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曉紅等,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石家莊 050061,摘自《果樹學報》2022.1)
‘金輝’是2003年以鮮食加工兼用杏品種‘串枝紅’為母本、豐產性極強的‘金太陽’為父本雜交獲得的早熟杏新品種,2014年12月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命名。
樹冠圓頭形,樹姿開張。果實近圓形,果頂圓凸,果實縫合線淺,片肉不對稱。平均單果重82.6 g,最大125 g,大小一致。果皮底色橙黃,果面光亮潔凈,陽面著1/4~1/2 片紅。果肉橙黃色,肉質細膩,有韌性,纖維細、少,汁液較多,酸甜可口,無澀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3.2%,總糖11.3%,總酸0.77%,維生素C 6.39 mg/100 g,果實可食率96.40%。帶皮硬度9.5 kg/cm,較耐貯運。離核,近核處果肉無軟化和褐變現(xiàn)象。仁苦,飽滿。
在立地條件較好的杏園,成苗栽植后第2年就可結果; 高接樹第2年大量結果,4~6年生樹 (砧木11年生,株行距3 m×5 m) 666.7 m產量分別為1 556.3、2 445.7、2 756.9 kg。在河北中南部地區(qū)2月下旬至3月上旬花芽萌動,3月中下旬開花,花期4~6 d;3月下旬葉芽萌動,4月上旬展葉;6月上旬果實成熟,果實發(fā)育期68 d 左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葉,樹體營養(yǎng)生長期220 d 左右。
在條件較好的壤土地建園,樹體生長量大,應適當稀植,株行距以3~4 m×5~6 m 為宜。在土壤干旱瘠薄的沙荒地、山坡地及丘陵干旱地建園,樹體生長量小,可適當密植,株行距以2~3 m×3~4 m 為宜。樹形采用疏散分層形或自然圓頭形。該品種自花授粉不結實,可選用‘駱駝黃’‘凱特’‘新特1 號’和‘子荷’等作授粉樹,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配置比例為3~4∶1。盛花后20 d 進行疏果,每5~8 cm 留1 個果,或根據(jù)果枝類型留果,花束狀結果枝和短果枝留1 個果或不留果,中果枝留一二個果,長果枝留2~4 個果。新梢生長期以氮肥為主,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以磷肥為主,果實成熟期以鉀肥為主,秋季落葉前施基肥。萌芽前至芽萌動初期噴布3~5°Be 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