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 月15 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7 周年紀念日。但77 年來,日本右翼勢力仍活躍在政治舞臺上。他們非但不承認日軍當年犯下的滔天罪行,還公開發(fā)表歪曲和美化侵略的言論。從篡改歷史教科書到參拜靖國神社,從否認南京大屠殺到推卸民間賠償責任……日本右翼勢力的種種不負責任的言行嚴重傷害了中國和亞洲人民的感情。在77 年后的今天,右翼勢力又企圖通過修改“和平憲法”讓日本重新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這種危險的傾向再一次向世界敲響了警鐘。近期,岸田文雄政府的一系列做法再次表明:日本政府并未對自己的侵略罪行進行反省和清算。
絕大多數愛好和平的人希望中日友好、世界大同,但日本右翼從未打消對華負面情緒的渲染。近些年,日本政府一直打著“中國威脅”的旗號擴增軍費,甚至配置了“牽頭人”。
8 月10 日,日本內閣改組,濱田靖一替換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胞弟岸信夫,出任防衛(wèi)大臣。據日媒報道,濱田靖一與負責預算編制的財務大臣鈴木俊一之間長年合作,相互信賴。防衛(wèi)省對濱田上位也表示歡迎,認為他是增加軍費一事上“強有力的談判者”。
日本2022 年度防衛(wèi)費預算約為5.4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27 億元),但自民黨野心勃勃,極力推動軍費提到日本GDP 的2%以上,翻了一倍多,還提出要在5 年內“徹底強化防衛(wèi)力”。
出任防衛(wèi)大臣的第一天,濱田就在就職儀式上大談“中國威脅”,討論“中國的軍事動向”。此前,他還聲稱“日本不是侵略國”“日本首相應該去參拜靖國神社”。就在佩洛西竄臺前不久,濱田靖一還和前日本前防衛(wèi)大臣石破茂組團竄臺。有濱田在,日本的軍費增加、軍事擴張行動,只會加速推進。
8 月13 日,上任才三天的經濟產業(yè)大臣西村康稔公然參拜靖國神社,并聲稱自己是念及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他是岸田政府首個前往靖國神社“拜鬼”的內閣成員。
要知道,8 月14 日是第10個世界“慰安婦”受害者紀念日;8 月15 日,是日本戰(zhàn)敗并宣布無條件投降77 周年紀念日。西村康稔在13 日“拜鬼”,儼然有一股挑釁意味。
日本國內有愛好和平、崇尚正義的民眾在反省侵略歷史,但顯然不包括那些右翼政客。西村康稔這次“拜鬼”,頗有點兒心懷鬼胎。8 月15 日,首相岸田文雄經過代理人向靖國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錢),岸田內閣個別成員和一些國會議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盡管日本首相官邸聲稱,岸田是以自民黨總裁的名義供奉的,但是作為日本長期以來的執(zhí)政黨,自民黨總裁與日本首相的身份根本無法切割。
今年是岸田上臺后的第一個“8·15”日本二戰(zhàn)戰(zhàn)敗投降日。內閣高官以及岸田本人,先后做出這樣的動作,根本就是在有預謀地為軍國主義張目。這樣一群極右翼政客當道,日本政府難言悔改。
此外,剛剛過去的佩洛西竄訪臺灣一事,日本跳得最高。炒作中國軍演導彈落入實際上并不被承認的“日本專屬經濟區(qū)”、伙同七國集團和歐盟發(fā)表涉臺錯誤聲明、在美日澳外長會后發(fā)表所謂聯合聲明并在“一中”政策上做文章……除了這些“沖鋒在前”的小動作,岸田文雄本人還直接表態(tài)。
據媒體報道,佩洛西竄訪臺灣前后,其亞洲行共有四站。在新加坡,李顯龍敦促佩洛西爭取保持與北京的“穩(wěn)定”關系;在馬來西亞,佩洛西只呆了幾個小時,當地學者寫公開信勸其“最好把時間花在解決美國問題上、不要做惹怒中國的事”;在韓國,總統尹錫悅與佩洛西通話40 分鐘,沒有提到中國。但在日本,岸田文雄大放厥詞,妄稱中國公開透明專業(yè)的軍事演訓是所謂“影響日本國家安全和公民安全的嚴重問題”。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對日本記者直言:“你們的領導人最近在臺灣問題上表現非常不好,中國人民非常不滿!”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開歷史倒車者,必將再次走入歧途。對于今天的日本而言,只有堅持戰(zhàn)后“永不再戰(zhàn)”的誓言和“專守防衛(wèi)”的原則,才是正確的選擇;只有停止美化戰(zhàn)犯、歪曲歷史,為地區(qū)及世界和平貢獻力量,才是真正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