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淇琳
我極喜歡老家的小山村。因為這里,家家戶戶都守著一棵槐樹。夏日來臨,且日甚一日,槐樹上的黃花繁密可人,有一股淡淡清香味。清晨的小路靜靜的,槐葉卻一直抖動,因為碧葉團團的它身上不知藏著多少鳥雀。一只細小的翠鳥輕輕掠過槐葉,落到不遠處的池子邊,盯著墨綠的水面,觀察游魚動靜。
樹木是綠的,池子是綠的,鳥兒是綠的,我站在綠色之外,看著這幅畫。
六歲學琴至今的盲女熊翎好,帶著鋼琴走了很多同齡人沒去過的地方,這是她“看”世界的唯一方式。對于熊翎好來說,眼睛看不到不是缺陷,而是自己的特點。因為眼睛看不到,她能更用心去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
楊絳先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失意,學業(yè)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 ;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你,怎么與它們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p>
詩人張執(zhí)浩在詩中寫道——“爬過窗臺的綠蘿指引我看,霧霾深重的天空,如果她樂意,她會替我控訴,活過舊年的人站在新春的門前,紅色的楹聯(lián)替他說出了模糊的心愿,這心愿催逼他像寒冬里的藤蔓一樣,堅守著身體的綠……”
大抵,堅守著身體的綠,是詩人在世的光,這光,讓人在黑暗中看得見一溪水聲、一窗花影、一個美好的世界……唐代張籍在《春別曲》上書寫:“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這就是詩人身體的綠吧,哪怕與友人離別之際,還是會天真地問上一句:“你看江頭的那棵橘樹,還是你當年親手種下的,能不能用它拴住你這就要遠去的小船,和你永不分別?!?/p>
人生難得的是能堅守著身體的綠,即使在世俗里被歲月宰割,也會磨礪出一種闊天闊地的好胸懷,成為一個有精神、有心靈的人。
歷史上的蘇秦自以為飽讀經(jīng)書,學業(yè)已成,往西游說親王未果,錢財匱乏,潦倒而歸,“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于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陰符之謀,發(fā)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其后他游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終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阿甘正傳》片尾有一句話:“人生就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時候,而你應該鼓舞自己讓它不斷飄揚而上,向著新的高度超越自我?!笨ǚ蚩ㄒ舱f:“你活著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只手擋開點兒籠罩著你的命運的絕望,同時,用另一只手記下你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迸氖?,寫作為卡夫卡痛苦驚恐的生活狀態(tài)打開了一扇窗。窗里,住著山川草木,住著鳥語花香,讓他一直向前,尋到慰藉。
羅翔說:“珍惜你的低谷,你會看到很多真相。時間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低谷期的苦難,就是為了積蓄力量,哪怕是裂縫里透出的光,也要牢牢抓住,然后生出向死而生的勇氣?!?/p>
每個人的成長困境不同,也許會跌入深淵,也許要跋涉沙漠,但人活一世的大好河山,無不是從刀山火海、千山萬水中走出來的。如梭羅說的:“萬物尊重虔誠的心靈。只要你對某事如癡如醉心向往之,便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擾亂你的內(nèi)心。”
生命里總會有那么一段幽暗的歲月,使人身心疲憊,彷徨困頓,最怕是身體枯了不自知,最怕活成一個沒有心靈的人。堅守住身體的綠,是一種人生氣節(jié),使我們在“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看見塵世里最旖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