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占書為王

      2022-11-10 20:51:09古遠清
      文學自由談 2022年3期
      關鍵詞:書房文學

      □古遠清

      我的書房在名不見經(jīng)傳的竹苑社區(qū),一度靜臥在蛇山南麓,長江黃鶴樓西岸。它是我魂牽夢縈的心靈之鄉(xiāng),是鍛造學術“磚”著的“工廠”。

      說來不怕人笑話,我進書房就像進餐廳,因為我常常有精神饑餓之感??捎行┤诉M自己的書房如入博物館,你看某些企業(yè)家的書房,那一排排的書很像等待檢閱的軍隊,人人戎裝筆挺地立正。這酒柜——不,是書柜的主人,很可能缺乏精神饑餓的感覺。他買書多半是為了炫富或裝點門面,而我是為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為了寫論文和著書。為此,我心無旁騖地“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常常從重重疊疊或橫陳或側臥的書中“挖”出一本,從書架、墻隅,甚至床底下只有使用手電筒才能“撈”到的一本雜志,然后放在寬闊的寫字臺上,東一堆西一塊?!皶乔嗌匠y疊”,要寫作,就從書堆中刨出一個“坑”放紙和筆,哪有閑情逸致去整理這多冊書,這多束信,這層層加碼的書稿?更不可能將書像某位作家那樣用豪華的絲巾時勤拂拭,使其塵埃落地。我當然愛書,但用書比愛書的時間花得更多。

      我是樂天派,二十年前與上海的一位文化名人對簿公堂,為此,我寫了一篇《打官司是一種文化娛樂》。至于書房,更是“文化娛樂”好玩的地方。在某種意義上說,我的書房是奢侈的“玩樂室”。古代民歌手留下“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的佳篇,到了我的書房就變成“書戲書房東,刊戲書房西,報戲書房南,信戲書房北”。這個“玩樂室”有時又變成和“愛侶”溫存的密室。我在朝霞升起之時就奔向?qū)懽峙_和我的“愛侶”親吻握手,不間斷地翻書、看書——必須趕緊交代,在我的藏書中混雜有來歷可疑或曰不夠光明正大的書,比如借朋友的書久看不還,再如借圖書館的書,其“僑居”日期已大大超過規(guī)定,以致成了“據(jù)為己有”的犯罪嫌疑人。我這位“嫌疑人”,讀的大多數(shù)是論著,間或也會讀一些描寫情天恨海、癡男怨女的軟性作品。此外,還讀文化散文,如讀余光中的《書齋?書災》,如同相逢一位多年的老友,在密密的書林里,在粼粼的碧潭旁。讀王鼎鈞的《滴青藍》,又好似看見作者在陽光下喃喃自語,看碧波蕩漾,萬卷云舒。

      我讀書另一方法是玩書。所謂玩書,就是余光中所說的玩書的外表而不看內(nèi)容。我喜新厭舊,愛新書勝過舊書。但我家藏有少量的民國版舊書,它比新書更有收藏價值。不管是還散發(fā)著油墨芬芳的新書,還是已有霉味的舊書,我從來沒有一天玩到厭。事實上,有些書是要“玩”得長久,才能體會到“書滋味”的。在這種霞光逗留的瞬間“玩書”,有如時光的山水畫,無不定格在歲月的相框里。

      在我的藏書中,絕大部分是自己買的,也有出版社送的和編輯部贈的,亦有不少是朋友寫的書。對這些贈書只有少部分我會認真閱讀,有時還做點筆記;大部分贈書,只是草草掠過,始終激不起我通讀的欲望。據(jù)說臺灣有一位著名詩人收到贈書后,回到房里撕掉扉頁上的作者簽名,然后立即投入垃圾桶。這太過分了,且違反友情。我的做法是將其打入冷宮,有時則轉(zhuǎn)贈學生和朋友。

      如今電視連續(xù)劇時興論“季”,我的書房至少也有“五季”——

      書房的第一季,是我的工作間。我在左邊寫稿,內(nèi)子在右邊“敲打樂”,真是夫唱婦隨,以致有時這個“工作室”成了“匿私室”。工作勞累時,難免互相撫慰,為日夜糾纏不休的親情、愛情再加書情,抒發(fā)“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慕之情。

