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毅 王福利
有一句古諺,“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意思是說不應粉飾功過得失,公道自在人心。深耕基層的年輕干部,要想在基層沃土里成就夢想,不僅需要情注基層、腳踏實地,更要撥亮心燈、樹立高尚榮辱觀。
作為新時代強軍偉業(yè)的“主力軍”,年輕干部需要不忘初心,“接力”實干精神,不為雜念所擾,不為虛名所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擔當作為。然而,實際工作中,一些年輕干部逃避苦學真練,不愿扎實干事,卻削尖腦袋鉆研職務晉升之路;有的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榮譽面前錙銖必較,任務面前推三阻四;還有的熱衷于逢人自我吹噓,對他人的實績卻指指點點……
《申鑒·俗嫌》有句名言廣為流傳: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沒有點點滴滴的實干,就無法將“實績”留痕在官兵心里。虛名易圖卻常迷失自我,實干雖苦卻托起夢想。北宋文學家蘇洵曾告誡世人:為一身謀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人生沉浮榮辱表明,豁達大度才能百折不撓,胸懷坦蕩方可無私無畏。年輕干部若想干出一番事業(yè),必然離不開錘煉黨性、涵養(yǎng)心性、磨煉品性,當有“不用鐫頑石”的境界與格局。
工作中,一些年輕干部錯誤地將追求卓越當作追求名利,究其原因,主要是名利觀錯位、進步觀出了偏差。年輕干部立德修身,關(guān)鍵在于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莫讓“名利”遮望眼。陳云同志在談到功勞時,強調(diào)“頭一個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黨的領導,第三才輪到個人”。年輕干部要學習、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的集體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忘我奮斗精神,常思“在位干什么、工作圖什么、進步靠什么”,涵養(yǎng)靜氣、增長才氣、提升底氣,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事業(yè)看得重一些,靠素質(zhì)立身,憑實績進步。只有真正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才可能在遇到發(fā)展瓶頸和困難挫折時實現(xiàn)“自我賦能”,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提振擔當作為精氣神。
《大學》有言: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年輕干部須牢記,基層官兵的眼睛是雪亮的,各級干部盡多大責任、有多大擔當,基層官兵都看在眼里,心中自有一桿秤。年輕干部要不斷深化對成長成才規(guī)律的認識,須知披荊斬棘干出實績并非一蹴而就,而獲得官兵的普遍認可,往往也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年輕干部必須知曉“千虛不博一實”的道理,牢記“實干是最有力語言”的真知,堅定“不慕虛榮、不務虛功”的政治定力,立長志而不常立志,甘于吃苦而不懼吃虧。
李大釗有句名言:“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工作,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tài)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tài)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tài)度做事,則功業(yè)可就?!蹦贻p干部應常懷“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高尚情懷,以把“冷板凳”坐熱的決心意志,保持埋頭苦干的精神品質(zhì),鼓足勤懇實干的沖勁韌勁,砥礪榮辱觀,力戒形式主義,真正做打基礎、利長遠、得兵心的實事?!叭瞬抛怨乓B(yǎng)成,放使干霄戰(zhàn)風雨?!蹦贻p干部只有具有“不用鐫頑石”的底氣,不追名逐利,不偽飾事實,敢于下苦功夫,勇于啃硬骨頭,一干到底,玉汝于成,才能將實績印刻在廣大官兵的心底,收獲“口似碑”的贊譽,從而不斷書寫建功軍營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