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海,蘇艷南,張 佳
(1.山西省太原市精神病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45;2.山西省太原市社會福利精神康寧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抑郁癥為常見抑郁障礙,臨床表現(xiàn)為消沉情緒,逐漸轉變?yōu)閻瀽灢粯?,再到悲痛欲絕,最后自卑抑郁,甚至出現(xiàn)悲觀厭世和自殺行為[1]。隨病情進展,部分抑郁癥患者甚至出現(xiàn)木僵、焦慮、運動性激越等表現(xiàn),嚴重者出現(xiàn)妄想、幻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米那普侖與文拉法辛為臨床常見的2種抗抑郁癥藥物,米那普侖[2]可促使突觸間隙遞質濃度升高,發(fā)揮抗抑郁效果;文拉法辛[3]為一種苯乙胺衍生物,具有抗抑郁作用。本研究中比較了米那普侖與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國家疾病分類與代碼應用指導手冊》中抑郁癥相關診斷標準[4-5];年齡不低于18歲;無其他急慢性疾病或先天性疾?。挥姓=涣鳒贤ê驼J知能力。本研究方案經(jīng)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批準號為H19016),患者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米那普侖和文拉法辛藥物過敏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存在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終止標準:無法耐受藥物,中途退出研究;病情變化,出現(xiàn)明顯的自殺觀念或自殺行為。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山西省太原市精神病醫(yī)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抑郁癥患者16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80)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80)
觀察組患者口服鹽酸米那普侖片(上?,F(xiàn)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52,規(guī)格為每片25 mg),初始劑量為每次25 mg,每天2次,2周內逐漸增量至100 mg/d并維持。對照組患者口服鹽酸文拉法辛緩釋片[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269,規(guī)格為每片75 mg(按C17H27NO2計)],初始劑量為75 mg/d,每天1次,用藥2周后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逐漸增量,但不可超過225 mg/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
觀察指標:采用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24項版)評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治療伴發(fā)癥狀(TESS)量表評估患者的治療伴發(fā)癥狀。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的出汗、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口干口苦等藥品不良反應(ADR)發(fā)生情況。
療效判定[6]:治愈,HAMD量表評分下降>75%,各癥狀消失,情緒和睡眠正常;好轉,HAMD量表評分下降50%~75%,各癥狀緩解,情緒和睡眠基本正常;無效,HAMD評分下降<50%,各癥狀、情緒、睡眠均無明顯變化??傆行?治愈+好轉。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兩組多個時間點的HAMD量表和TESS量表評分采用重復測量資料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4。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80]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80]
表3 兩組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80]Tab.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80]
表4 兩組患者HAMD量表和TESS量表評分比較(±s,分,n=80)Tab.4 Comparison of HAMD and TE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n=80)
表4 兩組患者HAMD量表和TESS量表評分比較(±s,分,n=80)Tab.4 Comparison of HAMD and TE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n=8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1周末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4周末比較,△P<0.05。Not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end of one week of treatment,#P<0.05;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end of four weeks of treatment,△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HAMD量表評分TESS量表評分治療8周末12.06±1.53#△11.08±1.64#△3.9080.000治療前47.83±6.5646.42±6.751.3400.182治療1周末40.90±7.27*43.54±7.61*-2.2440.026治療4周末21.93±5.69*#24.05±5.24*#-2.4510.015治療8周末15.28±4.16*#△16.12±3.98*#△-1.3050.194治療1周末14.62±1.6713.95±1.742.4840.014治療4周末13.92±1.38#12.91±1.42#4.5620.000
抑郁癥患者發(fā)病后不僅會影響其健康狀況,更會顯著而持久地損害其社會功能[6],是導致非致命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去甲腎上腺素(NE)的生成和釋放及突觸間隙NE數(shù)量的減少是抑郁癥的主要發(fā)病機制,同時與5-羥色胺(5-HT)受體功能失衡相關[7]。既往研究顯示,給予抑郁癥患者雙重抑制作用的5-HT與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類藥物能獲得較佳的臨床療效[8-9]。目前,臨床應用廣泛且療效一定的SNRIs類藥物主要為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和米那普侖,故本研究中比較了文拉法辛和米那普侖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均較好;兩組患者治療1周、4周、8周末的HAMD量表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降低(P<0.05),且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對照組患者治療1周、4周末的HAMD量表評分均顯著低于觀察組;觀察組患者治療1周、4周、8周末的TESS量表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文拉法辛起效較米那普侖快,這與VIS等[10]的薈萃分析結果相符。且這2種藥物的ADR主要為頭痛頭暈、出汗、惡心嘔吐、口干口苦、便秘等,與GREIST等[11]的研究相符,但對照組患者各類ADR的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考慮由其治療劑量為225 mg所致。較低劑量米那普侖具有NE轉運體抑制效果,平衡拮抗NE和5-HT轉運體,能有效緩解5-HT介導的各類ADR。文拉法辛雖能快速抑制5-HT轉運體,但結合既往結果發(fā)現(xiàn),其僅能在高劑量時(225 mg/d以上)發(fā)揮NE轉運體抑制效果,故作為臨床常用的SNRIs類藥物,二者的作用效果和ADR發(fā)生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綜上所述,米那普侖與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均較好,文拉法辛起效快,米那普侖ADR較少,常無需對癥治療即可逐漸緩解。建議對ADR敏感而不能耐受者或ADR對次日工作學習影響較明顯者可優(yōu)選米那普侖片治療。但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米那普侖的治療量國內治療指南推薦可達到200 mg/d、國外研究中可大于100 mg/d,本研究中米那普侖藥品說明書推薦治療量僅為100 mg/d,受限于此,未能在2周內增加劑量至200 mg/d,有可能影響米那普侖療效出現(xiàn)的速度和ADR發(fā)生率,故期待進一步研究加以證實;2)本研究中樣本量有限,期待擴大樣本量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