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緒敏,劉建廣
(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山東濟南 250101)
消毒是保障飲用水生物安全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液氯、次氯酸鈉、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線消毒等多種形式[1]。氯化消毒是一種最常見的飲用水消毒方法,在水凈化設施中已經(jīng)使用了100多年,它的優(yōu)點是經(jīng)濟高效、持續(xù)時間長。然而,在消毒過程中,消毒副產(chǎn)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是通過天然水體中含有的微量有機物質與消毒劑反應產(chǎn)生的。如果飲用水含有DBPs,則會影響人類健康。因此,必須控制DBPs的生成[2]。DBPs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是1974年Rook[3]在測試荷蘭與美國的城市自來水系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其水體存在三鹵甲烷(trihalomethans,THMs)。DBPs和天然有機物質(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密切相關,NOM一般由腐植酸(humic acid,HA)和富里酸(fulvic acid,F(xiàn)A)組成。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抗生素也會成為DBPs的前體物,由于許多抗生素本身是含氮有機物,更容易生成毒性高的含氮DBPs(N-DBPs)[4]。
常規(guī)的傳統(tǒng)工藝如混凝、沉淀、消毒等,雖然能去除水體的渾濁度和色度等,但卻無法將水體中的有機物徹底礦化,因此,對有機物的去除率較低,出水安全無法得到保證[5]。另外,常規(guī)工藝對水中NOM的消除效果并不好,去除率僅為20%~30%[6]。而在20世紀80年代,由Glaze等[7]首次提出的高級氧化工藝(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可生成氧化性極強的羥基自由基(·OH),使難分解的大分子有機質氧化成CO2、H2O及其他的小分子物質[8]。AOPs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影響DBPs的形成:(1)直接影響,DBPs可在AOPs的氧化過程中直接產(chǎn)生;(2)間接影響,通過影響水質中有機物的DBPs生成潛力,來控制DBPs的形成[9]。
AOPs主要包括光化學過程、電化學過程、臭氧高級氧化等。其中,基于紫外光(UV)的AOPs是綠色工藝,無二次污染,污染物降解效率高[10],近年來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Chen等[11]用UV聯(lián)用AOPs去除一種抗生素萘普生(naproxen,NAP),NAP在3 min內可完全降解。Zhang等[12]用UV/過氧乙酸(peracetic acid,PAA)降解有氣味的鹵代苯甲醚,鹵代苯甲醚的有效去除率可高達92%,UV/PAA工藝可以減少鹵代苯甲醚的嗅覺不適和健康風險。由此看出,基于UV的AOPs在去除污染物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和前景??刂艱BPs生成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去除DBPs前體物和已生成的DBPs,目前,UV-AOPs已被慢慢地被運用在去除DBPs前體物和已產(chǎn)生的DBPs之中[13]。本文從這兩方面綜述了UV/H2O2、UV/TiO2、UV/Fenton、UV/過硫酸鹽(persulfate,PS)、UV/PAA、UV/一氯胺(NH2Cl)AOPs控制DBPs生成的研究進展,比較說明了各個工藝的基本原理、去除效果和優(yōu)缺點,并對該工藝的發(fā)展趨勢與應用前景加以展望。
