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禮
(中鐵十四局集團大盾構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00)
隨著盾構施工技術不斷發(fā)展,盾構掘進所穿越地層也越來越多樣化[1],其中穿海盾構隧道地層尤為復雜[2]。對于盾構施工而言,盾構掘進效率提升一直都是研究的重要領域[3],如何在不同地層取得較高的掘進效率是盾構施工難題之一[4-5]。泥水平衡盾構在軟土地層掘進能取得較高的掘進效率,但對于巖層和復合地層,掘進效率往往受到制約[6-7],盾構機負荷也隨之增大,可能會出現刀具磨損加快、換刀次數增多、廢漿量增大等問題[8-10]。因此,如何在此類地層掘進施工中,摸索出適合盾構機的掘進模式顯得尤為重要[11-12]。本文針對廈門穿海盾構隧道典型地質條件,對泥水平衡盾構氣壓輔助模式掘進進行研究,并分析應用效果,以期為后續(xù)類似地層掘進施工提供有效參考。
海滄大道站-東渡路站區(qū)間自海滄大道站起,沿海滄大道向北敷設,然后以500 m曲線半徑下穿海滄灣公園后入海,經大兔嶼穿越廈門西港,于國際碼頭1號泊位上岸,再以350 m曲線半徑下穿郵輪城二期地塊,到達東渡路站。區(qū)間分為盾構段、礦山段兩部分。盾構段采用2臺?6 700 mm復合式泥水平衡盾構施工,區(qū)間總長2 800 m,穿越廈門西港海域,海岸線較順直,海滄?zhèn)葹闉┩砍遍g帶,廈門西港主航道靠近廈門島側,盾構隧道覆土厚度為8.7~65.7 m,最高潮位至隧道底部約55 m。所穿越地層主要有軟土地層、斷裂帶、變質砂巖、泥巖、孤石群、上軟下硬地層、全斷面硬巖地層。工程平面和地質平面見圖1和圖2。
結合區(qū)間施工情況,分析地質和掘進參數變化,泥水盾構機進入碎裂狀強風化變質砂巖夾泥巖地層段后,出現了推力上漲、扭矩增大、推進速度下降、泥水場預篩出渣少、廢漿量大等問題。結合該地質氣密性和穩(wěn)定性好的特點,決定采用氣壓輔助模式進行掘進。泥水分離系統(tǒng)場地布置見圖3。
采用氣壓輔助模式掘進的前提條件為地層氣密性良好、開挖面穩(wěn)定、切換后盾構穩(wěn)壓系統(tǒng)(Samson)穩(wěn)定、補氣量小于補氣能力的10%(補氣閥開度小于0.7)。
利用頂部建倉的平衡管使氣墊倉與開挖倉連通,氣墊倉氣體進入開挖倉,開挖倉泥漿在頂部氣壓作用下進入氣墊倉,通過環(huán)流將進入氣墊倉的泥漿排出。當開挖倉漿液與氣墊倉漿液液位一致時,氣墊倉液位不再上漲,平衡管處于開啟狀態(tài),穩(wěn)壓系統(tǒng)通過平衡管同時對氣墊倉和開挖倉供排氣,此時開挖倉內為“泥漿+氣體”的混合平衡介質,在該種狀態(tài)下掘進即為氣壓輔助模式,見圖4。
恢復正常泥水模式液位時,首先關閉頂部建倉平衡管氣墊倉側的閥門,切斷氣墊倉通往開挖倉的氣源;平衡管開挖倉側閥門保持開啟,打開外部閥門,排放開挖倉頂部的氣體,開挖倉頂部氣體排出后頂部壓力減小,氣墊倉泥漿在氣壓作用下,從底部前閘門向開挖倉補給泥漿,啟動泥漿循環(huán)對氣墊倉液位進行補給。當平衡管排放氣體管路排出為滿管漿液時,開挖倉恢復滿倉狀態(tài),即正常泥水平衡模式。泥水盾構開挖倉和氣墊倉見圖5。
結合本區(qū)間在穿越大兔嶼風井后(694環(huán)),進入碎裂狀強風化變質砂巖夾泥巖地層的掘進數據,發(fā)現采用氣壓輔助模式掘進效果良好。
區(qū)間掘進通過大兔嶼風井后(694環(huán)~709環(huán))為開挖倉滿倉模式。此段掘進施工,速度控制在6~10 mm/min,最大推力達2 600 t,泥漿比重上升較快,1~2環(huán)即需調漿;710環(huán)開始切換為氣壓輔助模式,掘進過程速度為25~30 mm/min,推力最高1 600 t,扭矩有所降低。掘進推力和速度數據見圖6和表1。
表1 盾構機掘進模式對比
通過數據對比,氣壓輔助模式掘進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具體體現為:
(1)減少渣土粘連刀盤。刀盤上部氣體將水擠壓出地層,切削下的渣土相對干燥,極大降低了上部切削下的渣土粘附在刀盤上的可能性。
(2)渣土流動性好。上部氣體切削下的渣土直接落入下部泥漿中,減少了渣土懸浮在漿液中的時間,更有利于渣土流動,有效防止渣土堆積在刀盤開口處。
