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雨
巴金,本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中國當(dāng)代作家、翻譯家。代表作:《家》《春》《秋》《寒夜》《隨想錄》
巴金先生的作品可以說是一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直到晚年抱病,還堅持寫《隨想錄》并整理舊作。國務(wù)院在2003 年授予了巴金“人民作家”的榮譽稱號。
這樣一位文學(xué)大師,平常是不是不茍言笑呢?恰恰相反。實際上,巴金幽默得不得了!
一、聽話的茶葉
巴金愛喝茶,但卻不太講究。他泡茶,茶具很隨意,茶喝起來還有一股子油墨味兒。制壺大師許四海喝到了這樣的茶,受不了了,便說下回要為巴金展示一下自己的泡茶技藝。于是再次到訪時,許四海就用自己帶來的茶具給巴金泡了茶。
巴金品了茶,喜笑顏開,稱贊道:“沒想到這茶還真聽許大師的話,說香就香了!”
二、妙答解尷尬
有一天,摯友冰心給巴金寄來了一張墨寶,上面寫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卑徒饜鄄会屖?。剛好有個記者也在,見了信箋,便對巴金說:“巴老,您能不能借給我復(fù)印一下?”
這個請求有點魯莽了。巴金笑著答道:“我能不能不借給你復(fù)印一下呢?”
三、早知道我就記下了
一次,作家彭新琪去巴金家做客,請他聊聊自己童年的生活。巴金展現(xiàn)出了令人驚詫的記憶力,細枝末節(jié)都能娓娓道來。彭新琪聽得入了迷,竟“變本加厲”,追問他兒時給祖父請安時穿的是什么衣服,質(zhì)地和樣式如何。
巴金說道:“可惜,我那時不知你要問我這些,否則我就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