      書房的第二季是客廳,四壁的書呈頂天立地狀。珍本、善本,放在最高層,以防“孔乙己”光顧。“書與老婆不借”,在我書房門上早就貼有這樣的字條。

      書房的第三季是臥室,這里放著不少可供有閑而悠閑地閱讀的枕邊書和剛到來的新書刊。

      書房的第四季是車庫。我的書房有“三多”:一是叢書多,如臺北九歌出版社出版的《中華現(xiàn)代文學大系》十五卷,臺灣文學館出版的《臺灣現(xiàn)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匯編》一百冊;二是文學史著作多,如方修的《馬華新文學史稿》,夏志清在香港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三是簽名本多。對有車庫但沒有車(倒是有一輛又古又破的自行車)的我來說,車庫這個“后宮”存放著我從事海內(nèi)外文學研究以來所珍藏的胡秋原、蘇雪林、余光中、洛夫、無名氏以及艾青、公木、李何林、臧克家、卞之琳、田間、周而復、馮牧、牛漢、曾卓、碧野、王愿堅、李瑛、杜鵬程、王蒙的手跡或簽名本。

      書房的第五季地點暫不公開,因這里呈列著全世界兩千多位華文作家手寫的書信原件,這相當于“秘密藏書(信)室”。這書信分為大陸、臺港澳、海外三大部分。當下一些老板喜歡用“小秘”,可我這位老而不古的人偏愛用“老秘”,由這位“一家之煮”仔細分類包扎,藏在一個沒有商標圖案的兩大紙箱里,以防不速之客偷窺。

      在寸土尺金的國際大都會武漢,這個“密室”被朋友戲稱為“金屋藏書”,這當然不許外人進入。去年編選榮獲《中華讀書報》2021年度二十五本最佳文學書稱譽的《當代作家書簡》,用的是這個“金庫”。這個“金庫”因為年久失“修”,這次搬家竟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足有三大紙箱均未開啟。其中有從舊金山來,從悉尼來,從墨爾本來,從倫敦來,從巴黎來,從新加坡來,從雅加達來,從香港來,從澳門來,從北京來,從上海來的書信。有的是斷簡殘編,歷經(jīng)相當于水火兵蟲的“家暴”而保存了下來。這些尺牘絕大部分為手寫:或橫看成嶺,側看成峰;或惜墨如金,潑墨如云;或枯筆淡墨,若有若無;或筆攜風雷,大氣磅礴;或筆觸纖細,娓娓道來;或不溫不火,舒疾有序;或端莊秀雅,一絲不茍;或任性不拘,隨興涂抹;或溫婉動人,柔韌超俗;或難懂得如天書,或潦草得如謎語;或如奔放恣肆的駿馬,或如涓涓細流的小溪。欣賞這些風格各異的書法,其幽秘玄麗的美妙和樂趣,只能用“絕倒”去形容。有了這豐足的資源,哪怕只讀了其中五分之二,我還是編成了《當代作家書簡》續(xù)集。

      古代藏書家的外號叫書蠹,藏書家以書為精神食糧,從浩如煙海的圖書中汲取養(yǎng)料,這倒也名副其實。不過這里含有“蛀蟲”之意,聽起來不雅。至于“書癡”,有點呆頭呆腦死讀書、讀死書之意,不符合我的風格。“書淫”,我的書早就滿坑滿谷,已“過多”即達到“淫”的地步。不過,這“淫”字太難聽了。香港作家潘銘燊不滿意上述說法,將自己定位為“書奴”。他每次搬家——有時從香港搬到加拿大,再由加拿大搬回香港,如此折騰不斷地為書所累,不斷地為書所苦,成了地道書的“奴隸”,可我同樣不喜歡“奴”字。因為我要做書的主人,要讓這些書成為豐饒的精神家園,讓主人在這里氣定神閑地寫作,在寫作中讓思想與歷史對話,用心靈與現(xiàn)實溝通。

      鄙人的藏書之“雄偉”,有如一座名城,我向世界驕傲地宣布:“古遠清就是這座名城的主人”,或借用香港作家梁錫華的話來說我是“書王”。這個又名梁佳蘿的梁錫華,不僅用詞奇新,而且為人怪癖。他從不看電視,也不買洗衣機,據(jù)說是怕這些勞什子侵占了他神圣的書房。有一次臺灣某大學邀請他講學,事先要做身體檢查,他覺得這是不尊重自己,便“拒絕”這次交流,由此也失掉了賺外快的機會。至于對自己的“芳齡”,他一直不肯從實招來,害得內(nèi)地出版的各類臺港澳作家辭典,有的說他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有的說他上世紀四十年代出世。直到他的摯友余光中有一次偷窺他填表,才知道他生于1928年。

      在大陸,僅臺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藏書,我不位居第一,還有誰能比得上?我愛收集數(shù)據(jù),我不當冠軍誰當冠軍?“活著就是沖天一喊”,我不懼別人說我狂妄,何況有王艷芳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的采訪記《古書房》為證,廣州中山大學王劍叢生前也是這樣點贊我的。我這輩子從沒有當過官,連教學小組長都沒做過,這回就讓我過過官癮,當一回占書為王的“書王”吧。