(3)刀盤沖刷效果好。開挖倉的進漿在壓縮空氣中的沖刷阻力相較于在泥漿中要小很多,沖刷系統(tǒng)可直接作用于刀盤,能有效防止刀盤結泥餅。
(4)降低刀盤扭矩。刀盤在壓縮空氣中的旋轉阻力比在泥漿中要小很多,且刀盤上渣土堆積少,大大減小了開挖面與刀盤的摩擦阻力,從而能夠有效降低刀盤扭矩,使刀盤有效扭矩增加。
(5)減少廢漿產生。正常模式推進速度慢、貫入度小,切削土體不能成塊,大部分溶解在漿液里造成漿液比重上漲,廢漿量增加;氣壓輔助模式推進能夠擁有較高的貫入度,從而使切削下的黏性顆粒大部分呈塊狀,泥水設備更易分離,廢漿量大幅減少。
(6)降低刀盤刀具磨損。由于渣土流動性好,減少了渣土在刀盤前方停留時間,降低了刀具多次切削的可能,且氣壓輔助模式能有效降低開挖倉內含渣土的泥漿高度,從而減輕了刀盤和刀具磨損。
(7)提高掘進效率。相比開挖倉滿倉模式,氣壓輔助模式掘進時扭矩會有效減小,總推力也有所降低,但有效推力及貫入度反而增加,從而掘進速度得以提升,掘進效率隨之提高。
地層漏氣風險,會造成切口壓力、液位波動較大且難以控制,甚至造成開挖面失穩(wěn)。
盾構掘進遇到松軟和破碎地層,該類地層氣密性差,會出現地面或水面冒氣現象。針對這種地層應安排專人實時觀察穩(wěn)壓系統(tǒng)(samson系統(tǒng))進氣情況,若補氣量達到補氣能力的20%時,需逐步切換為開挖倉滿倉模式推進,待穿越該段地層后,再嘗試切換為氣壓輔助模式。
若發(fā)生開挖面失穩(wěn),氣墊倉內出現液位漲幅波動,且Samson系統(tǒng)補氣量增加,空壓機氣量不足,應立即停止推進,切換為開挖倉滿倉模式,并及時補充高質量泥漿進行護壁,使開挖面形成泥膜支護。同時應加強氣墊倉循環(huán),防止大量渣土涌入氣墊倉,造成泥漿環(huán)流困難。高質量泥膜如圖7所示。
開挖倉堆積滯排會導致氣墊倉爆倉風險。氣壓輔助模式渣土流動性好,上半部分切削下的渣土很快到達開挖倉底部,而泥漿環(huán)流出渣能力有限,渣土難以被快速帶走,造成開挖倉底部堆積,導致前閘門堵塞,造成氣泡倉液位突然下降,循環(huán)難以控制,壓力波動大。前閘門堵塞后開挖倉液位快速上漲,循環(huán)疏通之后,開挖倉泥漿由于頂部氣體壓力會大量快速進入氣墊倉,導致氣墊倉液位上漲過快,甚至爆倉。
(1)氣壓輔助推進時采用主動循環(huán)方式,每推進30~50 cm或開挖倉中部土壓傳感器壓力變大時停止推進,循環(huán)10 min左右待壓力正常后,再繼續(xù)推進。
(2)采用比重控制主動停機循環(huán)方式,若出漿比重比進漿比重大0.3及以上時停機循環(huán),循環(huán)至比重差小于0.1時恢復推進。
(3)若液位波動較大,應恢復開挖倉液位,采用正常模式加強循環(huán),堆積渣土被帶走后,再進行氣壓輔助掘進。
砂漿罐返氣,同步注漿雖有注漿沖程,但實際漿液注入量很少,砂漿罐內偶爾出現氣泡。
盾構機停機時間過長,注漿管雖持續(xù)慢速注漿,但如果進入管道氣體較多,而注漿漿液無法擠出,將導致漿液注入量大幅減少造成堵管。因此停機時,應對同步注漿管路進行檢查,從盾尾處拆開,清理后再接回原管路。
由于開挖倉上部長期有壓縮空氣存在,氣體沿盾體周邊開挖面滲透至盾尾,使盾尾油脂漏至盾構機內。脫出盾尾的管片頂部被氣體占據,同步注漿難以填充飽滿,管片易上浮。
推進過程適當加大頂部注漿點位注漿量,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用二次注漿進行補注,使管片背后空隙得到充分填充,保證盾尾處注漿飽滿,對氣體形成第一道防線,控制管片上??;同時關注每環(huán)盾尾油脂注入量及各點位油脂腔壓力,及時手動補注油脂,對氣體形成第二道防線。若頻繁出現盾尾漏氣現象,可從盾體徑向孔注入克泥效及時填充盾體與開挖面間隙,對氣體形成第三道防線。
泥水平衡盾構在變質砂巖夾泥巖地層掘進過程中采用氣壓輔助模式,能夠有效解決該類地層施工難題,掘進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建議在穩(wěn)定性好、氣密性好的地層掘進施工中進行推廣,以達到掘進效率提高、廢漿量降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