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松
摘要 本文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提出了一套關于《談美書簡》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方案,對整本書的閱讀意義、指導過程等進行了詳細的詮釋和展示。既體現新課程的功能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質量觀,又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運用各種閱讀方法,注重評價過程與結果兼具,實現學與教有趣、有力、有得的雙贏效應。
關鍵詞 《談美書簡》 整本書閱讀 指導方案
高中語文推薦閱讀篇目《談美書簡》是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進行指導閱讀的過程中,既應體現新課程的功能觀、教學觀、質量觀,又須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運用各種閱讀方法,注重評價過程與結果并具,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也利于教師的提高,實現學與教有趣、有力、有得的雙贏效應。
一、走進《談美書簡》
《談美書簡》是中國現代美學家朱光潛的“暮年心血”之作,是先生一生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總結,是先生對美的理解和感悟非常成熟、完備的一部作品?!墩劽罆啞酚?3封書信構成,內容既有思想論也有方法論,深入探究了美和美感、美的規(guī)律、美的范疇等美學問題,以及文學的審美特征、文學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等。書信體易于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適于高中生學習、把握美的相關知識,是引領學生進入美學大門的佳作。
二、閱讀指導方案意圖
1.網絡時代的孩子,尤其需要通過整本書的全面、系統閱讀,靜心養(yǎng)性,感受書香,獲取品讀的美感,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采用簡捷、易行的閱讀、研討活動形式,盡量不增加學生負擔,有效引領學生走進文學類文本之外的學術作品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培養(yǎng)沉潛審慎的閱讀心性。高中學生學業(yè)繁重是不爭的事實,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方案設計須兼顧這個學情,著眼于簡易推行、實用高效,從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上注重減負。這樣才能走得下去,收獲成效。
3.在對整本書集中、深入的閱讀中,拓展視野、積累學識、發(fā)展語言、提升思想境界。通過理性思考,培養(yǎng)藝術鑒賞意識,提升審美能力。
4.在閱讀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磨合下,形成學術類書籍的閱讀方法。
三、閱讀目標
1.通讀全書,勾畫圈點批注,讀懂文意,歸結出每封書信的內容提要。
2.融匯各篇提要,系統、全面把握作者的學術觀點及學術價值。
3學以致用,能夠運用所學美學知識審美、鑒美、創(chuàng)美。
4.把握閱讀學術類作品的讀書方法。
四、閱讀指導過程
1.導讀板塊
激發(fā)興趣,獲取動力,靜下心來!
(1)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用ppt呈現多方面多領域的美圖(各種自然絕美景觀和生活中的真善美)、美音(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美物(《斷臂的維納斯》或《思想者》雕塑模型實物),通過視聽感受萬物之美。
(2)做一個知美、懂美的人:參讀《朱光潛美學視角下的小提琴曲(梁祝)美學分析》
從感性到理性,激發(fā)學生產生做一名審美、創(chuàng)美行家的欲望和閱讀的動力,有了動力就會靜下心來專注閱讀。
(3)了解作者,進一步增強閱讀興趣:參讀朱光潛先生生平介紹資料、《中國現代美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知,學生的社會行為習得主要是通過觀察、模仿現實人物的行為完成的,有魅力的名家偉人是非常有激勵、榜樣作用的。了解朱光潛先生的人生經歷和成就有利于推進學生的閱讀沖動,有利于理解作品內容。
2.推進板塊
(1)教師先行:精讀整本書,踐行閱讀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2)指導學生根據閱讀目錄和各章篇幅,擬定閱讀進度
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張貼于教室,明確13封信的閱讀時間節(jié)點,記載每位同學的完成情況。
開篇幾封信的精讀在課堂完成,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專注閱讀,激發(fā)興趣,便于老師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3)明確閱讀目標,按要求靜心、自主逐字閱讀,品味文本,把握作者學術觀點
逐字閱讀,借助工具書疏通難字難詞并把字音字義寫在行間;難解詞(包括專有術語,例如虛無主義、機械唯物主義等)、句、段紅筆圈點勾畫打問號,通過查閱工具書、網絡、請教老師解決;質疑、有啟發(fā)處藍筆批注;好詞好句綠色筆劃線、打感嘆號。
每位同學讀完一段即劃出該段中心句,之后融匯各段中心,歸結出每封信的主旨,盡可能精練地書寫在各章標題上方。全書讀完,各封信主旨融合,即得整本書核心要義,一本書的提綱也就出來了,作者的學術觀點也就清楚了。
這種閱讀方法既能訓練學生的解讀、概括能力,又能訓練學生寫作構思的能力。理清提綱就是梳理文脈,明晰作者的寫作思路。
(4)把全班分成幾個閱讀小組(不超過六人,各有所長),選一名組長。每人負責兩封信(個別同學三封)的研讀發(fā)言,其他同學通過傾聽,取其長補其短,通過交流、碰撞,深入把握每封信、全本書的主旨要義、學術觀點。最后組長召集全組成員,合力形成一個提綱(或者思維導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課堂上進行,保證有序、有效。組內評出最認真同學并予以表揚。
(5)質疑問難。個性化提問,現場討論解決。共同的疑難問題由組長收集,按篇章順序在全班提問,人人均可答疑、辯論,教師指正、點評。教師亦可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給予解答,強化解讀。
(6)師生共同展示整本書要點,進一步讓書中耀眼的美學智慧、嚴謹的學風、有力的邏輯、閃光的理性、別樣的表達落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學生同時查找概括、歸結不足的原因以及認知的缺漏。
3.延伸板塊
(1)學以致用,美讀作品。
結合對結合書中關于“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理論解讀和已學的李白和杜甫作品,重新審讀李白、杜甫詩歌的特點。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檢驗學生閱讀成效的重要步驟,學生任選其一寫成一篇800字以上的文藝評論。要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
(2)總結是進步的階梯。個人總結與小組總結相結合。
閱讀小組中每個人都要口頭總結自己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心得和不足,包括認知積累、閱讀方法、態(tài)度和興趣等方面。同時提出整本書閱讀活動中的新希望、新要求。
口頭總結交流的好處是簡便易行,靈活迅速,能減輕學生書寫費時的負擔和心理上的倦怠,收到切實的效用。
小組形成一個書面總結概要,供老師更細致了解學情,為下階段的教學做好準備,教師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也步步提升。師生雙贏是走得遠、走得好的最大動力。
[作者通聯:湖北十堰市東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