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永芳
曾見一位女士在網(wǎng)絡論壇吐槽她那“無法挽救的弟弟”。情節(jié)其實老掉牙——弟弟從小被爸媽視如珍寶,大人一直慣著他,家里無論什么好東西都是他的。弟弟長到兩三歲,開始知道錢的妙處,于是,一分、一毛、一塊,時不時把桌子上、抽屜里的零錢據(jù)為己有。而父母呢,因為他小時候?qū)W習好,也沒怎么在意,覺得不過是一兩塊錢而已,沒必要因此打擊孩子。弟弟一看沒人批評,更沒人懲處,膽子就越來越大,欲望也越來越強,從“拿一兩塊”,到“偷一兩塊”,再到“偷一兩百”“偷一兩千”;從偷拿父母長輩的錢,到偷別人家的錢或者手機。甚至上了癮,三天不偷就手癢。
就這樣,姐姐看著弟弟“一步一步變壞”,走向不歸路,卻無能為力。因為她在爸媽面前沒有發(fā)言權,管不了弟弟??!直到弟弟進了少管所,爸媽才終于明白:“從小偷針,長大偷金”并非虛言,而是無數(shù)慘痛教訓換來的真理??蛇@棵名叫“弟弟”的小樹苗已經(jīng)長歪并且定型,即使采用強力扭直,也難免傷筋動骨,并且,已經(jīng)錯過最好的時節(jié)。
“私德之修”是如此,“法紀之守”亦如此,道理相通。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聯(lián)合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推出的“2021 年度十大反腐熱詞”當中,有一個詞叫“風腐交織”,說的就是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同根同源,“四風”成為腐敗滋長的溫床。許多案例表明,領導干部蛻化變質(zhì)往往始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節(jié)”。比如,曾任義烏市長的何美華,從收一包煙、一瓶酒等“迎來送往”的“人情味”開始,發(fā)展到一次性收受人家2000 萬元不眨眼,直至2021 年12 月以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 年6 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80 萬元,追繳其受賄所得財物。又如,2021 年9 月,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公開通報10 起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典型問題,其中5 起為中管干部由風變腐、風腐一體,最終受到黨紀國法制裁。
由“風”及“腐”蛻化變質(zhì),表面看,似乎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以致讓人習焉不察,不以為意;可實際上,其實質(zhì)一開始就是“不勞而獲”“無功受祿”“不當?shù)美?,而且是憑借自身職務影響而獲得的不當之利。無論“偷針”還是“偷金”,無論這“不當之利”的數(shù)額是大還是小,其本質(zhì)都從未改變。說白了,就是借助權力的魔棒,拿了不該拿的好處。這一點,一千八百年前的劉備都比今天的某些人看得更明白,臨終之際還不忘對兒子劉禪千叮萬囑:“勿以惡小而為之。”
比劉備更早的還有《尚書·周書·旅獒》中的名言:“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狈g成今天的白話,那就是:平時不檢點,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活作風方面的細末小事,久而久之,積細行而成惡習,必將影響到立身大節(jié)。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筐土了,卻功敗垂成。
西方同樣意識到“魔鬼藏在細節(jié)里”。莎士比亞有個名句:“馬,馬,一馬失社稷!”說的是英國國王理查三世的故事。1485 年,理查三世在波斯沃斯戰(zhàn)役中被擊敗。何故?起因只是缺了一個馬蹄釘。后來有個經(jīng)典的英文諺語,形象地復述了這場戰(zhàn)爭的過程:“失了一顆馬蹄釘,丟了一個馬蹄鐵;丟了一個馬蹄鐵,折了一匹戰(zhàn)馬;折了一匹戰(zhàn)馬,損了一位國王;損了一位國王,輸了一場戰(zhàn)爭;輸了一場戰(zhàn)爭,亡了一個帝國。”就這樣,小節(jié)不拘,終累大局。
其實,許多道理,古人早就諄諄告誡過我們。只不過,人性中的欲望和僥幸,總是此起彼伏,生生不息,任你千叮萬囑,我自“巋然不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于是,古往今來,總有那么多人,被欲望牽著鼻子走,一次次照搬從“偷針”到“偷金”的老套路,還要一次次跌倒在同一個坑里,淹死在同一條河里,印證著哲人的那句話:太陽底下無新事。
正因為深切認識到風腐一體,正風肅紀不可分割,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對匡正風氣嚴肅黨紀、一體糾治風腐問題做出了部署。如嚴肅查處不正之風及其背后的腐敗問題,堅決斬斷由風及腐的鏈條。利劍已出鞘,未來當可期,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