3比例)的高清攝像頭,攝像頭素質(zhì)是高于目前筆記本系統(tǒng)主流水平的(720P和1080P)。而該攝像頭采用了可升降設(shè)計,不用的時候用手壓下去,保護隱私。需要使用時,直接“提起來”即可,方便實用。
要注意,如果你使用Win11的“相機”應(yīng)用,會發(fā)現(xiàn)最高分辨率只有1920×1080。只有使用OBS(視頻采集和推流軟件)調(diào)用該攝像頭時,才能選擇2592×1944分辨率——實際上,以該機強勁的處理器性能,做直播推流啥的也是綽綽有余的。但還是之前提醒過大家的——要補光!補光,才能“創(chuàng)造畫質(zhì)奇跡”。
小新Pro 27的底座非常簡約,但卻有個不錯的小設(shè)計:一根細槽。用戶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決定它的作用,比如,可將手機橫向放入,這樣屏幕直接對著用戶,不會漏接電話了,也能“橫屏看劇”。另外,也可放入一支筆,或是其他常用小物件。
人無完人,機無完機。盡管小新Pro 27在自己的定位內(nèi)做到了“近乎完美”,但有個點還是被挑剔的牛大叔我給“挖了出來”:盡管該機的2×5W JBL揚聲器系統(tǒng)“體質(zhì)好”,聲音洪亮,但應(yīng)該是缺乏獨立的音頻芯片,沒能達成音質(zhì)和推力的最佳表現(xiàn)。這一點也得到了聯(lián)想相關(guān)人員的確認,由于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其音頻芯片的供貨也受到了影響??傮w來說,如果音頻部分滿分是100分,小新Pro 27可以打85分——但大家也得明白,即便如此,也別拿筆記本電腦的揚聲器和它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較量(筆記本揚聲器功率要小不少)。
●盡管小新Pro 27的集顯款和獨顯款在熱管數(shù)量上有差異(3根和5根),但給處理器部分的散熱能力是類似的,最高都能到100W;再考慮到小新Pro 27的Iris Xe集顯足夠強悍,且Arc銳炫獨顯尚不成熟,所以,當下,i5 12500H和i7 12700H集顯款是更好的選擇,目前拼多多的售價是6099元和7099元,性價比不錯。
●若有視頻編輯、三維設(shè)計和渲染等專業(yè)應(yīng)用需求,可購買以上官方標配后自行升級內(nèi)存到2×16GB。替換下來的2×8GB內(nèi)存可二手出掉抵消部分成本。如自己動手能力差,可申請聯(lián)想售后上門代勞——該機帶有三年上門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