DBPs主要由消毒劑和溶解有機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之間的反應形成[14]。目前,可以檢測到的DBPs有700多種[15],主要包括THMs、鹵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鹵乙腈(haloacetonitriles,HANs)等。在DBPs的生成過程中,與消毒劑反應的物質被稱為DPBs前體物,其中,NOM是氯化過程中生成DBPs的主要前體物,THMs生成潛能較高[16],是需要重點去除的物質。此外,部分抗生素在被去除的過程中也會生成DBPs。
飲用水中的DBPs具有很高的細胞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長期接觸DBPs會增加膀胱癌的發(fā)病率,并可能對生殖和發(fā)育產(chǎn)生影響[17-19]。文獻[20]報道,THMs為中等毒性,能夠危害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麻醉神經(jīng),也會給人體其他器官(如心、肝、腎等)帶來一定的危害,如果不慎通過呼吸或皮膚吸收到高濃度的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TCM)時,可能會引發(fā)急性中毒;HAAs的單位致癌風險可達到91.9%,它可以引起人體代謝紊亂、神經(jīng)中毒并損傷人的視覺;HANs對生物體具有致畸和致突變的作用,二氯乙腈(dichloroacetonitrile,DCAN)會誘發(fā)有機體發(fā)生變異,造成人體淋巴細胞中DNA鏈的斷裂,引起皮膚產(chǎn)生腫瘤。因此,DPBs的去除和控制對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積極的影響。
飲用水DBPs大體被劃分為兩類,有機DBPs和無機DBPs,有機類的DBPs包括THMs、HAAs、HANs、鹵代硝基甲烷(halogenated nitromethanes,HNMs)、N-亞硝胺(N-nitrosamines,NAms)等,無機類的DBPs包括溴酸鹽、氯酸鹽、亞氯酸鹽等[21]。常見DBPs的種類如表1所示。
表1 DBPs的種類Tab.1 Types of DBPs
氯化消毒法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DBPs,其中包括醛類、氰化物、鹵代酮、鹵代乙酰胺(haloacetamide, HacAm)和碘化DBPs(I-DBPs)等化合物[22]。N-DBPs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DBPs之一,它的毒性通常大于常規(guī)的DBPs,N-DBPs已在飲用水中被廣泛檢測到,對于亞硝胺類,N-亞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是最主要的種類,質量濃度為45~1 000 ng/L,對于其他的亞硝胺類,例如N-亞硝基吡咯烷(N-nitro-sopyrrolidine,NPYR)和N-亞硝基二乙胺(N-nitrosodiethylamine,NDEA)等,在水中的濃度水平較低[23]。飲用水中I-DBPs的質量濃度通常為μg/L~ng/L,與含氯和含溴的DBPs相比,I-DBPs毒性更大,具有不同的前體物和形成機制,并且不受管制[24]。
H2O2在UV的照射下會產(chǎn)生具有強氧化性的·OH,·OH具有高氧化還原電位(E0=2.8 V),可快速降解污染物,并且無選擇性[25],產(chǎn)生·OH及氧化反應步驟如式(1)~式(5)[26]。
H2O2+hv→2·OH
(1)
H2O2+·OH→·HO2+ H2O
(2)
·OH +·HO2→H2O+O2
(3)
OH·+·OH→H2O2
(4)
·OH +RH→R·+H2O
(5)
文獻[27]表明,UV/H2O2工藝通過把NOM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改變NOM的分子結構和生物穩(wěn)定性,使NOM變得更容易被降解。這使得UV/H2O2工藝可以有效去除DBPs前體物,從而控制DBPs的生成。Hsing等[28]通過UV/H2O2氧化來降低THMs生成勢,結果表明,UV功率為13 W、H2O2質量濃度為50 mg/L時,對于THMs生成勢為138 μg/L的原水,THM生成勢在180 min內幾乎完全被降解,溶解性有機碳(DOC)去除率在56 min內可高達90%,由此可見,UV/H2O2對DBPs前體物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并且隨著UV輻射強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去除效率。
