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胃癌患者預后相關影響因素的列線圖模型構建及驗證

      2022-11-10 07:05:32李吳寒張營潘晶晶王高生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訓練組線圖胃癌

      李吳寒,張營,潘晶晶,王高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 腹部外科,安徽 合肥 230036)

      胃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惡性腫瘤,是癌癥相關性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根據(jù)最新發(fā)布的癌癥發(fā)病和死亡報告[2],中國胃癌新發(fā)病例數(shù)和病死例數(shù)分別為39.7 萬和28.9 萬,均位列第三。盡管輔助放化療和外科切除術在十幾年內(nèi)得到了巨大發(fā)展,但是胃癌患者預后生存時間和質量提升不明顯。因此,尋找圍手術期的獨立預后因素對個性化治療實現(xiàn)和患者預后改善至關重要。炎癥機制和癌癥發(fā)生、發(fā)展、增殖、侵襲和轉移息息相關[3],基于該機制確定的炎癥標志物可以作為癌癥預后的潛在預測因素,如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細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既往研究顯示,NLR 和PLR 能夠為肺癌[4]、肝細胞癌[5]和食管癌[6]患者提供更加精準的評判信息,同時其也在胃癌中得到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證據(jù)[7-8]提示術前NLR、PLR 較高的患者其預后較差。但是該結果在不同人群間呈現(xiàn)不一致性,同時胃癌預后獨立風險因素多以粗分組、單獨的形式呈現(xiàn),缺乏綜合評判的研究證據(jù)[9-16]。列線圖作為基于多因素模型建立可視化工具,兼具量化和綜合評價的優(yōu)勢,能夠為胃癌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臨床決策證據(jù),具備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9]。本研究旨在探討NLR、PLR 對胃切除術后胃癌患者的預后影響,并建立列線圖與傳統(tǒng)TNM 分期相比較,判斷其在預測胃癌患者生存率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納入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胃腸外科接受胃癌根治切除術的胃癌患者作為訓練組(n=300),同時從胃腸外科另一病區(qū)招募接受相同手術處理的胃癌患者作為驗證隊列(n=100)。納入標準:⑴ 病理組織學報告確診為胃癌;⑵ 具有完整的醫(yī)療記錄和常規(guī)血液學數(shù)據(jù);⑶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全胃或部分胃切除術和標準的淋巴結清掃術。排除標準:⑴ 患者患有其他惡性腫瘤;⑵ 術前接受過抗腫瘤治療,例如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⑶ 轉移性癌;⑷ 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或其他急慢性炎性疾??;⑸ 圍手術期死亡;⑹ 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病史;⑺ 3 個月內(nèi)發(fā)生靜脈或動脈栓塞;⑻ 短期內(nèi)連續(xù)抗凝治療或口服/靜脈應用抗生素。研究設計遵循《赫爾辛基宣言》的原則開展,所有患者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RE-053)。

      1.2 數(shù)據(jù)收集與處理

      通過醫(yī)院電子病歷系統(tǒng)采集患者的人口學信息、病理資料和實驗室檢測數(shù)據(jù),具體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飲酒史和腫瘤類型(腺癌,非腺癌)、腫瘤部位(胃上部,胃中部,胃下部)、分化程度、侵襲深度(Tis/T1,T2/T3,T4)、淋巴結轉移(lymph node metastatic,LNM)(無,有)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 μg/L,≥5 μg/L)[17]。手術前3 d 內(nèi)收集外周靜脈血,使用全自動外周血分析儀檢測血樣中的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水平,并計算NLR 和PLR。對NLR、PLR 和結局狀態(tài)繪制ROC,選取約登指數(shù)(Youden index,Y)最大值對應的坐標值作為臨界點, 取NLR>1.98 (Y=0.355) 及PLR>134.87 (Y=0.360)為高水平炎癥狀態(tài)。此外,依據(jù)國際抗癌聯(lián)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與美國腫瘤聯(lián)合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 聯(lián)合發(fā)布的TNM 分期系統(tǒng)對癌癥發(fā)展程度分級[18]。

      1.3 隨訪

      對納入的患者定期進行術后隨訪,術后2年內(nèi)每3 個月隨訪1 次,此后每6 個月隨訪1 次,直到研究對象出現(xiàn)胃癌死亡、非胃癌死亡或失訪。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定義為手術日期到死亡或最后1 次隨訪失訪的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5.0 和R-4.0.3 (http://www.r-project.org/) 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R 主要使用“rms”、“nomogramFormula”和“pec”擴展包。分類變量采用例數(shù)(n)和百分比(%)描述,并用卡方檢驗檢測訓練組和驗證組的基線特征。基于訓練組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Cox 分析,將多因素結果中的陽性變量納入nomogram 分析并繪制列線圖,使用C-指數(shù)和校準曲線驗證模型的準確性,之后使用ROC 曲線比較列線圖和TNM 分期系統(tǒng)的預測價值。最后,結合驗證組數(shù)據(jù)和列線圖模型計算風險得分,在驗證組進行驗證和比較。雙側統(tǒng)計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訓練組與驗證組的基線特征比較

