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
當你施舍時,你必定只拿出一小部分家財。既然只拿一星半點,那也就沒有什么價值,因為那對你的家財來說,算不了什么,不過是你倉庫中的一點腐爛物而已。你之所以進行貯備,目的在于應付明天之需。
明天!聰明的狗都會為明天打算;將骨頭埋在沙土里,表面不留任何痕跡,爾后,隨朝覲者奔往圣地。
難道為來日需要而操心就不是需要?難道干渴者的井溢滿水時,干渴便不再是缺水?
有的人家財萬貫,雖施舍無幾,卻也盡力沽名釣譽。貪圖虛榮之心,使他們的施舍全然失色。有的人,雖所有無幾,但誠心誠意,全部用于施與。
有的人迷信生活,由于生活寬厚慷慨,故他們的財寶箱總是滿滿的。有的人樂于施舍,他們把歡樂當作施舍的收獲。有的人苦于施與,他們把施與的痛苦當作洗禮。
還有些施舍者,他們既不知施舍之苦,亦不貪求歡樂,竭力避免宣揚自己的恩德。他們酷似河谷里的芳草那樣,甘心情愿獻出自己的馨香。
這些人從了上帝的圣旨,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上帝在對著大地微笑。
有的人向你求其所需,你慷慨予之,這當然好;人不求你,你便知其所需,主動送之,這就更好。施舍者張開雙手,打開心扉,樂于接近饑饉者,這要比捐贈品本身更加高貴難得!
在你的財產中,有什么能在你死時帶去的呢?你今天占有一切,總要在某日放棄。勸君施舍些為妙,讓廣濟博施之美德成為你生命之要素,千萬莫將遺產全留給繼承人!
我常聽你說:“我樂于施舍,但只給予那些應該受施者!”
清醒的人啊,難道你忘了,你花園里的樹木,正像你牧放的羊群,決不會發(fā)表這樣的言論!
樹木慷慨施舍,目的在于生長;一旦停止施濟,生命便告滅亡。
我有權對你說,人既然有權博得生命施舍,安享白晝、黑夜,那么,也應該獲取你捐贈的一切。
人既然有權開懷暢飲生命大洋之水,那么,自然有權汲取你的溪水,灌滿茶杯…… 世上哪有比勇于接受包括恩德、仁慈在內的施舍的沙漠更大的曠野呢?
你,你是何人?致使人們敞開胸懷,揭去豪俠、自尊面具,置體面于不顧,去貪求你的施舍!
首先要看你配不配做慷慨捐施者吧!生命本身來自生命,你能施與,這是你的光榮,你不過是你的施舍品之見證。
蒙受施舍的人,則不必佯裝感恩戴德,免得給自己和施舍者的脖子套上枷鎖。
理應讓施舍品化為翅膀,施舍者與受益人一同插翅飛翔;倘使受益人自感欠下了債,那意味著懷疑行善者的慷慨。博大土地乃行善者之母,尊貴上帝是行善者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