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姚燚垚 圖、文:吳迎輝
超長焦鏡頭屬于非常小眾的一類攝影器材,由于其體積大、成本高、適用題材過于單一,很少會被當成日常鏡頭使用。但就是有這樣一位與超長焦鏡頭形影不離的攝影師,用他多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成功馴服了這類小眾鏡頭。
我喜歡上超長焦鏡頭,或許跟很久以前某一支 400mm F5.6 的長定焦的廣告詞不無關系 —“風格自成一派”。言外之意就是一支視角可能很局限的鏡頭,只要你堅持拍什么都用它,所謂的風格也就能逐漸形成。所以,我清楚地記得我人生中第一支長焦鏡頭適馬 70-300mm F4-5.6APO,從此與適馬結(jié)下不解之緣。
實際上《攝影之友》雜志是我的娘家,2003 年 — 2009 年自己也是本刊的器材編輯,能走上編輯之路,也跟我在 2003年之前拼命寫適馬鏡頭的測評文章投稿有很大的關系,當時在售的適馬鏡頭我基本上全都用過。
仔細回想起來,我可能是純天然地喜歡長焦距鏡頭。最初可能是因為喜歡拍落日,也可能是我比較喜歡從大景別里面去提取局部,70-200mm 這類尋常的鏡頭規(guī)格,隨便一擰就到頭了,總覺得“實在太短了”。
如果每天都去拍落日,然后你所在的城市的西邊是飛機起降的航路,那么可以說每天會有 5 次機會拍到飛機凌日,我就屬于這種情況。飛機凌日凌月并不能用 APP 來預測,查看航班的 APP 的確可以知道現(xiàn)在凌日凌月的飛機是哪一架(機型和航班號都可以看到),但是航線是不是跟落日的軌跡重合,是不能被預測的。只有一個字,等。
器材:適馬 500mm F4 DG OS HSM|Sports
飛機達到或者超過音速時會產(chǎn)生激波錐形云,這張照片是我拍過的除了火箭理所當然地跨音速以外,最接近音速的照片了。一般飛行表演在高速通場時會控制在 0.97 馬赫的速度,這樣飛機會局部超音速,也能出現(xiàn)跨音速激波。通常只有在海邊進行的飛行表演才有拍攝到完美的超音速的激波錐形云的機會,因為這樣可減少飛機的音爆對地面觀眾的影響。
器材:適馬 500mm F4.5EX HSM APO
2004 年開始我逐漸愛上拍攝飛行表演,必須要有 400mm-600mm 的鏡頭才行,適馬 EX 系列的 500mm F4.5APO我用了很多年。直到適馬單反版的 150-600mm F5-6.3 DG OS HSM|Sports出現(xiàn),這是一支“決定版”的鏡頭,仍然有大量的用戶在使用和購買它。
我有很多支長焦鏡頭,而目前最愛的是適馬 500mm F4 DG OS HSM|Sports,其次是無反版的新款 150-600mm DG DN,而 Contemporary 版本的 100-400mm 無論是單反版還是無反版我都喜歡,輕巧便攜,配合 APS-C的相機等效 150-600mm 也完全夠用。
簡而言之,我因為喜歡拍飛機,手邊會常備 500mm 以上的鏡頭。盡管以前會力所能及地去參加所有能參加的航空展覽,但畢竟剩下 90% 的時間沒有飛行表演拍,在剩下的時間里我就主力用超長焦拍太陽、拍月亮,見啥拍啥。
吳迎輝專業(yè)攝影師、攝影器材專家適馬合作攝影師
如果僅僅是一味地追求拍大月亮,當然是焦距越長越好。但老是去拍一個鍋底般的月亮的確也是乏味,所以帶有地標性的前景對于拍攝月亮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廣州的地標當然是廣州塔了,圍繞著太陽、月亮與廣州塔的關系,我也拍了很多照片。
器材:適馬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
我拍各種凌日凌月可能開始稍有名氣,我的朋友演員黃覺有一次建議我拍一次他凌日,拍攝距離遠到需要用對講機來進行溝通。這一次拍攝我相當滿意,因為模特是一位職業(yè)演員,舉手投足都是戲。
器材:適馬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
飛機凌月比飛機凌日要難一點,因為月亮出現(xiàn)在航線上的時機比太陽要少得多,運氣的成分要更多。我從想要拍到飛機凌月,一直到真正拍攝到飛機凌月,這個過程大概有 10 年左右的時間。幸好,飛機凌月像是一個咒語,一旦拍攝成功,我也算是經(jīng)常可以拍到了。多的時候一晚上甚至能拍到兩三次飛機凌月。
器材:適馬 500mm F4.5EX HSM APO
在順光下機翼的渦流是白色的,而在逆光下白色的渦流在特定的角度下會變成彩虹的顏色。又要有大機動產(chǎn)生的渦流,又要有逆光的角度,同時飛機最好不要變成剪影并保留陰影部分的細節(jié),這需要諸多的條件才能滿足,并不容易拍到。
器材:適馬 60-600mm F4.5-6.3 DG OS HSM|Sports
掃碼關注適馬官方微信公眾號,查詢適馬專業(yè)且豐富的產(chǎn)品線,了解最新的活動及促銷信息,享受適馬會員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