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重
我的老家是位于豫西南的一個偏僻小村莊。村莊建于明初,不知何朝何代駐過軍,后為防止匪患修過寨,環(huán)寨為護城河。小時候,寨墻仍在,有十幾丈高。墻外是長年流淌著清清細流的小河。
記憶中,小河的水流不大,但從沒有斷過流。夏天,我們常在西南門的石橋下戲水。清清的河水漫過橋下的青石,我們就在橋下的石縫中捉魚、摸蟹、打水仗。勤勞的主婦們在橋下的青石上洗衣,和著清清的細流,揉搓著生活的酸甜苦辣,捶打著鄰里的長長短短。夏風(fēng)怡怡,水波粼粼,樹影婆娑,那一個個悠遠的傳說至今仍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記憶。
有時候嘴饞了,就拿了大人喂牛用的篩子,提上水桶,到小河里水草茂盛的淺水區(qū),兄妹幾個用篩子在水里推來推去。很快,小蝦就裝滿了水桶?;氐郊依?,母親收拾干凈了,在鍋里一炒,放上油鹽,一道美味的炒河蝦就出爐了。兄妹幾個每人一大碗,吃得津津有味。
那時候,感覺整個村莊到處都是水。農(nóng)忙時,莊稼人在地里干活口渴了,隨便找一個小溝,挖上幾鐵鍬,便有清清的泉水涌出,掬一口,清冽可口,既解渴又消暑。
村子雖地處北方,但池塘遍布,小橋流水,鴨鳴鵝叫,猶如江南水鄉(xiāng)。
而如今,再回村里, 那像珍珠一樣散落在村莊里的池塘已不見蹤跡,繞村的小河也早已斷流,河床基本與河堤相平,河道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垃圾。站在河堤上,回想起兒時的快樂時光,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愴。
隨著父母的相繼過世,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回去。直到有一天,兒時的玩伴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村里實施了環(huán)境綜合整治、退耕還林和空心村整治等項目,環(huán)境變好了,兒時的模樣又回來了。
帶著一絲絲期待,我抽空驅(qū)車回到了村里。
剛進村子,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小河旁,想看一看如今的模樣。經(jīng)過整修,河道里的垃圾不見了,兩邊栽植了花草。河水潺潺,水流不大,但清澈見底,偶爾有風(fēng)吹過,泛起片片漣漪。雖不完全是我兒時的模樣,但卻別有一番滋味,讓我仿佛回到了兒時捉蝦戲水的快樂時光。經(jīng)過整理,村里的池塘蓄滿了水,修了音樂噴泉,成群的鴨子在水中游來游去。池塘周圍建起了公園、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每到晚上,村民悠閑地跳著廣場舞,歡快而愜意。
此時,一陣風(fēng)吹過,有水的清涼,有水的纏綿,有水的溫潤,有水的悠長。我站在水浸的村莊,陶醉如飲,酣暢如三月雨后隨風(fēng)飄蕩的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