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國旗
“文藝是為什么人的?”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結論”部分所講到的五個問題中的“第一個問題”。2022年是《講話》發(fā)表80周年,80年后的今天重新審視和思考這一問題,對于更好地繼承《講話》的理論遺產,認清新時代我國文藝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定位,更好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多出精品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時代意義。
從以上分析可知,關于解決“為什么人的”問題的具體方法和途徑,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雖然著墨不多,但每一句話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都需要有一個較長而復雜的實踐過程。本文之所以對此作出如此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其原因正在于此。同時,這是最終解開延安時期文藝存在問題的答案和鑰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真正為工農兵的文藝,真正無產階級的文藝”,“文藝是為什么人的”問題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得到解決,召開文藝座談會的目的才能真正達到,廣大文藝工作者也才能放下包袱,不斷前進,為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yè)不懈奮斗、作出貢獻。
當然,這些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并且解決起來如此之難,一方面說明文藝界的各種錯誤思潮、錯誤傾向、糊涂觀念的存在有其極為復雜的生成背景和原因,對這些生成土壤、背景和原因的徹底根除是極其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從而也就使這些問題可能如影隨形,長期存在。另一方面也說明工農兵文藝、無產階級文藝或者說社會主義文藝的建立建設同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是要在與各種資產階級的文藝或者說“為著剝削者壓迫者的文藝”的斗爭中才能實現(xiàn)的,是要在對各種資產階級文藝思潮、各種錯誤的文藝傾向以及我們文藝隊伍內部存在的各種糊涂觀念不斷斗爭的過程中最終戰(zhàn)勝它們才能逐步完成的。但實際上,這同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要這世界上還存在著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存在著壓迫和不平等,那么不同的階級的文藝就會存在,相應的,不同階級之間的文藝方面的斗爭也就不會停止。因此,面對文藝工作中存在的舊的或新的問題,我們就必須要有不斷去辨析斗爭、打持久戰(zhàn)的精神,只有這樣,那些錯誤的思潮和觀念即便不能徹底根除,但至少我們也能夠在切實踐行兩個“深入”和兩個“學習”的過程中,認清它們,從而清掃其生成的環(huán)境,扼制其肆虐的可能,并為最終實現(xiàn)徹底清除和消滅它們作準備,階段性地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無產階級文藝或者說社會主義文藝得到健康繁榮發(fā)展,這或許就是《講話》在“文藝是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