      訓練組平均年齡(62.52±10.61) 歲,73%為男性,胃癌病理分型以腺癌為主(95.0%),高NLR 和高PLR 患者分別占58.7% 和50.0%;中位OS 為28 個月,1、3、5年OS 率分別為63.5%、43.0% 和35.1%。 驗證組平均年齡 (63.67±10.21) 歲,69.0%為男性,多處于高炎癥狀態(tài);中位OS 為32 個月,1、3、5年OS 率分別為58.9%、41.6% 和31.7%。驗證組的非腺癌和低分化顯著高于訓練組(12.0%vs.5.0%,P=0.016;71.0%vs.59.0%,P=0.032),兩組在侵襲深度和pTNM 分期維度也有所差異,其他基線特征無差異(表1)。

      表1 訓練組與驗證組胃癌患者的臨床特征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raining group and validation group [n (%)]

      2.2 胃癌患者預后OS的危險因素分析

      單因素Cox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病理分型、腫瘤分化程度、侵襲深度、存在LNM、NLR、PLR和CEA 水平均與OS 有關(均P<0.05)。經(jīng)過多因素調(diào)整后,存在LNM、術前NLR>1.98、PLR>134.87 和CEA≥5 μg/L 的患者OS 顯著縮短(均P<0.01)(表2)。

      表2 訓練組單因素及多因素Cox回歸分析Table 2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raining group

      2.3 列線圖的構建與內(nèi)部驗證

      為了評估NLR、PLR 的預測價值,本研究基于多因素Cox 模型構建列線圖,該圖納入了腫瘤類型、侵襲深度(T 分期)、LNM、NLR、PLR 和CEA(圖1)。每個因素對應等級都賦分,綜合得分后得到相應的OS 率。在訓練組中,校正曲線顯示1、3、5年預測OS 率和實際OS 率一致(C-指數(shù)=0.81);在驗證組中,列線圖對3年OS 率的預測更為準確(C-指數(shù)=0.75),綜上,列線圖對OS 率的整體預測能力較好(圖2)。

      圖1 基于訓練組Cox分析的列線圖預測模型Figure 1 Predicted nomogram based on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of training group

      圖2 訓練組與驗證組預測1、3、5年OS率的校準曲線 A-C: 訓練組;D-F: 驗證組Figure 2 Calibration curves of 1-, 3-, and 5-year OS rate in the training group and the validation group A-C: training group; D-F: validation group

      2.4 列線圖模型與TNM分期的預測效果比較

      列線圖和TNM 分期系統(tǒng)的ROC 分析結果顯示,訓練組列線圖預測1、3、5年OS 率的AUC 值分別為0.865、0.855 和0.827,TNM 分期下的AUC值分別為0.677、0.690 和0.683;在驗證組中,1、3、 5年OS 率的列線圖AUC 為0.856、 0.788 和0.725,而TNM 系統(tǒng)對應的AUC 值為0.781、0.691和0.605(表3)。因此,列線圖預測模型在胃癌預后方面具有較高的預測準確性。

      表3 列線圖模型與TNM 分期的ROC 預測效果(AUC)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AUC between nomogram model and TNM staging

      3 討 論

      本研究證實了術前NLR 和PLR 水平是行胃切除術胃癌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作為一項聯(lián)合評價指標,NLR 和PLR 不僅排除了炎癥指標共線性的影響,還在多因素調(diào)整后仍保留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預后不良結局與腫瘤類型、高侵襲深度等級、存在LNM 和高CEA 水平有關。本研究基于以上因素開發(fā)的列線圖的預測能力高于TNM 分期系統(tǒng),其預測生存率和實際結果的一致性為0.81,驗證組一致性也高達0.75。因此,NLR 和PLR 作為常規(guī)實驗室檢查中的一種便捷易得、經(jīng)濟廉價的指標,可為胃癌患者提供較為準確的預后信息,進而幫助臨床醫(yī)生決策及預后評估。