為了提高傳統(tǒng)UV/H2O2工藝的性能,Yin等[29]首次將UV與Cl和H2O2的電化學共生(UV/E-Cl & H2O2)用于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CBZ)的降解,測量了UV/E-Cl和UV/E-Cl & H2O2處理過程中DBPs的濃度。在H2O2摩爾濃度為50 mmol/L、NaCl摩爾濃度為15 mmol/L、CBZ質量濃度為15 mg/L、電流為600 mA、pH值為7、UV功率為5 W的反應條件下,UV/E-Cl & H2O2體系(132 μg/L)中形成的DBPs比UV/E-Cl體系(168 μg/L)中減少了21.4%,這可能是因為UV/E-Cl & H2O2工藝產(chǎn)生的Cl更少并且提高CBZ的礦化效率可能會減少氯化中間體,從而降低了DBPs的生成勢。綜上,新型UV/E-Cl & H2O2工藝可以有效減少DBPs的生成,為DBPs的處理提供了一條有前景的途徑。
UV/H2O2工藝氧化能力強,可以極大地控制DBPs的生成。但通常H2O2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同時過量的H2O2會造成二次污染。研究[30]報道,在UV/H2O2氧化過程中,觀察到高達9%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導致亞酸鹽質量濃度為0.2 mg/L。并且亞硝酸鹽濃度隨UV功率和pH的增加而增加。UV/H2O2工藝在降解污染物過程中,產(chǎn)生有毒性物質的可能性為81%,且產(chǎn)物比目標污染物毒性更大的可能性為50%[31]。因此,在選擇UV/H2O2工藝時,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當半導體催化劑被UV照射時,光子的吸收使得電子從價帶遷移到導帶,從而產(chǎn)生電子-空穴對[式(6)]。隨后,它們可以氧化水[式(7)]、羥基[式(8)]或存在的其他有機物[32]。
TiO2+hv→e-+h+
(6)
h++ H2O→·OH+H+
(7)
h++ OH-→ ·OH
(8)
UV/TiO2作為一種能高效降解NOM的技術,被廣泛應用。研究[33]表明,在吸附過程中,芳香族NOM優(yōu)先于非芳香族NOM被去除,pH對TiO2從地表水中去除NOM有很大的影響,在低pH下具有更高的吸附性。Stephanie等[34]研究了一種新型TiO2納米材料,并將其和UV結合用于去除DBPs前體物,UV/TiO2工藝雖然對UV254、DOC的去除效果較差,但可以較好地控制DBPs的生成勢,它將水源水中的THMs生成勢降低了40%,HAAs生成勢降低了大約50%。并且在UVA的照射下,TiO2納米材料可再生,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TiO2的利用率。
海水氯化過程中,可能會形成鹵代酚(halophenols,HPs),與其他DBPs相比,HPs的嗅味檢測閾值較低,但通常比大多數(shù)DBPs毒性更大。Ding等[35]采用TiO2光催化控制HPs的形成,當TiO2為4.0 g/L、UV照射30 min后,4-溴苯酚和2,4,6-三氯苯酚被完全去除,2,4,6-三溴苯酚從400 μg/L降低到1 μg/L以下,說明UV/TiO2工藝對DBPs控制有明顯有效的作用。
為了提高TiO2催化劑在水處理中的催化活性和再回收利用性,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TiO2負載材料(如活性炭、石墨烯等)。負載型等新型催化劑的研發(f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iO2催化劑在飲用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范圍,但同時也增加了催化劑的成本,因此,選擇合適的催化劑載體材料對于該技術意義重大[36]。
UV/Fenton氧化反應的基本原理如式(9)~式(11)[37]。
Fe2++H2O2+hv→Fe3++OH-+·OH
(9)
H2O2+hv→2·OH
(10)
Fe3++H2O+hv→Fe2++H++·OH
