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洋 李艷 劉丹峰 陳佩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6)
結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生率僅在胃癌、食道癌之后[1]。最近幾年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越來越高,每年都呈上升趨勢[2]。由于目前結腸鏡檢查是診斷結直腸相關疾病的主要標準,所以在結腸鏡的臨床研究中,提高結腸鏡檢查的質量是的重中之重要[3]。但是由于患者在臨床現(xiàn)場準備中表現(xiàn)出的個體化差異,他們在用藥時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而且一些患者不清楚檢查的過程,在配合檢查時容易出現(xiàn)煩躁、抑郁等被動情緒,對檢查進程與結果造成嚴重影響[4-5]。
另一方面,從大眾臨床實踐來看,當前結腸鏡檢查錢實施的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的內容千篇一律、形式枯燥無趣、也不通俗易懂?;颊唠y以掌握其核心內容,因此所起作用也不明顯,會嚴重影響結腸鏡檢查患者的腸道準備。應用科學、有效、通俗易懂的系統(tǒng)教育方法對提高結腸鏡患者的檢查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據近幾年的研究結果顯示[6],圖文口袋書與視頻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比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有更突出的臨床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圖文口袋書結合雙向視頻推送對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的影響。
選取2020 年5 月至2022 年4 月在本院進行結直腸檢查的患者124 例,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每組各62 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3 例,女性31 例,平均年齡46.59±3.71 歲,患者文化程度:小學11 例,初中20 例,高中及以上31 例;對照組男性31 例,女性29 例,平均年齡47.15±3.34 歲,患者文化程度:小學10 例,初中20 例,高中及以上32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號:20200117。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都完成結腸鏡檢查。(2)患者年齡不小于18 歲。(3)患者可以自行閱讀,意識清晰,可以正常交流,并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4)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上水平;(5)患者及家屬同意參加本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心、腎、肝、肺等重要器官病變或者切除部分結直腸者。(2)不能與專業(yè)醫(yī)生相互配合或不能自行評估其治療方法效果的患者。(3)伴隨有老年癡呆、神經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合并癥狀的。(4)存在嚴重的認知功能不全或有遺傳性疾病障礙者、失語、耳聾等無法正常交流者。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結腸鏡檢查培訓教育,主管護士在結腸鏡檢查前1 d 向患者口頭講解結腸鏡檢查的目的、結腸鏡檢查的過程及其注意事項,并為患者解答他們對結腸鏡檢查的問題。
觀察組:在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培訓教育的基礎上結合圖文口袋書聯(lián)合雙向視頻推送對結腸鏡檢查進行教育干預。圖文口袋書:通過選擇結腸鏡檢查者感興趣的內容制作圖文口袋書。內容包括四部分,內窺鏡檢查室位置、候檢區(qū)位置、醫(yī)務團隊、安全急救設施(心電監(jiān)護儀、集中吸氧設備、急救藥物等),以及檢查前的必要準備。雙向視頻推送:由內窺鏡檢查室的專業(yè)護士組成雙向視頻傳輸教育團隊,視頻宣傳腳本的制作要根據圖文口袋書的內容設計來進行。由經驗豐富的專業(yè)護士為受檢者實地演示檢查過程,實景展示結腸鏡檢查環(huán)境、結直腸鏡的所有檢查流程、檢查中的合作技巧。
1.2.2 觀察指標
在結腸鏡檢查前,測量評價檢查者的腸道準備依從性以及、腸道準備宣教滿意度評分。檢查過程中,觀察并記錄檢查者的腸道準備清潔度效果。腸道檢查結束后,觀察并記錄檢查者的腸道準備耐受度。
(1)腸道準備清潔度評分:采用Boston 腸道準備量表對腸道準備清潔度進行評分。量表包含三個腸段(左、右半結腸和橫結腸)的準備評分,腸道準備清潔度評分為0 到9 分,腸道準備合格為每個腸段評分壓≥2 分或總體評分壓≥6分。在腸道檢查過程中對檢查者
(2)腸道準備宣傳教育滿意度評分:使用10 分制滿意度調查法[7]對腸道準備宣傳教育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三部分:宣傳教育態(tài)度、宣傳教育內容以及宣傳教育方式。0分-10分代表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匯總各部分得分后的總分為宣傳教育滿意度得分。
(3)腸道準備依從性[8]:量表由三部分內容組成,分別包括飲食依從性、藥物依從性和運動依從性共9 個條目。每個維度中的任何項目為否,則認為該維度不具有良好的依從性。
(4)腸道準備耐受度:依據胃腸道副作用嚴重程度[9]對腸道準備的耐受度進行評分,胃腸道副作用主要包括惡心、嘔吐、腹痛和脹氣。胃腸道副作用等級評定標準為:I 級沒有出現(xiàn)任何癥狀、II 級出現(xiàn)輕微不良癥狀但不影響受檢者用藥、III 級有明顯不良癥狀且影響用藥速度、IV級有嚴重的不良癥狀并停止用藥。腸道準備耐受程度=(Ⅰ級+Ⅱ級)例數(shù)/總體評定例數(shù)×100%。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6.0 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x±SD)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兩組間數(shù)據比較,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查者的腸道準備清潔度評分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檢查者所有腸段的腸道準備清潔度得分以及總體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檢查者腸道準備清潔度評分情況對比(,n=62)
表1 兩組檢查者腸道準備清潔度評分情況對比(,n=62)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查者的腸道準備宣傳教育滿意度評分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在宣傳教育內容、態(tài)度、方式上的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檢查者腸道準備宣傳教育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n=62)
表2 兩組檢查者腸道準備宣傳教育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n=62)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查者的腸道準備依從性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腸道準備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腸道準備依從性情況對比(例(%),n=62)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查者的腸道準備耐受程度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耐受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檢查者腸道準備耐受程度評分情況對比(例(%),n=62)
常規(guī)的結腸鏡檢查宣傳教育工作多在手術前一天通過簡單的口頭指導進行,通過這種一次性指導方式進行的結腸鏡宣傳教育無法使受檢者更直觀地深入了解結腸鏡檢查過程,會使受檢者的緊張情緒以及不良的腸道準備進一步加劇[10-11]。在本研究中,通過圖文口袋書聯(lián)合雙向視頻推送教育法向結腸鏡檢查者進行腸道準備相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宣傳教育中靈活性差、自主性低以及個體化不明顯的缺點,提高結腸鏡檢查宣傳教育的質量和腸道準備效果。此外,在圖文口袋書的宣傳教育過程中,將結腸鏡實驗室的裝修環(huán)境、儀器設備、具體的檢查程序、檢查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和有效的應急措施,以及在檢查過程中醫(yī)患配合的技巧等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給受檢者,它不僅可以對患者產生巨大的視覺教育效果,而且受檢者可以隨時隨地反復學習。同時,雙向視頻推送的教育宣傳模式正式教學反饋機制的完美應用,該教育方式可以充分向受檢者展示腸道準備的重點部分,并可以使受檢者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學習各種腸道準備知識。這種宣傳教育形式尤其更易于老年人結腸鏡檢查記憶,可以幫助老年受檢者精準了解腸道準備中的關鍵內容。因此,無論是圖文口袋書還是雙向視頻推送,都能取得積極、顯著的教育效果。因為他們已經提前熟悉了結腸鏡檢查室的設備與環(huán)境,了解了有效的結腸鏡檢查配合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應對副作用的技巧,進而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前受檢者焦慮情緒明顯降低,增加了對結腸鏡檢查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