      3.1 NLR 及PLR 影響胃癌進展及預后的生物學機制

      炎癥與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是多細胞介入、多因子參與、多通路激活的綜合過程,進而實現(xiàn)癌細胞增殖、分化、轉移和擴散。中性粒細胞占比超過白細胞總數(shù)的一半,且在氧化應激微環(huán)境會延存活時間(約5.4 d),占比超過白細胞總數(shù),目前普遍中性粒細胞通過成趨化因子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來促進癌細胞增殖、血管形成和轉移[19]。同時,外周血淋巴細胞誘發(fā)細胞毒性并發(fā)揮腫瘤抑制作用,而血小板則在癌細胞的活化下分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β,促使癌細胞向血管和淋巴管內(nèi)浸潤,最后在趨化因子的協(xié)同下實現(xiàn)轉移擴散[20-21]。接著,癌變組織自行誘發(fā)炎癥聚集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和細胞因子,同時炎癥標志物在趨化因子的作用下進入腫瘤內(nèi)部,釋放蛋白酶以促進癌細胞增值與分化[22]。此外,癌細胞通過細胞因子介導炎癥反應,但癌組織和炎癥反應形成微循環(huán)進而改變微環(huán)境,誘導腫瘤局部免疫耐受,抑制淋巴細胞滅殺功能,最終導致免疫逃避[23]。

      3.2 高水平NLR及PLR顯著增加預后生存風險

      本研究得出NLR、PLR 提高死亡風險效果及惡化胃癌患者預后,該結果與既往研究[16,24-29]一致。研究[30]顯示NLR>1.32 (HR=2.49, 95%CI=1.36~4.58) 和PLR>128 (HR=2.15, 95%CI=1.32~3.49)的患者的生存曲線下滑趨勢顯著加快。Wang 等[31]綜合NLR 和PLR 計算全身性炎癥指標得分,發(fā)現(xiàn)術后OS 隨評分的增加而減少,炎癥指標是胃癌患者的獨立預后風險因素。此外,在一項包含924 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8]中發(fā)現(xiàn),炎癥水平較高患者的中位OS 明顯縮短,高PLR (HR=1.38,95%CI=1.08~1.75)、高NLR (HR=1.33, 95%CI=1.05~1.68)與5年OS 下降顯著相關。因此,NLR 和PLR 作為基于炎性細胞的綜合指數(shù),能夠有效評價胃癌患者的預后,納入列線圖后既提高了列線圖的評估精確性,也提高了可視化水平。

      3.3 創(chuàng)新及局限性

      本研究另一項創(chuàng)新在于使用列線圖整合各類臨床因素,以量化、可視化的方式呈現(xiàn)不良結局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而為個性化醫(yī)療提供依據(jù)[32]。臨床疾病管理過程復雜且受多種因素影響,較為依賴檢測儀器的先進性和醫(yī)生的專業(yè)經(jīng)驗,治療結局差異化明顯。而列線圖綜合各項因素的影響,更為精確地展示了患者個體的預后風險,靈敏地反映出胃癌進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臨床醫(yī)生提供幫助。

      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沒有外部隊列的驗證,納入對象不是由同一團隊完成手術,無法保證手術同質性,可能影響結果的外推性。其次,未多次采集血樣檢測炎癥細胞數(shù)量,暴露受到隨機誤差的影響較大。而且,NLR、PLR 動態(tài)變化趨勢和胃癌患者預后的關系尚不明確,仍需進一步研究和長期隨訪。最后,未知的或未測量的混雜因素可能對結局產(chǎn)生影響,如常住地區(qū)環(huán)境、家庭經(jīng)濟狀況和飲食習慣等。

      總之,NLR 和PLR 是胃癌患者OS 的有效預后指標,基于炎癥-腫瘤理論開發(fā)的列線圖可以較為準確地預測行胃切除術胃癌患者的1、3、5年OS 率??紤]到該炎癥指標的便捷易得性和經(jīng)濟性,其在臨床應用和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潛在價值。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訓練組線圖胃癌
      內(nèi)涵豐富的“勾股六線圖”
      新型抗阻力訓練模式改善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實驗研究
      跑臺運動訓練對脊髓損傷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達的影響
      中國康復(2021年5期)2021-07-15 11:44:36
      線上自主訓練與線下指導訓練表面肌電差異分析
      體育風尚(2021年7期)2021-01-09 00:25:54
      基于箱線圖的出廠水和管網(wǎng)水水質分析
      供水技術(2020年6期)2020-03-17 08:18:36
      東山頭遺址采集石器線圖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中醫(yī)辨證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50例
      甘孜县| 咸宁市| 谷城县| 额尔古纳市| 和政县| 淮安市| 海阳市| 敖汉旗| 秀山| 增城市| 扶绥县| 宁乡县| 修武县| 乌鲁木齐县| 七台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马边| 乐清市| 张北县| 乌拉特后旗| 古蔺县| 类乌齐县| 潍坊市| 沧州市| 固始县| 三穗县| 榕江县| 峡江县| 桦川县| 泸西县| 罗山县| 洪雅县| 元江| 西林县| 牡丹江市| 息烽县| 和林格尔县| 双城市| 桐梓县| 腾冲县|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