(11)
NDMA是一種強效的致癌物質,也是水氯胺化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亞硝胺類DBPs,在飲用水回用中值得特別注意[38]。Seid等[39]在UV/Fenton工藝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UV輻射光強為2.1 mW/cm2、FeSO4摩爾濃度為0.2 mmol/L、H2O2摩爾濃度為4.0 mmol/L、pH值為3時,反應30 min,NDMA生成勢降低了85%。此外,吳捷捷[40]研究發(fā)現(xiàn)真空紫外(VUV)/Fenton比UV/Fenton效果好,pH值為3,初始THMs生成勢為225.3 μg/L時,經(jīng)過單獨VUV處理后,THMs生成勢的去除率可達68.7%,與Fenton聯(lián)用后,THMs生成勢去除率最高,反應2 h去除率為86.3%,反應4 h去除率高達96.6%。
研究[38]報道,當pH值高于4時,F(xiàn)e2+很容易轉化為Fe3+,沉淀為鐵羥基絡合物。因此,UV/Fenton工藝適合在酸性條件下運行,當應用該工藝時,調節(jié)到合適的pH是關鍵因素。
(12)
(13)
(14)
UV/PS不僅可以有效去除一些新型污染物,還可以控制DBPs的形成,是一個具有發(fā)展?jié)摿Φ乃幚砑夹g[42]。HA是飲用水氯化過程中DBPs的主要前體物,Ji等[43]用UV/PS工藝降解HA,結果表明,PS劑量為0.4 mmol/L、pH值為7.12、UV照射160 min后,HA被明顯降解,UV254去除率達到89%,并使部分HA礦化,約為62.5%,THMs生成勢降低約為85.4%。
文獻[44]報道,HacAm是飲用水中一類新出現(xiàn)的N-DBPs,具有高細胞毒性和遺傳毒性。Chu等[45]在pH值為7.5的條件下探究UV/PS對HacAm前體物的控制,比較了單獨PS、單獨UV光解和UV/PS聯(lián)合作用的效果,在UV單獨照射下,DOC幾乎沒有變化,對HacAm的形成沒有明顯影響。在PS為0.5 mmol/L、反應30 min時,并未顯著改變HacAm的形成和形態(tài),說明單獨PS和UV光解并不能有效控制HacAm的生成。相比之下,PS為0.5 mmol/L,反應30 min,UV輻射強度為585 mJ/cm2,HacAm濃度顯著降低,去除率達到91.1%,但DOC減少相對較低,僅為11%,這表明UV/PS顯著減少HacAm的形成是由于有機結構的變化,而不是有機物的完全礦化。
Zhang等[46]在初始DCAN質量濃度為2 μmol/L、PMS摩爾濃度為200 μmol/L、叔丁醇摩爾濃度為0.1 mol/L、pH值為7.0、UV強度為10.25 mW/cm2的條件下進行猝滅試驗,發(fā)現(xiàn)在UV/單過硫酸鹽(PMS)降解DCAN的過程中,·OH是主要的自由基,添加叔丁醇后,DCAN的降解率從97.6%降至14.4%,并最后降至10.5%。并且在去除HANs方面,UV/PMS工藝比UV/H2O2工藝更有效,原因可能是H2O2的分解速率遠小于PMS,UV/PMS體系中,·OH的含量遠高于UV/H2O2體系。
作為污水處理廠的三級處理,Cl和UV/Cl工藝增加了廢水中的DBPs(THMs和HAAs)和無機副產(chǎn)物氯酸鹽的存在。對于HAAs的形成,污水處理廠的廢水處理表明,無論是單獨添加Cl還是與UV結合,HAAs的濃度都會增加。在經(jīng)Cl處理的廢水中,HAAs嚴重增加,質量濃度可達2 600 μg/L。當廢水用UV/PAA處理時,HAAs濃度水平顯著下降,其值大多低于美國環(huán)保署和歐盟制定的飲用水限值(60 μg/L)[55]。
文獻[56]報道,控制NDMA形成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強其潛在前體物的去除,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是一類重要的獸用抗生素,也是生成DBPs的前體物,在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二甲胺官能團,因此,被鑒定為NDMA的重要前體物。Yan等[57]在pH值為7.10的條件下研究采用UV/PAA高級氧化來去除質量濃度為5 mg/L的OTC的降解,并降低NDMA的生成勢形成潛力,UV/PAA對OTC的去除和礦化具有協(xié)同作用,PAA質量濃度為5 mg/L時,OTC在45 min內可以被完全去除,并且OTC礦化率為50.9%,反應后NDMA生成勢下降了65.8%,淬滅試驗表明,·OH是去除OTC的主要自由基,去除貢獻率占OTC去除總量的57.3%,R-C·對OTC的去除貢獻率很少,僅占4.8%。