      想當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搬過一次家,圖書足足裝了七卡車。二十年后再遷新居,七卡車變成十四卡車,搬家公司的工友說:“你這哪里是搬家,搬的是圖書館!”既然是“圖書館”,我這位享書福的“書王”又有了新的官銜,那就是“圖書館館長”。為了不讓“館長”成為光桿司令,我任命“老秘”當外聯(lián)部部長,專門為我在境外出書簽合同、辦手續(xù);“小秘”即我的女兒為財政部長,專門為我在世界各地采購華文圖書撥款;“小三”(三個女人中最小的一位)即外孫女為后勤部長,負責打理稿件的收發(fā),兼顧電腦的維修,新來的保姆則當圖書管理員。有許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書,文化不高的“下女”不僅能幫我找到,還把散佚各處的《臺灣文學年鑒》和《文訊》,以及《香港文學》《美華文學》《歐華文學》《加(拿大)華文學》《新(加坡)華文學》《馬(來西亞)華文學》《?。ǘ饶嵛鱽啠┤A文學》《越(南)華文學》一期一期按順序擺放好,使我不再在暗中摸索。每當讀到發(fā)黃的國外刊物登有我的文章,讀之有如故友重逢。

      這次搬遷書房,最大的好處是讓那些靠里層全部臥倒的圖書,終于驕傲地挺直脊背,優(yōu)雅地與我這位“書王”的目光熱切地交匯,接受我一次次的臨幸。至于搬家的高潮,當是不止一次發(fā)現(xiàn)“新大陸”。當年那些被打進冷宮的書,本像一雙雙“討債”的眼睛,催我解除“監(jiān)禁”,這種機會因搬家終于來臨了,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一小批臺灣《聯(lián)合報》副刊主編痖弦(王慶麟)當年送給我卻未啟封的臺北出版的《出版界》和《出版情報》雜志,上有許多我正在校對中的《臺灣百年文學出版史》所遺漏的內(nèi)容,于是連忙補寫《兩岸圖書交流的管道》《陸臺港出版交流座談會》《臺灣簡體字書店的興衰》等章節(jié)。另還發(fā)現(xiàn)“上窮碧落下黃泉”、多年尋覓不見的徐遲的書信,他給我的大信封里面還誤裝有一封寫給巴金女兒、《收獲》雜志主編李小林的尺牘。這封尺牘重新出土,我這不堪“信托”的外號也該摘掉了。

      梁實秋說他有十一種書信不在收藏之列,臺灣詩人高凖則說凡是把“凖”寫成簡體字“準”的,一律不讀不復。我沒有這樣的傲氣,不管是來自山村、廠礦乃至西藏的讀者來信,我都讀,也會收藏。我追摹對岸的名人,以占有資料為樂趣。你看,當臺灣出版家、有“小巨人”之稱的沈登恩約請剛出獄的李敖寫書時,李敖馬上找出了沈登恩念初中時給他寫的信。

      讀文朋或詩友的來信,尤其是漂洋過海貼有異國風光郵票的尺牘,一翻開便不忍釋卷。但要書翰往來,面對如雪片般飛來的書信作復,這便是讀信之樂的副贈品“苦痛”。八十歲的李何林不怕這種“苦痛”,他給我的回復雖然只寥寥數(shù)行,但畢竟是尺素寸心。據(jù)說張大千不時向朋友借錢,朋友只要他的收條而不要他還錢,因為這收條是書法藝術,他的字千金難買。但這回我書房中新出土的某些書信,讀起來并不那么溫馨,有時看后還會血脈僨張,如某文化名人的粉絲從北京寄來的匿名信,罵我是“畜生(應為‘牲’)”,希望我在春節(jié)前就死掉;還發(fā)現(xiàn)顧城父母寫給我的“抗議信”,說他的兒子顧城根本不可能殺人,更不可能用斧頭砍人,要我在《愛情?婚姻?家庭》上發(fā)表的《朦朧詩人顧城的血花愛情》負法律責任等等。幸好我當時給他的回信留了底稿,說明此文從題目到內(nèi)容均經(jīng)過編輯大幅度加工,發(fā)表后我甚至懷疑這是否是自已寫的文章。但不可否認,那殺人的道具“斧頭”,是我引自當時許多媒體發(fā)表的顧城殺妻的報道,我哪敢掠人之美呢。