UV/PAA作為一種新興的AOPs,綠色環(huán)保,并且產(chǎn)生的DBPs較少,能適應較寬泛的pH范圍,但PAA藥品易制爆,在使用時,應當注意安全。
UV/NH2Cl也是一種新型的AOPs,NH2Cl可以代替Cl2,以減少由Cl2產(chǎn)生的DBPs的生成,如THMs和HAAs等[58]。UV/NH2Cl可產(chǎn)生各種活性物質,如活性氯(RCS)、活性氮(RNS)和·OH,其生成如式(15)~式(19)[59]。
NH2Cl +hv→·NH2+Cl·
(15)
Cl·+ NH2Cl →NHCl·+H++Cl-
(16)
Cl·+OH-→ClOH·-
(17)
Cl·+H2O→ClOH·-+ H+
(18)
ClOH·-→·OH +Cl-
(19)
一些研究報告比較了UV/NH2Cl工藝與其他基于UV的AOPs控制DBPs形成的情況。在某些情況下,UV/NH2Cl工藝比其他技術處理性能差,Tian等[60]表明,與其他基于UV的AOP[即UV(5.24%)、UV/Cl2(3.87%)、UV/ClO2(0.10%)和UV/H2O2(0.04%)]相比,UV/NH2Cl處理期間I-THMs的碘轉化率(6.50%)最高。然而,在某些情況下,UV/NH2Cl處理控制某些常見DBPs形成的效果更好。通過UV/NH2Cl工藝降解布洛芬(ibuprofen,IBP)和NAP期間,與UV/NaClO相比,UV/NH2Cl產(chǎn)生的THMs中HAAs和N-DBPs較少,對于所產(chǎn)生的DBPs來說,其細胞毒性也是低于UV/NaClO工藝[61]。
總的來說,一方面,UV/NH2Cl工藝的應用可能會減少常見DBP的形成,另一方面,UV/NH2Cl工藝具有形成高毒性I-DBPs和N-DBPs的高風險。到目前為止,關于各種影響因素及自由基種類對UV/NH2Cl處理過程中DBPs形成的影響的研究還相當有限。因此,為了控制和降低DBPs形成的風險,今后需要開展相關研究[62]。
表2 不同UV-AOPs控制DBPs的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UV-AOPs for DBPs Control
DBPs及其前體物引起了廣泛關注,是目前水處理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控制DBPs生成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去除DBPs前體物和去除已生成的DBPs?;赨V的AOPs具有與污染物快速反應、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很大程度地彌補了傳統(tǒng)常規(guī)水處理工藝的不足。它能較好地控制DBPs的生成量,但是,這些工藝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運行成本較高、操作條件復雜等。此外,有害副產(chǎn)物的生成是UV工藝應用于實際工程的一個阻礙。由于能量和成本的限制,大多數(shù)UV工藝不能完全礦化污染物,反應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和最終產(chǎn)物值得我們關注。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研究。
(1)深入研究UV與其他新型氧化劑的聯(lián)用,優(yōu)化處理工藝,提高UV-AOPs對前體物的去除效率,控制反應過程中DBPs的產(chǎn)生和形成。
(2)研制高效經(jīng)濟且環(huán)保的新型催化劑,降低工藝的運行成本,提高UV聯(lián)用AOPs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3)深入了解更多的新型DBPs種類及其控制方法,對新型DBPs進行毒理學研究,以確定它們對人體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存在的潛在危險性。
(4)進一步研究各個工藝產(chǎn)生的自由基種類對DBPs的影響,明確不同的自由基的作用程度。
(5)進一步研究UV-AOPs反應過程的中間產(chǎn)物及最終產(chǎn)物的生成及毒性。