      “人生千里與萬里,黯然銷魂別而已?!蔽业摹颁N魂”方式是購書、讀書、教書、寫書、評書、編書、搬書、借書、送書、賣書。所謂“賣書”,就是希望武漢市中心書城明年落成后毛遂自薦去當董事長。奇怪的是朋友們、學生們發(fā)微信或打電話并沒有祝賀我即將就任董事長,因為他們感到這位年齡老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的“三化”之人還想當官,已經(jīng)有點神經(jīng)不正常了,但他們認為“蘋果的種子內(nèi),有一座看不見的果園”,在“想當‘官’的內(nèi)心處,有一座看不見的書山”,因而沒有立即將我這位癡人說夢者送到瘋人院,仍然祝賀我的喬遷之喜,紛紛慶祝我的新書房座落于美麗的南湖之濱。為報答他們的美意,我給發(fā)微信者送一套八種《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年鑒》,打電話者則送繁體字書《古遠清臺灣文學五書》總計九冊。為安置這些套書和其他藏書,自己則整整做了二十個書架。那些闖過層層關卡飛到我書房內(nèi)的繁體字書,除擺在客廳的書架外,還流落在案頭、椅子、餐室、過道、陽臺、床上、床下、地板、浴室乃至洗手間。為整理這些書,我花了差不多兩個月時間。除請保姆這位“圖書管理員”外,還請了幾位學生幫我整理,我就這樣成了新居的書房“王子”。既然是“王子”,當然得處處表現(xiàn)出王者風度。除上面說的叢書、套書送人外,還將從未看過但有些朋友急需用的書,我讓“后勤部長”一捆捆打包快遞給這些天南海北的朋友。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钡搅肆宅槤M目的“古書房”,是“書山不見人,但聞書語響?!薄皶Z”為何會響?這是別人難以體會到的,只有書的主人才有這種奇妙的感悟。我以“金屋藏書”的主人自居,還封自己為“書王”,也許有人說這是醉話,可我從來不喝酒。既然不是醉話,那就有可能是傻話,或夢話。不管是傻話還是夢話,我到了耄耋之年,求知欲還這么旺盛,還不斷地在境內(nèi)外買書,買不到的書則請朋友在臺北或香港整本復印。我在書房快樂地讀書,快樂地寫填補空白之書。王鼎鈞說,好書都是“血變成墨水寫成的”。對我來說,一系列拙著均是“汗水變成墨水寫成的”,如《世界華文文學概論》《微型臺灣文學史》《臺灣百年文學制度史》《臺灣百年文學期刊史》《臺灣百年文學紛爭史》《臺灣百年文學出版史》《臺灣查禁文藝書刊史》《戰(zhàn)后臺灣文學理論史》等等。

      王鼎鈞這位頗富哲理的散文家又說:“江不留水,水不留影,影不流年,逝者如斯”,而我偏要讓逝去的青春留影,遠去的時年留書。這種不懼時間流逝的“書王”,與其說狂妄,不如說有福氣。我那些經(jīng)過“家暴”的洗劫而仍然藏書萬卷的“古書房”,在傍晚的炊煙里顯得是那樣古樸,那樣有韻味?!拔业撵`魂騎在紙背上”(三毛),書房的論著如飯,書信如酒。在書王書房內(nèi)讀尺牘,如醉;讀論著,如醒。我相信讀書會給我?guī)砘ㄩ_的未來,以至像云朵一樣飛翔在碧空,永遠在破曉的地平線上奔馳。

      盧 楨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以文學旅行為主題,分為“歐陸光影”“亞非土地”“南美天空”三個板塊,記錄了作者游歷世界時探訪到的諸多文學景觀,以及由文學之路導引出的當?shù)仫L情。具體表現(xiàn)為對文人故居的探訪,對作家墓地的拜謁,對文學博物館的游覽,對當?shù)匚膶W傳說的追慕,對各國特色“文學之旅”的體驗。

      猜你喜歡
      書房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陜軍”溯源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18
      童年的小書房
      兒童時代(2021年4期)2021-06-09 06:21:50
      品鑒書房
      藝術品鑒(2020年1期)2020-01-19 06:01:18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城市好書房
      商周刊(2017年10期)2017-08-23 13:30:40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沒有比書房更好的去處
      大師們的書房
      焦點(2015年6期)2015-08-17 11:45:15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无锡市| 当涂县| 灵山县| 祁连县| 托克托县| 刚察县| 新和县| 仁寿县| 南乐县| 抚顺县| 南靖县| 荆州市| 响水县| 彰化市| 武功县| 凤山县| 五莲县| 汶上县| 左贡县| 竹山县| 门源| 南溪县| 定日县| 大悟县| 文山县| 新闻| 吴堡县| 中宁县| 玉林市| 大余县| 洪湖市| 濮阳县| 丹江口市| 合阳县| 神木县| 峡江县| 集安市| 高唐县| 嵊州市| 前郭尔|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